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文明学导论
23092400000061

第61章 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1)

所谓规律,是指同一事物内部不同方面或不同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反映和体现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横向或共时态上,社会文明是一种发展状态。社会文明横向发展规律主要有: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社会文明动态平衡发展规律等。在纵向或历时态上,社会文明又是一种演进过程。社会文明纵向演进规律主要有:社会文明形态纵向升华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文明形态纵向升华相适应规律;阶级社会文明在阶级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规律;文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等。

在主客关系上,社会文明是一种互动共进关系。社会文明主客互动规律主要有:社会文明演进与人的发展互动共进规律;社会文明主体与客体和谐发展规律;不同社会文明之间交往融合规律。另外,社会文明还有其他许多规律,比如世界文明中心转移规律、世界文明与大国兴衰的根本规律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概括。这些规律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和趋势,对于指导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社会文明横向协调规律

1.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

“社会有机体”的概念是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并深入阐述的概念,他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就是指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具有内在联系而且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则是一个从总体性的高度观察社会,将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事物和各种现象,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有机系统,从而阐明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系统性、总括性和整体性的理论,它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平衡就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种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并达到最优化的发展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基本要素,与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相对应的,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这五大建设,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这五大文明。从五大文明的多视野同时入手来完整把握文明的整体结构,才能将文明的各个领域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发展的格局,促进社会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经济文明是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创造的经济成果,为社会存在、变革和进步提供技术性、物质基础和生产关系条件,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分别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起关键作用。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领域创造的制度成果,主要体现为社会政治关系、政治活动、政治秩序、政治资源的合理安排,包括先进的政治规范、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文化领域创造的精神成,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表明社会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精神关系、精神需求的极大发展,表明社会思想文化事业繁荣社会文明是人类在社会生活领域创造的各种成果,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分配、社保、稳定等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致力于建立维护和扩大社会成员基本利益的有效机制。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社会文明所讲的社会,主要是指狭义的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相对应的“小社会”。由于社会文明涉及的主要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社会文明建设主要是为了不断维持民生、改善民生,因而也可以称之为民生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领域创造的优秀成果,表明人们用文明的态度、文明的方式去对待自然界所获得的文明成果,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五大文明之间既相互独立,代表各自领域的积极性成果,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无论哪一种文明对于社会整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物质文明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的文明,为人类从事经济、政治、精神文化和其他社会活动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甚至直接推动其他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社会文明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满足人们的民生需求。生态文明则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其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整体文明的五个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但五大文明又有机统一,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社会文明动态平衡发展规律

第一,社会文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发展总体同向与平衡互动。

一方面,经济文明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作为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表现的经济文明就决定作为社会制度表现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中的科学文化方面与社会制度无直接联系,而是由生产力所直接决定,因此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成正比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济文明直接决定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但是,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是由社会制度所直接决定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直接联系,生产力发展对思想道德的制约作用是通过社会制度这个中介而间接实现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经济文明是间接决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但是,不论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在三种文明的关系中,经济文明都是根源性的,它最终决定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和性质,推动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是一种消极受动的社会要素,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社会要素,对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精神文明对经济文明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先进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是经济文明正确发展方向的保证。尽管经济文明中的生产力部分没有阶级性,但其生产关系部分却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为经济文明的发展提供着智力保障。任何时代,科学文化教育都是生产力的推动力量,这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完全可以说,现代经济的竞争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国家的综合国力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方面。

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先进的思想理论是先进的政治制度得以建立和巩固的条件。在新制度建立之前,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新制度的诞生鸣锣开道;在社会革命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又是按照已上升为统治阶级的革命阶级的思想理论确立起来的;而在新制度建立之后,先进的思想理论又为新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进行舆论宣传。资产阶级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是建立民主制度的基本条件。只有教育普及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产生自觉的民主意识,而国民的民主意识则是建立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尽管科学文化教育并不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性质,但科学文化教育却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制度的文明水准。

综上可见,在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基本同向和平衡互动的。经济文明越发达,政治文明就越先进,精神文明就进步。同时,精神文明越进步,经济文明就越发达,政治文明就越先进。先哲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正是其生动写照。

第二,社会文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错中发展。

经济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虽然在总的发展趋势上同步,但其历史轨迹并非绝对重合。在某些时期和某些国度中,它们的发展可能异步甚至背离,呈现出平衡与不平衡、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关系。

这种矛盾关系主要表现为:

其一,经济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关系。

作为生产力表现的经济文明与作为政治上层建筑表现的政治文明存在既相适应,又在一定程度上相偏离的关系。即是说,在相对发达的经济文明基础上有可能建立程度相对低级的政治文明,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明基础上有可能建立程度相对高级的政治文明。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即属此列。

然而,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经济文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政治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就应平衡发展,为何会产生不平衡的关系?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所以存在不平衡的矛盾,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所谓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绝对性,是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最终决定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谓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对性,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机械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不是像函数中自变量与因变量那样绝对同步变化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弹性关系,具有广阔的空间交叉性和多元对应性。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国家,它们之间是可能出现历史偏离的,同一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容纳具有很大的历史幅度,而同一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上也可能建立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是在对必然趋势的某种偏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绝对性是通过相对性体现出来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历史偏离,是由于特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立是历史发展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即是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形成社会合力的各种社会要素中,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疑是决定性的。但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而不是唯一因素,换言之,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在生产力发展中自发运演和自然实现的,而是通过代表先进阶级的革命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这一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主客观各种条件的制约。从主观因素看,取决于革命形势首先在哪里形成。

革命形势的形成表现在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革命政党的成熟程度、革命理论是否被群众所掌握、革命路线是否正确、有无享有崇高威信的革命领袖、国际形势是否有利等方面。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和中国,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又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领袖,有正确的革命路线,因而首先形成了革命形势。

从客观角度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还取决于旧上层建筑的稳固程度。当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要求时,旧上层建筑必然保护旧生产关系,因此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必然受到旧上层建筑的阻碍。旧上层建筑发展的越完备、越充分,对生产关系变革的阻碍就越大,反之亦然。这在历史上已经成为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上层建筑发展完备的社会形态之所以不容易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是因为越完备的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能力越强,因此使生产关系在不发生根本质变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发生部分质变,从而容纳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总之,正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内在各要素之间的决定关系具有相对性,它们之间的发展存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因此,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的经济文明与作为社会制度发展程度体现的政治文明之间也就必然存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其二,经济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关系。

经济文明与精神文明在总的历史趋势上是一致的,但是二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并不必然形成发达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