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生产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在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时候,尤其是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关系的时候,首先必须把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要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的物质生产之所以具有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是由一系列的条件和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方式和方法。由物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结构事实上也包括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总和。正像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是自然的个人、是自然存在一样,他的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表现为自然、表现为人的无机体。
这种条件不是人的劳动产物,而是预先就存在的;作为人身外的自然存在,自然不仅是人的前提,而且也是生产的前提。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人自身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因此,“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观念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方式也由这两者决定”。可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经济结构对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一种线性的作用,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中介的网络状的辩证决定的关系。其中,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就是这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有重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生态结构)是内在于社会结构的,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种独立的层次结构。
从人的需要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实践性来看,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除物质、社会(政治)和精神文化需要以外,人还有一种需要-生态需要。在一般的意义上,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自然对象。“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在具体的意义上,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特殊需要。
为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不仅必须满足人类的物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且必须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人对充足而清洁的资源和能源的需要、对宽广而清洁的环境的需要,是一种不同于物质需要的需要——生态需要。现在,国际社会对生态需要(需求)的一般定义是:“人类对环境的一切需要的总和,即从环境里开采资源的需要和废物返回环境的需要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即物质生活水平乘以人口之积,似乎是计量生态需求的最便利的尺度”。与此相适应,生态生活(建立在物质变换基础上的人和自然的广泛交往)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内容,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越来越具有重大的作用。这样,围绕着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和保障人的生态生活,就形成了人类的一种专门的活动——生态活动。生态活动是人类为了保证自己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正常进行而展开的调节和控制自身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活动,主要包括控制人口数量和优化人口素质、节约资源和能源、变革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等活动以及为这些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其他社会性的活动和结构性的安排。这样,人的生态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就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结构——生态结构。
可见,生态结构是在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特定的层次结构,是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的层次。在这种结构中,自然系统成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为社会系统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料、能源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环境容量,从而使作为社会结构的决定性结构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劳动是人或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方式),并且对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而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实践的积极的进步的成就在社会的生态结构中的积淀和表现。这里,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形成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社会系统的主导性结构,由劳动实现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构成的社会的生态结构是社会系统的基础性结构。显然,后者是前者产生的前提和发挥作用的平台(物质外壳),前者是后者的完成和深化(社会内容)。只有将这两种结构整合起来的社会结构,才是完整的社会结构。当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社会有机体还可能包括其他方面的结构。
2.生态文明具有独立的存在形态
在一些论者看来,生态文明是一种依赖性或依附性的文明形式,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实,这种看法是难以成立的。这里涉及的是人类社会文明形式的划分问题,而文明形式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结构的划分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狭义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整体社会文明系统。
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划分人类文明形式的客观的内在的依据。
社会结构的划分和社会文明的形式是对应的。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方式。
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各个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和整体之间的基本的结合方式和方法。“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显然,社会有机体就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所构成的整体。其实,社会结构的形式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领域。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基本的领域展开的,由此构成了社会文明的基本形式。
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经济结构领域、政治结构领域和文化结构领域的积淀和表现就分别构成了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其实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自己的文明创造物之间的某种确定性关系和组织方式,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结构中所积淀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
划分社会结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然,在按照社会基本矛盾所划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明中是没有生态文明的位置的,但是,我们不能由此推论出生态文明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的。这在于不论将社会结构划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还是将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而“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这样,就需要我们深入到社会结构的深处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具体性和系统性。在掌握社会结构时,我们必须注意一种因素是否能够成为社会结构的层次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看这种要素是否是普遍存在并相对稳定的,是否有一定的保持自身存在的调节能力;二是要看这种要素是否把自身和其他要素组成一个关系整体,而这种关系整体是否已成为整个社会系统的“参数”。这也是唯物史观提出的对社会有机体进行结构分析的基本的要求。可见,一旦我们按照上述要求深入到社会系统的深层结构中就可以发现,生态结构事实上是社会结构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层次,同时是其他社会结构层次的“物质外壳”。
3.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其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按照和谐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生态系统诸因子之间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因此,在整个世界中,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而是两者平等和谐共存。
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状况,对生态文明可有两种解释。
一是从词源学意义上看,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形态。
二是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起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能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自觉地提高对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生态道德成为民间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生态化产业成为社会中心产业,它不是否定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而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创造和运用生态技术、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渔业以及对采矿业、交通和通信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进行生态设计,包括城市建设,乡村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乃至科学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生态设计,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
第三,在生活方式上,人类对自然的要求与满足,既不应是无限的,也不能是无条件的,人类要从自然对人的价值需求的单向度满足转变成生态法则制约下的有条件满足,改造自然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的整体稳定和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为前提。人们的追求应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人类个体的生活既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要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的全面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人类生活不仅应当是富足的,还应当是自然的,因此应该抛弃“人是自然的主宰者”、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观念,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