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29

第29章 动物篇(7)

人们对原尾虫的研究,在昆虫学上有独特的意义,是昆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分。然而,新中国成立前,这项工作在我国完全空白,人们因而认为我国是没有原尾虫的。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最先采到我国原尾虫标本,在我国昆虫学界传为佳话。

最大的蝗虫群

最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地区出现过严重的蝗灾。1979年,美国密苏里河西部14个州的牧场和农田,被密密麻麻的饥饿的蝗虫所覆盖,华盛顿州的亚基马等地,蝗虫铺满了路面,它的厚度足以给行驶的车辆带来危险。

历史上最大的蝗群纪录,是1889年红海上空出现的一个蝗虫群,估计有2500亿只蝗虫,重量达35万吨。飞行时声震数里,遮天蔽日,太阳为之失色,也叹它为“奇观”。

蝗虫的飞行能力十分惊人,它们能连续飞3天。蝗虫掉在水里,也不会马上淹死,成虫能在水中游动24小时以上。一般的高山江湖,都难以阻挡它们的行动,所以它们是危害最大的害虫。

最毒的蜘蛛

蜘蛛是昆虫的天敌,但也有会伤害人类与牲畜的毒蜘蛛。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球腹蛛科的红斑蛛,也称黑寡妇蛛,及狼蛛科中的穴居狼蛛。它们广泛地分布在苏联南方、欧洲东南部与中亚细亚、美洲及我国的海南岛、新疆等地。

毒蜘蛛口腔内有一坚硬的结构为螯肢,即上颚,内有毒腺。当它遭到惊动时,为了自卫,立即扑上去蜇伤来犯者,此时蜘蛛体内分泌一种神经性毒蛋白的液体,从螯肢经皮肤伤口进入被蜇者体内,被蜇时有剧烈疼痛感,之后受害者的运动神经中枢发生麻痹,严重的会死亡。

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这个斑记通常是红色的,有些可能介于白色和黄色间或是某种红色到橘黄色间的颜色。对某些物种,斑记可能是分开的两个点。

雌性黑寡妇蜘蛛包括腿大约38毫米(约1.5英寸)长。躯体大约13毫米(约0.5英寸)长。雄性黑寡妇蜘蛛大小约只有雌性蜘蛛的一半,甚至更小。它们相对于躯体大小具有更长的腿和较小的腹部。它们通常呈黑褐色,并具有黄色条纹以及一个黄色的沙漏斑记。成年雄性蜘蛛可以通过更纤细的躯体、更长的腿和更大的须肢与未成年雌性蜘蛛区别开来。

被黑寡妇蜘蛛叮咬开始很难被察觉,五分钟后伤口才开始发热发痛,三个小时左右开始大发作:大量失汗,肌肉无力,恶心,呕吐,耳鸣,心跳加速或不规则跳动,发烧,痉挛等症状,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

黑寡妇蜘蛛喜欢建网在网的一面能面向阳光,另一面阴凉的地方,如屋沿下,阴沟开口的地方。和所有蜘蛛一样,它们是食肉动物(说食肉不如说喝肉更确切),它们首先将用蜘蛛网网住的动物用它们的毒汁蜇昏,然后将其肉分解成液体再吸其肉液。

黑寡妇蜘蛛是典型的自食其类者:不但母蜘蛛在交配完后将其公蜘蛛吃掉,在生活条件艰难,缺少食物时,它们更是自食其类,有时一窝小蜘蛛中,有的蜘蛛完全是靠食其同伴而成长,最完美地表现其强者生存的动物优化能力。

黑寡妇蜘蛛寿命在二到三年,公蜘蛛为六到七个月。蜘蛛繁殖力非常强,母蜘蛛在交配后,即储存了精液,在条件好的时候每25—30天生一次蛋,一生可下5000个蛋。每窝小蜘蛛大约用12—14天孵化,并在一起生活大约14天左右,然后从肚部牵根丝,顺风飘荡,蛛丝的落地点就是它们的落脚点,它们在落脚点结网,开始新的生活。

最大与最小的蜘蛛

蜘蛛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的蜘蛛种类就有35000种。但是不同种类的蜘蛛个体大小彼此间悬殊很甚,大的很大,小的甚小,而且雄雌个体大小也有差异。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南美的“食鸟”蜘蛛,它常在树林中织网,以网来捕捉自投罗网的鸟类为食。

这种“食鸟”蜘蛛据说在上海市郊区曾被发现过:一位工人述说,他在钓鱼的时候曾见过两次,有拳头那么大的捕食鸟蜘蛛,因体形奇异惊人,当时不敢轻易用手去碰它。

世界上最小的蜘蛛是展蜘蛛,曾在西萨摩亚群岛采到一只成年雄性展蜘蛛,体长只有0.043厘米,还没有印刷体文字中的句号那么大。

最懒的鱼

海洋里有一种鱼,叫印鱼,是鱼中的懒汉。它既想涉足重洋,又不肯出一点力气,总是千方百计寻找机会依附在别的动物身上或船只的底部,进行“免费”地旅行。

印鱼之所以能免费旅行,主要是因为在它的头部生有一个特殊的吸盘,这个吸盘很奇特,它长在印鱼的头顶上,吸盘的中间有一条纵线。纵线把吸盘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每一边都有22到24对排列整齐的软骨板。吸盘的周边有一圈薄而有弹性的皮膜,这样印鱼就可以吸附在鲨鱼、鲸鱼、海龟等海中动物的腹部,有时附在船的底部,跟着它们不花分文周游海洋。当它到了饵料丰富的场所,就离开“主人”进行新的旅行。

印鱼是如何吸附在海龟和鲨鱼身上的呢?原来,每当印鱼看到大海龟和大鲨鱼路过身边,就立刻游上前去。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它们的身上。然后,立即将皮膜和软骨板竖起来。这样吸盘中的水就被挤出去了。这时,吸盘中成为一个真空的部分。靠着吸盘外部海水的巨大压力,印鱼就牢牢地固定住了。

印鱼这样做,既可以不费丝毫的力气到达丰富饵料的海域,得到美味可口的食物。又可以避免敌人的袭击,还可以乘“主人”捕食之机捡得一些残余食物充饥。

有人曾经测定过,一条60厘米的印鱼,竟然经得起10千克的拉力。渔民们利用印鱼的这一习性为自己服务,他们在捉到的印鱼尾鳍上打孔,用尼龙绳穿透,系牢。然后把它放回海里。一旦印鱼遇到大海龟,就会吸附上去。这时渔民就会毫不费力地捉到猎物。

一般的,只要放出两到三只印鱼,就会捕获一只大海龟。科学家们从印鱼吸盘的原理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打捞沉船的“人造吸盘”。在打捞沉船时,只要将“人造吸盘”贴在打捞物品上,然后用起重机将沉船提出水面。

筑巢最精致的鱼

鸟会筑巢人们都知道,而鱼会筑巢却鲜为人知。有些鱼为了保护子嗣也有筑巢的本领,其中筑巢最精细的鱼要算刺鱼了。

刺鱼因它背上生有4—10厘米长的数根刺而得名,为冷水性小鱼类,体长5厘米左右,种类很多,分布在我国北方淡水中;朝鲜、日本、苏联和蒙古亦产,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以鱼卵、幼鱼和甲壳类为食。

每到春夏是刺鱼生殖季节,刺鱼便要先筑好一个非常精致的巢。这个小小的“建筑家”,从“设计师”到“施工员”身兼数职。首先是寻觅适当的地点,如在水草之间,水流平稳处,或在海潮所及的岩石沼泽间。地点选定后,衔来水草的根茎以及其他植物的屑片,用自己肾脏分泌的黏液丝把它们黏合在一起。

最大的淡水鱼

最大的淡水鱼,当首推鲟鱼。它体形庞大,一般体长都在2—3米以上,体重200—4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长达7.5米,体重1000多千克。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鲟鱼是世界上古老的鱼类。它的骨骼大都是软骨质,但它的鳞尾却是坚硬的骨板,固有软骨硬鳞之称。

鲟鱼的头略成三角形,嘴部长且尖小。口以下比较大,有两对触须。体表有五行菱形的骨板,每个骨板有一个锐利的棘,其他部位裸露,皮肤粗糙。尾巴斜形,上叶长而尖,下叶粗短。背部黑褐色,腹部银白色。体型与其他淡水鱼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与海产的鲨鱼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产卵最多的鱼

一般的鱼,一次产卵几十万粒、几百万粒。生活在海洋里的翻车鱼,一次可产卵3亿粒,创造了产卵的最高纪录。

翻车鱼产如此多的卵,是否子孙满堂,充满海洋呢?事实并非这样。其一,翻车鱼是大洋性鱼类,环境变化无常,它的卵和幼鱼有的经过暴风骤雨、汹涌波涛的袭击、成了大自然的牺牲品。有的成了肉食性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腹中食,活下来的仅仅是百万分之几。所以需要多产卵才能逃脱大自然的无情淘汰;其二,翻车鱼虽然体长4米多,重1400—3500千克,但它的游泳能力极差,几乎到了随波逐流的地步,自卫能力很差,只有产卵多,才能保存种族。翻车鱼的软骨特别多,也是世界上最重的多骨鱼。

翻车鱼的身体形状十分奇怪,像是被截去一半,尾巴成宽宽的锯齿形。翻车鱼看起来很大,所以又叫做“大头鱼”。它们一般生活在离海面较近的水下,有时浮到水面做日光浴,也叫“太阳鱼”。它行动迟缓笨拙,只能猎食一些水母等小的海洋动物。

飞得最远的鱼

会飞翔的动物,不仅仅是鸟类,有些鱼也会飞。其中飞得最远的鱼,要数飞鱼了。它的飞翔本领,在鱼中是最高的。有人曾在热带大西洋测得飞鱼最远的飞翔纪录:飞高11米,飞行距离1000多米。然而鱼的飞翔,说得确切些,只是一种滑翔而已。

飞鱼身体稍长,约20厘米,近乎圆筒形,青黑色,腹部灰白色,胸鳍特别发达,一直长到尾部,像鸟的翅膀;腹鳍大,可作为辅助滑翔用,尾鳍叉形,下叶比上叶长。飞鱼的飞翔多半是为了逃避敌害的袭击,或靠近船只受惊而飞,但有时也会无缘无故而飞。成群的飞鱼越出水面,高一阵,低一阵,掠过海空,犹如群鸟,非常壮观。

游得最快的鱼

在三万多种鱼中,论游泳速度,冠军是旗鱼。旗鱼在辽阔的海域中疾驰如箭,游速每小时达120千米,比轮船的速度还要快三四倍。如果从天津到上海1300多千米的海路,旗鱼只要花10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游完全程。

旗鱼的嘴巴似长剑,可把水很快往两旁分开。背鳍生得奇特,竖起展开来,犹如船上的风帆,当它游泳起来,便放下背鳍,减少阻力。它的尾柄特别细,肌肉很发达,摆动起来非常有力,像轮船的推动器。这类身体上结构的特点,使它创造了鱼类游泳速度的最高纪录。

寿命最短和最长的鱼

论鱼的寿命,狗鱼最长寿,可活200多岁,堪称鱼中“老寿星”。狗鱼身体修长,可达一米以上。头很突出,尾鳍分叉。口生犬牙,凶猛,吞食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这种鱼属于冷水性鱼类,分布在北半球寒冷地区。狗鱼寿命长,与它生活在寒冷地带有一定的关系。现存有8种狗鱼,我国只有一种,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地。此鱼的肉非常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与此相反,寿命最短的鱼是一种透明的断虎鱼,它虽然不是朝生暮死,但生命很短暂,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一年的时间,这不仅是在鱼类寿命中是最短的,在脊椎动物中也属最短的。

最珍稀的鱼

1938年12月22日,从非洲传来一个震动了世界动物界的特大新闻,在南非东伦敦港附近查伦马河口外56千米处的印度洋里,渔民们从80米深的海水中捕捞到一条153厘米、重577千克的奇异的怪鱼。这条鱼全身披覆着黏滑的大形圆鳞,发出美丽的蓝艳艳的光泽,它居然顽强地在甲板上挣扎了3个小时才断气。

奇怪!谁也没有见过这种鱼,渔民们决定将它送给当地的博物馆。可惜正赶上圣诞节期间,邮运的延误,使这条鱼的内脏变质。所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能将它制作成标本。那些初次看到这条鱼的科学家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条不可能存活到现在的鱼,因为它早“该”在一亿两千万年前到六千万年前就绝种的,属于空棘鱼类的一种总鳍鱼。

总鳍鱼生存于3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里,它是骨鳞鱼类,是两栖动物的祖先,2亿多年前已经灭绝。想不到竟然还有空棘鱼这一只孤种历经沧桑,繁衍至今,真是难以想象!

最毒的鱼

毒鱼可分为有毒腺的鱼和有毒鱼类,前者称为棘毒鱼类。世界上最毒的棘毒鱼类是毒鲉鱼类。它们的相貌丑陋,但色彩艳丽,是爱打扮的丑八怪。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热带水域中。

世界上最毒的鱼要算纹腹叉鲀。这种鱼分布在红海和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它的卵巢、肝、肠、皮肤、骨甚至血液中都含有一种神经毒素——鲀毒素。研究人员还发现:鲀毒素的毒力与生殖腺活性密切相关,在繁殖季节前达到最高期。如果在这个季节中不慎吃了这种鱼,2小时内便可死亡。鲀中毒或称河豚中毒是海洋生物中毒中最剧烈的一种。

最小的鱼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大类群,全世界约有上万种,中国约2000多种。鱼类中最大的应当算是“鲨鱼”,身长约10多米。

那么最小的鱼是哪一种呢?世界上最小的鱼是菲律宾的鰕虎鱼。鰕虎鱼生活在菲律宾群岛的一些河流及湖泊中,体长1—1.5厘米,是最小的脊椎动物。别看它小,这种鰕虎鱼具有强大的繁殖力,数量非常之多,当地居民常把它们捉来充当食物。

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渔业局曾捕获过鰕虎鱼中的小中之最,体长还不到1厘米,把这种小鱼称之为鰕虎鱼,也许是因为它长得太小、不像鱼而像小虾米,“鰕”和“虾”同音同义,但它又确实是鱼而不是虾,所以把它称之为鰕虎鱼,于是,鱼和虾的含义都有了。

最大的鱼

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它是鲨鱼类中的一类。据说,最大的鲸鲨长可达20米,体重可达20吨。姥鲨比鲸鲨稍为小一些,长也在15米以上。在茫茫的大洋中,常常可以见到成群长在10米左右,重达5吨左右的鲨鱼游弋于海面。

鲸鲨体长可达20米,体重可达20吨,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鱼类。它的身体灰褐色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或横纹。它的口很宽大,嘴张开可达1.5米,几乎与头等宽,牙齿却很细小,有300排细小的牙齿。鳃耙是海绵状,它的鳃弓具有角质鳃耙,鳃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结成海绵状的“过滤器”,一小时可过滤600立方米的海水。它一张开大口,海水与小生物便一起涌进口中,然后它闭上口,水就从鳃耙的缝隙中排出,而小生物就留在口中成了它的食物。它的食物有浮游生物和小鱼等。

鲸鲨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在加勒比海、非洲东西海岸、菲律宾、台湾附近都发现过,一般只单独活动,在近海洄游,游动不快,巨大的蓝灰色身体两侧有显著的皮嵴、黄色斑点和横纹,尾鳍上半叶显著上翘。它的肝油可作机器油或制肥皂,皮可制革,肉、骨和内脏可制鱼粉。

鲸鲨繁殖是卵胎生,小鱼刚出生时有40—60厘米长,一般30年才能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60—150年,由于繁殖能力不强,也属于濒危动物。

最大的羚羊

生活在中非和南非的大角斑羚,是所有羚羊中的最大种类。因为它的个子巨大,上角有点旋转,所以又称大羚羊或非洲旋角大羚羊。这种大羚羊的肩高一般在172—178米之间,大的可达182米,身体的长度在2.8—3.3米之间,体重一般在600千克,最大的几乎要达到1吨左右,真的比水牛还要高大和粗壮。蹄毛棕色或灰黄色,肩背部略有细白纹。雌雄的大羚羊都有角,但雌的角较细较长,最长的能达到1米以上,雄的角一般不超过9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