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王朝2
26311800000013

第13章 解读大秦王朝(3)

李斯被关进了监狱,这才后悔当初在沙丘跟赵高一起玩弄阴谋,把胡亥扶上皇位。现在,眼看着秦朝江山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随时都可能崩溃,自己尽心竭力辅助始皇帝开创的事业行将付诸东流,自己又身陷囹圄,他感到无限的凄凉。

在赵高的严刑逼供下,李斯经不住残酷的折磨,终于屈打成招,承认自己谋反。不过,他还是怀有一线希望。想想自己为秦朝立下的功劳,又确实未曾谋反,他多么盼望二世皇帝会给自己一个申辩的机会。他以为,凭着自己的好口才,也许能使胡亥回心转意。想到这些,李斯就在狱中上书二世皇帝,历数了自己的七条“罪状”,其实都是正话反说,为自己评功摆好。他满怀希望把信交给狱吏,信却落到了赵高手里。这样的结果,李斯本应该想得到的,可他就偏偏没有想到。他对赵高的阴险毒辣,还是没有充分认识。

父子刑场相见

赵高扣压了李斯的上书,还派人对他说:“囚犯哪里还有上书的权利!”此后,赵高又先后十几次派自己的亲信去提审李斯,却冒充是胡亥派去复审案子的官员。可李斯总是信以为真,每次提审,都诉说自己是如何冤枉,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受酷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承认谋反。后来,他再也不敢喊冤了。一天,当胡亥真的派人来复审他的案子时,李斯竟误以为又是赵高在捣鬼,一口承认自己阴谋造反。胡亥看了李斯的口供,庆幸地对赵高说:“要不是你,我差点就被李斯蒙骗了!”

随后,胡亥派往三川郡调查李由谋反的官员也回来了。这位官员人还未到三川郡,三川郡就被项梁攻陷了,李由也被项梁杀掉了。赵高把这件事瞒过了胡亥,又编造了李由谋反的假证据,拿去给胡亥看。胡亥看了,对此深信不疑。

这一年的七月,李斯被判处死刑。行刑的那一天,与李斯一同被押赴刑场的,还有他的二儿子。父子相见,李斯说:“我想再跟你一起,牵着黄毛猎狗,去家乡上蔡东门外的野地里猎逐狡兔,可那样的日子还会有吗?”说完,父子俩一起痛哭,然后一起被处以腰斩。李斯的父族、母族和妻族,也都被胡亥和赵高诛杀了。

项梁、项羽起兵

项羽小时候就已经立下鸿鹄之志。

“彼可取而代之”

项羽出身于楚国的将门,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他的叔父为项梁,项梁在家乡杀了人,为躲避仇家复仇,带着项羽躲到吴中(今江苏苏州)。

在吴中,项梁很得人心。当地有大工程,或婚丧大礼,经常请项梁主持。项梁则按兵法来调遣众人,暗中观察各人的表现。

项羽从小跟着项梁,但很让项梁失望。教他识字,可没识多少,就不肯再学了。教他习剑,也没练多久,也放弃了。见他如此没有恒心,项梁很生气,忿忿地责骂他。他却说:“识字,只要能够记记姓名就可以了;习剑,那是逞匹夫之勇;要学,就学指挥千军万马的本领。”

项梁无奈,就教他学习兵法。项羽大喜,但是,刚学了个大概,又不学了。

有一年,秦始皇东巡到会稽,渡浙江。那一天,项梁带着项羽去看热闹。只见远处人马浩荡,始皇帝车被华盖,备极尊贵。项羽不禁心驰神往,脱口而出:“那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

古代铜器话刚一出口,项梁大惊失色,连忙上前用手捂住项羽的嘴,“说话可要小心!这可是要灭族的!”项梁压低了声音对项羽说。从此以后,项梁对项羽另眼相看了,觉得他并不简单。那时项羽已经长得又高又大,而且力能举鼎,人也极有才气,一望而知其不同凡响。吴中地方的青年才俊,对项羽都十分敬畏。

宣布起义

公元前209年9月,会稽郡郡守殷通召见项梁,要同他共举大计,响应陈胜起义,还说要拜梁和另一个名叫桓楚的人为将军。对殷通这个人,项梁是极不信任的,他对殷通说:“桓楚现逃亡在外,除了项羽,谁都不知他躲藏在哪里。”说完,他请求暂时告退,跑到府外,让等在那里的项羽做好准备,然后,他折回府中,对殷通说:“请召项羽入府,命令他去找桓楚来。”

项羽身佩利剑,应召入府,他刚在殷通面前站定,项梁就向他使了个眼色,说:“可以了。”项羽于是猛然抽剑向前,剑光闪过,殷通已经人头落地,随即,项梁夺过了郡守印绶佩带在身,又提了殷通的脑袋。

此时,府中上下乱成一团,惊慌失措。项羽乘机挥剑砍杀,马上就有数百人倒在血泊之中。其他的人见状,吓得扑倒在地,丝毫不敢动弹。

镇服了郡守府,项梁立刻召集豪杰,细说事情的经过,并宣布起义。吴中豪杰们纷纷表示支持。于是,项梁一举收服了吴中的秦军,又派人收服了郡中各县的秦军,组成了一支拥有八千精兵的起义部队。部队的各级军官,则都由他平日结交的豪杰担任。有一个人,平时跟项梁的交情也不错,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他问项梁这是为什么。项梁对他说,有一次主持丧礼,派他管一件事,他却没做好,所以不能任用他。众豪杰这才明白,平时项梁分派他们做事,原来是在考察他们的能力。大家心里更佩服他了。他们一致推举项梁为郡守,项羽为副将。那一年,项羽24岁。

刘邦的天赐姻缘

一个近似于无赖的人,却成为了日后称霸天下的君主。

想要成为皇帝的小吏

秦末,刘邦曾经担任过他所在的沛县的泗水亭长的职务。亭长在当时是个很小的官,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所长的职务。刘邦充其量就是一个秦朝的微不足道的小吏。

刘邦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在家中排行老三,没有任何强有力的人物当靠山,他也未曾钻研过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肚子里更没有什么墨水。由于没有封建社会里长子所肩负的重担,他有足够的闲暇时间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同时他又是一个厌恶种田劳作的人。因此,就连他的父亲都对他有些瞧不起,嫌他浪荡不羁,认定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父亲的意见在家中有很强的影响力,故此全家人都瞧不起他。

然而,虽然在生活上不拘小节,可刘邦却有着远大的志向。曾经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秦始皇浩浩荡荡出行的样子,威风凛凛的帝王排场深深地震撼了他,于是,刘邦由衷感慨,有朝一日成为像秦始皇这样的大丈夫,享受这样的豪华排场,才不枉来人世一遭。

身无分文却声称万钱

这样一个为家人所鄙视,为邻里所不耻的人,却有着很好的桃花运,能娶到别人梦寐以求的妻子。

刘邦的原配妻子姓吕名雉,是当时距沛县不远的单文县一个望族——吕公的女儿。吕公与沛县县令的私人感情不错,也曾到沛县避过一阵的风头,后来便在沛县大摆宴席,以此来表示对县令和沛县人的谢意。当时,吕公委托一个叫萧何的人来主办宴会。由于前来给宴会捧场的人太多,其中也不乏鱼目混杂之辈,所以萧何宣布,贺礼不满一千钱的人,只能坐在堂下,只有贺礼在一千钱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堂内,被奉为贵宾。萧何用这样的方法来区分宾客的贵贱。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那些想骗吃骗喝的人来捣乱。

刘邦身无分文,却宣称带了万钱的贺礼前来赴宴。他这样大大咧咧地往门口一站,顿时被周围人耻笑,可在内堂的吕公听说有人未带分文却敢言万钱,心中好奇,当下出门亲自来迎接。却未料善于算卦相面之术的吕公一见到刘邦,马上惊为天人,只见面前这农民模样的壮年男子,高鼻梁长脖子,长相异于常人。吕公由此判断,刘邦他日必飞黄腾达,富贵万分。于是,欣然携刘邦之手,邀其赴宴。周围人见此景连连称奇,倒也都艳羡起刘邦的好命来。

天作之合

然而,更离奇的事还在后面。酒过三旬,吕公一直在用独特的眼神打量着刘邦。宴会过后,吕公就下定了决心,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向刘邦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他为妻。此时的刘邦已经四十三岁了,仍然是光棍一条,听吕公说要把女儿嫁给自己,如坠云中,飘飘然起来,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美事啊!当下,刘邦迎娶吕雉回家。这吕雉正是日后驰骋汉朝宫廷的吕后。

吕雉的家境与刘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而且吕雉颇有几分姿色,也是当时附近县城里青年们争相献殷勤的对象,就是岁数大了点,嫁给刘邦之时已经是二十八岁的老姑娘了。为什么她嫁人这么晚呢?不是因为吕公舍不得女儿,而是吕雉自己的心气儿特别高,看不上寻常普通百姓。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就熬成了老姑娘。或许,这也是姻缘天注定吧,刘邦、吕雉这对大龄青年,注定要等候长久的时间,直至对方出现才能婚配,这样一来,四十三岁的刘邦与二十八岁的吕雉,也可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了。

刘邦头上的祥云

刘邦在担任泗水亭长时,曾带领所管辖的刑徒逃走,躲藏在砀山之中。砀山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更不容易被人找到隐蔽的藏身之处。可吕雉却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他,刘邦问她原因是什么,吕雉笑着回答说,刘邦藏身之处,上方总有五彩祥云飘拂,按照云气所指引的位置,就可找到刘邦等人的藏身地点。这样的事,真是神了,莫非刘邦真的是人中之龙吗?

其实,这样的故事,仅仅是传说,但也是政治的需要。刘邦从一个不务正业的农民发迹,无势无权,更没有强大的财力基础做后盾。他要是想号召众人起事,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必须要有一种强大的舆论支持。编造出这样的神话来,是需要勇气的。刘邦正是有这种勇气,造出舆论声势,从而震慑了百姓,笼络了人心。后来,他的谋士、亲属们纷纷传播这个神话,使更多迷信的人们相信了他是龙的传人,命中注定要做天子。结果,人们纷纷赶来投靠他,使他领导的起义队伍不断地壮大。

斩蛇起义

刘邦真的是龙的化身,命中注定要得天下吗?

亡命天涯

秦朝末年,刘邦当了秦朝的一个小吏,负责押送一群刑徒到骊山去修皇陵。大家都知道,去修皇陵是一个必死无疑的差事,就是不被累死,到了最后也得被活埋。这种差事有谁愿意去干呢?刑徒们都不情愿,纷纷逃亡。刘邦虽然是负责押送的人,但是他深深知道工匠们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些人本来都是自己的乡亲,自己又怎么忍心让他们去送死呢?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动了侠义之心,默许他们逃走,毫不阻拦。等到快到骊山的时候,他带的人都快跑光了。按照秦朝的律法,如果犯人工匠逃跑了,负责押送的人也要被处死,刘邦一想,现在自己带的人都跑了,自己再到骊山去也等于是去送死一样。所以,当他们走到丰邑西面的大泽里时,刘邦借酒壮胆,干脆把剩下还没来得及跑的刑徒都给放了,让他们去自寻生路,他自己也开始准备亡命天涯。留下的这些刑徒一路上深受刘邦的照顾,这时见刘邦为了救自己这些人,不惜犯下杀头的大罪,都很感动,指天发誓愿意一直追随刘邦。于是,刘邦就带着他们连夜逃离了大泽里。

酒醉之后斩白蛇

这一行人在黑夜中跌跌撞撞的奔逃着,大家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是谁也不敢停下来,生怕身后有追兵追上来。这时,被刘邦派到前面开路的一个人忽然惊恐万分地跑回来,害怕的连话都说不清了,等了半天,刘邦才听清那个人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说:“前面有一条水桶那么粗的大白蛇横在路中央,前进不了了,赶快绕路吧!”刘邦这时有酒壮胆,再加上赶夜路赶的浑身发热,就觉得一股豪气从胸中涌出,他拔出剑来,大声说:“我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连死都不怕,又岂能怕蛇?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我的去路?”二话不说,他挥舞着手中的利剑就冲上前去。走了没多久,果然看到一条大白蛇盘在路中央,把路堵得严严实实的,而且雾气弥漫,还有阵阵腥气飘过,令人不禁作呕。刘邦大喝一声,奋起挥剑就向白蛇砍去,跟在他身边的人都不禁吓得惊呼出声。生怕白蛇被惊醒过来,进行反击,但是这时的刘邦如有神助一般,好像忽然间变得力大无穷,一剑下去就将白蛇拦腰斩为两段,腥红的血喷了他一身。两旁的人这时又不禁佩服地欢呼起来。斩蛇之后,没走出几里路,刘邦酒性发作,一头倒在路边,昏沉沉地睡了起来。

真命天子

跟随后面的刑徒们走到刘邦斩蛇的地方时,忽然看到小路上凭空出现了一个老婆婆的身影,这个老婆婆一出现就嚎啕大哭。大家就问她怎么了。老婆婆悲伤地说:“我儿子是白帝之子,他不该私自下凡间闲游啊!他睡中变化成蛇,哪知道挡了赤帝之子的去路,就被人家杀了!”

听了老婆婆的话,大家开始只当是她胡言乱语。可奇怪的是,等众人走了几步再回头看时,那老婆婆却不见了,就连地上被斩成两段的白蛇也不见了。于是刑徒们都惶恐起来,开始相信那老婆婆说的话是真的。

不久之后,刘邦酒醒了,听众人说了这件神奇诡秘的事,也隐约相信自己确实是命中大贵之人,从此更加坚定了他争霸天下,逐鹿群雄的万丈雄心壮志。

于是在这以后,民间就开始传说着刘邦是赤帝之子,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要来推翻秦朝统治的。许多人都相信了这话,都深信不疑的投入了刘邦的军队,心甘情愿的跟随他一起拼死杀场。

陈胜、吴广之死

轰轰烈烈的起义,两名领袖却都死在属下的手里。

陈胜称王

陈胜攻占了陈县,当地许多有名望、有财势的人,就来劝他称王。陈胜很高兴,请来张耳和陈馀,说要听听他俩的意见。张耳和陈馀对他说:“秦朝不仁不义,灭了别人的国家,对老百姓也很残暴。现在,陈将军万死不辞,起来造反,是要为天下人铲除暴政。可刚攻下陈县,就要坐地称王,这恐怕会使天下人都觉得将军私心重。望将军不要称王,迅速引兵西进,并派人复立六国。这样,将军多助,秦朝多敌。秦朝多敌,兵力势必分散。将军多助,兵力势必强劲。那就不必攻城略野,可以挥师长驱西进,消灭秦朝,占据咸阳,然后号令六国。六国亡而复兴,必然对将军感恩戴德,将军的帝业也就成功了。如果将军坐地称王,恐怕天下人未必会服从啊!”陈胜称王心切,并不听张耳、陈馀的劝告,最终还是在陈县称王了。

古代人物图那时,葛婴率起义军打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尚不知陈胜已经称王,就立了一个名叫襄疆的鲁国贵族后裔为王。后来听说陈胜已在陈县称王,葛婴就把襄疆杀了。

吴广之死

陈胜以吴广为假王,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然而,正当起义斗争深入发展时,吴广被其部将田臧杀死,这一事件给起义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吴广领兵攻荥阳时,另一位起义将领周文率十万义军直捣咸阳,因孤军深入,形势极为不利。数月后,终因寡不敌众,惨败于渑池(今属河南)。这时,秦王朝组织数十万军队,反击义军。

田臧等人见周文战败,秦军不久即至,荥阳迟迟未克,就准备分部分兵力牵制荥阳之敌,以大部分精兵迎击秦军。他们相互商议说:“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于是假借陈胜之命杀了吴广,献其首级于陈胜,“陈王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