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芝对战局也很感兴趣,对这位慷慨激昂的小伙子也颇有好感。她急切地追问道:“丘吉尔怎么说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被人关注是愉快的,李光耀也不例外,更何况是一位美丽动人、年龄相当的少女呢。李光耀高兴地演讲起来:“丘吉尔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4年中,各协约国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当时我们一再自问:‘我们如何才能赢得胜利?’但无人能明确地回答问题。直到最后,出乎意料,我们的强敌突然在我们眼前瓦解了。这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我们的头脑,竟使我们做了坐失良机的蠢事。”李光耀几乎可以把丘吉尔首相的演讲背下来,他接着说,“丘吉尔指出,无论法国出现什么情况,无论今天的法国政府和将来的法国政府碰到什么困难,我们英国本土以及所有的英帝国人民都绝不会失去对法国人民的同志情谊。等到我们的辛劳换来最终的胜利,我们将和他们同享胜利的果实。我们都将重新获得自由。我们绝不放弃我们的正当要求,我们一丝一毫也绝不退让。捷克、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人民已经将他们的事业和我们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国家将和我们一样,都将光复起来……”
李光耀越说越激动,似乎自己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正在自己的臣民面前发表演说。他接着说:“丘吉尔首相告诉我们,法国卖国政府的国防部长魏刚将军所说的法兰西战役已经结束,但我预计不列颠战役即将开始。世界文明的存亡系此一战,英国人的生死系此一战,我国制度以及英帝国能否延续亦系此一战。不久,德国法西斯将倾全力猛扑过来。希特勒深知,如不能在英伦岛上击溃我们,他便将彻底失败。如果我们能抵御住希特勒的进攻,整个欧洲便可获得自由,全球将从此走上充满阳光的广阔大道。然而,如果我们失败了,全球便将再度陷入一个黑暗的深渊。发达的科学将使这个黑暗的时代更险恶和漫长,因此,让我们振奋精神,恪尽职责。倘若英帝国及其联邦得以永世长存,人们将会说:‘这是他们最光荣美好的时刻……’”
李光耀话音刚落,四周响起一片掌声,同学们高声呼唤起来:“正义必胜!”“邪恶必败!”
李光耀在同学的簇拥下,高兴地挥了挥手,兴奋地说道:“对,因为我们是正义的,所以,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在回家的路上,柯玉芝主动陪李光耀走了一段。她问道:“丘吉尔首相很有才华,口才也很好。听说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是吗?”
“是的,他的散文写得很有文采。”
“我读过他的《英语民族史》,具有很强的民族气质。”
李光耀一听,感到很吃惊,像《英语民族史》这类书,一般女同学是不看的,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李光耀一面走,一面偷偷地打量起这位与自己同行的女同学。只见她身穿淡红色的连衣裙,一颦一笑流露着一种可爱的姿态。她的美是一种整体美,搭配合理的五官,配上一副漂亮的眼镜,给人一种知识女性的神秘感。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李光耀似乎就喜欢上了这位还不知姓名的女同学。李光耀开始以最得体的谈吐表现自己,他说:“强烈的民族气质往往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败。德国人出动大批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激起了英国人的义愤。现在,英国有200多万人手中有步枪和刺刀,他们决定为保护英伦三岛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近日,英国皇家空军首次出动80架飞机,进行英勇的反击,粉碎了德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英国皇家空军一举摧毁了德国21艘运输舰和214艘驳船,占入侵集结船只的12%。”
“看来,希特勒的‘海狮’计划破产了。”顺着李光耀的思路,漂亮的柯玉芝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她同时认为,“这一切,说明丘吉尔首相的民族气质在起作用。”
李光耀也很高兴,他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志同道合的女性,此刻,他心情越发开朗,两人谈了不少当前的战事。
不知不觉两人已走到丹戎巴葛区尼路街头,分手的时间到了,李光耀此刻还不知道这位女同学姓什名何,于是,他鼓起勇气问道:“你是……”
柯玉芝很大方,也早就期待着李光耀的主动发问,她高兴地说:“我在美以美教会女校读书,不过,常到贵校观摩、学习。”
“没上大学?”
“伦敦宣布舰队动员,还在全国进行兵役登记。我爸爸估计要打仗,让我迟几年再上大学。”
“是啊,战争把我们的学业都耽误了。”
“你估计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时间估计比上一次大战要长……”
柯玉芝苦笑一下,说:“那我们这一代都老了,还能上大学吗?……好,再见!”
分手的时刻再次到了,可李光耀还不知道柯玉芝的名字,他再次问道:“请问,贵姓?”
“姓柯,柯玉芝。”
“木可柯?”
“是啊。”
李光耀终于想起,前年演讲比赛,柯玉芝来学校观摩,还上台做了讲评,连忙说道:“你对我的讲评,过奖啦!”
柯玉芝果断地说:“不,你的演讲十分精彩。”原来,早在那一次,柯玉芝就记住了这位聪明的小伙子和他的名字——李光耀。
握别后,李光耀慢慢地向甘榜爪哇路的家中走去,那淡红色的连衣裙一直在他脑海里飘荡,他期待着哪一天再度重逢。
如今,两人终于又相见了。
李光耀一面将《丘吉尔传》交给柯玉芝,一面说:“你是木可柯?”
柯玉芝眼含笑意地说:“你是木子李。”
“柯玉芝?”
“李光耀?”
话音刚落,两人都笑了起来。朗朗的笑声使平静的阅览室充满了活力。这时,两人才想起,这是在不该大声讲话的图书馆阅览室,两人伸伸舌头,将笑声压了回去。好在阅览室里没几个人。
待柯玉芝坐下后,李光耀问道:“你对丘吉尔的长信也感兴趣吗?”
“是啊,写得多带劲儿!”柯玉芝大大方方地说,“你看,这一段也相当精彩:‘总统先生,我深信,如果你认为摧毁纳粹和法西斯暴政对美国人民和西半球是一件大事,那么,你就不会把这封信看成是乞求救助的信,而将把它看成是一份陈述书,其中说明为了达到我们的共同目的而应当采取的最低限度的必要行动。’难怪丘吉尔把这封信看作是他平生写过的最重要的信。”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论述着丘吉尔的领导才能,最后,柯玉芝总结性地说道:“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有独立的见解,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决不左右摇摆。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踌躇满志地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许多人以为张伯伦这一行为给一代人带来了和平。在一片颂扬声中,丘吉尔却忧心忡忡地认为,这种姑息政策只是鼓励了更加贪婪的欲望。事实确实如此,不出半年,希特勒就公然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又不到半年,出兵侵占波兰,至此,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李光耀赞同地说:“是啊。不过,人要有这一胆识,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待李光耀说完,柯玉芝就打断他的话夸奖道:“我看,你就有这样的胆识。”
受到自己爱慕的女性夸奖,李光耀竟不好意思起来,他掩饰地说道:“你们女同学,就是会开玩笑!”
柯玉芝举例似的说:“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爆发时,同学们都担心英国会败在希特勒手里,只有你坚定地说:‘英国败不了!’你当时的预见不就是富有胆识吗?”
李光耀谦虚地说:“那不过是一种预测而已,算不了什么。”
柯玉芝翻着手上的《丘吉尔传》,肯定地说:“我记得,当时你才十六七岁!十六七岁的人能做出这样的预见,是很不简单的。我比你大3岁,多吃了3年饭,却远远赶不上你的思维水平。”
见柯玉芝连自己的年龄也记得如此清楚,李光耀不觉脸红起来,讪讪地说:“那不算我的思维水平,是丘吉尔的战略设计。我当时读了他的演说《对英国战略的展望》,很受启发。”
柯玉芝赞赏地说:“你真是博览群书。”
对李光耀的学业成绩,柯玉芝早有耳闻,最近,她刚刚从美以美女校转到莱佛士学院,虽与李光耀不在同一个班级,但能见面交谈,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她说:“我也喜欢看书,但往往抓不住要领。男生的智商毕竟高于女生,今后,希望你能多帮助我。”
李光耀的脸又一次红了起来,他连忙说:“女生的心更细,学习也更认真,我们男生也要向你们女生学习呢!”
“我看你的心也不粗,记忆力很强,数字记得很准……”柯玉芝再次夸赞道。
在莱佛士学院的这一年中,李光耀和柯玉芝经常在图书馆见面,互相探讨问题,他俩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修业期满时,李光耀和柯玉芝因学业优异,同时获得女皇奖学金,又因各科成绩全优而同时被评上“全优奖”,准备前往英国深造。然而,当时的英国由于战争的创伤,还未恢复正常,招生也是各取所需,再加上信息渠道不灵,要选读哪所大学,对远在新加坡的李光耀和柯玉芝是很困难的。年已26岁的柯玉芝更是十分着急。
结业典礼上,莱佛士学院院长将“全优奖”授予李光耀、柯玉芝和其他3个同学。在院长致辞时,心情兴奋的李光耀偷看柯玉芝时,却发现柯玉芝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典礼结束后,李光耀把柯玉芝拉到学院花园的石桌边,急急地问道:“出什么事了,得了全优奖还不高兴呀?”
柯玉芝很佩服李光耀的细心,她悄悄地对李光耀说:“爸爸问我,结业后到哪儿上大学,我一时答不上来,真是急死人啊!我爸爸还说,战争刚结束,英国的大学要过很久才能恢复招生,要是上不了大学,那就……”
“那就怎么?”李光耀似乎是担心自己的事一样,急切地问道。
“就……”柯玉芝忍不住哭着说,“就把我嫁出去……”
“那怎么成,他……你……”李光耀一听,心里像着了火一样。从常理上说,女同学上不上大学,嫁不嫁人,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眼前这位女同学是自己喜欢的,他不由自主地把她的事当作了自己的事。
应该说,柯玉芝已经是26岁的大姑娘了,已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一想到这里,李光耀是既喜又忧。喜的是柯玉芝向自己吐露了心中的秘密,忧的是如果柯玉芝去不了英国,不仅上不成大学,而且真的要嫁给别人。李光耀突然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他急切地问道:“那你的主意呢?”
“别问了,我就是要上大学!”柯玉芝坚定地说。
此刻,李光耀十分同情柯玉芝,他想了想说:“我们与其在新加坡等,还不如先到英国去活动。我想,结业后就去伦敦,到了那里,再想办法上剑桥。”
从李光耀对自己的态度中,柯玉芝发现了他对自己的那份感觉,她心中有了安全感,心想,即使到了伦敦还是上不了剑桥,她也心满意足了。于是,她破涕为笑,高兴地说:“那好,我们一起走吧!”
尽管李光耀和柯玉芝都将彼此当成自己的知己,但是,谁也没有将这层纸捅破,即使到了1946年9月5日,他俩留下了第一张合影,两人还是没有将这层关系说穿。不过,在双方的心目中,都已悄悄地将对方看成自己的未来情侣,希望早日走近双方的约期。
千辛万苦入剑桥
然而,李光耀和柯玉芝相约的到伦敦上剑桥大学法律系的计划却难以实现。
当时,由于航道上还布有水雷,一时还难以扫清,船家不敢冒被炸的风险,所以,新加坡开往伦敦的船运服务迟迟未能恢复。这可急坏了急于到英国上大学的莘莘学子。
由于有与李光耀的默约,柯玉芝终于有了说服家人不让她嫁人的理由,这样,她就等着轮船开航,与倾慕已久的李光耀一起赴伦敦共读剑桥大学法律系了。
李光耀心里也很着急,但更急的是李进坤和蔡认娘。一方面,爷爷李云龙临终有嘱托,另一方面,也只有到英国上完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所以,李进坤每天一到公司上班,第一个打听的就是有没有开往伦敦的油轮,而每次回答都是“过几天再看看”。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可班船、油轮还是不开,总不能就这样等下去吧。能不能想其他办法呢?
1946年9月初,英国“不列颠里亚”号军舰停靠在新加坡港口,蔡认娘因有一手出色的烹调手艺而被英国海军请到舰上当几天厨师。蔡认娘精心制作了不少口味独特的佳肴,使舰上的水兵人人叫好。9月5日,“不列颠里亚”号即将返回伦敦,舰长高兴地给认娘发了50英镑的奖金,颇有心计的认娘却将奖金退了回去。
认娘解释说:“舰长先生,为反法西斯英雄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舰长第一次看到如此品质高尚的厨工,英国军舰经常请临时工上舰服务,还没有见到过不收费的临时工,于是舰长又加了30英镑,并坚决说服认娘收下这80英镑的奖金。
蔡认娘情知不收下这80英镑也不行,于是,她灵机一动,用这80英镑买来当地有名的水果榴莲,分送全舰水兵。
认娘的这一举动再次令舰长感动,临别时,舰长高兴地对认娘说:“厨师女士,你有何困难,请告诉我,皇家海军愿尽其所能为你解决。”
认娘最希望的就是舰长的这句话,但是,她还是小心翼翼地说:“困难是有,但是,怎么能麻烦舰长阁下呢。”
舰长高兴地说:“没关系,你尽管说,我们尽自己的能力。”
认娘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终于将内心想了很久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有一个儿子,想去伦敦上大学,但一直坐不上船……”
不等认娘说完,舰长呵呵大笑,挥了挥手,叫来一名部下,说:“这还不容易,马上叫他上舰,我送他去伦敦。”随即,令部下开军用吉普车直奔李光耀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