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把事情做绝了。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样,说话也是如此,为了避免因说错的话或是所下的结论在日后让自己后悔,我们说话时都应该留有回旋的空间。说话的另一种智慧是给自己留余地。
1.“弦外之音”要巧弹
语言中,一种巧妙而且艺术的表达方式就是委婉,从另一个侧面让对方明白你的真正意图。这样既表达了你的意思,又让听者在比较舒畅的氛围中明白了你的意思,它会让彼此的交往变得顺畅起来。
从理论上说,说话应该坦诚,直来直去。在现实中,人们口头上也一向把直来直去的豪爽性格作为一种美德,倍加推崇。如果你随便问一个朋友:你喜欢什么样性格的人?他常常都会回答: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的。而且当人们在赞扬某人时,也往往会说:“他性格豪爽,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
但是事实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相当特殊,例如,当对方回答“不”的时候,未必真的是否定或是拒绝,那很有可能只是碍于面子。他第一次需要用拒绝来拿拿架子,摆摆谱,或者是客套的礼貌性回答。而你第二次恳求时,对方也许就可能同意了。反过来说,当对方说好的时候,也未必就是表示同意,那也许只是不愿当面让你难堪而已。
这个道理真正明白了,也就会明白为什么许多事情领导说了“研究研究”之后就没了下文;为什么直来直去对领导提意见的人,却不仅没有得到领导的赞赏,反而因此遭到打击报复。
朱元璋称帝之后,准备册封百官,但当他看完花名册后,心里不禁犯起了愁。因为有功的功臣理当封赏,但那些亲朋该怎么办?封吧,无功受禄,会引起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又过不去。军师刘伯温发现了朱元璋的难处,但他不敢直谏,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给自己招惹麻烦;二来又担心朱元璋听不进,而落下罪名。但这是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方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束乱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他将这幅画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画,仔细品味,哈哈大笑道:“军师画中有话,乃是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原来,刘伯温这幅画的意思是,“冠(官)多发(法)乱!”刘伯温此举,不仅没有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没有触犯龙颜,还说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带刚,可谓是会说话之人的高明之处,能使听者懂得话外之音,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
除此之外,说话转个弯,为对方留下回旋的余地,还能巧妙劝谏上司改正自己做出的错误决定,让上司从你的话中,自己悟出道理并改正错误。
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文公即位后,奋发图强。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迅速兴盛起来,并成为春秋时的一大强国,而晋文公也成了一代霸主。但是他的后辈们,也就是晋襄公、晋灵公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时间长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便不知不觉地被楚国替代了。晋灵公刚刚即位,就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楼台,供自己和嫔妃们享乐游玩。这一年,他竟然突发奇想,想要建造一座九层高的楼台。可以想象,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如此巨大复杂的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这样做无疑会给老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甚至使国力衰竭。所以,大臣和民众都一致反对建九层楼台。但是,晋灵公相当固执,在朝堂之上严厉地对大臣说:“谁敢劝阻建楼台,立即斩首!”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那些想保住自己身家性命的大臣,都噤若寒蝉,谁也不愿意去送死,因此朝堂之上再无反对之言。
一天,一个叫荀息的大夫求见。晋灵公认为他是来劝谏的,便命人拉开弓,搭上箭,只要荀息胆敢开口劝说,就射死他。然而荀息进来后,举止轻松自然,像是没看见这阵势,满面笑容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是特地来给大王表演一套绝技的,让大王开开眼界,散散心。请问大王您感兴趣吗?”晋灵公一听是来给他玩的就非常高兴,忙问:“什么绝技?快表演给我看看。”荀息见晋灵公上钩了,就说:“我可以把九个棋子一个个叠起来以后,再在上面放九个鸡蛋。”
晋灵公觉得这事十分新鲜,他不相信荀息会有这么高的技艺,急忙说道:“我从未听过和见过这样的事,今天你就给我摆摆看!”于是晋灵公叫人拿来棋子和鸡蛋,荀息便真的动手摆了起来。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把九个棋子堆了起来,然后又轻轻地将鸡蛋挨个放置在棋子上。只见他放上第一个鸡蛋,又放第二个,第三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时,屋子里的气氛紧张极了,谁也不敢出声。只能听到鸡蛋碰到棋子的声音,围观的大臣们全都屏住呼吸,一直担心着鸡蛋落下来。荀息也紧张得额头冒汗。晋灵公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说:“太危险了!这太危险了!”晋灵公刚说完“危险”,荀息就从容不迫地对晋灵公说:“臣倒感觉这不算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觉得十分奇怪,对他来说,这样子已经是够刺激、够危险了,难道还有比这个更惊险的绝招吗?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说:“是吗?快让我看看!”这时,荀息便一字一句、非常沉痛地回答说:“九层之台,造了三年,还没有完工。三年来,男人不能在田里耕种,女人不能在家里纺织,全都被迫在这里搬木头、运石块。国库的金子也快花完了,兵士得不到给养,也没有金属铸造武器,而邻国正计划着乘机侵略我们。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家很快就会灭亡。到那时,大王您该怎么办呢?这样的后果不是比我刚才做的垒鸡蛋更危险吗?”听到这种极其合理后果又十分可怕的警告,晋灵公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荒唐的事,而这件事又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于是便对荀息说:“建九层之台,是我的过错。”立即下令停止筑台。
2.学会使用模糊语言
在交际的场合,难免会遇到你不想回答的话题。这时唯一的“权宜之计”就是使用模糊语言,让对方摸不到你真实的意图。
某工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几百名工人集体请调。对此,新厂长并没有乱了阵脚,也没有埋怨指责,面对几百名“请调大军”,他发自肺腑地说:“咱们厂的困难是很多,我也发愁。但既然领导让我来了,我就想试一试,请大家给我半年时间,半年后如果咱厂还是没有起色,那么我辞职,大家一起走!”
这些话语发自肺腑,真诚朴实,既是人格的表现,又是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厂长没有坚定地表示决心,而是说“我也发愁”;他没有把话说绝,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而是说“我想试一试”;他没有说一句阻止调动的话,相反地,“半年后如果咱厂还是没有起色,那么我辞职,大家一起走!”当然,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准备来“试一试就走”的厂长。然而,人们从他那入情入理、朴实坦荡的语言中感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于是这个处在暴风骤雨中的工厂在希望的曙光中又恢复了平静,人们重新振作了精神,增强了干劲和信心。在这件事中,发挥了神奇作用的便是模糊语言。
有时当你面对一个突发事件或一个刁钻的问题时,不能自乱了阵脚,但是如果准备一五一十地把问题解释清楚同样不是一个好办法。这时最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迅速做出回应,以简单而又模糊的语言化解难题。
1972年5月,维也纳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向基辛格提出美苏会谈的“程序性问题”。
“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协定呢?”
基辛格回答:“我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顿时全场哄然大笑。
记者的发问方式是选择性提问,无论基辛格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回答,都不算妥当。于是基辛格巧妙地使用了模糊语言,聪明地使自己摆脱了尴尬的困境。
1949年,国共谈判时,毛泽东接见了一些国民党政府代表,当刘斐和毛泽东谈起国共两党共同关心的问题时,表现出了对和谈的前景尚有怀疑的态度,他试探着问毛泽东:
“您会打麻将吗?”
“晓得些,晓得些。”毛泽东回答道。
“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
毛泽东听出了刘斐话中带话,便笑着回答道:
“平和,只要平和就好了。”
这里,我们听到了一连串的模糊语言,它一语双关,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些双关语在这种特殊场合,成了沟通思想而又不致引起矛盾的特殊办法。在外交事务中,常常会用“在适当的时候访问贵国”来回答某国的邀请,这里的“适当的时候”,就是模糊语言,它既显得彬彬有礼、十分中肯,又给我们自己留下了后路。试想,若是用“不准备去”或是“马上就去”或“某月某日去”这样非常确定的语言来回答,无论哪个效果都不会理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弹性外交”。
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冲破传统的、习惯性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束缚,寻求两个极端的中间状态,并使其真正与现实问题相契合。
3.以退为进好成事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你退了一步,就是让对方前进了一步,看似是你受损失了,但事实上你也许没有损失什么,甚至还能为自己带来极大的收益。
人们可以接受外貌、身高、收入、地位上的差距,却无法容忍智力上不如别人。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的时候,曾经承认:如果他的决策有75%的正确率,那么,就达到他预期的最高标准了。像罗斯福这样的杰出人物,最高的希望也不过如此,那么,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呢?
如果你有55%的把握可以得胜,那你就到华尔街证券市场一天赚个几百万美元,然后买下一艘豪华游艇,尽情地去游乐一番。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把握,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错了?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有着相当的自信,如果你极为自信地对别人说:你错了。你觉得他会认同你吗?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做是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尊心。这只会使他反击你,绝不会使他认同你的说法而改变主意。即使你动用十八般武器用了无数种逻辑解释给他,也改变不了他的意见,因为你把他的感情伤害了。
生活中,说话小心的人绝对不会这样说:“好!我就要证明给你看!你的话大错特错!”这就相当于说:“我比你更聪明。我一定要告诉你一些道理,使你改变看法。”这样做无疑是把自己的后路给堵死了。
他人的想法都不容易轻易被改变,哪怕是在最融洽的气氛下。如果你要证明你是对的,就要讲究说服方法,使别人对你的意见感兴趣,并且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意见。即:用若无实有的方式去教导别人,把他不知道的变成仿佛是他曾经忘记的。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经对他的儿子说:“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假如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不对的话,即使你明明知道那是错的,但你一定要这么说:“是这样的!我还有另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这一类句子,确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极少有人愿意这样做。但这却是积极有效的方法。有一次记者访问著名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史蒂文森。他曾经在北极圈内生活了长达11年,其中6年他除了食兽肉和清水之外别无他物。他告诉记者他做过的一次实验,这时,记者就问他准备从这个实验中证明什么。他说:“科学家永远不会准备去证明什么,他只打算去发掘事实。”
你要承认自己有时也会犯错误,就不会惹上烦恼。因为那样不但会避免争执,而且还会使对方变得跟你一样宽容;并且,也许还会使对方承认错误。
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不要跟你的顾客、亲朋好友或反对者争辩,不要总是指责他错了,更不要刺激他,而是要有一点技巧,必要时做出让步,要想改变别人的意见就要讲究方法。
在耶稣出生的2000年前,埃及阿克图国王,曾经给他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这个忠告在今天对我们仍然非常重要。阿克图国王在酒宴中说的是:
“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
4.君子之辩不要过激
每个人都会出现过失,伟人也不例外。所以要注意在与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呻吟语》是明末大思想家吕坤所著,他在书中说:“责人要含蓄。”意思就是在指责他人的过失时,最好不要把心中想要说的话一次性地完全表达出来。这是他从政治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名训。《菜根谭》中也有“攻人之恶,毋太严”的训语。
另外,《呻吟语》还具体地指出:“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作保留。不要直接地攻击,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比喻,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他还说:“即使是父子关系,有时挨了父亲的骂,也会无法忍受而顶嘴,更何况是别人呢?”父子有血缘关系,无论怎样都不能割舍;但朋友就不同了,过激的言辞很可能会使友情断裂。也就是说,说话的时候,无论怎样都要给自己留下条后路。
与人争辩时也如此,以严密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是件喜事,但也未必一定要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只要略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很愚蠢的,对自己不但毫无益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不仅得不到对方的认可,甚至有一天会自作自受,受到对方的攻击。
(1)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使别人对你产生反感;
(2)你很容易养成专门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
(3)它使你变得骄傲;
(4)甚至因此失掉你所有的朋友。
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人与人交往的必备条件就是互相尊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果你抓住对方的错误就加以苛责,一定会令对方感到十分尴尬。这时你应该加以小心,对方总会有一天要报这一箭之仇的。因此,即使你要指责对方,也要为对方留一点退路。
故意为难对方,逞一时口舌之快,对谁都没有好处。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你不愿意,但你也绝对不能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当与他人发生摩擦时,最先要做的是要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意见说给他听,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要注意的。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应付自如,就要在这方面留心。正所谓“君子之交绝不出恶声”,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当与人亲密地交往时,要以诚意待人,即使到最后要断绝往来,也不要口出恶言,责备对方的不是。无论有什么理由,即使断绝来往,也不要口出恶言,诽谤对方,这样做才是一个说话达人。
5.逢人只说三分话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剩下的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这和“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