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园本教研应以幼儿发展为目标,以有意义的专题为内容,以叙事研究为主要方式,逐步实现教研工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将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方式引入我们的教研工作中,引导教师通过这种全程参与的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这种叙事性的案例研究法,达到同事间的互助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真正体现了团队精神的价值。实践活动后的剖析与讨论,从众多的活动经验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提高了每次教研实践的单位时效。俗话说“旁观者清”,观摩的教师跟平时听课的教师不一样,因为他肩负着“教研的任务”,他们会在整个的实践过程关注到孩子的细微的表现和实践老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从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大家的讨论分析与确认,就会变成有价值的“思想”,对全体的老师都是宝贵的经验,对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都起到一种“震荡”的效果。
4、开展园本培训的着眼点应放在:
(1)促进教师主动学习。首先,应从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使教师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其次,促使其产生发展矛盾,激发其产生学习的动机;(2)促进教师合作学习。变个体劳动为团队协作,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意识;(3)促进教师展示学习。借助微格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分享的平台。为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我们主张彼此平等、协作、尊重、开放。
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是教师进行科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这种能力的提高,要回归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和实践后进行全面的反思,才能实现。
“园本教研”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三者作为实施“园本教研”的基本途径。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调整是参与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但如果缺乏横向交流和纵向引领,将会使自己处于弧陋寡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有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纵向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如何进行“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实验的进程中,每位一线教师都会不时地面临一些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个体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以个体自主活动的方式开展研究,自觉地针对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性反思。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性研究,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不断生成及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是“园本教研”的主要阵地,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园本教研”是对多年来教研活动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通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这样可以达到: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目的。
把教师作为教研主体,促进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和他们的专业发展。
当前,对科技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已是当务之急。如,如何在科技教育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技术探究活动?如何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比教育观念的转变轻松多少。目前,教师的素质已经遇到了挑战,尤其是在科技教育中,老师们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
此“科技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制作遮阳帽”的案例研究,只是我园教研活动的一次尝试,如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园本培训的实效和品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今后,我们的教研活动坚持以叙事研究为主,努力使科技教育的教研活动更加具有共生意识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并将此精神始终贯穿活动的始终,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搭建平台。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共生、发展、演变、深化,从而使我园的科技教育的质量与层次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资料:
1、吴锦骠:“行动研究——反思实践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普教科研网。
2、吕品:“什么是任务驱动”,转贴自:摘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芸心教育网,2004-1-1。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第六章“反思性教学目的的合理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学前部曹松峰:“‘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转载《教育时报》,辽宁教育信息网,2003年8月8日。
5、卢婉君:“园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辽宁教育信息网,2003年8月8日。
执笔:于美华
一般研究案例
中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埋在土里的塑料袋
执教:徐桂梅
教学内容与要求1.能细心观察各种填埋物在泥土里的不同变化。2.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知道塑料袋在土里不易降解。3.了解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乐意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塑料袋。
教学准备1.幼儿一个月前一起把树叶、报纸、果皮、塑料袋分别埋进四个花盆、标志卡、小铲子、牛奶箱,猜测到时侯这些东西的变化并记录;2.记录表、笔;3.课件:白色污染。
教学流程呈现材料→假设→探索(观察、操作、记录)→证实或证伪→呈现新材料→再探索(观察)→谈论交流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
一、出示记录表,观察并回忆自己一个月前的猜想。教师:“一个月前,我们在四个花盆里埋了什么?”(树叶、报纸、果皮、塑料袋)“我们看着记录表一起来回忆一下自己上次的猜想吧。”通过回忆自己的猜想,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求证的心理。
二、观察四个花盆填埋物的不同结果并记录1.幼儿分小组把四个花盆的泥土倒出来,用小铲子小心地拨动,看看填埋物的变化。2.在大记录表上进行记录。3.验证自己的猜想。幼儿通过记录,发现自己的“研究假设”有的对,有的不对。最令幼儿惊讶的是,埋在土里的树叶、报纸、苹果皮都有明显变化,而塑料袋则一点都没变。这种强烈的对比震撼了幼儿,真所谓“眼见为实”。幼儿得出这个“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探讨白色污染的现状和带来的后果作好铺垫。
三、了解白色污染1.观看录像和图片资料:白色污染。观察讨论并小结:树叶、菜叶、果皮等天然物腐烂后变成土中肥料;塑料袋则不会腐烂,塑料袋越积越多会污染环境,这种叫白色污染。(先通过验证假设,引导幼儿探讨这个“证实”后面的现状和后果,进行再探索,为下面的讨论交流和延伸日常生活的行为铺下“事实依据”,让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从新奇-猜测-等待-验证和惊讶,幼儿更加了解到塑料袋很难再降解,很难“烂”的事实。这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来自于孩子亲自参与的实验,来自孩子的观察和发现。“白色污染”的图片,更让幼儿震惊,他们在观看图片时踊跃发言,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四、讨论、交流活动教师:我们自己日常要怎样做呢?(通过经历呈现新材料→再探索(观察)→谈论交流的过程,幼儿的情感被激发了,在对塑料袋的认知的基础上,有了不用或少用塑料袋的强烈想法。)孩子们都在活动中提出,自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看来,来自孩子自身探索而获得的经验,将成为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更好推动力。这正是:科学服务于环境,科学应用于生活。同时这也说明,科学教育和环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成为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基础和动力。
点评:“白色污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花盆里的变化》通过科学小实验活动,使幼儿对塑料丢弃物的危害形成感性概念。教师的教学以幼儿为主体,从新奇-猜测-等待-验证,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是活动的小主人。以上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实验方式上教师传授,幼儿被动接受的缺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
大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油和水
执教:张淑敏
教学内容与要求1、认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后,油不溶于水,洗衣粉等洗涤剂能让油和水混在一起的现象。2、学会用记录的方式表示实验结果,并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3、喜欢探索活动,敢于尝试。
教学准备(一)经验准备1、活动前幼儿对“油”和“水”已有一定的认识。(二)物质准备1、水、食用油、一次性杯和筷子、洗衣粉、洗洁精、盐、糖、小勺、抹布、废旧报纸等若干。2、小篮子、黄色和蓝色油画棒、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
教学流程呈现材料→猜测→探索(观察、操作、记录)→证实→再呈现材料→再猜测→再探索(观察、操作、记录)→再证实→……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出示油和水,吸引幼儿注意力,提出假设:“如果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用筷子搅拌一下后又会怎么样呢?”教师通过一个对比让幼儿自然地认知“油”和“水”。并猜想两者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从而激发好奇心。
二、教师出示蜡笔,请幼儿用蓝色表示水,黄色表示油。请幼儿把猜想结果记录下来,和伙伴分享交流。幼儿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老师请幼儿做记录实际是将猜测变为“研究假设”。
三、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水、油、一次性透明纸杯以及筷子等,请幼儿做实验并观察水和油倒在一起会怎么样。在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后再集体分享小结(这是教学的第一步,目的是让幼儿知道油不溶与水)这是一个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它孕伏了科学研究的重要理念: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这一步教师既科学又通俗的小结非常重要。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从假设到结论到此完成。
四、教师提出新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油溶于水,和水混在一起呢?”。引导幼儿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步一步由教师引领的实证性研究活动。通过一个个活动设计,一方面逐步引领幼儿深入探索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另一方面使幼儿从较规范的研究方法中学会观察、习得知识和掌握实验方法。这个活动先让幼儿通过小实验发现油不溶于水的现象,然后想办法用各种洗涤剂帮油溶于水,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又能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五、出示洗衣粉、洗洁精、糖、盐等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假设后再做实验并记录,看看哪些材料能够让油溶于水,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又一次经历“‘猜想-假设’→探索(观察、操作、记录)→证实或证伪”过程,进一步认识洗衣粉等洗涤剂能让油和水混在一起的现象。)
六、最后,教师将讨论的话题引向生活,问:“昨天我做饭炒菜时不小心把油溅到衣服上,你们可以帮我想想办法用什么来洗干净衣服吗?”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拓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点评: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性逐渐扩大。上述种种都是教学理念、教学价值、教学模式、教学形态变化的体现。这类活动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中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生态平衡很重要
执教:梁菁
教学内容与要求1、有大胆探索的欲望。2、初步感知动植物间的食物链,知道其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3、有初步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1、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虎、鳄鱼、狼、马、羊、兔、虫、蛇、鹰、鼠、草)2、“食物链”操作卡3、Ppt4、知识准备:简单知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知识
教学流程呈现材料→探索(观察、操作、讨论)→假设→呈现新材料→再观察→讨论、小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
一、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发学习兴趣。1、教师:“小朋友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你知道都谁生活在森林里呢?”2、出示动物的图卡片摆放在大图上。通过对森林动物的回忆,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感情与探索的欲望。
二、幼儿操作“食物链”卡片,感知动植物间的生存规律。1、认识卡片操作方法“我们知道有的动物会吃草,有的吃肉。那么到底谁喜欢吃什么呢?老师手上有张插卡,请你们按照箭头的方向摆放图片,箭头表示嘴巴。”2、幼儿操作。3、请幼儿分享操作结果,知道草食和肉食动物的分类。幼儿通过操作和记录,逐渐发现看上去美好、平和的大自然,其实暗涌着各种危险。最令幼儿惊讶的是,生活在生物链最下层的很可爱的草食动物,随时会被上层的凶猛的肉食动物吃掉。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让幼儿感到很难接受,在讨论中,他们产生了要消灭肉食动物,保护草食动物的想法,这一点与活动的预设不谋而合,为下一步探讨肉食动物减少后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尴尬与危机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