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11

第11章 做孩子的“理财顾问”(1)

孩子也需要学会理财。做一个好妈妈袁就要培养孩子的理财思维,让孩子从小养成理财的习惯。

妈妈要做孩子的“理财顾问”,让孩子学会理财,帮助孩子树立理财意识,让孩子尽早把握经济的脉搏,成为人生的舵手。

教孩子学会理性消费

生活中离不开消费,因此妈妈教育孩子学会消费是非常必要的,而如何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则是消费观教育的重点。

准确地说,钱的作用在于通过购物、缴费等活动达到其他目的,如购买吃穿物品,能使人得以生存;用钱缴纳学费,能让孩子受到教育,从而获得发展;花钱娱乐,能让人们在体育、休闲中使身体和内心得到放松和满足;通过捐款助人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作为妈妈不能奢望孩子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但在孩子认识金钱的时候,妈妈要注意让孩子树立起“钱是有用的,但钱不是万能的”意识。这是教给孩子如何选择、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的依据,应该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引导孩子正确消费。

妈妈要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合理的消费,并教会孩子学会选择。如外出要乘车时,可以和孩子商量选择途中风景较好的一段路下车,徒步前往目的地。在途中一边欣赏风景,认识各种花草树木,一边说说唱唱,或玩成语接龙,说反义词等游戏,让孩子体会徒步前往的乐趣。在事后再与孩子算笔账,通过一起步行,少坐了一段路的车,省了多少车钱,它们可以转做什么用途。同样,可以把去儿童游乐场改为去野外爬山,把去肯德基吃快餐改为给孩子做营养餐……妈妈尽量要让孩子明白,虽然日常生活离不开金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并不是用金钱能换来的,从而让孩子端正消费态度。

教育专家指出,有大部分孩子乱花钱,而妈妈对于孩子的不正确消费行为光采取责备的态度是不行的。作为妈妈,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消费,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消费的能力。因为孩子的消费权益,不仅要靠家长的关心和保护,更要靠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丰富的消费知识,要靠生活中的积累和培养,作为妈妈在这个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早一点为孩子塑造良好的消费观念。

目前有两种家长对孩子的消费行为教育极为不当:一些家长,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溺爱,早上点心送到手中,晚上牛奶递到嘴边,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从不让孩子自己去买,这样孩子长大了就没有理财意识;另一些家长则表现得特别“开明”,孩子只要张嘴要钱,没有不给的,但却从来不过问孩子将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是不是对孩子有好处等,哪怕是孩子一门心思地进网吧、玩游戏,或是购买一些极不卫生的小吃、玩具等也都视而不见,这种态度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中较为常见,他们认为只要给了孩子钱就等于给了孩子爱,殊不知这样放纵孩子,不但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还会造成孩子在消费上的“畸形”。

有关专家建议,妈妈不妨对孩子实行严格的经济管理。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定期给孩子数量不等的零花钱。同时妈妈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小账本,要求孩子在花钱时,要明确记录每笔支出的用途,在下次领钱时交给家长审查。零花钱如果花得得当,妈妈可以实行奖励措施,反之则减。对妈妈而言,可以让孩子多少有点钱,同时,教会孩子花钱,从小培养孩子消费的“财商”,让孩子精明消费。

不让孩子向“钱”看

现在的妈妈大概都会有一种感觉:教育孩子的花费太高了!父母在各自的事业领域冲刺,为的就是要多赚点钱给孩子用。于是面对孩子未达到自己期望之时,父母经常会说“你知不知道我为你花了多少钱”、“我那么拼命地工作赚钱是为了谁”等话语,希望孩子能因此了解父母的辛劳,努力去做好孩子。

可是,作为妈妈的你是否想过,将这些话时常挂在嘴边,其实也是在误导孩子,让孩子把金钱当成衡量一切的标准,在他们的心里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关怀有多少,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父母愿意为自己花多少钱。

当孩子产生这样的错误想法之后,他也许会一如父母所期待的,认真去学习,做一个好孩子以免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并且对父母心怀感恩之情。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也很有可能认为,父母只是用金钱来换取亲情,以弥补自己不能常常陪伴孩子的愧疚感。

有些妈妈喜欢把金钱当作奖励孩子的犒赏,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你今天帮忙洗碗,我就给你1元”、“如果这次月考你考了第一名,我就给你50元”等。虽然这是一种鼓励孩子的方法,但是家长在运用此方式时一定要特别小心,避免不断提高奖金,以致养成孩子习惯得到奖金的模式,这样一旦没有了奖金的诱惑,孩子就很容易失去做事或用功的动力。

其实妈妈心中都明白“亲情无价”,但是你是否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提示孩子“金钱至上”?你是否经常用金钱来衡量你对孩子的爱呢?假如有一天,童稚的孩子问你“爸妈,你们爱我有几块钱”时,再来反省与后悔,甚至大声责骂孩子、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大道理,那就已经来不及了。

孩子的价值观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当妈妈总是与孩子谈花了多少钱、考试得几分,并且总是把金钱当奖金时,那么孩子的心就会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现实。因此,在运用金钱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妈妈应谨慎拿捏分寸,不要让金钱遮蔽孩子的双眼,毁掉了孩子的人生。

妈妈应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包括金钱的运用与价值的判断等,这些对孩子来说,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项财富。

其实孩子的眼睛在观察,孩子的耳朵在倾听,孩子的心灵在感受,作为妈妈的你不需要告诉他“我是为你而努力赚钱的”,孩子也是能够体会父母的心意的。只要父母愿意用心与孩子进行沟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对孩子的爱,相信不需要奖金的引诱,孩子也会主动帮忙做家事,也会自动认真读书,成为一个好孩子的。

关于压岁钱的学问

给孩子压岁钱,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代表了大人们对孩子良好的祝愿,希望孩子岁岁平安、快点长大。这样不但能借助传统习俗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还能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相关专家也认为压岁钱是应该给孩子的,而且可以把它当作教育孩子的一个契机。

(1)妈妈可以通过“压岁钱”教孩子学习礼尚往来,借机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当孩子收到压岁钱时,妈妈要尽量让孩子明白,大人不是无缘无故给他钱,而是对他的成长怀着希望,用压岁钱来祝他健康快乐、平安成长。所以,当孩子接到压岁红包时,一定要让孩子谢谢亲戚朋友。让孩子明白,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礼尚往来的习俗,虽然今天收下了“压岁钱”,但这礼是一定要还的,而妈妈也要派发压岁钱给别的孩子,希望别的孩子幸福快乐。

(2)利用压岁钱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有关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孩子对钱的观念还不够明确。一直到7岁,孩子才对“钱”开始有朦胧的理解。因此,妈妈对于孩子手头的压岁钱,最好只由孩子支配一部分,其余的由孩子和家长联合支配。带孩子去超市和市场,他会直观地感知钱能买到东西,妈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同时要告诉孩子,钱是有用的,一定要珍惜,要有计划地使用。

(3)妈妈可以通过压岁钱培养孩子计划开支的良好风范。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压岁钱自然是由妈妈代管。到孩子会走路说话的时候,妈妈就尽量告诉孩子,压岁钱是亲戚给他的,应当由他自己好好管理。作为妈妈,不妨帮他找一个罐子,让他把自己的钱放在里面,叮嘱他要保管好。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钱去商店买文具、玩具和食品,但隔一段时间妈妈要让孩子数数自己还剩下多少钱,使他知道钱是越用越少的,因此要节约,并且要学会计划消费。

(4)可以利用压岁钱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妈妈教孩子把多余的压岁钱用孩子的名字存起来,当家里要购房、装修或购买大型用具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对这个家尽一些责任,动员他把多余的压岁钱拿出来“支援”家里的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家庭观念,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让他拥有责任心。

(5)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妈妈动员孩子拿出一部分压岁钱参加献爱心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在长辈过生日时买礼物表示祝贺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还可以增进亲人间的情感。

总之,妈妈可以把给压岁钱当作教育孩子的重要契机。既要让孩子知道压岁钱的内涵,明白其中承载的祝愿,又要让他知道压岁钱的分量,让他更懂得如何珍惜钱。

给孩子零花钱的学问

给孩子零花钱对妈妈来说是一门学问,而做合格的妈妈一定要学会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从花钱中体会到理财的乐趣和道理。

一般而言,建议妈妈一天一次或是一周一次给孩子零花钱,一开始给的数目不能太多。孩子到了中年级就可以拉长给零花钱的时距,但每次给的数目则应相应地增加,例如在中年级的时候妈妈可以选择十天一次,高年级的孩子则两周一次。年长的孩子一次的零花钱要比较多,妈妈可以教孩子学习如何安排应用。

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经常会听到妈妈很生气地骂孩子:“给你的零花钱,不是要你花在这些没有用的东西上。”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所难免,孩子的爱好与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大人不同,而且孩子处理购买欲望的能力也不足。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所需要的并不是妈妈的唠叨和干涉,而是正确的消费引导。给了孩子零花钱就不要限制只能买什么,妈妈一定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做主。

妈妈要帮孩子做好预算

妈妈可以帮孩子准备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记账小册子,在固定的“领薪”时间妈妈要陪孩子一起记下孩子的“储蓄银行”里还剩下多少钱,记账小册子里还可以记上孩子想买的玩具等。妈妈一定要知道给孩子零花钱的目的,不只是要他储蓄,还要教导他,如何有意义地使用零花钱。

教孩子支配零花钱

下面是一个关于零花钱的故事:

有个孩子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当时校园中玩具赛车风靡,孩子便将自己储蓄罐中的一百多元零花钱全部掏空,去商店买了一辆高档赛车……妈妈知道这件事后,便对儿子的零花钱严控起来。

也许是两三年来对孩子管束过严,现在这个孩子的消费观出现了另一种畸形态势,有时学校组织春游,妈妈给了他一些零花钱,孩子回来时竟分文未花;有时学校组织爱心捐款,孩子总会犹豫再三,最终也只捐出数目很少的零钱。

这个妈妈发现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是个大问题,由此她受到启发:首先,绝不能在经济上放纵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妈妈也要教会他如何消费与分配零花钱,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孩子的金钱观念,要从浅到深,分阶段地去培养。

关于孩子零花钱的问题,有下面几条建议:

1孩子6岁的时候,设置“小猪银行”——存钱罐

孩子在年幼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持续一生。这个时期可以开始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并且让孩子使用储蓄罐。

2在孩子10岁的时候,给孩子申请一个储蓄账户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妈妈可以为孩子在银行开户,让孩子把零花钱放进银行。妈妈要让孩子明白如何让钱变得更多,同时给他们制定节省花费的目标。

3在孩子13岁的时候,教孩子尝试制定预算

当孩子上了中学,他们就会明白钱是有限的,这时让孩子分清楚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帮助孩子做一个合理的预算,让他自己去决定是否需要某种物品,该不该买。

4在孩子16岁的时候,开设个人退休账户

大约五分之一的16岁孩子会去做兼职或者是暑期工。如果你的孩子是其中之一,妈妈应该建议孩子把每次挣来的钱存起来作为将来的退休金,让孩子形成长远的眼光。

5在孩子17岁的时候,让孩子拥有一张信用卡

妈妈要在孩子上大学之前,开设一个小额度的信用卡给他们。这样让他们明白没有人会给他们更多的钱,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开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不妨多学习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要从孩子小的时候重视起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理财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