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12

第12章 做孩子的“理财顾问”(2)

帮孩子制订消费计划

妈妈应该掌握正确的金钱使用观,并不是随意把零花钱交给孩子就万事大吉了,孩子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和管理金钱。不过,既然孩子有自己的零花钱,而且他们亦有自己的支出,那就应该尽量地让他们拥自己的预算方案,而妈妈则应帮助孩子制订消费计划。

设立金钱预算计划的目的,就是对将来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妈妈要教会孩子估计未来收入与开支的变化。第一次预算案的经验是美好的,妈妈应该与孩子一起研究预算案,并告诉孩子预算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份预算案等问题,令他们明白预算案的好处。

孩子的预算案中应列清收入预算及开支预算两项,在收入预算的一栏中,主要包括父母给的零花钱和一些特别的收入,例如奖学金等。在此要特别提醒妈妈,不要随意终止或减少零花钱,因为孩子通过零花钱所接收到的讯息,正是妈妈看待金钱的态度。妈妈在给孩子零花钱时,如果没有计划性,或者钱数与计划不一致,都是不妥当的态度。这样一来会让孩子难以建立收入和支出的概念,以及难以固定孩子的金钱使用模式。所以,妈妈应在固定的“领薪时间”陪孩子一起记下金额,让孩子可以大约估计每月的收入。

关于开支预算方面,妈妈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到什么是必要开支及非必要开支,孩子的必要开支包括上学的车费、午餐费用及文具费等。告诉孩子必要开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花费,所以在设计花费预算表时,妈妈应该首先列出这些开支,然后估计在每月的收入中扣除这些开支后将会余下多少。但当孩子要把余下的金钱花在非必要开支上时,妈妈要让孩子考虑储蓄金额的问题,让孩子存下定额的金钱,最后余下来的才用于其他的消费。

只要孩子有“先储蓄,后消费”的理财态度,能够确保储蓄金钱还在,这样给孩子自主的机会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可将减去储蓄部分的钱用于非固定开支,例如买雪糕、买电影票等,虽然这些不是必须的项目,但却能够让孩子体会自主理财。

最后妈妈应该注意的是,假如孩子很快就把一个月的零花钱花光了,妈妈也必须让孩子自己过“缺钱”的日子,这样孩子才能遏止自己浪费、不节制的行为。只有妈妈“坚硬”内心,才能让孩子实实在在地制订计划、遵守计划,否则,计划也只不过是一张纸,无助于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

教孩子树立金钱观念

现在大部分孩子由于家里非常富足,从小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他们的金钱观念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伸手向自己的父母要钱,他们花钱阔气潇洒,一点都不知道节约,但对别人却吝啬、贪婪。他们不曾想过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

发生在人们身边的这方面实例很多,这些完全是没有对孩子进行早期财商教育的结果。所以,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忽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要给孩子讲述金钱的概念,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孩子尽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1)妈妈要教育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从小没有储蓄罐的孩子是财商不健全的孩子,这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一般来说,孩子从3岁时起,妈妈就要帮助他开始积攒硬币。孩子6岁前,妈妈就要让他明白银行不仅是取钱的地方,而且还是存钱生息的地方。妈妈应该以孩子的名义在银行里为孩子开个户头,并让孩子把自己的零钱存进去。这样孩子就懂得存钱的好处,也自然就养成了节省用钱的习惯。

(2)妈妈要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孩子每月如果能得到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并让他们自己使用零花钱,他们就能学会生活的基本法则:有钱才能消费。但是,给孩子的零花钱一定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孩子的消费账单必须要记在孩子的户头上。这样,当孩子提出要买什么时,妈妈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孩子:“先看看你自己的存款吧!你有这个能力消费吗?”这样压力立刻从父母身上移开,买还是不买就由孩子自己决定了。

(3)妈妈不要用金钱来利诱或惩罚孩子。有些父母喜欢用金钱来利诱或惩罚孩子,这对孩子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如答应给孩子的零花钱应及时给予,不能因孩子行为懒散、不好好学习、不愿做家务等而减少、克扣甚至取消孩子的零花钱。妈妈也不能因为自己手头宽松或紧缺就多给或少给孩子零花钱。孩子表现好或学习成绩进步了,妈妈要用言语适当地给予表扬,而不要用金钱去鼓励。

(4)妈妈应该在沟通中让孩子了解家庭状况。有些家庭并不富有,而妈妈也不愿意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总觉得面子上不好看,甚至有的父母还死要面子,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有钱花,其实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当孩子问及家庭收入及经济状况的时候,妈妈不要对孩子说谎,应该如实地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孩子。在孩子想和别人比吃、比穿时,妈妈应当告诉孩子自己的收入,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攀比。妈妈同时要教育孩子,要想生活过得更好,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自己的努力将来才能过上好生活。尽管孩子没有必要了解家庭经济的具体状况,但是家庭经济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应该在妈妈和孩子的交流中让孩子明白。把自己家的经济状况让孩子清楚后,孩子就会知道父母不是自己的“银行”,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每一分钱。

(5)妈妈要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可以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参观自己的工作场地,让孩子感受到挣钱的辛苦。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妈妈可以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利用假期时间去参加公益劳动或勤工俭学,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和收获的关系,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父母挣钱的不易。

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妈妈不妨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念。

培养孩子的理财品质

有人认为,理财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干、素质全面的人,因此与理财相关的基础品格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大教育家卡尔·威特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基础品质对理财教育很重要,哪些品质可以在理财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

卡尔·威特常常用钱来奖励儿子。如果儿子学习成绩好,他就每天给孩子一个戈比作为奖赏。但如果他学习成绩很好,而行为有一定的过错,那就领不到这个戈比了。因此他懂得“学习能带来现世的幸福”,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儿子体会到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艰难。但卡尔·威特反对那些给孩子过多金钱的做法,他认为让孩子比较容易地得到想要的东西,尤其是金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

理财教育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一定要攒多少钱,或一定要让他经商,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能干、健全的人。因此说到底,理财的教育还是品质的教育,而理财品质之一就是诚实,因为这关系到他将以什么态度去从事有关钱财的活动。如果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将给孩子以后带来很大的麻烦。那么,妈妈该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要给孩子阐释诚实品格的意义,以及不诚实的后果。妈妈应帮助孩子把诚实的品格个性化,鼓励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真正艰难的选择时,做到诚实、积极进取。

其次,妈妈还应时常告诫孩子,在金钱面前要坚决保持自己的自尊。因为金钱最容易让人失去自尊,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而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在金钱面前保持自尊,不出卖自己的灵魂,那么他将会获得世人的尊敬,到头来金钱就会尊敬他,使他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三,妈妈要让孩子学会节俭,认识到每件东西的价值,而不是无谓地挥霍、破坏和消耗。让孩子懂得节俭也是一种美德,无论是在贫穷的年代还是在富裕的年代,都应当崇尚节俭。这从小的方面来说是为了过日子,从大的方面来说则是为人类后代节省必要的资源。

最后,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贪财。妈妈应该时常提醒孩子,尽管金钱很重要,但却不能因此一味地贪图钱财。因为金钱虽然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但它却并不能创造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此外,贪财还容易使人走入歧途。

让孩子成为理财高手

现代妈妈越来越重视精英教育,其中包括理财教育。目前国外家长对儿童的理财商数(MQ)越来越重视,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一步形成理财观念,为一生打下财富基础。而13岁前是黄金教育时期,妈妈一定要及早做好准备。

相关学者研究,儿童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以语言能力训练为例,2~4岁堪称为关键期。若是想培养儿童数理能力,那么4~6岁便是关键期。对于稍具难度的理财能力而言,培养的关键期为5~14岁。

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妈妈,一辈子省吃俭用留下了上亿元遗产,满心希望提供给儿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没想她刚一过世,年近30岁的儿子即大肆买房、买跑车、出国旅游,恣意享受,结果不到3年,上亿元的遗产被他挥霍一空。

英国也曾发生过类似事情:一对在金融界打拼多年的父母,去世后留给未满20岁的儿子几十亿英镑的财产。结果是,这个孩子过早拥有财富,又不会理财,最后竟然因为吸毒横死在街头。

由这些例子不难得知,不论古今中外,如果不尽早培养儿童的理财能力、理财智商,留给他们再多的财富也等于零。

但是很多妈妈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去理财,又怎么教导孩子理财呢?其实,若能依照以下步骤,就算妈妈不会理财,一样可以培养出高MQ的儿童。

(1)妈妈要定期发放零花钱,并严格执行发放零花钱的约定时间。刚开始,妈妈可以以“周”为发放零花钱的时间单位。等到孩子养成习惯后,时间慢慢拉长为“月”。这种方式除了可让孩子学习在固定时间内分配金钱消费之外,也可训练孩子支配钱的能力。

(2)妈妈要培养孩子记账的习惯。孩子年纪小,不知如何记账,刚开始时,妈妈可帮助孩子将未来一星期所需的花费记录下来,然后逐日补上额外支出项目,慢慢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等到建立几次记录后,放手让孩子自己记账。该步骤的好处是,妈妈可借此检视孩子的消费观念,若发现有偏差,妈妈可适时纠正。

(3)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储蓄是理财的基本,若孩子能建立良好的储蓄习惯,就意味着理财观念已开始在孩子心中萌芽。妈妈不妨从买给孩子储钱罐开始做起,鼓励孩子存钱。为增加存钱动力,妈妈可以设定存钱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

(4)给孩子开设银行户口。为建立孩子“自己的钱”的观念,妈妈可以为孩子在银行开立单独账户。此外,当妈妈到银行办事时,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带去进行教育,让孩子了解银行作业流程、ATM功能等。

(5)妈妈要教育孩子建立一定的理财目标。理财的最终目标无非是理性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因此妈妈可与孩子讨论建立储蓄目标,比如购买玩具、脚踏车、溜冰鞋等,然后协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花钱当中做出一定的规划,通过目标建立孩子的预算观念。

严格来说,这几个步骤并无很高深的学问,亦不难达成,但是需要妈妈有耐心与毅力去执行。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对子女进行理财教育,也是从这几步开始的,尤其是定期发放零花钱、记账、建立理财目标,更是他最重视的三大步骤。不过在此要提醒妈妈的是,训练理财的内容必须依照孩子心智的发展情形而定,一定要避免心急,以免破坏和孩子的关系,也破坏孩子理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