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提升的九大法则
2629700000007

第7章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良训(6)

过了罗湖桥,臧健和终于看到了丈夫,他在车站的尽头等着,一家人团圆了,臧健和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然而一见面,丈夫就让臧健和在登记表关系一栏填上分居,说这样便于移民,臧健和一听心里疙疙瘩瘩的,然而更严酷的事实却在后面:婆家瞧不上这个生了两个女儿的大陆儿媳妇。 丈夫生性软弱,没有主见,在大陆时听妻子的,回到了泰国,就听母亲的。 在泰国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婆婆已为丈夫另外娶妻,并借口家中缺钱,暂不能替她和女儿们办理手续前往泰国,吩咐一家人在香港暂住。 婆家为她安排的路很明显:接受事实,安分守己。 如果忍气吞声,在这样一个泰国有名的丝绸商贾家,衣食是不愁的。 没有人会顾及一向好强的臧健和所受的打击,可是作为一个母亲臧健和却不得不为两个女儿考虑,在这样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环境中,女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要等着嫁人,两个女儿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可想而知,软弱的丈夫在威严的母亲面前不敢为母女仨说话,她们的未来只能听从他人的摆布。 想到这儿,臧健和真想大哭一场,却全憋在了嗓子里,欲哭无泪,心底里刻骨地思念着老家和亲人,思虑再三,她再也不能容忍这种对尊严的践踏和蹂躏,终于做出了一个自己都从未想过的选择:离开丈夫,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创业! 这就是臧健和的个性,绝不屈服于生活和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

她把决定告诉丈夫,丈夫的态度令她心寒,面对妻子的选择,丈夫甚至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说,更让臧健和觉得,原来一个男人要改变的时候,可以如此不负责任。

在车来车往的香港,臧健和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既不会英文,又不懂粤语,找工作屡屡碰壁,两个女儿有时饿坏了就一个劲儿地啃手指头,臧健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想到了回老家青岛,可是就这样失魂落魄地回到那个对海外关系还比较敏感的故乡,岂不是加重亲人们的负担。 个性倔强的她坚决地告诉自己,自己酿的苦果只能由自己来尝,决不能让婆家再一次把自己当成可怜虫,她决定留在香港。 她清楚地知道除了一种永不低头的精神,她一无所有!这就是臧健和坚强的独特个性。

就这样母女仨相依为命,生活清苦。 此时,有人劝她改嫁,更有人劝她:“臧健和你还年轻,凭你的容貌在夜总会找一份工作轻轻松松干上一年,就可以开上一间铺子。” 臧健和却坚决回绝了。 社会福利署派人来救济补助,臧健和又一次拒绝了,“如果这样的话,我就没有必要离开丈夫,年纪轻轻靠救济吃饭,渐渐消磨意志,这不仅是辜负了自己,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况且孩子也会因为自己是公援家庭而自卑。” 这就是臧健和的个性,在困难的时候也不向困难低头。 后来,有一位朋友对她说:“你包的水饺很好吃,何不卖水饺。” 一句话提醒了臧健和。

臧健和咬了咬牙,她也不知从哪儿学来的本事,自己钉了一辆小木头车子,推着就上路了。

当时的香港还没有地铁,湾仔码头等待摆渡的人川流不息,各式的小摊一字排开,非常热闹。 臧健和站在一辆木头车前,低着头熟练地包着饺子,却不敢抬起头来叫卖。8岁的大女儿蓓蓓一下一下认真地擀着饺子皮,4岁的蓬蓬在旁边用稚嫩的小手洗碗,洗碗的大木桶几乎和蓬蓬一样大,她的小身子探进了大木桶里,只留着两只小辫一翘一翘的。5个中学生看到了这个新设的 “北京水饺” 摊,两个可爱的小孩子在帮妈妈干活,他们觉得好奇,便要上了一碗。 臧健和小心地为他们盛上了一碗,两个小女儿停下手中的活呆呆地望着这些小哥哥、 小姐姐们。 几个人咬了一口,便叽里哇啦的叫起来,男孩们说:“真好吃。” 一个女孩说:“好好吃!” 臧健和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从他们满意的表情中她又找回了那份久违的自信。天道酬勤,藏健和的勤奋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从此臧健和开始仔细地琢磨香港人的口味,包的饺子越来越好吃,再加上她曾经当过护士非常注重卫生,所以她的 “北京水饺” 很快便在湾仔码头出了名。臧健和的勤勉在湾仔码头很出名,人们都愿意关照这个勤奋的单亲家庭,8路汽车的司机天天都拐一个弯,把蓓蓓和蓬蓬叫上车,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门口。 每晚9点钟两人都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甜甜喊道:“妈妈你早点回去啊。” 可是姐妹俩却从没有在睡前享受过妈妈的抚慰。

在湾仔码头,母女三人靠着这小小的水饺摊艰难度日。

臧健和的水饺越卖越好,有的时候摊位前排起了长龙,顾客要等一个半小时才能买到。 后来码头要拆,港口被迫搬迁,臧健和就在附近的木屋区摆摊,又在外面贴了一张纸让人知道她的位置,仍有顾客找上门来。 再后来木屋区也要拆了,她就在码头贴上告示,让人知道她仍然在家里做水饺出售,结果,顾客又根据她的告示,到家里买。 也许因为北京水饺的味美,也因为臧姑娘这份少见的执著,虽然历经数次搬迁,湾仔 “北京水饺” 的名头一次都没有倒,反而越做越大。

随着顾客的增多,臧健和索性租了门面,为自己的水饺起名为“北京湾仔码头水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格局。 根据顾客的要求,她开始外卖生饺子,并做批发,臧姑娘北京水饺一时流行香港,她被顾客褒奖为 “饺子皇后”、 “北京水饺大王”。 生意做大了,引起了日本大公司的注意,没有经验的臧健和又单枪匹马与日本公司谈判,竟成功地说服了精明的日本老板,提高了饺子的价格,开始批量生产手工冷冻水饺,并以自己的品牌进入日本。 就这样,“臧姑娘湾仔北京水饺” 进入了日本的八佰伴、 大丸、 百家等著名超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臧健和的饺子事业渐渐地做到了祖国内地,她马不停蹄地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奔波。 大女儿黄蓓大学毕业后,回到香港帮助妈妈打理生意,这虽然不是她向往的生活,但是她还是倾心倾力为母亲分挑重担。 如今女儿在广州替母亲管理分公司,打理着一亿多元的生意,看着女儿用流利的英语和美国人谈生意,拎着笔记本电脑满世界跑,每天工作到深夜才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没有一句怨言,臧健和真是又心疼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当时只为抚养女儿而要自己奋斗挣钱的臧健和如今已彻底 “脱贫”,她已在全国各地拥有了技艺先进的生产工厂,她的家乡水饺在香港家喻户晓,她主理的水饺被香港贸发局命名为香港名牌产品,并邀请她在当年的国际美食博览会上向贵宾表演包水饺。 她更被誉为香港妇女精英,她与船王包玉刚的女儿等6人被授予香港杰出女企业家,她又获选世界杰出女企业家奖。 臧健和说,自己的成功是女儿促成的,所以荣耀也要与女儿一起分享。

臧健和的财产已经超过了当初鄙视她的婆婆整个家族的家当,但此时她却有了更为平和的心态。 女儿大了对父亲的不负责任耿耿于怀,她却对她们说,爸爸妈妈都不是完人,你们应该正视爸爸妈妈的优点和缺点。 她常常督促女儿给爸爸写信,至于自己却从没有与丈夫联系过。 “他在那边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不会去打扰他的。”这就是一个女人,一个拥有勤奋品质的女人,一个拥有成功的女人。上天是公平的,在臧健和历经坎坷后,不仅赐予了她一份成功的事业,更重要的,是赐予了她两个懂事出息的女儿,这,或许是对一个母亲最好的回报了! 臧健和的成功向我们揭示了:朝着你人生的梦想,带着勤奋上路,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