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文明学导论
23092400000039

第39章 社会文明的主体及其发展(5)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一方面,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人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方面有了发展。人能够更进一步认识自然规律,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的活动与自然规律更接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融洽,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只有人生存的环境与人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才能谈得上人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交往进一步普遍化,在交往中人的社会关系由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并且得以协调和谐的发展。

(2)和谐生产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因为生产力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对象和自然力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它就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是协调配合的问题。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叫作生产力的和谐,而把人与自然的非和谐相处叫作生产力的不和谐。所谓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物或者物与物的关系协调、配合得当;如果关系不协调,配合不得当,是谓不和谐。因为生产力是由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部分构成,所以生产力的和谐就是指三者的关系协调、配合得当,如果关系不协调、配合不得当,是谓生产力的不和谐。如果劳动力的素质低、数量大,劳动资料或者劳动对象的质量高、数量少,三者的配合就很难说是协调或者得当的,反过来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难以实现和谐。只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与劳动资料或者劳动对象的质量和数量相互协调,三者的配合才有可能得当,生产力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在这里,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利用。所以,生产力的和谐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一是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关系协调与合理配置,或称有效配置;二是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可持续性利用。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关系协调和有效配置能够增强三者的可持续性利用;反过来,后者又是前者的必要条件。上述两个前提缺其一都不能说是生产力的和谐。

第一,生产力的和谐在微观层次上能够促进生产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的关系协调和有效配置,既是生产力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的充分必要条件。依据微观经济学原理,生产者在成本一定,劳动力价格、劳动资料价格和劳动对象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只要将三者配置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三者边际使用价值相等的数量水平上,就可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以一定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产出是谓有效率,它能为生产关系的和谐从而人与人的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和谐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尤其是要保持生产力的和谐发展。

第二,生产力的和谐在宏观层次上能够促进生产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宏观层次上的关系协调和有效配置,指的是三者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或者国与国之间的合理流动。在市场利益的导向作用下,生产要素总是从边际生产力低从而收入也低的企业、部门、地区流向边际生产力高从而收入也高的企业、部门和地区。这种流动在提高生产力的整体水平的同时,也使得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从这种意义上说,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宏观层次上的合理流动,即宏观意义上的生产力和谐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公平正义。所以,生产力的和谐对公平正义的促进作用,就是对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促进作用。

第三,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可持续性利用是生产力和谐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源于稀少性。如果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非常丰富,丰富到生产者想要使用它就可以随便拿过来,而且不会影响他人的使用,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出现利害冲突,生产关系就是和谐的。哲学家休谟就认为:“自然赐给人类那么丰裕的各种外界产生的便利品,以致完全靠得住,不需要我们操心或劳力,每个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满足愿望,不管他的食量多么大,或是欲望多么奢侈。……在这样的幸福状态中,显然其他各种社会美德一定会发扬,提高十倍;小心谨慎的斤斤计较的所谓‘公道’的美德,一定永远不会有人想到。”休谟所说的社会美德的发扬,是建立在自然丰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自然不再丰裕,人与人之间就会斤斤计较,利益矛盾不可避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生产力构成要素稀少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的主题。由此可见,生产关系乃至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可持续性利用,或者说离不开生产力的和谐发展。

可见,生产力与和谐生产力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生产力是指人们同他们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的关系。和谐生产力是指人们同他们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的关系的和谐。如果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人和自然对象、自然力的关系协调、配合得当。

生产力包含和谐生产力,但不等同于和谐生产力,因为人们同他们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的关系可能协调,也可能不怎么协调:配合可能得当,也可能不怎么得当,但都有生产力,只不过是前者对生产关系与人的和谐的促进作用不如后者。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有效配置能够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为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可持续性利用能够缓和生产中的利害冲突,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系协调与有效配置有助于它的可持续性利用,而它的可持续性利用又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有效配置提供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生产关系,必须坚持生产力的和谐发展。

2.以制度设计影响人的和谐发展

(1)制度的人性基础影响人的和谐发展

制度是人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为了调整、规范自身的行为、关系而约定或制定的规则体系。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制度设计首先是基于一定的人性预设,调整人的行为的结果。不同的人性预设,就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就有相应的结果。制度的产生,就是源于对人性的不信任。制度的人性基础在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作为个体性的人的善、恶的预设和作为社会性的个人角色定位,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构成不同制度设计的基础。

在探讨制度的必要性的功能设计时,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了一条着名的“无赖原则”。这条原则认为,在公职领域,人们在考虑制度安排时,必须持定“人人应当被假定为无赖”这样一种假设。

休谟说:“政治学家们已经确立了这样一条准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几种宪法的制约和控制时,应把每个人都视为无赖——在他的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一己的私利外,别无其他目的。”这一假设的目的,在于立足于各种理性的制度安排,在公共领域尽可能减少发生“无赖”行径的几率。在这种假设下,制度设计必须达到以下效果:不仅要对“无赖”行径实施有效的钳制,而且要能防止和遏止人们萌发各种损公利己的“无赖”冲动,使人“规规矩矩”地服务于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