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得懂的经济内幕
27438000000028

第28章 石油产业垄断玩弄的产业格局

为啥“自己吃自己”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多行业需要由国家经营或者特许经营,目的是为了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就会由一些特许经营的企业或者部门来掌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倚仗自己特许经营特殊资源的垄断性,往往会做出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来。有些企业甚至为了眼前的垄断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监督导致漏洞百出反而抑制了产业发展。虽然近些年我国也在努力遏制出现这一类的垄断事件,但是很多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到底这种资源垄断的行业出现了哪些问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呢……

在任何国家,石油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信息化时代,石油已经成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或缺的能源。虽说近年各国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但还没有一种东西能够完全取代石油。大到国家小到百姓,谁都离不开它。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市场化进程,并保证有稳定市场供给和稳定的质量,形成了从勘探采集到批发零售、进出口等多项贸易为一体的石化巨头。它们的存在本意是当国际石油价格形势发生变化时,能作出相应调整来应对。所以,虽然它们是处于垄断性行业的绝对霸主,但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储备的载体,它们有战略调控阀作用的义务和责任。可是近些年来,由于从开采到批发零售,加上进出口等方面的核准使它们拥有绝对垄断权,由垄断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逐步呈现出来。

石油和石化及近年崛起的海油几家企业,原本作为同类产品的公司,应该形成一种竞争格局,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因为是竞争对手,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需要服务更好,价格更实惠。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形成这种机制。因为同时对石油行业拥有话语权,它们不约而同形成了强大的垄断联盟,无形中对经济成本造成了压力。

企业由于长期的垄断身份,自身的监管机制缺乏,容易产生对内自大和对外无知的弊端。因此,当国内垄断油企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变化时,对仔细分析、深入市场调研、学习国际金融市场和石油业的关联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没有用长远的战略眼光看问题,有时会用简单和短视行为应对国际市场的局面。

翻开近十年的数据来看一下,几个时间点的石油进出口变化十分耐人寻味。第一次是在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涨。而与此同时,我国进口的原油和同类产品也在大幅攀升,而据权威数据称,当年国际石油攀升达60%以上。然而就是在如此的高点时,原油进口达到了7000多万吨,比上一年的进口量翻了近一倍。后来在2003年、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的拉高,同时进口也大幅攀升,不知觉间不断“追涨”。

与“追涨”相比,油企“杀跌”情况也经常出现。1999年国际原油下跌,我国原油进口减少40%。2001年国家原油价格一路下跌,但我们的进口量也相应的比上一年下跌14%。2010年的7、8、9月份,国家原油价格大跌,石化巨头因为对下跌的恐慌而扩大出口,甚至出口价格更低的情况也出现了。后来著名的“柴油荒”调配不足,也与其有一定关联。从历年进出口和国家原油价格的“配合”表现看,油企缺乏长期战略性眼光,每一次应对相对草率,所以“追涨杀跌”无形中给两家公司,甚至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更高成本。这种国际原油一涨就赶快进口,一跌就大量出口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原因是基于不健康心态,对国际价格变化产生恐慌,怕连续上涨或下跌。另一方面有外汇和国家补贴的诱惑,造成应对国际变化时本身心态的不健康。

石油企业对国际金融市场总是有异乎寻常的期盼,先想到的是上市集资,对上市后资金用途、国际市场规则认知等准备不足。曾经全球市值最高让油企欢欣鼓舞,到底利弊如何却从未估量。在美国上市,却当做在国内A股市场一样只注重融资,最终吃了大亏。

在国内堪称霸主的油企,在美国上市以后,只融得20多亿美元,累计分红却高达120多亿美金。一家本应为中国老百姓谋福祉的国有企业,却因为遵循美国股市规则而不得不把在中国运营赚取的利润分给了美国老百姓,这是企业的悲哀。

反观国内,同样企业在A股上市,在股市圈了一笔巨额资金之后,对于股民的利益,则没有得到体现。小股民一路持票看着股票从48块跌到9块钱。一个企业在同样的资本市场得到和失去的截然相反,真是发人深省。也就是内外不同的待遇反差,才会出现垄断油企对内外有不同定价机制的怪现象。

国际进出口交易当中损失惨重的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很明显是垄断企业一种成本转移的自然选择。从近年实例看,油企总是强调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此要加价。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近些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都很大,可是国内的油价却是涨三步,跌半步。有时甚至国际油价狂跌时企业竟然还要求涨价。就以实际例子为证:当前两年国际原油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是每升623元,而到2010年底每桶原油国际价格在80美元左右,国内成品油已经突破每升7元。

每次油价上升时总是非常顺利和迅速,而每次跌的时候,却总是异常的磨蹭。且降低的幅度远远无法和上涨相提并论。2011年3月到4月间仅仅十几天就两次汽油大幅度涨价。国内汽油价格较进口平均价高出123%,柴油价格高出57%。

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定价机制的问题。根据现行的定价机制,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这种定价机制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是造成油价快涨慢跌的主要因素之一。举个例子,假定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是每桶100美元,当价格连续上涨4美元时,涨幅达到4%,即可调价。但当油价从104美元回落至100美元时,跌幅却仅有385%,不符合下调条件。另外,国际油价普遍的特点是涨慢跌快。也就是说,当价格一路快速下跌时,却因为没有达到“连续22天”标准不能下调,但没等到“22天”价格必然要有变化,一有变化,“22天”的观察期又要重新计算。所以正是这种给下调制造“麻烦”的规则,让油价顺理成章地上涨。

从表面上看价格的调整并不关油企的事,实际上正是由于油企的垄断地位和缺乏监督,才会出现这种定价不公平的现象。虽然油企拥有了绝对垄断权,但是它们却并没有停止产业扩张。当垄断企业感觉到某些相关产业发展有利可图时,自然就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对其他此行业企业进行打压以及趁机扩张。

据报道,从1998年油气巨头确立自己的地位并且拥有专属权开始到2007年,全国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从原来的3000多家锐减到只有600多家。

在两家公司成立前,民企不断进入产生了激烈竞争,因此油价也就不断下跌。当然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恶性竞争的问题导致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不过正是由于市场的供需原理才造就了当时的市场价格。

油气垄断形成后,垄断地位不断提高,过高的市场地位造成一些地区成品油出现了质量问题。2011年4月,河北省车用汽油抽查就有三成不合格,其中很大一部分公司都是中石油的分公司。主要是添加了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成本低,但是会对驾驶员和汽车造成损害。另外2011年5月,中石化湖南汽油曝出质量问题,据传过万辆汽车因为不合格汽油受到了损害。2011年5月石油巨头们季报业绩非常亮丽,但它们依然在醒目位置告知:旗下炼油企业亏损。报告显示,一季度中石油炼油亏损6142亿元,中石化亏损576亿元。但另一方面两大集团整体赢利,一季度中石油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39%,中石化则净赚205亿元,同比增长2449%,不管石油巨头怎么赚钱,其炼油企业亏损都成为要求减免消费税的借口。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油价比发达国家高三分之一。虽然说近年开始,中海油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并合作建立零售点,但依然不会改变垄断格局,因为同样垄断条件下新加入的企业只会更加配合旧规则。也就是因为拥有垄断权,才形成了目前的石油产业布局。如此一来,这几年形成的“柴油荒”、“气荒”的格局也就顺理成章。

2010年第四季度,又一场“油荒”出现了。这一次,是“柴油荒”。何等熟悉的场面,曾经浮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一次,国内油企面对广大社会舆论的质疑,又给出了六个理由:一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二是我国资源需求发生变化;三是进入柴油消费需求旺季;四是由于国内部分炼厂设备8月和9月需要检修,以致供应减少;五是因地方政府拉闸限电导致小型柴油发电机的需求大增;六是所谓的民资炒作。

这里面的问题就多了。有趣的是每次出现油荒的时间点之前都是因为国际油价开始大跌,油企反而低价加大出口,导致库存减少。所谓资源需求变化和旺季其实讲的都是所谓供不应求,既然供不应求,为什么还要加大低价出口?并且国内油企实际库容量远远高于市场需求。明知旺季会出现还会无法调配。拉闸限电和民资炒作就更无法站住脚了。拉闸限电的几个地区非常有限,而油企本身就有绝对垄断权,怎么会让民资去坐庄?所以,从“柴油荒”事件可以看到,同类事件还会持续发生。

再来看一下以前的几次实例。2005年7月至8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油荒”事件从华南开始蔓延,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几乎因缺油而陷入瘫痪。

随处可见数百米的长龙排队加油,开始还限量供应,最后所有的加油站再也买不到一滴油。不管是公车、私车还是公交,所有的车都“趴”在了路上。加油站的工人也都放了大假。有的车为了加油在不同的加油站排队,加了一天还是没加满,因为每个加油站只限加10升,有的油箱里混着90号、93号、97号的油被戏称93333号油。

广东省政府部门在8月15日宣布三天内“油荒”缓解,因为石油公司多次宣布“紧急增调油品供应广东市场,‘油荒’在未来几天可望缓解”,但“油荒”依然继续蔓延,百姓对其信任度大减,也对其“台风造成油品运输困难”的理由难以接受。因为在广东等沿海城市台风每年都会刮几十次,为什么单单这次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许多地方的媒体也报道称:“因为国内油品寡头们要求再次升高油价没获得批准,人为地制造供应紧张,用来要挟国家有关部门。”还有媒体称此次华南“油荒”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挟持消费者,用来增加与国家发改委谈判的筹码。

由此可见,如此肆无忌惮的垄断手段,已经到了毫无顾忌的程度。这些事件除了可以要挟涨价之外,也让下游的加工企业和批零企业有苦难言,据媒体披露,很多加工企业用高价购买,但是合同却依然是在发改委价格规定之内,如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件基本成了潜规则。

垄断手段往往会获得完胜。媒体披露,每次油荒之后,都会有大批的民营加油站被石油巨头收购或者成为其加盟店。2005年“油荒”事件时,广州70%以上加油站全部变成了石油巨头的下属企业。一方面要挟涨价,另一方面胁迫加工企业高额购油,顺便可以完成对整个下游批发零售点全面垄断收购。可以说做得确实“漂亮”。

2011年4月“油荒”旺季还没有到,全国的众多民营加油站已经断供,市场上多年一直存在的90号汽油也难觅踪迹,原因就是批零倒挂非常严重。据报道,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因为两大公司和市场上成品油批零几乎同价,民营加油站进油几乎无利可图,实际上也无油可进。在民营企业被逼倒闭的同时,2010年年底,仅山东地区,中石化就收购了38家民营加油站。

再回到2010年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下跌,油企继续扩大出口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回升,石油巨头利润又失衡了,“巧合的”新一轮“柴油荒”再次上演。2010年10月开始,全国的多个省市出现“柴油荒”,不仅陆地缺油,甚至水路的运输也出现了缺油现象。开始是在江浙一带湖南等地出现,没过几天就已经扩散到重点城市和地区,紧接着向全国扩散。

首先停止供油的,自然还是可怜的民营加油站,之后其他加油站也开始逐步限购,而加油站的日子尤其是民营加油站简直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批发价比零售价贵近每吨400元,只要进货就会亏损成为民营企业的伤痛。到后来连这样的价格也批发不到了。

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仅中国南部就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无油停业。虽说局部地区有拉闸限电,导致使用小发电机加大柴油需求的现象,但是能够将全国柴油一夜之间变得没地方能买得到,石油巨头的嫌疑实在难以洗清。最有意思的是,国家发改委终于忍不住出手披露了囤积柴油高价销售的公司名单。出现在这个名单当中的企业,竟然大部分就是这些石油巨头的分公司。可以想见,在全国这种事情绝不止这一件,而国家发改委披露也只是为起到一个敲山震虎的作用,但却无法改变“油荒”蔓延的现实。

石油产业已经遍布我们的经济生活,除了成品油以外,只要是有关化工产品,都离不开石油。也就是说,石油价格对于诸多产业的成本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石油价格不是不能涨,而是需要能够按照市场的供需条件来定价。这种垄断企业胁迫出来的定价机制,就成为拉高经济成本的必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