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95

第95章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缘何都以失败告终

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约有二百多起,每次起义都对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他们自身来考查不外腐化和内讧。其他姑且不说,单就黄巢、李自成和太平天国这三起农民起义看,由于腐化和内讧的结果,不但葬送了起义者的躯体,也毁灭了他们的事业,教训是深刻的。

(一)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少年时,决心学文习武,几次在唐王朝的京都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屡试不第。他家世代武装贩卖私盐,给他创造了广交豪杰的机会和条件。公元874年7月,王仙芝同黄巢誓盟起义于淮北,由于唐王朝政治腐败和残酷的阶级压迫,黎民百姓心向义军,使他们的队伍很快发展到九万人,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后,黄巢就率领这支队伍转战黄、淮一带。为避实击虚,求其发展,他们就向唐王朝兵力薄弱而地富物丰的长江下游进军,转战于赣浙一带。接着又劈开浙南的仙霞岭,开山路七百里,经福建,直捣广州。这样起义军的声势逐渐浩大,足迹遍及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当起义军从桂林出发北伐,再次打到中原时,队伍已发展到六十余万人,所过州县,唐军望风披靡。到起义军挺进东都洛阳时,守官出迎,不战而降。十几天后,一夜之间,又踏平潼关,长驱直入,四天后进抵霸上。这时,唐僖宗李儇、神策军中尉田令孜领着少数亲近大臣和眷属逃往成都,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领未逃跑的文武大臣向农民起义军叩首称臣。

黄巢入京后的第九天,在含元殿举行开国大典,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冲天大将军登上皇帝的宝座,并大封起义有功将领。诗人皮日休是起义的参加者,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大齐金统皇帝发布诏书,令原来三品以上官员一律解职,四品以下官员统统留用,即刻报到上任。

这一幕天翻地覆的变化是难以用笔墨描述的。黄巢的咏菊诗道出了他心头的大志和京城当时的风貌,不失为千古绝唱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冲天透长安,满城黄金甲,多么威风,多么壮观。可是黄巢在欢庆胜利、得意忘形之时,却忘记了逃奔成都的唐王朝皇帝僖宗和他的一些重臣。他们不甘心失败,伺机夺回他们已失去的天堂。因而唐僖宗再度向沙陀兵团乞援,于是在庞勋兵变中立下大功的李克用(李昌国的儿子)出兵勤王。再加上新建立的大齐帝国的将领由于争权夺利和政策上的失误,不断发生叛变。最主要的一位叛将是朱温,当他宣布叛变投降时,唐王朝作为回报,立即任命他当宜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公元883年,黄巢在回纥和勤王军夹攻下,不得不放弃长安撤退到河南。公元884年,起义军溃散,在朱温的反噬追击下,一说是黄巢逃到山东泰山的虎狼谷自杀身亡;一说是黄巢带着一些家属逃到泰山,被他的外甥林言杀死黄巢和其弟黄,6、黄揆及其这些人的妻子儿女,取首级到唐将时溥处献功。尚让是黄巢的首相,早已率部投降时溥,林言是侍卫长。都是黄巢的亲信,到最后能干这些伤天害理的事,说明起义军为这些人所统率怎能不失败呢?

失败更重要的原因是内部腐化,革命精神的消失。黄巢在当皇帝之前和之后,好像判若不同的两个人。称帝前和部队士兵亲密无间,团结战斗,因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称帝后从登上金统皇帝宝座那一天起,就困守孤城长安,陷入千万争宠的宦官和宫女之手,与宫门外界完全隔绝。创业时代那种英姿勃勃的进取精神不见了,和将士们的感情疏远了,互相间关系出现了裂缝。部屑们在猎得官位之后,也沉湎于他们过去所痛恨、所反对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几乎把唐王朝黑暗腐败的制度全部继承下来,好像除了纵情声色,穷奢极欲,再不知道有什么事了。

(二)

李白成,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原在甘肃当兵,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勤王兵变,率众投王左挂起义以来,他和他的义兵兄弟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公元1644年3月19日摧毁了明王朝。进入北京城。李白成人城后,走的是公元884年黄巢失败的路子。他除过在策略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如对驻扎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没有采取有力政策,使其纳降;刘宗敏追赃打击面过大,增加了新的反对力量;对将士约束不严,屡侵群众利益,使人民群众反感)外,而最主要的是义军内部陷于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沉醉在这一新的天地,以为战斗已经结束。胜利果实已经到手,可以高枕无忧、天下无事了。自义军入城不知再事训练,渐至难以驾驭。据目击者记载,农民起义军“初入城,止城上有之,法甚严”(杨士聪《甲申核真略》)。继之“兵入城,街坊胡同无不至者,但不抄掠”(赵士锦《甲申纪事》)。日间军士纪律尚称良好,然到夜间则不行了,“至夜则以防奸细为名,将兵马拦截街坊出路,兵丁斩门而入,掠金银,淫妇女,民始苦之,每至夜皆然”(《甲申纪事》)。这说明昔日秋毫无犯的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能保持了。大将刘宗敏住进勋戚田弘遇家,门前每多美女出入,他只知向明朝勋戚大臣追赃助饷,而对时政大局则茫然无闻。李白成人宫,即唤小唱梨园数十人入宫,过着笙簧盈耳的生活。至于大学士牛金星及吏部尚书宋企郊等人,则每天忙于筹备登极大典,开科取士,往来拜客,结纳私人,而于天下大事,也同样弃置不问。这样义军上下纪律松弛。全为目前暂时胜利所陶醉,将现实存在的军事斗争置诸脑后,斗志渐不如以前,战斗力也下降了。当吴三桂和清兵勾结起来围剿,就一触即溃。特别是李自成听信牛金星的谗言杀了李岩兄弟,使义军内部出现了分裂火并。腐化和纪律松弛,加上内部不团结,使得起义军战斗力日趋减弱,因此在清军的追击下,李白成于公元1645年4月,率众溃退到湖北九富山。一说是李自成和侍卫察看地形时,遭到乡勇的袭击牺牲了,时年三十九岁;一说他兵败后先到湖北九宫山的玄帝庙,后转移到湖南的夹山寺当和尚去了,一直活到七十岁才圆寂。目前,史学界这两种观点还在争论着,究竟怎样,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

时间过了二百零六年,即公元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此后,太平军出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公元1852年攻克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革命政权,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军在定都南京后,内部腐化日甚一日。有的官员“自恃功高,一切专擅”,“威风张扬,不知自忌”。有的官员争名利,争地位,只追求个人利益,而对起义军的前途命运则不闻不问,致使其内部各王之间、上下级之间互不服气,互相攻讦,矛盾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内讧,互相残杀,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东王杨秀清在建都天京后,居功自傲,专横跋扈,上逼洪秀全,下压有功将领。为了扩大个人权位,竟至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使得洪杨矛盾扩大。北王韦昌辉对杨秀清长期怀有不满情绪,但表面上却对其阿谀逢迎,唯命是从。在接到洪秀全剪除杨秀清的密令后。立即率领心腹部队三千多人连夜赶到天京,包围了杨秀清的王府,乘机残杀杨秀清的全家及太平军将士二万余人。以后,石达开由湖北赶到天京,责备韦昌辉不该滥杀,韦又企图杀死石达开,石闻讯连夜逃回安庆,韦昌辉竟将石达开在天京的一家老小全部杀害。石达开调部队进驻宁国附近,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洪秀全接受石达开和将士们的要求,杀死了韦昌辉及其心腹二百余人。此后,洪秀全一面给石达开委以重任,一面存有疑忌,进行牵制。因此,石达开被迫于1857年离开天京,率部独立作战,于1862年5月在大渡河安顺场陷入清军包围,屡战失利,全军覆没,他本人被俘后被解赴成都凌迟处死。

这支起义军,从1851年到1864年共和清军战斗了十四个年头,转战全国十八个省,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势力,坚决地抗击了穷凶极恶的外国侵略者,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但遗憾的是,他们内部腐化、内讧和受国内外敌人夹击而终于失败了,洪秀全本人也于1864年7月以身殉国。

可怕的腐化和内讧,使农民起义从胜利走向毁灭。这同样警示我们,任何一个政权,如果不能纠正和克服自身的腐化、内讧,都会遭到灭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