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市场经济又是竞争型经济,无论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打破独立分散、规模狭小、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做法,形成分工严细、协作紧密的规模经济。只有形成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才能合理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合力、增强实力。但在经济结构单一、不合理,经济体系封闭、无活力的情况下,规模的扩大,不仅不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严重破坏生产力。因此,从本质上讲,文明经济,在追求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讲究经济结构,使经济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必然注意经济体系,使经济规模的扩大建立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各环节及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充分开放、充满活力的前提下,从而使经济规模的扩大同经济结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充满活力一致起来。这才能反映地方、国家的特色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真正实现经济文明。
第二,生产总值与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的统一。产值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衡量地方发展快慢、评价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但我们必须清楚,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是政治文化需要,或者提升综合国力,都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产值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前提下的产值,才能形成真正的经济实力,才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文明经济还要求,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同经济质量的提升统一起来。没有经济质量的产值,也是没有用的。经济质量,就是生产力的水平和效能,就是经济的竞争力。产值的增加与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提升的统一,才是经济文明的最主要内容。
第三,发展速度与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协调。文明经济,首先是一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发展的速度,就谈不上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更谈不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就意味着资源消费的加大和环境的破坏。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发展的目标是无止境的,而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人类利用资源的水平还不高、资源利用率还很低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巨大的浪费,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这样,不仅现代人无法很好地生活,而且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要走文明的发展之路,就不能片面追求产值和速度,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立在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之上。
第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经济是基础。发展,首先必须以经济为中心。但这并不是说离开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治和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法制的进步、民主的完善、政治运行机制的健全,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科技教育的进步、民族精神的凝聚、人们文化需要的满足,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持久的智力支持;社会制度的完备、社会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文明、社会风气的优良、社会公共事业的繁荣,能为经济的永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健康、人的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状态的升华,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所以,经济文明,必然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3.经济文明的系统结构
苏联学者就曾提出过“培养人们经济文明”的问题,认为尤其应该在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加强人们的知识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劳动态度教育和劳动品德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1)生产文明或物质文明
所谓物质文明,就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从存在形态来说,这些物质财富也就是物质资料。从最终用途上来分,这些物质资料又可以区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里的“生产”,是狭义的生产,即直接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物质产品或物质财富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地提出“物质文明”这个概念,因而也就不可能对“物质文明”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可是,在他们的言论中,却包含着对“物质文明”的正确理解和阐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整个世界的生产”分为两种,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应地,把劳动分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物质生产(或物质劳动)的产品,一般来说,就是物质财富。人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就构成这一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而生产什么,特别是怎样生产、运用什么手段生产,这是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指示器。
恩格斯赞同摩尔根把“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学会靠人类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风发的时期”叫作野蛮时代。“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而“那些迄今或多或少置身于历史发展不外、工业迄今建立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的国家是“半野蛮国家”。可见,恩格斯在以物质文明(工业)和精神文明(艺术)相统一为标志区分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时候,显然是以物质文明作为主要标志的,物质文明主要是指工业的发展;物质文明中的“物质”是不包括生产关系的。换而言之,物质文明是不包括生产关系文明的。恩格斯把生产私人占有制看作文明时代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社会。
1923年1月,列宁于在《论合作制》一文中提出苏联进行“文化革命”的任务时说:“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革命方面(因为我国文盲很多)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文明国家,就必须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列宁讲的文化革命的“纯粹文化方面”,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精神文明;“物质方面”,只得就是以生产资料为主,包括生活资料在内的社会物质财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文明。与恩格斯把生产关系看作文明的基础一样,列宁也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作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列宁还认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联“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我们还要进行多少顽强繁重的工作,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列宁在这里所讲的“文明”,主要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在物质方面,是不包含生产关系的;在精神方面,主要是指科学、教育等发展规模和水平。
物质文明的历史发展大体分为一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代:材料文明的时代(可大体看作资本主义诞生以前的古代)。这是人的第一劳动器官--手在其直接加工功能上的让渡或延长的时代,其物质形态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手工工具体系。材料时代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对石料进行加工利用的石器阶段;二是初步把金属料(主要是铜)运用于生产的金石并用阶段;三是铁料在生产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铁器阶段。第二个时代:能源文明的时代。在人手被工作机逼近以后,立即出现了人——机矛盾,即有限的肌体自然力与工作机有效运转的矛盾。从解决这一矛盾开始,便构成了能源革命的时代,它俗称为工业文明,起始于蒸汽机的发明。能源文明时代使手工工具逐步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把手工工具变为偶然性以补充机器体系。能源文明时代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和原子能革命三个时期。第三个时代:信息文明时代。它发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标志就是电子计算机、电脑、人工智能机等的研制和使用。信息控制机的出现使机器结构大为改观。
信息时代的物质文明的飞跃,便直接取决于信息控制机制的进展。代表着这一时代特征的科学形态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等。
(2)分配文明
所谓分配文明,就是人类处理社会物质资源和财富分配关系所取得积极的进步的成果。这种文明反映了一种财富的再分配。各种文明根据它们重新分配财富的方式,根据从流通过程中挑选出所有注定要用于奢侈、艺术或文化的财富的社会和经济机制,先是在头面人物中,然后再大众之中,开始有了它们的各种特征。构成奢侈的基础是文明,也就是朴素的日常生活中的那种文明,却几乎没有分享到这种奢侈。而一种文明的基础层面往往就是它最关键的层面。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有某种共同的文明。诚然,这种转变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但带来的好处也同样是巨大的。明天最大的问题也是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大众文明,这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不将大量的剩余物资投入到公共设施上,缺少了机械化不久肯定要提供给我们的闲暇,这简直是无法完成的。在工业化国家里,这样一种未来在不久的将来便可看到。在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里,这个问题就复杂得多了。人类只有努力校正许多为数众多的不公平现象,他们才能使各种文明或某种文明走到终点。
分配不公现象的产生是分配文明异化的结果导致。分配不公将引发一系列社会后果:一是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相对剥夺感)。“收入的外部效应”,收入的满足感不取决于绝对收入,而取决于相对收入,即他与其他人收入的相对水平。汤因比说:“人不仅仅是靠面包过活的。无论人的物质生活可能被提得多高,也无法治愈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需要。”二是严重损害了经济效益。过大的差距不利于低收入者及家庭成员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且会引起利益冲突;非法高收入严重挫伤合法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人们守法经营的意愿,诱使更多的人从事非法经营;不合理的行业差距不仅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攀比(吃利润、吃资本、用于积累的公共收入减少)。三是财力虚弱导致政府调控能力萎缩。无力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教育支出较低、科研经费短缺、生态恶化);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能力弱(社会保障);宏观调控能力弱(利益导向)。四是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形成(人人都希望通过劳动以外的捷径获取财富)。五是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得益者越多,改革越困难)。
分配文明的价值目标是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阶级性。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分工与协作的发展使劳动者不仅在劳动组织内部不断分化,不仅导致了人们生产地位和分配地位的不同,而且导致了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即出现不同的阶级。人是社会人,社会人所处的客观现实条件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分化。人又是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的追求促使人们努力去改善或巩固自己现有的生产、分配和社会地位。这种意识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就形成了人的公平观。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即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追求,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在其保守方面或在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神圣化的表现”,即公平具有阶级性。
二是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分工、不同的阶级,因此不仅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下都存在不同的公平观,而且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公平观的内容也不同即公平具有历史性。三是相对性和具体性。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进步和改变的,因此对公平的认识和观念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任何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公平观念都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不同,对公平的要求和期望也不同。总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考虑角度会有不同的公平观,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认识态度。
(3)交换文明或市场文明
在某种程度上说,现代文明就是一种市场文明。成熟的、规范的市场,所滋养和承载的绝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物质方面,而是意味着一种整体文明。
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运行和发展了近两百年,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所谓市场文明,主要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文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