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24704400000003

第3章 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做专业化的班主任(3)

5.成功激励。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获得成功是人们普遍的心理愿望。“困难”学生在看到班上其他同学取得成功之后,内心羡慕之余,也会产生获得成功的欲望,也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特别注意鼓励“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遇。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的策略,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这样,通过成功激励,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的转化。

6.关怀激励。就是对“困难”学生真心爱护,热心关怀,用爱心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困难”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而更多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无微不至的耐心关怀,用一点点小事触发他们,使他们改变落后的观念,积极上进。

7.赏识激励。荣誉是人自尊心的需要,恰当而又适当地给“困难”学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在平时,我们要多找“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困难”学生并不是一切都坏,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有的虽然纪律观念淡薄,但能积极劳动,不怕苦,不怕脏,带头完成任务;有的对班集体不够关心,但常常能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文化基础较差,但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我们对“困难”学生凡有积极行为和进步表现的,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来激励“困难”学生的进步。

8.实践激励。开展实践活动,让“困难”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特别在活动前,加强对“困难”学生的指导,有目的地让“困难”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实现自我转化。

9.家庭教育激励。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困难”学生的转变来说更为显得重要。对“困难”学生,要予以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严禁体罚和各种高压措施,对家长进行说服工作,要求家长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平等和睦的关系,对孩子既不溺爱、放任、有求必应,又不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强加意志,对子女要求要切合实际,期望值不能过高,以免造成子女的巨大心理压力,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来激励“困难”学生的上进信心,使他们看到光明的前程。

“困难”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实际上也是个社会问题。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对待“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困难”学生的素质。才能开创“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天地。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实现四化培养真正有用的各种人才。

如何让“困难”班级创造奇迹

名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目前,很多学校把纪律、学习均处于弱势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组成所谓的差班,任其为所欲为,大有“随他去吧”之势。这样的班级谁来教呢?于是,老师们在心理上自然地承认了某某班是优班,某某班是差班。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差生”,只有存在困难的学生和“难教育的学生”。所以,希望广大班主任能够认识到,学校里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差班,只有存在困难的班级,如何去管理“困难”班级,帮助这些“困难”学生完成自己人生的学习历程,对广大班主任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不断提升并完善自身的过程。

现实中,对于由谁带“困难”班级的问题,总是让人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凡是一个有良知的教师,他所想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级我能带好吗?

许多“困难”班级的班主任,往往把“禁止”作为立足点,将批评惩罚作为经常的管理模式,试图用“管、卡、压”的手段,以各种规章制度压服人。殊不知,多年“差生”的经历,使他们有了极强的抗拒承受力。对班主任的规劝、批评甚至处分均能坦然处置我行我素。要么当面顶撞破罐子破摔;要么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问题在于这种做法抑制了学生的另一面,即他们固有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记得苏联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语重心长地告诫老师们“学生集体中的兴趣、爱好、才能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切不可硬让这种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迁就于某种统一模式。” “困难”学生之所以没有信心,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症结。一直以来在“差生”这顶帽子的重压和班主任严厉的管教下,他们的自信已变得麻木或畸形,无动于衷便成为他们最明显的外在特征。因此,促使“困难”学生转变的关键不是如何严管,而是放手。

因而,要把“困难”班级带成优秀班级,也并不是天方夜谭。2001年8月,高考结束以后,钟惠平老师在《差班也能创造“奇迹”》中写道:“面对这种生源状况,许多教师都有异议。当时我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非常大,总觉得运气不好。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分配到我班的同学基础最差,素质也较差。简单统计一下,年级前100名学生中安排到我班的只占8名,远远低于全年级平均值(每班至少应为14人以上),最高分也只是年级第26名,其余学生大多数是200名以外。不仅如此,好几个班的双“差生”都不约而同地扫进我班,有几位好的同学也调离本班。……但苍天终于不负苦心人……7月25日中午终于有个明确的答案:我班高考成绩上重点线7人,一般本科15人,总共22人,占报考数(55人)的40%,上最底线(462分)47人,全班录取率86%。这是平时考试所没有的。”

由此可见,所谓的差班不可能先天就差,它存在着太多的人为因素。班主任的任务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缩短差班与“优班”的差距,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从而让“困难”班级的孩子也能充满幸福感地学习和生活。

当领导把所谓的差班交给自己的时候,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尽快步入工作正轨。

一、调整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没有一种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想要取得成功,那是痴人说梦。同样,当领导把教差班的任务分派给自己的时候,与其推诿烦闷,不如调整心态,快乐地迎接新的挑战。这时候,就会对未来的班级充满了信心和憧憬,会感觉到每一个孩子背后都会有一连串可爱的故事,会享受到教育所给予人的那种激情和乐趣。

不良的情绪,不仅会让自己感到沮丧,而且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所以说“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不生气。”每天面对学生的时候,暗示自己:今天你微笑了吗?

这种心态会让你尽快融入到学生的心中,融入到班集体之中,而这正是做好“困难”班级工作所最需要的。

二、想方设法,用先进的方法去带好所谓的差班

所谓的差班,无外乎有这样的几种表现:学习差、纪律差、品德差。学习差——这是老师家长最敏感的话题;纪律差——你的话是否让学生心悦诚服;品德问题——慎用一个“差”字。

在育人方面,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开头就讲道:“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由此可见,德育完全需要摒弃简单的说教。让先进的理念落到实处,实施具体有效的方法,使理念的价值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

用人文性的管理,努力把差班带成好班,这应该是为人师者的良好愿望和至高境界吧?

(一)宽容,最好的良药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是人际交流的润滑剂,而且还是增强师生感情的粘合剂。

又送毕业班,又是一个最差的班级,这似乎成了胡老师这几年工作的惯例。他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将最难办的差班导入正常学习的轨道呢?铁腕绝对不行,只有宽容。

学生迟到了,他笑笑,让他回到座位上;任课教师汇报学生课堂捣乱了,他笑笑,心里有数就算了;还有的学生为了同学过生日,旷课聚会,他知道后,依旧没有发作。所有这些,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可这正是胡老师刚接班的工作现状。

班内所有违纪的情况在学生看来,如同家常便饭,学习成绩更是位列年级倒数第一。面对此种情况,胡老师知道,要是用以往的那种公事公办的原则,只能将学生和他的关系拉到万里之外;即使他有一万种理由指责他们的不是,但学生们不会从心里接受他?“做和学生贴心的老师,一句话顶十句话;不贴心的老师,说什么也不管用。”这是胡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这句话让学生从心底对他折服!他做的工作就是和学生交心,多交流,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理解他们,关心他们,找到他们违纪厌学的根本症结,而不是去做表面文章。沈冰,是班中聪明绝顶的“坏小子”,在胡老师进教室的第一天,他就故意的开始找茬。别的同学都忙着打扫卫生,他却把腿伸到桌子上,然后仰面朝天冲他鬼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看你能我怎么样?胡老师看着他,很放松地笑着,然后轻轻的抚摸他的头发,“你认为这个样子很帅吗?”他对他轻声说完,就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走了过去。第二次,他迟到了,很生硬地对他说:我以前经常这样,习惯了。”胡老师依旧没有发火,而是先让他回到座位上,柔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进步了很多,也改掉了许多坏毛病;可是,我心目的中的沈冰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还应该做得更好,你说是吗?”

“困难”班级的孩子,一般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他们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在犯了错误的时候,如果班主任都能宽容一点,平等的与他们交流,哪怕是一点点,那也实在是“久旱逢甘露”。人格受到了尊重,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也就慢慢树立起来了。就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胡老师放过了对一个又一个违纪学生的惩罚,通过放松谈话的交流方式,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信任的种子,一颗颗关爱的种子。当他们开始从心里接受他的时候,各种违纪的现象也就开始销声匿迹了。沈冰后来在他的读书笔记中说:“为了这样的老师,我也不能犯错,不能找事儿了,只为了那份尊重,那份关爱。”

(二)赞美学生,重塑自信

越是“困难”班级的学生越需要赞美。这正如那些缺少养料的禾苗一样,阳光的滋养至关重要。无数的教育事例证明,教师评价一个学生成才,这个学生一定能够成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的例子,不就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惊叹于那个校长的聪明评价吗?教师评价一个学生无能,这个学生最终就会无所事成,现实中那么多的问题孩子悬崖不勒马,不也让许多的教师束手无策吗?虽说这不是绝对的真理,可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教师评价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不从学生的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他们哪怕只有芝麻大的优点大加赞美呢?

“困难”学生们需要赞美,需要自信,更需要来自各方的疼爱和鼓励!班主任应该更多的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宽容,给他们更多地改过机会。并适时的称赞赞他们的闪光点:理科成绩好的就赞美理性思维,文科成绩好的就表扬文采优美;助人为乐的,热爱班集体的,事无大小,只要是闪光的地方,就大加赞赏。

(三)鞭策学习,淡化成绩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业,比学业更重要的是不断努力的过程!

一朵荷花以成倍的努力想长满整个荷塘,可到了第28天的时候,荷花只长到荷塘的四分之一。这个时候,荷花如果放弃了,她就和成功失之交臂,因为,在接下来的第29天,她就能长满荷塘的二分之一,到第30天,我们就能看到整个荷塘的灿烂!

人的一生中,其实有很长的时间都是在“28”天以前的努力中,只要认真努力了,也就足够了,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每个人都会看到质的辉煌,问题只在于那个人是否在坚持!

班主任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向学生们灌输了一个终生学习的理念。不让他们为一时成绩的好坏或喜或悲,而是从中找到努力的契机,找到学习的快乐,向着自己理想的荷塘加倍的努力。

“怡人玫瑰,手留余香”,是的,在班主任们将尊重给与他(她)“困难”学生们的时候,这些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信心,什么是不懈的努力,什么是永不言弃。面对整个人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呢?

三、及时沟通,用班级的进步去争取领导的支持

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工作动力。领导之所以把一个差班交给自己,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在其中。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工作设想与领导及时沟通交流,尤其是初教差班,面临着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心情不好是搞不好工作的,这时候要让领导充分信任自己的工作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随时与领导沟通,听取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班级建设好。

譬如开学初,邀请领导参与开学第一周的主题班会,领导可以满怀激情地为班主任“美言”几句,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同时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学期学习纪律总动员,为开学尽早步入正轨开个好头。在班级取得一点成绩时,邀请领导来参加“庆功会”,借机鼓舞学生的士气,从而扬鞭奋蹄,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班级的一举一动都和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享受着学校领导的关怀,领导参与班级的管理,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良性作用。

永远记住鼓励是人前进中的灵丹妙药,学校领导应该不断给予教师鼓励,教师应当不断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困难”班级的班主任更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得到鼓励的机会,要知道,“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这样的孩子能差吗?这样的一群孩子组成的集体能是差班吗?对这样的班级,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能不愿意用全部的身心去关爱吗?

不愿当班主任怎么办

名言: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