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诗歌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23901100000006

第6章 杂诗(3)

第二首是围绕着“忆”字来写的。“雨花台”这个历史名胜既是辛亥革命在南京的见证,又是清朝反动政府和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的见证。“雨花台边埋断戟”,既有着历史的荣光,也有着现实的耻辱。“莫愁湖里余微波”在补充与丰富第一句的基础上,深深地表露了诗人的叹惋之情:莫愁湖里,只剩下微波荡漾,莫愁的倩影却是再也见不着了。因为“所思美人不可见”,于是“归忆江天发浩歌”,这“浩歌”中既有着“不可见”的悲哀,也有着“余微波”的感慨,而更多的则是悲壮的奋发,激昂的挺进。

这两首诗体现了现实与历史的交叉,丑恶和崇高的对比:一面是无耻的淫佚、侈糜与倾轧,一面是庄严的工作、斗争和牺牲。诗中既有着幽默的嘲讽,也有着热烈的讴歌;既有着极度的轻蔑,又有着无比的虔诚。

七言绝句

送增田涉君归国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注释】

[1]《鲁迅日记》1931年12月2日:“作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一首,并写讫。诗云:‘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2]扶桑:日本国的别称。《南史》:“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云:‘扶桑国在大汉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3]嫩寒:微寒。

[4]折垂杨:古人折柳赠别。《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5]东棹:东去的船。

【解读】

增田涉(1903-1977)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曾任日本根岛大学、关西大学等校教授。1931年3月,增田来上海。由内山完造联系,见了鲁迅,直接向鲁迅请教鲁迅所著《中国小说史略》、《呐喊》、《彷徨》和杂文、散文等有关问题。从3月中旬至7月中旬,鲁迅每天下午抽出三小时左右,用日语向他讲解。据增田回忆:每天两人并坐在书桌前,鲁迅逐字逐句仔细讲解,增田边听边做笔记;有时时间晚了,就在鲁迅家中吃晚饭。鲁迅在学术上也给增田许多帮助,例如介绍他作讲演,参观画展,陪同拜访当时在上海的郑振铎、郁达夫等作家和文学史家。他们相处很融洽,友谊渐增。鲁迅后来在《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序》中,回忆这段时光说:“大约四、五年前吧,增田涉君几乎每天到寓斋来商量这一本书,有时也纵谈当时文坛的情形,很为愉快。”同年12月,增田离上海回日本时,鲁迅作此诗赠别,表达了他对日本友人的美好感情。增田回国以后,即整理笔记,开始翻译《中国小说史略》。有疑难时,就随时写信向鲁迅询问。从1932年1月至1936年10月,五年中未曾间断,每月约有两次书信往还。1936年夏,增田听到鲁迅患病消息后,曾专程到上海探望。这件事《鲁迅日记》中曾有记载。

这首题为《送增田涉君归国》的诗,当是鲁迅先生比较出色的一首七绝,也是传诵较广的一首。作者在诗中遵循了中国文人折柳送别的悠远传统,一枝杨柳送归客,十里长亭忆往昔,既描写了对友人和友人故国的深情厚谊,又追忆青年时代留学日本生活时的万千感慨。鲁迅在当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不久写这样一首赠诗,表明了他把日本、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严格分开的立场。鲁迅1935年为内山完造《活中国的姿态》一书所作的序言里说:“据我看来,日本与中国的人们之间,是一定会有互相了解的时候的”。

七言绝句

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注释】

[1]《鲁迅日记》1932年1月23日:“午后为高良夫人写一小幅,云:‘血沃中原肥劲草……’”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夫人,东京大学的教授。1932年,从事日本基督教妇女和平运动的高良富子,听说印度圣雄甘地要调解中日关系,决定去印度拜会他。在去印度时途经上海,同鲁迅结识。

[2]劲草:比喻遇祸愈坚的志士。

[3]春华:新生的力量。

[4]英雄和谋夫都指官僚政客。1932年1月,广州和南京合组的政府成立,蒋介石回奉化,汪精卫托病到上海,行政院长孙科主政,事事棘手,被迫下台。诗句对此间政局有暗讽。

[5]崇陵:高大的陵墓,这里指南京中山陵。

【解读】

鲁迅当时写作此诗的社会背景是:国民党于1932年1月在广州和南京成立合组政府后,蒋介石借故回了奉化,汪精卫托病去了上海,新任行政院长孙科有职无权。国民党内部互相倾轧,矛盾重重,对外实行反革命军事和文化“围剿”。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形象而精确地状写了严酷的白色恐怖,反动派妄图绞杀革命,但结果却与他们的愿望相反,是“肥劲草”,“发春华”。这里将“沃”和“凝”对举,“肥”和“发”相映,辞显旨深,工力深厚,通过情感、意象、哲理的融为一体,将垂死与新生力量的争斗、消长、发展趋向鲜活地展现出来,入木三分地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点,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与此相对照的,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斗和日趋没落:“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形象地勾画了一幅群丑图,把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分崩离析和蒋家王朝的日暮途穷的丑恶现实暴露无遗。

七言绝句

偶成

文章如土欲何之?

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注释】

[1]《鲁迅日记》1932年3月31日:“午后……又为沈松泉书一幅云:(略)。”沈松泉,浙江吴兴人,著有《死灰》、《少女与妇人》等作品。

[2]文章如土:文章不值钱。鲁迅的家曾在避难中遭窃,而“一切书籍,岿然俱存,且似未尝略一翻动”,“足见文章之不值钱矣”。(《书信》320322,《鲁迅全集》第12卷,第7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东云:日本。想去日本,但只是想想而已。“我虽很想去日本小住,但现在感到不妥,决定还是作罢为好。”(《书信》320413,《鲁迅全集》第13卷,第47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芳林:文坛。

【解读】

这首诗歌是为即将留学日本沈松泉所作。题目意思是偶然写成,实际上是有所寄托而不便于明言。

当时国内反动统治者对内实行严酷的文化“围剿”政策,文坛上一片腥风血雨,黯淡无光,整个文坛都被当局视如粪土,横加摧残。在这样的困境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能够到哪里去呢?鲁迅想起了自己在日本留学、自由追求真理的日子。

想起了日本却不能去。因为“芳林寥落甚”,在视“文章如土”的当局的压制摧残下,文坛太过沉寂了,到处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一个以拯救民族觉醒意识为己任的抗争者,如何能离开这近于无声的中国,所以叹道:“春兰秋菊不同时”。这里借用《离骚》中的意象“春兰”、“秋菊”作比,“春兰”暗喻这首诗的受赠者沈松泉,即准备去日本留学者。“秋菊”暗喻作者自己。整个末句是说,现在国内的革命文化花园已经被摧残得有如秋天一样萧条,沈松泉这样的年轻人像兰花为了在大好的春天里呈妍吐艳,正可利用此时去更好的地方吸取最美的琼浆和新鲜空气。而鲁迅却觉得自己像秋菊一样残老花黄,只好苦守这寥落的花园,拼出生命最后的残光。这便艺术地表达了对沈松泉的鼓励和希望,表明了鲁迅不能去重游日本而要留在祖国继续战斗的坚强意志。

鲁迅说过:“近来有一句常说,是‘旧瓶不能装新酒’。这其实是不确的。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也可以装旧酒。”鲁迅所写的正是这样新内容的旧体诗。就如此诗,虽然采用着旧的体裁,含有大量旧的意象和辞藻,然而却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从中可以听到现代生活的回声。

七言绝句

赠蓬子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注释】

[1]《鲁迅日记》1932年3月31日:“又为蓬子书一幅云:‘蓦地飞仙降碧空……’”。蓬子,即姚蓬子,1905年生于浙江诸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左联”,1933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4年在《中央日报》上发表《脱离共产党宣言》。对姚蓬子的变节,鲁迅曾有一段论述:“蓬子的变化,我看是只因为他不愿意坐牢,其实他本来是一个浪漫性的人物,凡有智识分子,性质不好的多,尤其是所谓‘文学家’。左翼兴盛的时候,以为这是时髦,立刻左倾,待到压迫来了,他受不住,又即刻变化,甚而至于卖朋友(但蓬子未做这事),作为倒过去的见面礼。”(《书信》341117,《鲁迅全集》第12卷,第5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蓦地:突然。碧空:碧蓝的天空,指从天而降。穆木天的夫人麦广德突然前来,像是从天而降。

[3]麦广德母子分坐两辆黄包车到姚蓬子处寻夫避难。

[4]天子:穆天子,借指穆木天。穆木天,1900年生于吉林伊通,1930年加入“左联”,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变节。

[5]姚蓬子不能照顾,麦广德母子只得逃去逃来。

【解读】

这首诗是鲁迅应姚蓬子求字之请即兴所作。在鲁迅的旧体诗中,这是一首难得轻松的游戏之作。诗中所说是“一·二八”上海战争时,穆木天的妻子携带儿子乘人力车到姚蓬子家找寻丈夫(“天子”指穆木天)的事情。虽然内容是写战乱时的生活,在字面上却无火药味,像一份速写稿,也像一幅漫画。

关于麦广德携子寻夫,除了本诗描述的景况外,还有后续故事。《上海事变中作家之逃难》中记载:“诗人穆木天亦住战区中,他是从吉林逃来的,这次是第二次逃难,因此甚为愤激,转成生活上的积极。他的儿子,于战事正剧时出痘,由穆夫人陪同进南市医院医治,后来医院也发生恐慌,他夫人抱孩子独自出院,却找不到木天,气得决定要离婚。结果由何畏、郑伯奇等人作证,终于协议离婚。”(1932年4月4日《文艺新闻》第二版)“一·二八”战争期间,鲁迅也曾拖家带口三次仓皇避难,并正逢爱子海婴出疹,饱尝了战火的惊扰。在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时,鲁迅似乎更多沉痛语,为何写麦广德凄苦的逃难经历却是打油诗的格调?莫非鲁迅不以他人的痛苦为痛苦?细读一下,也许能够感到:这是对生活的苦笑!战乱中,人生的狼狈太过平常,除了发出一声苦笑,又能如何?也许这一声苦笑比尖锐的呐喊更有力量:对身与心的苦痛一笑置之,是对苦痛的最有力的回应。在风雨飘摇之际,人需要一些幽默和轻松,为的是给困顿的生活增添一份人造的亮色。

将生活中很深的、很普遍的苦痛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出之,从为人的角度讲,需要达观的生活态度;从作诗的角度讲,需要敏捷的才思。这首诗里,鲁迅以从天而降的“飞仙”来比喻寻夫急切的麦广德,由“飞仙”而引出相关联的“云车”、“灵童”、“天子”之类富有神通的物和人,但在乱世,“飞仙”纵有神助也难免“可怜”,只能“逃去逃来”、“吸北风”。全诗一气呵成,令人忍俊不禁。

七言绝句

一·二八战后作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

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注释】

[1]《鲁迅日记》1932年7月11日:“午后为山本初枝女士书一笺,云:(略)”。山本初枝,日本著名歌人,随做船长的丈夫来上海时,经内山完造介绍同鲁迅认识。1931年5月31日《鲁迅日记》载:“山本夫人赠海婴以奈良人形一合”,之后,山本初枝的名字在《鲁迅日记》中出现了120余次,鲁迅与她亦有频繁的书信来往。

[2]战云暂敛:战事暂时停止。日军挑起“一·二八”淞沪之战,十九路军英勇抵抗,国民党当局为集中精力“剿共”,与日军签订停战协议,允许日本在上海驻军。

[3]残春:淞沪之战拖至3月初才停止,虽是春天,战后的上海却一派惨淡景象。

[4]两寂然:炮火停息了,(山本初枝)清丽的歌声也停息了。

[5]无诗:谦虚的话,赠送给你的诗不能称其为诗。

[6]归棹:归舟,回去的船。

【解读】

题赠之作,在鲁迅那里差不多都是立足于私人情感,同时又超越私人情感的。这一首诗也是如此。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本初枝的惜别之情。山本初枝是鲁迅晚年很重要的朋友,在上海期间,她曾多次与鲁迅畅谈或闲聊于内山完造的书店,谈些文学,谈些诗歌。他们还常在书信中谈起孩子。比如,鲁迅在1932年11月7日写给山本初枝的信中写道:“小鬼收到的水果糖,早已吃光,盒子装进别的食品,也吃光了,如此已四五次。……孩子是个累赘,有了孩子就有许多麻烦。你以为如何?”从鲁迅的书信看,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孩子,充溢其中的温情,虽然在鲁迅写给其他人的信也不少,却不是如此的集中,由之看来,他们确实是交情很深厚的朋友。对这样的朋友,离别之际往往只能说出一些最简单而又最真挚的话,比如,“但从心底祝平安”。但在一场血腥的战争之后,在风雨飘摇之际,最简单的祝福一旦置放到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背景中,就有了不一样的分量。

战争和时代的背景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本诗用了两组对照:战云暂敛,残春仍在;重炮声停,清歌音寂。春天虽在,却没有了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只有一派残破、衰败的景观,提示着一场战争暂停不久。重炮停止了,而歌声也停止了,战争带来的萧条和创伤,由外而内深入人的世界里。

如果没有刚刚停歇的战争作背景,朋友间的送别也许因为渗透着离愁别绪、融注着美好祝福,也会别样感人。但当这样素朴而真挚的情感,增添了一些对风雨飘摇的时世的无奈感、沉痛感时,它就更多了撼动人心的力量,它就超越了对友情的珍视,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人生历经挫折却不衰微的追求。

七言律诗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

[1]《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云云。”此诗后收入《集外集》时,“旧帽”改“破帽”,“破船”改“漏船”,并命题为《自嘲》。

[2]华盖:华盖运。鲁迅《华盖集·题记》:“这运(指华盖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3]漏船载酒:漏水的船载着酒。《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中。”《晋书·毕卓传》中毕卓说:“得酒满数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4]千夫:《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指,无疾而死。”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信中说自己在上海虽“谨慎备至,几于谢绝人世,结舌无言”,而上海“文坛小丑”、“通讯社员”、“小报记者”仍“造作蜚语,力施中伤”,因而感叹“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其所谓千夫,当指那些造谣咒诅他的人。

[5]孺子牛: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

[6]成一统:有个一统的小天地。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