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形状就像一片扁平而宽阔的大桑叶。
它的水是红水河水,它的土是红土地,而在红土地之上,则是满山遍野的绿,是那种恰如桑叶般的郁郁葱葱的绿。
首府南宁,在广西的西南部。北部,有通往湘黔的重镇柳州。东部,有通往广东的门户梧州。而左右江地区,则在其西部。
从南宁往西,一条邕江一下子分为南北两江,西北方向通向百色的叫右江,西南方向通向龙州的叫左江。左右两江之间的三角地带,称为左右江地区。
百色,距南宁约二百一十多公里,这里已非广西腹地,周围没有大镇,西边就是云南。
龙州,距南宁约一百五十公里,这里紧临我西南要塞镇南关(今凭祥市),对面跨过十多公里就是越南。
右江地区地处桂、滇、黔三省交界之地,是一个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的多民族地区。大革命时期,韦拔群即在该地区的东兰、凤山两县建立了农民革命武装。在这里,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即使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时期,也从未停息过。韦拔群和他的战友们在右江地区打下的深厚的群众基础,为迎接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革命武装部队的到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父亲曾回忆:“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这里有韦拔群同志那样优秀的、很有威信的农民群众的领袖。东兰、凤山地区是韦拔群同志长期工作的地区,是很好的革命根据地,这给红七军的建立与活动以极大的便利。”
父亲和他的同志一到百色,就积极进行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立即筹划武装起义。
据袁任远、韦国清等回忆:“邓小平同志召开了党委会议,决定进一步发动群众,宣传党的‘六大’主张;改造和扩大部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组织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通过地方组织,武装农民,开展打土豪劣绅的斗争。右江地区的革命活动日益发展。至11月初,党中央批准了在左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的计划,颁发了红七军、红八军的番号,任命了领导干部。邓小平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立即在百色和龙州筹划一切,具体部署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袁任远回忆:到百色后,根据小平的指示和部署,积极开展工作。首先,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我党的主张,发动群众;第二,把政权掌握过来,在我们力量所及的地方,撤换一些反动的县长,换上我们自己的人;第三,整顿军队,扩大武装。我们的部队是从李明瑞的旧部队拉过来的,成份复杂。为了把这支旧部队改造成革命的军队,我们首先清洗了一些反动的军官,对他们不抓、不杀,发给路费,‘礼送出境’,然后在部队中实行民主革命,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在政治上、生活上一律平等,禁止打骂,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第四,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第五,消灭地主武装和土匪,巩固根据地;第六,培训干部,小平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他亲自给我们讲课。我记得党的“六大”决议、“十大纲领”、苏维埃政权等问题,就是他亲自给我们讲的。他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很受欢迎。
许凤翔回忆,在百色,“我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当时,我们不断接到派往右江各地的同志给‘邓秘书’的信函、电文,反映旧政权的残酷压迫和土豪劣绅的胡作非为,以及人民群众对我军的热烈欢迎。每当我把这些信函、电文送给邓小平同志时,小平同志都很重视这些由各地传回的消息。为了准备起义,小平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白天找同志谈话、开会,布置工作。晚上则与张云逸等首长在一起商讨大计、运筹起义事宜。不久,我军就消灭了反动的警备第三大队,进一步发动工农群众,继续整顿改造部队。”
就在这时,回上海向党中央请示工作的龚饮冰秘密回到百色,向父亲他们传达中央的指示。中央批准了父亲他们的建议,要他们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创建根据地,创建红军,颁给的番号是红七军,委任张云逸为军长,邓小平为政委。左江地区的部队编为红八军。
听到中央的决定,父亲他们一定十分振奋。当即,他们又派龚饮冰回上海,把部队撤到右江地区的情况再向中央汇报,并表示:“我们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大概需要四十天的准备,就可以就绪,那时就立即宣布起义。”
“邓小平当即召开了党委会议,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决定加紧准备,在12月11日广州起义二周年纪念那天,宣布起义,成立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
公元1929年12月11日,百色城头高高升起了武装起义的红旗,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诞生。
按照党中央的任命,张云逸为军长,邓斌(小平)为政委。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李谦,政治部主任沈静斋;第二纵队司令胡斌,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第三纵队司令韦拔群,政治部主任李朴;军部经理处长叶季壮。
第二天,在平马召开了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陈洪涛等为委员。
红七军成立后,建立了前敌委员会,中央代表邓斌为书记,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李谦、何世昌等为委员,统一领导部队和地方的工作。
在百色起义的前夕,也就是在11月的下旬,父亲突然接到上海党中央发来的电报,要他去上海报告工作。于是父亲便同张云逸等作了工作布置,于百色起义的前几天,也就是12月初,由百色动身,由一个向导带路,化装成商人,准备首先到龙州布置检查工作,为龙州起义和成立红八军作准备,然后再由龙州经越南海防乘船到香港,再乘船去上海。
父亲带领袁任远和佘惠由百色出发,先到田东住了一宿,第二天,他们在路上,正巧遇见李明瑞。
原来,李明瑞、俞作豫到了龙州后,一方面筹集军饷,一方面整理部队。而俞作柏此时已离开广西去了香港。11月末,李明瑞欲乘粤桂两军对峙、广西政局混乱、南宁空虚之际,发动攻势反攻南宁。他已命令俞作豫率领左江部队开进崇善待命,并亲自过右江与右江的部队商议联合攻取南宁。正在他去右江的途中,遇到了邓小平。
邓小平和李明瑞,都已相互闻名已久,而这次路遇,却是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从这一次相识开始,父亲便和李明瑞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并开始了一段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斗历程。
这次相遇后,据袁任远回忆:小平和李明瑞谈了一会,便决定一块返回百色。
这是因为,父亲和李明瑞接触后,发现李明瑞和俞作豫对于是否打红旗,还持犹豫态度,但又感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据何家荣回忆:“当李明瑞到百色时,路遇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李明瑞又转回百色,做李明瑞的政治思想工作,宣传革命道理,指出军阀混战的危害,说明党的计划是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准备百色、龙州起义,成立红七军、红八军,至时请他任红七、八军总指挥,希望他跟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李明瑞同志欣然接受邓小平同志的劝告,毅然走革命的道路。”
决心下定之后,李明瑞立即返回龙州。邓小平也再度踏上回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的路程。
李明瑞回到龙州时,发现当俞作豫率部队向崇善前进时,大队副蒙志仁竟在龙州叛变。李明瑞和俞作豫会合后,当即决定夺回龙州。经过对龙州的封锁和围攻,蒙志仁战败逃窜,五大队于12月3日光复龙州。
红七军老战士黄一平回忆:李明瑞反蒋失败到龙州后,“形势更逼迫他靠近革命。邓小平和张云逸多次亲自找他做思想工作,介绍《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给他看,指出革命前途和出路,启发他打起红旗,参加革命,在政治上给予信任,安排他担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李明瑞亲眼看到右江红军力量日益扩大,各族广大群众热情拥护党和红军,使他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参加革命队伍,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此期间,蒋介石曾多次派心腹特务带着广西省主席、第十五军军长的委任状和巨款到龙州等地,向李明瑞及其亲属进行拉拢、引诱,但李明瑞不为所诱,断然拒绝。”
据何家荣回忆:“龙州光复后(吴西回忆是在光复龙州的第二天——作者注),邓小平同志带同严敏、何世昌、袁振武等随即到达龙州,他和李明瑞、俞作豫等同志研究了龙州起义的工作计划和具体部署之后,即经越南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左江的革命空气高涨起来了。秩序迅速恢复,地方政权的建立,工农赤卫队的成立,组织群众和宣传教育等等工作,都在积极进行。特别是接受邓小平同志对改造部队的重要指示和吸取过去的教训,加紧整顿改造第五大队成为可靠的革命力量。”
遵照邓小平的意见,李明瑞等人抓紧在起义前进行部队的整顿改造和地方政权建立的筹备工作,撤销了一批反动旧军官的职务,派袁振武等共产党员充实了各级岗位。
经过整顿改造,部队的情况很快得到了变化。士兵委员会的建立,更使得部队的革命热情高涨。与此同时,为了积极作好起义的准备工作,部队还派兵剿匪反霸,并积极组织和宣传群众。
1930年2月1日,广西左江人民革命起义,在龙州爆发了。在古龙州城上,竖起了铁锤镰刀的红旗。
龙州沸腾了,到处是红旗,到处是鞭炮声,到处是嘹亮的歌声。国际歌声响彻云霄,游行的工、农、学生和红军队伍威武雄壮。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正式成立。
军长:俞作豫。
政治委员:邓斌(邓小平)。
政治部主任:何世昌。
下辖两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何自坚(何家荣)。第二纵队司令宛旦平。
左江革命军事委员会,肃反委员会,工人、农民、妇女等各委员会也相继建立。
龙州起义后,红八军派部队开展打土豪和剿匪斗争,除掉了罪大恶极、民忿极大的恶霸,相继在八个县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
在建立红色政权的同时,龙州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还进行了英勇的反对法国帝国主义的斗争。
龙州,自清末以来,就一直是法国的势力范围。龙州起义后,法国帝国主义势力万分惊恐,竟用“照会”污蔑龙州“陷股匪握”之中,并宣称其驻越南总督要派武装卫队十五名及机关炮车一辆,“以资保护”,此外,还派飞机侵入龙州上空进行武装威胁。
红八军严厉驳斥了法方的诽谤和威胁,明确声明“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法帝国主义的无理行径,激怒了早已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苦的龙州人民。数万群众奋起示威,包围了法国驻龙州领事馆、由法国人把持的海关大楼和天主教堂,查抄了他们准备发动暴乱的武器、电台和其他军用物资,缴获银元十五万,并驱逐了法国领事和传教士。
“在数天内的政权,他已作了国民党军阀政府数十年所不能做所不敢做的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之反帝国主义政纲,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这是当时的中共中央负责人李立三对龙州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高度评价。
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使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南疆大地上豪迈地高高举起一面呼啦啦飘扬的赤色旗帜,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极大地震动了反动势力,鼓舞了革命者的战斗士气。
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后,左右江区域二十个县,一百多万人口,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任命,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邓斌(小平)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政委兼任前敌委员会书记。
其时,李明瑞三十三岁,邓小平二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