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得懂的经济内幕
27438000000020

第20章 “奶粉性早熟事件”谁之过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逐步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但是近年来,行业地位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企业之间除了正常竞争之外,有些已经出现了恶意竞争的局面。这种通过恶意竞争令对方蒙受损失的行为并没有让自己企业获得更好的收益,反而会让整个行业的信誉损失殆尽。到底什么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路,是不是只有这种恶性竞争才能令自己获得优势呢……

2010年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病例,后经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婴幼儿奶粉,他们怀疑孩子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8月7日,圣元致媒体公开信否认奶粉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激素。之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所有嫌疑均直指圣元奶粉。经过了数天争论和卫生部的介入调查,2010年8月15日下午3点,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奶粉没有关联。市场上抽检的圣元奶粉和其他婴幼儿奶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虽然权威部门给予了正面的澄清,但该事件给圣元奶粉造成的负面影响却非常大。圣元的品牌形象、销量等损失超过20亿元。据权威媒体报道,在事件发生期间,北京、济南、海口、深圳、广州等地部分超市的圣元奶粉纷纷下架。

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圣元国际股价也出现“跳水”。圣元国际开盘时“低开低走”,最大跌幅3544%。圣元的反应也很快,随即宣布设立1000万元专项慈善基金,在湖北、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地与专业科研和医疗机构合作,以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减少“性早熟”病患。这么一来就把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到这里事情应该结束了,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却把整个奶业恶性竞争的事实摆到了桌面上。

一份声称是来自中国最大的奶制品生产商伊利股份的内部信件被曝光在网络上,信件直指某乳业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有步骤地周密策划了“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两个月以后,也就是10月,网络和媒体流传另一乳业巨头高管因策划“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被捕。传言还称,该乳品企业原本的目标是伊利。对此伊利方面说某企业确实有人被抓,原因就是该企业攻击“深海鱼油产品”,攻击了含有鱼油成分的伊利QQ星儿童奶。并称不知道内部信件的事,也不知此事与圣元奶粉事件有关。圣元奶粉方面表示,对网上的内容,圣元无法进行评论。事件原本要针对的是伊利旗下的QQ星儿童奶和婴儿奶粉,只是伊利“反应快速、判断准确、措施果断最终幸免于难,但圣元则深陷‘性早熟门’”。随后,该乳品企业专门公开澄清该公司从未有高管被捕,伊利则宣称还将公布新信息。

自此,本已渐渐平息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再一次被人们热议了起来。也让大家反思,在事件从开始到终结,是否真有这样的抹黑事件?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慢慢地淡了下来。究竟孰是孰非,或许只有业内这几家公司知道。

虽然事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不难发现,不管是谁在背后搞小动作,或者谁在诽谤,谁在故意传消息,从受害者圣元的讳莫如深,到某乳企高管被捕消息传出,之后伊利也被裹挟其中,各方虽未直接说出什么,但奶业恶性竞争却并非只此一次,各个公司之间的恩怨也并非一年两年。总结起来,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每当一个同行业的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往往会出现诸多的负面传闻,并且说得有鼻子有眼有实例,仿佛传言内容是其亲自经历过的一样。

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也很严重,就是让事件推波助澜快速升级,而受害的企业往往忙于危机公关和事件处理自顾不暇,等事件过后自然是赶快平息负面影响最好,更不愿意再去深究。可是,这种恶性竞争影响的并非一个企业,当企业信誉受到侵害的时候,同行业也会受到牵连,最终造成了大家互相指责,整个行业出现信任危机。

以圣元奶粉事件为例,事情一出来,其在海外的股价就被狙击,之后狂跌。不但让公司市值受到影响,也让股东信心大打折扣,还让做空者狂赚一笔。奶粉出现的信任危机,波及了整个行业,所有国产奶粉都因此次事件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据调查,很多消费者因此选择出现了变化,购买欲望倾向于“洋”奶粉。一个企业被打击,连累的是整个行业受到牵连,三鹿事件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事件可以把整个行业拉下马,除了企业本身对质量的自律不够之外,互相的恶性竞争及成本大战也容易让质量大打折扣。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留给同行业的竞争思考却是很深远的。从圣元奶粉被攻击事件开始,到爆出策划事件,再到后来的伊利参与进来。前后时间点的契合表明:不管孰是孰非,一场企业之间的互相较量已逐步升级。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伊利的QQ星奶粉事件和圣元奶粉事件,最后乳企高管被抓的传闻散布,以及伊利“控诉”,不难看出其中的确有着极强的火药味儿。原因还是几大乳品企业的宿怨造成了事态的恶化。这些事件也确实让各个企业都蒙受了损失,而唯一获益的就是旁观的外资奶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