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62

第162章 满招损谦受益

世间一切人,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在为人处事中,凡是骄傲自满、轻敌麻痹者必然受到损失,甚至丧生灭族;凡是谦虚谨慎者,一般都能获得胜利,收到预期的效果。这真理已为我国历史上的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古代哲人讲: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现代伟人毛泽东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本文仅就此写几个例子,以便我们重温历史教训,不犯类似错误。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打算去攻打楚王国,他召集将领商议,先问大将李信,打楚国要多少人马。李信很轻蔑地说:“二十万足矣。”他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楚王国地广人多,用二十万去攻打是不够的,依臣估计,非六十万不可。”

秦王政心里想:“王翦年纪大了,胆子小了。谨小慎微,一个楚王国就需要六十万人马!”于是置王翦的正确主张于不顾,就派遣李信带二十万人马到南方去攻打楚王国。李信的二十万人马到了楚王国,碰到楚王国的大将项燕,打了个大败仗,士兵死伤无数,将领也折了好几个,只好退了回来。

于是秦王政大怒,立马把李信革了职,亲自请王翦出来带兵,并说:“上回是我错了,这回非请将军出马不可。”王翦说:“要我带兵,还是非要六十万人马不可。楚王国是个大国,他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难,所以咱们去的人马再要少就不行。”秦王政于是就交给王翦六十万人马。王翦人马到了天中山(今河南商水县西北),在那儿驻扎下来,项燕带四十万人马来迎战。

王翦对项燕的挑战,一点不理睬,却把一部分人马专门放在运输粮草的这件事上。这样过了一年多,项燕没有跟秦军交战。他想王翦原来是上这儿来驻防的,不是来打仗的。于是就不把秦国军队放在眼里。没有想到,在项燕麻痹大意不防备的时候,秦军突然发动攻势,六十万人马犹如排山倒海似的冲杀过去,楚王国的将士好像在梦里一样,被打得晕头转向,各自逃命。最后秦军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把楚王负刍俘虏了,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步步紧逼,造了不少战船,训练了水兵,渡江追击,项燕看到大势已去,只好自杀身亡。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首领陈胜、吴广,以事败身毙而告终。公元前208年御者庄贾杀死陈胜降秦,吴广也被部将田臧杀死。

存在仅六个月的这次起义,为什么就那样快地政息人亡呢?这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农民起义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锻炼成一支坚强的作战军队,陈胜的农民军刚集中起来就过早地遇到了秦将章邯的军队。加之领主残余分子武臣之类,借陈胜名义纷纷割据,不肯出兵相助,致使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队处于孤立无援境地。主观原因是陈胜称王以后,骄傲自满。故乡穷朋友听说他做了王,特地来看他,谈些贫贱时的故事,陈胜嫌丢脸,把故友斩首,吓得穷朋友都逃走。他对部下态度蛮横,任意杀戮,结果闹得众叛亲离,没人敢亲近他。吴广也是既骄傲又无知。

“骄必败”。陈胜、吴广的结局恰恰验证了这一真理。他们虽然失败了,但反秦的浪潮却被涌动起来了。这个浪潮终于摧毁了秦王朝的统治。正是这个原因,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为陈胜、吴广立了传。

蜀汉的关羽,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他和刘备、张飞一起东奔西闯,为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有名的官渡之战中,关羽在万马军中手杀袁绍名将颜良、文丑,犹如囊中取物。在镇守荆州时,他在和魏国大将曹仁会战中,又大破于禁等七军,威震华夏,竟使曹操准备迁都许昌,以避其锋。其威名可说是盛极一时。可是高傲的关羽,竟没有听取诸葛亮一再叮嘱的守卫荆州的方略,对东吴大将吕蒙、陆逊不放在眼里,冷不防陷入了孙权的圈套,以致父子同时被擒杀,而且也败坏了蜀汉的大事。关羽从胜利到失败,从威镇华夏到夜走麦城,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诉人们,一个人无论能力多强,本事多大,功劳多煊赫,绝不可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目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