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23423600000002

第2章 认知语境与翻译(1)

1.1认知与语境

认知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学科。它旨在研究心智(mind)和智力(intelligence)的关系以及发展机制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脑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是这些学科交叉、渗透与聚合的产物。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学科。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把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成为代表语言研究近年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是语言学内部的一种研究范式。所谓“认知”指的是,人感知世界和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其特点是着重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认知语言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语言研究。这一研究范式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以来,范围已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认知语言学有以下三大分支:百度百科:“认知语言学”,2010年12月25日。

(1)认知语意学:包括了构词法及语意分析。

(2)认知文法:透过对现存语言的分析及了解其背后产生的环境及习惯、隐喻等,归纳出来的文法规则,而不是透过数学的生成方程来产生的文法规则。

(3)认知语音学

具体地讲,有以下五个基本的研究主题:王德春,张辉:“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载《外语研究》,2001年3期。

(1)语言研究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的研究必须相联系。

(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

(3)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构建。

(4)语言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

(5)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语境”这一术语由英国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他认为语言和环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言不能独立于语境而存在。他首创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观点被20世纪60年代伦敦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弗斯继承并有所发展,提出了关于意义的语境理论,创立了较完整的语境观。他认为语言外的情景因素同语言内的上下文有同等的重要性,强调了语言成分在实际语境中的功能。语境理论的提出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这使得语境理论得以不断的完善。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后来所提出的“语域”,实际也与“语境”有相同的含义。我国学者钱冠连教授认为,语境指语言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符号内和语言符号外的两种类型。王德春先生认为:“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语言环境。语境的构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是客观因素,说话者的身份、职业、思想、修养以及处境、心情等是主观因素。”张新文:“认知语境与言语交际”,2011年4月25日。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语境应该是具有认知性的,因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要求人与外界的互动,即认知体验。因此,语境不是交际场合中随处可见的客观物质因素,而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人脑对外部世界进行加工、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所以称之为“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就是语言交流中,除了依靠本文语境,上下文,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之外,还要有人与自身以及人与外界的互动体验。认知语境就是结合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体验,交际双方对共有假设的激活,这些假设可以是帮助话语形成意义的假设、帮助话语补充意义的补充性假设以及帮助推导话语真正意义的前提性假设。说话人为了使听话人理解自己所说的话语的真正意义,而试图的而这些假设如果来言语上下文,就称为上下文认知语境;如果来源于交际现场,包括言语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方式,就称为情景认知语境;如果来源于听话人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听话人所在的国家、民族、社会、行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就称之为文化背景认知语境。

美国语言学家斯波伯和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指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话语的理解。”[英]斯铂佰,威尔逊:《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因此,它与传统的语境概念最大的差异在于它具有很大的建构性,是一种动态的语境观。语言交际双方共有的前提即是认知语境,只有相似的认知语境才能够使人类进行成功的交际活动。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体验、认知能力等相似的认知语境来自于人们相似的生活,因此交际的结果成功的概率取决于交际语境趋同程度的高低。同时,语境是指语言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语境,它几乎是包罗万象的范畴,涉及到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方式,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等。语境经过内在化便成为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客观世界在人大脑中概括化、抽象化、系统化的结果。它可以包括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背景知识(知识结构)和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认知语境的形成实际上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婴儿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婴儿(儿童)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制度、民族、社会结构、阶级地位到家庭,以及生存的自然环境。在语言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可通过经验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依靠语言解码的知识、假设、记忆中的心理图式和推理进行解码,而这种知识推导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

1.2翻译中的认知语境

语言符号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在语言交际中激活触发人们的认知框架,而语言意义则寓于被激活的认知框架中。任何认知加工都是建立在人的认知能力之上的。所谓认知能力即是指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认知能力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就是指读者的对世界的认识,包括语言意识(语音意识、词汇知识、语码流利程度)、社会经验、兴趣和目的,客观因素包括语篇目的、语篇类型(如叙事、说明等)、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等。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就构成了认知语境。译者的任务就是在具有不同的认知语境的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翻译的过程始于对原文意义的理解。理解就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意义是一个从文本中先获取、然后以另一种语言再现。认知翻译观认为:翻译活动就是认知主体在现实体验中进行多重互动的认知活动,而现实体验就是译者和原著文本及原作者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译者深刻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各种意义,然后在目标语中尽量完整地呈现出来。翻译的理解是指译者通过视觉或听觉感知书面文字或语音符号并将其转化为语义的过程。译者在翻译作品的时候不是孤立的在活动,要兼顾原作者,原著和读者三方面的需要。译者首先必须理解原语所表达的信息语言符号才能成功地完成从一种和另一种语言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读者跟文本产生互动来生成意义的过程。认知翻译观要求翻译者将这三个方面紧密联合在一起,充分考虑体验和认知的作用,处理好几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作者,理解原著,译好译文,从而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文本内容激活读者的先知识;读者的先知识受制于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读者的理解与文本内容或丝毫不差,或充满了读者个人的诠释或因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偏见。

总之,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意义生成的认知加工过程。认知加工过程包括识别、分析、综合、判断等。是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交际过程,这一交际过程也是读者、文本和语境之间的互动过程。认知翻译观具有多个特点,主要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和两个世界性。认知翻译观认为:由于翻译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所以具有体验性。译者对原著的翻译都来自自己直接或者间接的体验,如果没有这种体验,译者本身无法理解原著所表达的含义,就更没有办法完整而准确地在译文当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