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大家都知道,她的名字叫卓琳。但是,她本不姓卓,她的本名叫浦琼英,生于一个云南著名实业家的家庭。
提起我的妈妈,要讲述她的生活道路,就一定要从她的家庭开始讲起,从她的父亲——浦在廷,开始讲起。
现在,知道浦在廷的人一定不多了,可是,提起云南火腿罐头,则人人皆知,特别是在东南亚一带的华人中间,云南火腿可谓是闻名遐迩。
火腿,是自古以来云南人就会腌制的,可把火腿做成罐头,发展成一种工业,制成一种商品在海内外进行商业销售,却是浦在廷开创的事业。
我从未见过我的外祖父,我的妈妈少小离家,对家里的事情知道得也不多。我东拼西凑地搜集了一些材料,大致上算是对我的外祖父有了一些了解。
推算起来,浦在廷大约应该是生于1870年前后,乃是云南省宣威县人氏,汉族——因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所以有必要注明一下。
据说,外祖父家的祖籍乃是江苏常熟。在明朝洪武年间,他们家的一个祖先被朝廷封为武略将军,又被明太祖朱元璋派赴滇缅征南,到了宣威后,就安家于此。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这一支在云南宣威的浦氏家族繁衍了好多好多代。有人说,按大的氏族算起来,到了现在,总共也有几千人了。
按照浦家后人的说法,浦在廷的父亲,在清朝曾考取过乡贡,后来就在本镇开学馆授业。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教书先生。
这位老先生生有四个儿子,其他三个儿子都能够继承父业,读书习文,埋头八股。唯独浦在廷生性矫野,自幼便不喜文墨,十四岁那年,竟然偷偷地跑出去,参加了一个亲朋的赶马队,去学贩商。浦家乃世代书香门第,儿子如此行为,实在有辱家门。浦在廷被父亲抓了回来,挨了一顿训斥。但是,浦在廷志向已立,任凭什么样的压力也改变不了。不久,他再一次出逃,又去参加了赶马队。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那里,山青水秀,满目苍翠;那里,民族众多,多彩多姿;那里,紧邻越南、老挝、缅甸,与外界的通商往来络绎不绝。同时,云南远离中原,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封建色彩更为浓厚。
清朝末年的时候,云南没有公路,省内省外的贸易货品往来主要靠马帮队沟通。在云南境内那山峦重叠和丘陵起伏的大路小道之上,一队队的马帮马队,在单调而又悦耳的马铃声中来往穿梭,不绝于道。
浦在廷先是赶着马在本县境内贩商,赚得一些银钱后,他便自己买了一些马匹,与他人结伴到东南亚地区经商。那时候,要从滇西北的宣威南下印度支那,实在并非易事,要穿越西双版纳那莽莽苍苍的亚热带原始森林,走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路程,途中还会遇到毒蛇猛兽和土匪强盗。浦在廷其时正在年轻气盛之时,心高胆大,倔强精明,因此,马帮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成功。在宣威,浦在廷也越来越有名气,还担任过两届宣威县商会的会长。
浦在廷走南闯北,胆量增加了,见识也增加了。他看到宣威盛产火腿,且味美而淳香,但这种原始的农家食品,一支整腿,体积硕大,又不易保存,很难贩卖。浦在廷心萌一念,如果能够把这些火腿加工成罐头,那样,就既可以储存,又适于作为成品贩卖。
浦在廷邀请宣威的一些人士共同商议,集资办厂。在得到众人支持之后,他专门派人到广州学习生产罐头制品的技术。资金筹足之后,他便从香港买回了一套生产罐头的机器。
一九二零年,宣和公司正式成立,浦在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第一批宣威火腿罐头由此问世。
从此,浦在廷由一个单纯的商人,发展为一个工商业家。而这个贫困落后的宣威,也有了自古以来的第一个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
云南地处西南,与泰缅相邻,而这一个地区,恰恰是鸦片种植和贩卖最为活跃的地区。在云南,从东南亚贩运鸦片进行买卖乃是寻常便事,也是商人一大发财的好途径。宣和火腿罐头公司成立后,本来,应该好好地经营火腿业务,但是,也许是发财心切,鬼使神差地,他们竟用罐头装起鸦片来了,并冒充火腿贩到东南亚去行销。有道是,人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时这一带东南亚地区是法属殖民地,云南,也是法国的势力范围。宣和公司的这些冒充的火腿罐头,被法方警察一举查获,不但鸦片烟给收缴了,连公司也开不下去了。因此,不久,宣和公司就倒闭了。那些入股的股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落得个人财两空。那些辛辛苦苦从广东运来的做罐头的机器,也变成了一堆废铁。
浦在廷这个人,可能的确是有一番事业心的,也有一股子倔强的脾气。这次公司的倒闭,对他打击很大,但却没有令他气馁。他要开工厂,要办实业的心还未死。
浦在廷对原公司股东们说,公司倒闭了,这些机器没人要,也没用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机器全部交给他,让他自己一个人重起炉灶,再办一个火腿罐头厂。如果失败了,不赚钱,大家就只当没有这回事;如果工厂办成功了,赚了钱,将来就把各股东入宣和公司的股金如数奉还。
股东们看见,如不这样做,这些机器反正也只是废铁一堆,于是就一致同意让浦在廷把机器拿去,由他去试一试。
浦在廷在宣威再次开办了一个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又名大有恒双猪火腿罐头公司。
浦在廷此时已年过五十,第一次办厂失败也使他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这次办公司,是他个人的公司,他可以一个人说了算。这第二次办公司,他一办就办成功了。
从此,那种原始的宣威火腿,变成了一听一听的马口铁罐头食品,而且一经销售,反响甚好。
浦在廷在行商贩卖的商贾生涯中,走南闯北,见识甚广,他知道,要打开商品的销路,就要扩大市场,应把宣威火腿罐头推向东南亚,并进一步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浦在廷到了广州,在广州扩大了公司的业务,同时,将公司的产品送出国去,促使其很快地打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宣威火腿罐头,从此行销香港、澳门、新加坡、缅甸、海防、巴拿马、日本、德国、法国等地。大有恒公司业务迅速拓展,在国内外设立了二十六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东南亚,甚至在西方大都会巴黎,都经营活跃,生意兴隆。1923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食品赛会上,宣威火腿罐头获得了好评。
在浦在廷的带头作用下,宣威相继建立了数家火腿罐头工厂。火腿罐头工业的兴起,带动了火腿腌制业、采煤业、酿酒工业的发展,宣威县的民族工业的地位逐步上升,到了1939年,全县工商业户人口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之多。
对于宣威火腿罐头,我从小就知道,因为常听我妈妈提到。这种火腿,吃起来也的确好吃,特别是用它来和冬瓜一起炖汤,的确味香,不同凡响。后来,我才知道,宣威火腿是和浙江的金华火腿同样享有盛名的中国两大火腿品种。直到八十年代初,我到美国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的时候,接触到许多的海外侨胞,才从他们嘴里知道,云南火腿,也就是宣威火腿,在海外,主要在海外的华人中间,名声的确不小,特别是老一代的华侨和华人,都很喜欢这种道地的中国食品。
浦在廷从青年时就致力于经商、做买卖,见多识广,思想也比较开通。同时,身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员,他很容易地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当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一提出来,浦在廷便表示拥护。有的传说说他还参加过孙中山的同盟会。对此,他本人早已去世,因而无考,但他支持辛亥革命和支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倒是真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锋蔡锷将军在昆明举兵起义,掀起反对窃国大盗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浦在廷欣然支持,带头捐助,并在宣威商会内设兵站为蔡锷将军的护国军筹集粮款。
当护国军从重庆凯旋归来时,护国军滇军大将唐继尧到达宣威,为表彰开明商人的进步行动,特授予浦在廷银质梅花奖章一枚。唐继尧还亲自书写了“急公好义”四字匾额赠给浦在廷。
在声援护国讨袁的行动中,浦在廷逐渐结识了在云南的许多军政人士,其中与滇军将领范石生的关系尤为密切,并开始参与军政界的活动。
1917年,孙中山进行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政府,滇军内部发生分裂。云南督军唐继尧明里支持孙中山,暗则倒向北洋军阀。1921年,顾品珍回滇,联合范石生倒唐,并将唐继尧逐出云南,顾品珍自任滇军总司令,总揽云南军政大权。
不久,孙中山号召进行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顾品珍响应,任命范石生为滇军北伐先遣军司令。孙中山遂任命顾品珍为北伐军滇军总司令。
正在此时,不料唐继尧回滇复辟,顾品珍战死。
形势突变,迫使云南的北伐军撤出云南。其中滇军副司令张开儒率一部退至宣威等地区,然后进入贵州盘县一带。张开儒一边整军,一边电告孙中山,表示愿为北伐前驱。
浦在廷在顾品珍殉职后,与范石生一道,随张开儒撤入贵州,并参加了滇军中的这一支北伐军队伍。张开儒任命范石生为第八旅旅长,任命浦在廷为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及烟酒公卖局局长。从此,浦在廷开始正式进入军界效力。
北伐军滇军部队得知广东粤军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后,便急赴广州讨陈。滇军素来骁勇能战,入粤以后,势如破竹,直下广州,陈炯明仓皇溃逃。
1923年,孙中山到达广州,设立大元帅府,下令嘉奖滇、桂、粤军及海军共讨陈炯明之功,并对有功将领颁授军衔,浦在廷也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