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14

第14章 好习惯决定孩子大未来(2)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还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当然,时间要由短到长,应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由妈妈和孩子一起看书、讲书,可以在孩子提出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咱们去书里找答案”、“咱们看看书上怎么说”,让孩子对书产生浓烈的兴趣,使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让孩子能通过点滴培养、训练,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这对孩子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由家长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孩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因此,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一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乐于学习的人。

妈妈应教导孩子在学习时要手勤,让他随时记下自己所想记住的材料,然后把收集到的材料不断整理、归纳,使之系统化,还要习惯于经常翻阅资料。中外著名学者在读书时,都有手勤随记的好习惯。达尔文为了写《物种起源》一书,曾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朱熹曾总结道:“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比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这句话的大意是如果稍有疑问就进行思考,思考不通就用小本子把问题记下来,找机会请教其他人,寻求答案。

有一个高中生,他的记忆力很不错,成绩也还可以。他唯一的不足就是上课从不记笔记,所以他每次考试总拿不到班级第一,总会有那么一点失误,而这些小的错误往往正是教师讲的细节部分。再看看身边勤做笔记的同学,在考试中就不会出现像他那样低级的错误。后来,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开始学做笔记,他的毛病也逐渐得以克服。知识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利用笔记来进行复习,可以帮助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很多内容,学生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学生通过做笔记,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体味,然后灵活、牢固地将知识掌握。

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孩子的一生,作为妈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

好卫生,好身体

孩子拥有一个好身体是妈妈最大的快乐,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妈妈要从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妈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妈妈要让孩子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

(2)要让孩子坚持刷牙、漱口。孩子在2岁时,可以用凉开水漱口,3~4岁时让其饭后漱口,妈妈开始教孩子学刷牙,早晚各一次。应教会孩子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同时妈妈要让孩子知道不刷牙的后果。牙齿蛀了就要接受牙医的治疗,由医生来进行处理,牙医会告诉孩子保养牙齿的重要性及方法,而且让他从拔牙、补牙、洗牙或吃药打针上得到深刻的教训。

(3)让孩子养成勤洗澡的习惯。大多数孩子都比较喜欢洗澡,但也有少部分孩子不习惯,这时可先让其拍水,待熟悉后再下水。妈妈帮助孩子洗澡时,动作应保持轻柔、敏捷,注意不要把肥皂沫弄到孩子的眼、鼻、耳中,水温要适宜。3~4岁的孩子在洗澡时,可以让他自己用毛巾或手擦前胸、胳膊、腿,逐渐帮孩子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孩子不爱洗澡,妈妈可以表示,自己无法忍受难闻的气味。此外,不洗澡身体会发痒,尤其到了夏天,不常洗澡的人容易皮肤瘙痒、生疮,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教育孩子必须要注意个人卫生。

(4)妈妈要教孩子睡觉前养成洗脚的习惯。4~5岁的孩子就应在大人的帮助下洗脚了。妈妈教孩子把脚趾、脚跟部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让孩子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等。

(5)妈妈要提醒孩子勤理发,勤剪指甲。孩子的头发以整洁、大方为宜。指甲长了,容易藏污纳垢,很不卫生,也非常容易抓伤皮肤,应定期给孩子修剪,大些孩子的家长应教会其自己修剪。但指甲不宜剪得太短,以免孩子磨伤指腹部皮肤,引起疼痛。

(6)让孩子学会擦鼻涕。妈妈给孩子擦鼻涕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1岁半的孩子妈妈就应提醒他用手帕擦鼻涕。2~3岁的孩子就应学会自己用手帕擦鼻涕。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应勤督促、多指导,多用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现代妈妈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二是良好的作息习惯。

莉莉是个胖胖的小姑娘,她的食欲很好,可喜欢吃的除了零食就是洋快餐。爸爸妈妈说,这孩子几乎天天都要去麦当劳。可前不久幼儿园进行体检,莉莉竟然血色素偏低,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现代家庭中往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妈妈就给买什么,殊不知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没有好处。

妈妈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婴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醒孩子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的好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

孩子的作息时间混乱也是现代妈妈的困惑之一,现在有的小孩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沉湎于电视、电脑;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节假日甚至随着父母的生活节奏晚睡晚起,这种生活习惯不仅使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还使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有可能适应不了学校的作息时间。

健康的身体是孩子一生的载体,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为了孩子,妈妈应该关注孩子的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妈妈要教育孩子,就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在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时,才能事半功倍。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比如了解新鲜事物、勤于动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培养孩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妈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妈妈先要检查自己对思维的态度。不要以为聪明的孩子就是一个好的思维者。实际上,聪明人往往可能是一个拙劣的思维者,因为他们往往不假思索以致于疏于考虑。

(2)妈妈要为孩子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例如带孩子去博物馆,陪他一起看书报、电视,然后对所见所闻和孩子进行讨论。要及时提出问题,向孩子的想象力挑战。

(3)全家齐上阵。这并不需要正式的课程,晚餐时谈论白天各自的所见所闻是指导孩子思维发展的极好机会。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思维,应该让孩子发表意见,妈妈一定要认真倾听。

(4)妈妈要经常讲些笑话给孩子听。幽默能教孩子认识到,看待事物不仅仅只有一种方式。比如说,双关语能够使人发笑,这是因为它能使人从另一角度来理解某些词汇。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孩子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这里给妈妈7条培养孩子思维习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