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23423600000019

第19章 语用学与法律语言翻译中的语用互动(3)

依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一种交际活动。Gutt(1991)认为辖制(govern)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就是辖制一切语篇(discourse)的同一关联。Gutt,Ers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e. Cognition and Context.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1.在此,我们应该强调指出,成功的译文只是,而且只能是:原交际者的目的和受体的要求在认知环境相关的方面与原文相似。由于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交际,它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如语言的、文化的、心理的、艺术的等等,所以它并不排斥一般的规则,尤其对于笔译来说,在完成推理、决策之后,实施语码转换时,有一定的翻译原则或准则可以避免盲目性,只是译者要根据关联性灵活地使用这些规则。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译事,Gutt,Ers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e. Cognition and Context.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1.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这与传统的二元译论(原作者和译者)有本质的差异。前者充分考虑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反应,考虑译文的交际效果,以及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这是因为原文作者的认知不可能等同于译者的认知,而译者的认知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读者的认知。而后者认为译者必须完全再现原文的语义,没有考虑译者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不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接受性,也不考虑译文读者与原文直接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阅读期待。其实这种三元关系的翻译活动实际上就是语用翻译。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和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知识,找出其中蕴涵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彻底理解原文含义,又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提供最大的关联度,求得最佳语境效果。所以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所以译者处于原文作者和译文受体之间,担任着双重角色—相对于原文作者而言是一个受体,同时相对于译文受体而言,又是一个说话者,他的任务便是既要正确推理出原文作者话语的关联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得到体现的,又要尽量在译文中将这一层次的关联性准确表达出来,以保证译文受体能同样正确地在同一层次推理出译文的含义。也就是说,译者应尽量保证关联性的体现层次的对应。同时,还应考虑到,原文读者推理原文话语意图过程中,付出的推理努力与得到的语境效果所达到的关联度,是否与译文读者推理译文话语意图过程中付出的推理努力与得到的语境效果所达到的关联度相一致。与原文读者理解原文话语意图的推理过程相比,译文读者在理解译文话语意图的推理过程中,是否付出了更多或更少的推理努力,获得了更多或更少的语境效果,从而导致关联度的大小增加或是减少。成功的译文是原语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在认知环境相关方面与原文取得最佳关联,这样能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图。译文正是依据意图和期待进行取舍的: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受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受体。大多情况下,译文和原文只是在相关方面等同,在保证交际成功的前提下,译文应尽可能向原文靠近:使话语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使译文和原文最大程度地契合,达到逼真境界。

翻译之不易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来自于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异。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风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找出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及认知环境有较准确的了解,并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为目的,做出具有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

5.4语用学理论在语言翻译中的应用

许多学者认为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载《 现代外语》,2001年第3期。 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特别是语用学的迅速发展,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

综观中外翻译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理论养分。语用学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个语言学的“废纸篓”。它能够对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各个方面加以描写和解释,已经成为理论输出学科。语用学理论正在被应用到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翻译、人际交际、跨文化交际、语际语言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其理论指导作用越来越为更多的学者所意识。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也已经被看作是正常交际者的语言能力的两大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语用能力)。Bachman,L.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87语用学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学分析方法。翻译的标准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但梳理中外著名翻译学家对翻译定义的阐述和立论,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词:翻译最重要的任务是用译入语中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也就是实现所谓的等效翻译。由于语用对比可用来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所以,在语用对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等效翻译,确为翻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等,翻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待于深化,需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从更多的相关学科引进理论。而语用学理论正在被应用到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语言习得、语际语言研究和翻译等等领域,其理论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语用学在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并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之中。正如以上所述,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翻译中,可以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而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学的理论也得到更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总之,翻译中应用了语用学理论,便能译出佳作来,更能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中外法律语言的不同语用特征在司法程序中愈来愈体现出其现实意义。因此也成为法律翻译中的一个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