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29

第29章 提高孩子竞争力的“13个法宝”(5)

第二,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妈妈可通过实际锻炼将孩子身上敏感、胆小、优柔寡断、应变能力差等消极性格特征逐渐转化为独立性强、开朗、善于沟通等积极特征。有一个名叫爱伦的外国残疾女孩,天生唇裂。从上学开始,她便感到自己是一个很难看的小女孩,没有人会喜欢她这样的“丑八怪”,因而一直很自卑,很少与小伙伴沟通,也不敢主动和老师说话。有一次,老师让孩子们捂着一只耳朵,听自己说几句耳语,内容一般是“天空是蓝色的”、“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等等。因为爱伦的一只耳朵确实听力不好,在等待期间,她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轮到她时,她用手假装捂着耳朵。这时,一句话犹如春雷般回响在她的耳边,老师慈祥而亲切地对她说:“你如果是我的女儿就好了!”直到现在爱伦还认为,是这位老师让自己找到了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尊严和自信,驱走了她心中自卑的阴影,消除了她与其他孩子间的沟通障碍。

第三,鼓励孩子大胆地与陌生人说话。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很多妈妈都教导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其实,这种教法是有弊端的。那些从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不会向陌生人求助。妈妈应当注意培养孩子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陌生人与之进行交谈和沟通。

第四,在生活中练习沟通。许多时候,孩子不善于与人沟通是受妈妈情绪的影响,当妈妈每天没有笑脸时,孩子的情绪也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孩子,妈妈每天要主动与其他人打招呼,表现得自然些、乐观些,给孩子做榜样,这样孩子的沟通能力无意识间会得到提高。比如平常热情且有礼貌地接待客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孩子;教导孩子,如果大人不在家,孩子也应礼貌地接电话,问清姓名和来电话的目的,并留下回电号码,以便妈妈回来时能联系。当然,如果孩子比较怕生,切不可强迫孩子,更不能呵斥孩子,要慢慢地引导孩子。

妈妈在与孩子沟通时应多赞美、少批评。妈妈对孩子经常性的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那些经常鼓励孩子的妈妈会发现,他们的孩子看上去可能不够乖巧,但却自信而且勇敢,敢于与人沟通。

第五,孩子之间的玩耍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好途径。妈妈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性格开朗的孩子给内向的孩子做玩伴,让他感觉到与人交流是件快乐的事。孙晓是北京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于和人交流。一天,他在妈妈的陪同下,参加了一项“小外交家培训”的活动。在五十多名孩子中,他必须按要求通过自我介绍、合作游戏等方式至少结识三名新朋友。经过了学游泳、协作漂流、水上篮球、拍手歌等项目之后,孙晓渐渐地在众多的孩子中,找到了几名爱好相同、配合默契的小伙伴,和他们成了朋友。

沟通是双方的交流,妈妈应该引导孩子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由于立场不同,所处环境、各自经历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同,这是沟通时应注意的重点。

总之,作为妈妈要培养孩子有效的沟通能力。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才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力,才能应对人生的挑战,赢得成功。

亲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亲和力展示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它是团结协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打造优秀团体的必要条件。没有亲和力就不能和同事友好相处,没有亲和力就无法形成凝聚力,同心同德地共谋团体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孩子来说,有了较强的亲和力才有利于增强其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孩子有了较强的亲和力才能在同伴中拥有较好的人缘,才会受到小伙伴的信任和欢迎,才能增进与他们之间的感情。

良好的亲和力能拉近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最大化的领导威信。一些孩子错误地认为威信来自于距离感,越神秘才越有威信,于是常常故弄玄虚,为了神秘而神秘,为了威严而威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相反,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对同伴来说也是一种愚弄,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从而失去在同伴中的威信。

亲和力是情商的一部分,它源于对人的认同和尊重。很多时候,它所体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灵上的情投意合。真正的亲和力以善良的情怀和博爱的心胸为基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特殊禀赋和素养。

孔子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是说类似的人彼此之间比较容易相处与亲近。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亲和力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譬如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保持微笑,与同伴相互体贴、互相帮助等。以下几种技巧可以缩短孩子与同伴间的距离:

(1)观察同伴的感官方式。视觉型的人:喜欢快节奏,说话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欢阅读图表,行动力强;听觉型的人:喜欢秩序,说话较慢但很有条理,喜欢交谈与聆听,行动力稍次;触觉型的人:重视感觉、爱好舒适,说话有时不看对方,速度较慢。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特性来进行交流。

(2)使用“我也”的句子。如果孩子与同伴有着相似的经历或体会,要鼓励孩子说“我也……”。比如孩子看见同桌买了一个新文具盒,可以教给孩子说:“我也有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文具盒。”这样可以在小伙伴间产生认同感。

除了以上技巧性的交往方式外,亲和力还来自于对他人的关心。

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里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六个人吃完主菜后,松下让助理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感觉事情有些不妙。主厨很紧张地问:“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松下说:“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厨与其他的五位用餐者一时不明白怎么回事。松下跟主厨解释道:“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时刻真心关怀他人的感受,他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赴汤蹈火。

此外,真诚赞美别人也是拉近孩子之间距离的好方法。真诚赞美能表现出自己的友好。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因此,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时,应鼓励孩子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这样别人会感到他是一个富有亲和力的人。

总之,亲和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拥有良好亲和力的孩子,才能在同伴中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