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龚滩古镇
26454200000005

第5章 古镇形态(1)

2.1城镇布局

2.1.1山水格局

巴渝的山地城镇,大多是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构成“山、水、城”的格局。龚滩背山临水,海拔差异大,植被丰富。历史悠久的渡口,水急浪翻的老龚滩,硕大无比的飞蛾石,倒流400km的阿蓬江,惊险陡峭的江岸悬崖以及奇山、奇洞、奇树等自然景观赋予了龚滩古镇无穷的魅力。

1)选址

我国古代城镇建设十分重视选址。枟管子·乘马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枟管子·度地枠:“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说明中国城镇选址与山水关系的技术要求和历史渊源。

龚滩古镇继承了古代城镇选址思想,呈背山(凤凰山)面水(乌江)之势,聚落就在凤凰山西麓坡地上进行建设。建于山坡上利于防洪,近水又为聚落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人们用乌江水洗衣做饭,利用岸线形成码头,且一年四季从不断流的乌江对龚滩的小气候起着较好的自然调节作用。青山绿水,环境景观条件也较好。另外,古镇依山就势,背山面水,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又因相传远古有凤凰栖息于凤凰山,更被认为是风水宝地。但也有说法,认为此地风水不好,因江流太急,没能形成缓和水流的滩地。

古镇聚落选址体现了古人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并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龚滩古镇大约经过1700多年的时间逐渐发展起来)。

2)布局龚滩古镇由一开始的几户人家的小聚落发展成现在占地0.6km2的小镇,在其逐渐扩张、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其朴素的生态观。它充分结合山地条件,在自然环境中慢慢生长,融入自然,形成“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的山地城镇特色。在扩张过程中,向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其主体街道空间主要沿水平方向顺应等高线南北向蜿蜒发展,并随地形高低而起伏变化,形成结合环境条件的“带状”格局。这种发展方式除可最大限度地节省土方量和较少改变地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态功能--南北走向的街道与当地主导风向一致,成为沿街建筑的主要通风走廊。具体的山水格局的形式如下:

(1)平面格局

龚滩古镇位于两山相夹的乌江东岸坡度较大的狭长地带,乌江水由于两山的影响蜿蜒经过,岸线曲折连绵,龚滩古镇依山傍水,呈自由而灵活的布局。平面布局的形式是面向西南的乌江,靠着东面的山麓,呈横向扩展的街巷式布局,其特点是轴线明确、主次分明,以一条沿江绵延近3km的曲折石板街为轴线组织建筑布局,它是通过一条线再以纵向伸展的梯坎或由山墙组成的巷道为次轴,房连房,屋连屋,形式不拘一格,沿街巷两侧布置建筑,向山上发展。

(2)空间格局

古镇建于临江边的阶地,在江与山相夹的带状用地上发展,在山、建筑、水之间呈一个逐步抬升或逐步下降的阶梯状分布,背山面水是古镇空间形态的典型格局,用地坡度都在25%以上。古镇的空间特点沿山地的坡度展开,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顺应地形和等高线的走向而延伸发展,形成蜿蜒变化、自由灵活的空间形态。古镇整体空间形象与山、水融为一体,与自然合二为一。空间格局的形式是凭空而起的3km长的吊角楼群,纵列横置,上下空灵,借势取向,凿岩为基,垒石为础,高低错落,秩序井然,沿江顺坡而起,纵向伸展向山上发展,建筑群体与山体前后掩映又互相协调,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

龚滩古镇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与环境容量相适的规模,给环境的压力较小,人为环境破坏较少,保持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1.2空间形态

1)古镇空间形态要素

从点、线、面的空间形态关系上分析,古镇有如下特点:

(1)点状空间

独立建筑:古镇内部相对独立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建筑,包括公庙、宗祠、会馆以及部分传统民居。这些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多有天井或内院,可以供住户内部活动,又可以采光通风。

这样的围合空间,易使住户产生安全感、私密感、领域感和认同感,起到聚集居民、加强邻里亲和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防火防盗。

码头:龚滩码头岸长约400m,有7个泊位,4个趸船,作为龚滩镇主要货运码头设计吞吐量为30万吨/年,实际年吞量为1.4万吨左右,年吐量4~5千吨。另有专用码头两个,分别为粮站和石油公司所有。粮站码头因货运减少,现多为私人使用,无正规管理。石油公司专用码头趸船与输油管连接,对外有轮船加油站的功能。

(2)线状空间

水系空间:与其他巴渝古镇一样,龚滩古镇临江分布,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岸线长达数公里、纵横交错的水系成为古镇动态景观链。

街道空间:从史料记载来看,蜀汉时期至汉复县设置的过程中,古巴人与土着居民生息劳作,居民聚集已有相当规模,基本形成古镇雏形。按照清朝对古镇布局的构想,青石板老街沿街密布油行、盐行、粮行、山货行等百余家商号。龚滩古镇从明朝到民国时期的城市布局主要是沿岸线由一条青石板街贯穿整个镇区,临街多为店铺,在老街东面有一泉水四方井,沿老街到泉居住区密集,人们围着一江和一泉而居。建筑类型则为叠层木质吊脚楼群。乌江航道经过三次整治,1959年炸礁后才得以通航,各大盐商渐次退去,直到1966年西龚公路开通,龚滩的对外交通从水运转移到公路,水运的作用相对减少。沿折街(西龚公路)形成新的经济活力带,建筑纷纷沿新街而建,而老街则由于航运能力的减弱而日渐萧条。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龚滩的用地布局大约是“一”字形,居住区位于两条纵向主街之间,仓储用地位于乌江下游,即城市北面,与码头的交通便捷之处。商贸区位于折街和老街两侧,由于乌江航运的衰败,老街两侧的商业店铺多改作民居,现主要行政事业单位、商贸、集市都位于折街两侧。

2)空间布局的特点

古镇大致遵循“街→巷→院”的构成,形成以两条不在同一高程上的相互平行的街道(新老街高差为20m左右)为主线南北向发展的典型带状格局。老街部分保存完整,为中国传统的石板街,它随高就低,自由发展,空间收放自如。民间匠师在这些不规划的空间里形成了朴素的美学观,并将其运用于整个古镇的建设。老街的总体环境极具亲和力,街道空间呈现出连续性和方向性,景致变换,旋律优美。新街建在比老街高一级的台地上,为一条宽约8m的水泥路面,新街两侧建筑多为现代方盒子建筑,外部用瓷砖饰面,在建筑风格和街道空间上与老街格格不入,新老街之间以蜿蜒曲折的巷道相联系。

由于地处山区,建设条件恶劣(龚滩用地坡度都在40%以上),公共空间较少,仅在古镇中心川主庙和董家祠堂前,建筑略微后退,街道形成一个较小的台地开敞空间。另在新老街间新建的医院主入口前有一小型篮球场,虽然球场设施简陋,更谈不上什么景观,但这里却成为居民们茶余饭后的最好去处,妇女们在此跳起欢乐的土家摆手舞自娱,孩子们追逐戏耍,老人们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古镇老街为连续的线性空间,局部常常呈现出“透视”关系,如陈家院子旁一段街道,平面为梯形,形成一个逐渐收缩(或开放)的空间,在视觉上产生透视感。

院落空间多在老街靠山一侧的二级台地上,这里没有沿街的用地那么紧张,故而可形成较大院落,院落空间多为规整的矩形平面,也有如董家院子那样顺应地形形成的不规则的凹形院落空间。

2.2城镇肌理

2.2.1街巷

1)道路系统

古镇的街道系统如其他山地城市一般体现其发展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的特征,街巷系统的平面格局、尺度走向等均结合地形,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最初的雏形是沿老龚滩上下坡修筑了一些居民点,随着河运经济的发展,以上下游为端头的街巷体系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以一条主轴为中心的枝状形街巷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修筑了新街,于是形成了以车行为主的新街和以步行为主的老街的交通体系,新街又成了联系古镇与外部环境的纽带。

2)空间形态

(1)街巷形式

龚滩的街巷保留了由青石板、木结构青瓦房构成的传统形态,具有中国古典韵味。街巷的平面线形依据沿江的等高线形成,顺应山势,因而产生了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街巷景观。沿街建筑也因为用地条件、建筑性质的不同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传统的穿斗结构使建筑风格统一,错落有致的封火墙成为沿街建筑的有机分隔,街巷的转折和挑檐的遮蔽,形成了压抑的视线阻碍,而局部的开敞则将乌江与飞蛾山展现无余,可以说,“移步可换景,走马可观花”是龚滩街巷形态的真实写照。

(2)平面形态

老街基本上是匀质、连续不间断的,街宽2~4.2m,平均宽度在2.4m左右,它与街边建筑构成了一个宽高比为1∶1.5~1∶1.2的街道剖面。

(3)纵横断面分析

狭窄的巷道与两侧的建筑构成了街道横断面的基本形态。街道沿江一侧均为吊脚楼的形式,而在靠山一侧则有丰富的变化,局促的用地使部分沿街建筑开挖山体,建筑紧贴堡坎而建,该段的街巷呈现出一种狭窄拥挤的景象。此类形态在老街上长度较大,在整个龚滩的街巷中起控制作用。部分建筑采用了筑台的形式。特别是一些公共建筑前的筑台面积较大,标高比老街高出1~2m,在单调的老街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敞的空间。老街的街道随地形高低起伏而曲折变化,形成了龚滩老街纵断面的特殊格局。整个老街各段高度均不同,且差值较大,有位于最高点的曾家坪,该段两端皆为向下的台阶,高差变化丰富,是当地居民交往、盐夫休息的最佳场所。而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则常在汛期被洪水淹没。

古镇街道空间变化丰富,比较典型的空间节点形式,是“转角店”。

2.2.2开放空间

古镇街道基本上是一个连续封闭的线性空间,开放空间相对较少。但由于失火、房屋倒塌等原因,也形成了一些开放空间。如川主庙东面一段街道,有两处由于房屋倒塌形成的空隙,从空隙可以看到对面高大的飞蛾山和奔腾的乌江水。这些不经意间形成的开放空间,有助于打破由于连续封闭而造成的单调、沉闷气氛。在以后的古镇保护更新过程中应加以充分利用。但这些地方现在成为垃圾倾倒处,严重影响了古镇形象,必须加以整治。从吊脚楼往北长达数百米的火烧坝子,是老街上最大的开放空间,这里现有一些树木和古桥,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加强绿化和改善坡体绿化,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空间景观节点。

2.2.3建筑组群

龚滩古镇地处两山相夹谷地,乌江由南向北贯穿谷中,由于这样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拘一格的土家族民居建筑群,这些建筑组群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非常和谐的自然人文景观。

古镇组群的空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大量的“一般性建筑”,它起着舞台衬景的作用,具有重复、平淡、朴素的特征,是组群中的灰色调,如成片的住宅、一般性的公建以及传统的街巷等;第二部分是组群中的重点建(构)筑物,起着组群空间的构图中心、空间标志及限定范围的作用,如大型公建(川主庙、董家祠堂),人工地标(过桥不见桥、周家桥、夫妻桥、第一关)等。这些重点建筑物在组群中具有独特的形象,在整个组群的轮廓线的较高层面上,以碧水、青山、灰调子的民居为背景,突出其稳重的气质。

土家人在营建家园时,不但从功能、经济等因素出发,而且还注入了朴素的美学观念。

他们总是选择优美的环境作为建设用地,将环境视为一个广阔、开敞的空间,这个空间(由乌江与凤凰山脉界定)为建筑组群提供背景,限定范围。

古镇的组群是由多样化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因地势而形成的,各组群之间彼此以不规则的道路相连,形成自由的布局。下面将组群以人工构筑物为界分为三段(陈家院子至第一关段、曾家坪至陈家院子段、过桥不见桥至曾家坪段)来进行分析。

1)围绕公共建筑形成的组群(陈家院子至第一关段)庙宇、祠堂是土家人家庭组群的中心,是精神寄托的场所。

2)由吊脚楼和四合院构成的不规则的建筑组群(曾家坪至陈家院子段)由天然地形形成了两级明显的台地,第一级台地进深较短,为争取更多的居住空间采取了吊脚的形式向外拓展;第二级台地进深较大,利用其高差关系,形成处于不同标高层的四合院院落。由于此段均为居民区,且为盐商、布商所居,没有明显的中心场所,反倒是因为商业的繁荣致使街道成为居民交流、洽谈的公共场所,形成街巷的凝聚力。由于此段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在垂直主街的堡坎与进入四合院院落入口空间往往形成一些不规则的平台,此类平台也成为人们聚集、玩耍的场所。由于这些平台的自由性,使得这些聚集居民的组群呈现不规则的分布,产生了非常有趣味的空间效果。

3)串联式的建筑组群(从过桥不见桥至曾家坪段)这段组群沿着一个方向呈线性依次展开,房子一间接一间,每户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石板街成为组群连接的主脉,蜿蜒曲折,饶有趣味;而与主脉相连的是弯弯曲曲、高低错落的梯道,通过主脉与支脉的连接,形成主次分明、纵横有序的组群流动空间。而这些流动空间也成为人们交往的公共场所,虽然很狭长,但并不使人感到压抑,反而增强邻里之间的感情。但由于建筑的主体结构为木结构,因失火而导致一两百家的民居遭灾,使得往日繁华拥挤的街巷呈现一片衰败的景象,只能从残存的破落地基中依稀回忆起当时的景象。

2.2.4山地簇群

山地簇群是指由典型建筑、附属建筑以及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群落。以周家院子、倪家院子形成的簇群为例对山地聚落作如下分析:

1)聚落形态

(1)风水格局

周家院子和倪家院子顺应自然地形沿等高线布置在两级不同标高的台地上。背枕凤凰山脉,前俯视乌江,视野开阔,总体地形显出良好的气势。

(2)院落关系

周家院子和倪家院子都是由三面建筑、一面围墙围合成的三合院,但由于两户的院墙只是标高的不同,因此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大的“四合院”组群。

2)空间布局

(1)平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