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居家常识一本通
27116500000061

第61章 养生篇(1)

按摩保健

1. 按摩头部可消除精神疲劳

人体大量的血液流经于脑,以供大脑的思维活动。进行脑力活动后,需要大量消耗氧气与营养物质。当这些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或代谢产物滞留,均会导致神经紧张,产生疲劳。

按摩头部,一方面使大脑得以短时间的休息,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带来充足养分,带走滞留的废物,起到消除精神紧张和疲劳的效果。

2. 怎么才能静心安神

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静心安神呢?大部分朋友都会选择保健品之类的吧!其实,中医推出的“静心安神保健按摩操”,不仅简便易学,随时随地可操作,而且具有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改善睡眠等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搓印堂穴

印堂穴定位:鼻梁之上,在两眉头的中间。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侧腹(即将拇指横放,拇指的食指侧),从鼻根部向上搓,至额前头发生长处,这样反复做几个八拍。

搓耳朵

定位:整个耳郭。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郭,从上往下,由里向外搓,反复做几个八拍。

揉风池穴

风池穴定位:后头部,耳后,两个大筋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操作方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揉,先顺时针,做一个八拍之后,再逆时针揉,这样反复做几个八拍。

揉太阳穴

太阳穴定位:在头两侧,眉梢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操作方法:用食指、中指指腹揉太阳穴,先顺时针揉,从“一”默念到“八”后逆时针揉,这样做几个八拍。

按内关穴

内关穴定位:腕横纹(手腕处的横纹)上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前臂内侧正中。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一下,松一下,反复做几个八拍。

3. 按摩哪些穴位有助于提神醒脑

用于提神醒脑的方法有很多,但对身体伤害最小的,且有保健功效的方法只有穴位按摩。下面就看看按摩哪些穴位有助于提神醒脑。

首先是按摩翳风穴。翳风穴是颅后窝部位的重要穴位,属手少阳三焦经。它位于耳垂后方耳后高骨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中医学认为,翳风穴具有活血祛风通络、通窍醒神之功效。刺激翳风穴可用于治疗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等病症。按摩要领是: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复操作,或者手指着力于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读者朋友在自我按摩时,可根据自身情况把两种技法组合起来,每次按摩10~15分钟为宜。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且操作不拘于时,一天之中择方便的时候做1~2次即可。

另外,除翳风穴外,风池穴和完骨穴也是提神醒脑、改善大脑供血的特效穴位。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完骨穴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4. 经常敲打按摩为何可缓解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

有些人当清晨醒来后,会感到腰部酸痛,这可能与睡姿有关。如在腰椎没有得到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就紧接着工作,很容易加重其疼痛感与疲劳,长此以往还会对腰椎形成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早晨醒来让身体左侧和右侧交替侧躺,左手和右手握成空拳后,用拇指和食指一侧垂直交替着敲打自己的腰部,或用双手手指揉捏腰部肌肉。特别是位于脊柱两侧的腰背肌,最容易劳损,应重点按摩。敲打时,要注意所用的力度,不要太轻也不能太重。有些人腰背部的肌肉较硬(可能是和肌肉紧张有关),可尝试着握成实拳来敲打,力度根据自己能够接受的程度来进行。但要注意,敲打和按摩的部位要准确,这样才能起到缓解效果。

在敲打时,还应特别注意,拳头不应总停留在一个部位。应该不断地移动着敲打,每个部位每次停留敲打10次左右,再移到其他位置,反复循环5~10分钟,即可缓解整个腰背部肌肉群的疲劳和紧张。

5. 经常捶背为何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在人体的背部有多个穴位,适度捶打背部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等,达到消除疲劳、安神等作用,并可强化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

捶打背部不需要过于繁琐的手法,随时都可以进行。通常的手法有拍法(虚掌拍打)和叩法(虚拳叩击)。两种手法捶击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每分钟60~100下为宜),着力富有弹性。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卧。每日可捶背1~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6. 老年人常玩核桃为何对痴呆能起到预防作用

手上集中了许多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穴位,适当地刺激这些经络穴位,有助于保持大脑灵活,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活力,对痴呆可起到预防作用。

中医专家认为,经常在手掌里转小铁球或核桃,是一种很好的刺激经络穴位的方式,可通过刺激手部穴位刺激大脑皮质神经,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

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一手握两个核桃,换位置转动,或将核桃置于手指之间,使其来回转动;将核桃握在手里,用力握同时呼气,然后深吸气并将手张开;用食指和拇指夹球,依次左右交换进行;两手心用力夹球相对按压,先用右手向左手压,然后翻腕使左手在上,边压边翻转手腕。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按摩大脑,促进血液循环,扩大脑血液流动面,助大脑活泼化,预防痴呆。

7. 经常挠腋窝处为何可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从中医的角度看,挠痒痒能够刺激到腋窝处的一个重要穴位——极泉穴。这个穴位是为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经常弹拨极泉穴具有使气血流通的作用,因此可以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极泉穴最好的按摩方式是弹拨,但弹拨时并非越用力越好,弹拨的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忌用暴力。每次弹拨的量应因人而宜,应该根据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适度弹拨即可,一般弹拨10次左右。

8. 按摩哪些穴位可防治疾病

怎样提高人体免疫力呢?中医认为穴位按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能每天坚持,一定能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下面就教给您具体的按摩方法。

按迎香穴

迎香穴定位:鼻翼两侧,鼻沟中。操作方法:用两手大拇指基部的背侧,互相搓热,轻轻地沿着鼻梁两侧各擦20次。而后用两手食指尖端,点揉左右侧迎香穴各10次(转10圈)。此法可预防感冒和防治鼻炎。

搓肾俞穴

肾俞穴定位:第二腰椎旁5厘米处。操作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肾俞穴用力向下搓到尾骨,然后再退回到两臂后屈尽处,此为一次,用力搓50~100次。搓肾俞穴防治功能性腰痛,特别是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

擦涌泉穴

涌泉穴定位:足心凹陷处。操作方法:早晚两次在床上进行,先用双手搓擦发热,然后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用热手掌摩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可搓至脚心发热。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擦涌泉穴能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患的目的。这是因为脚处在身体最下端,营养较其他部位差,而脚的负担相当重,容易衰老。搓脚心能防止“脚老”。

捻委中穴

委中穴定位:膝盖骨正后方,月国窝正中。操作方法:分别用右手拇指捻左腿委中穴、用左手拇指捻右腿委中穴,各20次。此法有防治腰背痛的作用。

9. 腿脚经常做哪些动作可保健抗衰老

腿脚有很多关联身体健康的重要穴位,可见,腿脚的保健对于我们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介绍一些既简单易行,又能保健抗衰老的动作,供大家参考。

干洗脚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重复10遍左右,可灵活关节,预防小腿静脉曲张及肌肉萎缩。

暖足

暖足就是每晚用热水泡脚,可使全身血液流通,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对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揉腿肚

以两手掌紧扶小腿,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30次,两腿交换揉动6次。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的力量,防止腿脚酸痛和乏力。

搓脚

将两手掌搓热,然后搓两脚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肾水、降虚火、舒肝明目等作用,还可防治高血压、眩晕、耳鸣、失眠、足部萎缩酸疼、麻木浮肿等。

扭膝

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扭动10次,然后再逆时针扭动。此法能疏通血脉,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等症。

10. 怎样对五官进行按摩保健

对五官进行保健非常重要,下面为你介绍五官按摩保健法,助你耳聪目、明齿固鼻通。

采用坐、站姿势,排除一切杂念,两手掌紧按压着两耳孔,两手中间的三指同时齐动轻击后头枕骨若干次。之后两手掌骤然离开两耳孔,再压再离,周而复始地进行数分钟,让耳内产生一种温热的舒服感。一日可锻炼3~5次。

采用坐、卧、站姿均可。先是收心定神和放松身体,然后用力闭紧双眼,一闭一开,反复进行。闭眼时眼眶要适当用力,且心思要集中到眼的部位上来,开眼时相反,要使眼部尽量放松,使之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每日锻炼数次,每次约5分钟。

任何姿势均可。在安神静心之后,先两手掌互相搓热,然后对鼻梁两侧进行上下来回按摩,至其发热为止;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对左右两侧迎香穴同时进行揉按;再用右手食指对鼻孔下方的人中穴进行揉按。一日数次,每次约5分钟。

齿

任何姿势均可,静心聚神后即可进行闭嘴叩齿锻炼。上下牙齿紧咬时要适当用力,放开时相反,要让其尽量舒松。反复进行数分钟,每日锻炼若干次。若在叩齿锻炼之后,再进行鼓漱锻炼则更好。

11. 冬季怎样通过按摩防止腰痛

在冬季防止腰痛的按摩法有两个。第一,擦腰,用两手掌根部,紧贴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以腰部有温热感为度;第二,捏拿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上向下捏拿,提放两侧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四次。每天做一套即可。

12.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不畅,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改善血液循环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按摩穴位是如何促进血液循环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很适合居家养生。

首先是大腿根内侧的气冲穴,在此穴位的下边可以摸到一根跳动的动脉。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跳动的动脉处,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此法对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很有益处。心俞穴(左右肩胛骨中间、脊梁骨和两侧大筋的部位),按揉36次,左右各转18次。肾俞穴(即两边“腰眼”),两侧各按揉36次,每侧都是左右各转18次。最后是按摩足底涌泉穴,按摩以感觉到热为限度,再搓揉脚趾。以上手法,每晚睡前按摩一次即可。坚持半个月就会有收效。

此外,还可以取桂枝、干姜、桃仁、红花各30克,加水后煮沸20分钟,倒进盆中,加白酒3匙,待温度适宜时双脚泡,也有很好的暖脚作用。

13. 左手握右手为何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交际礼仪中握手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仪,其实自己跟自己握手,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将左右手虎口相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大鱼际部位(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按揉至手掌发热,然后换做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手大鱼际,如此每天按摩2~3次;或者可以将两手“大鱼际”互相摩擦,先以一只手固定不动,另一只按摩,然后调换做,每次大约1~2分钟。这样自我握手锻炼随时可以进行,非常简便。

这是因为大鱼际位处肺经上,肺经上各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这条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气喘、感冒、喉肿痛等。而鱼际穴主治疾病有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和发热。这就是为什么常按揉大鱼际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御风抗寒能力的原因。

14. 清晨起床后自我按摩为何会精神百倍

清晨起床后花几分钟,按下面六个步骤的提示,做完整套自我按摩,可以让你容光焕发、精神百倍。

减缓压力

用拇指指尖轻轻按压眉头上方,持续3秒钟后放开,然后用手指在眉毛至发际线区域反复进行自上而下的按摩动作。

消除紧张

用食指轻轻按压太阳穴,持续3秒钟后放开。

完全放松

用食指轻按内眼角区域,持续3秒钟后放开。

促进面部微循环

从下颚两边开始,用食指和中指,以画圆圈的方式,轻轻按摩整个面颊,直至太阳穴处,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肤的弹性,可以按摩1分钟左右。

增强肌肤弹性

将手指并拢,用手掌轻轻拍打面部,从上而下,然后从下而上,使皮肤受到轻微的震动,可以拍打数十次,此法可以保持皮肤的红润光泽,增加皮肤弹性。

增强舒适感

把手掌搓热,用掌心轻轻按压面颊,逐步向外按揉至耳部。耳垂后的凹陷处被称为“耳下腺”,用中指按压,然后向下按摩,可以增强头颈的舒适感。

15. 每日有效按摩腹部为何可养生保健

按摩腹部可促进胃肠及腹部肌肉强健,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多,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非常适宜于中老年人。

一般可选择在临睡前及起床前进行。方法是排空小便,取仰卧姿势,全身肌肉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用右掌心贴附在肚脐部,左手叠于右手背上,做顺时针方向按摩,由脐部逐渐扩大到全腹,然后缩小按摩范围,回到脐部。此后,再交换左右手的位置,左手掌贴脐,上叠右手,依前面的方法做逆时针方向按摩,次数不限。

按摩时用力要适度,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按摩腹部不宜在过饥或过饱时进行。若腹内有恶性肿瘤、阑尾炎和腹膜炎等疾病时,则不宜做腹部按摩。

16. 梳理经络为何从“头”开始

当你梳头发的时候,想没想过,这不仅仅是在装扮,也是一种养生的好习惯?头部汇集着全身大部分经络,通过梳头经常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不仅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气血顺,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不少保健人士和养生专家都建议“通经络,勤梳头”。中医认为,头部是人体的主宰,也是五官和中枢神经之所在,被誉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掌管着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梳头的时候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可以使头部毛孔张开,排泄邪气的同时疏经活络。养生保健书《清异录》说:“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脚是也。”近代研究人体健康与长寿的专家也发现,女人比男人寿命长,与女人比男人梳头多有关。

那么,怎样梳头才科学?如何才能“梳”通经络、梳出健康呢?

选对梳子

梳子最好选用木质、牛角等天然材质的,塑料梳子容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污物,对头发、皮肤有损伤;天然、珍贵的木质梳子尤其适合疏通经络。养护头发最好挑选宽齿梳、插齿梳或具有弹性的护发梳,才能确保梳头有力度而又不伤头发。此外,梳齿不要太尖利,以免把头皮划破。

找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