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小荷尖尖
27817200000055

第55章 民族旅游中文化的表述及真实性问题——龙胜细门红瑶旅游的发展(5)

在短短的时间里,当地导游的这些表述都已经足够了。对于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的游客而言,只要他们在龙胜感到有趣、高兴,那就够了,形式远远重要于内容,我们还能要求他们什么呢,我们不可能会奢望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超越自我;而我们对导游行业服务的要求不也就是要让客人满意吗?

(二)“舞台”的参与者之二——细门寨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有句古话:眼见为实。这本是两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但在细门红瑶寨民族文化旅游表述中,这两个意思却能高度协调而且彼此融合在一起,并体现出游客这一边追求真实和红瑶那一边展现文化浪漫的很好互动。

细门红瑶寨正是以这么一个热情的“舞台的真实”来迎接游客。在他们40分钟左右的民族文化表述中,游客们看到的红瑶传统民族文化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不真实的,有些是借用别的民族的,有些干脆就是杜撰的。因为毕竟有些节目还是可以从红瑶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虽然有的显得离谱,有的甚至是歪曲;但可以肯定,这个舞台已经把游客与红瑶真实的生活隔离开了。

令人遗憾,造成这种隔离的恰恰是游客自身。正是他们旅游的动机、心态、行为举止、思想观念、审美水平等,才使深谙此道的旅游业内人士得以运用完全市场化的理论观念和营销技巧,为他们精心搭建了这样的舞台,并恰当的让这些被游客们认为“落后”得可以、“原始”得原汁原味的当地红瑶群众作为演员,来完成市场中基本的价值交换。他们惯用的手法出奇的简单,一是营造神秘感,二是巧妙运用中国人的一项优良传统,即“入乡随俗”和“客随主便”,如此娴熟的营销理论和技巧的运用,游客当然是看不出的。但是,他们又“真实”满足了游客们到此一游的愿望,即看到红瑶的“原生态”。

(三)表述过程

我们还是以细门寨一个完整的红瑶民族文化表演过程来进行说明吧。这个从头到尾的程序是:迎客鼓,参观红瑶半边楼,品油茶,听山歌,情歌对唱,长发展示,红瑶服装展示,背新娘(按红印),民族团结舞,送客酒(拦门酒)。

游客们是在红瑶男子装束的五六个人的敲锣打鼓声中被迎接进寨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开头就不真实,因为根据笔者在细门寨的观察,当地红瑶群众只是在丧葬、抬狗游寨这两种情况下才敲锣打鼓,而一般的迎来送往,对于闭塞、胆小、怕生、含蓄的红瑶而言就不可能打。不过这种敲锣打鼓形式却可以使游客产生极大的新鲜感和心理上的很大满足,也会使他们在下面活动中有被尊重,甚至被崇敬的感觉,这个感觉将伴随着整个参观过程。当然这些都是事先设计好、应该产生的效果。

进寨后的游客就会被引导去参观红瑶半边楼,只是基本仅限于全寨最大最好那一家,接下来的表演也会在这家。这时不少男性游客就纷纷上楼去看“爬竿”的房间,不过他们看到的是经过旅游公司专门针对游客的兴趣而精心设计、体现当地红瑶少女特色的房间,可惜这种房间平常不大有人住。

看了半边楼以后,游客们就会在导游和红瑶妇女的安排下在大房间里排排坐好,这时就会有红瑶妇女端上油茶。油茶是每个客人一小碗,细门寨里油茶制作认真规范,不然细门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口碑,不少客人这时会每人自动放上一两元甚至三四元在茶盘里,导游在车上说红瑶传统上是以油茶待客,这是真的。不过,给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然也不是真的。

在客人喝油茶的同时,大约七八个红瑶青年妇女就会盛装打扮的来到屋里,她们这套“工作服”包括头巾、红瑶女服、蓝白相间的裙子、黑色脚布,都是由县旅游公司统一设计制作,全部是机织,自己还要出200元左右。前面提到那些专门敲锣打鼓的男人们的衣服也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要便宜,因为仅仅是一件黑色上衣。“如果不统一,各人做各人的样子,有做得好,有做得差,那客人会怎么看”,县旅游公司的人说。虽然参加表演的她们不少人已经是经过几年的锻炼,但在她们脸上依然可看出初见生人时自然表露出的羞涩和忸怩,只是这只持续几分钟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刚开始的时候才好笑呃,站也不会站,头也不敢抬。”县旅游公司教她们歌舞的一位同志介绍。这些红瑶妇女在客人喝油茶的同时会齐唱几首山歌:“东也来来西也来,欢迎贵客到瑶家来,贵客进门请坐下,敢问贵客从哪方来?”她们用红瑶话唱,目的就是要让游客听不懂,好为后面表演营造某种气氛。“这些歌都是她们自己创作,因为她们本身就有唱歌的习惯,一点就会。”县文化局的一位同志说。但她们另一个真实目的是接下来要引出男性游客参与上来的“情歌对唱”,因为按照她们所说,这是客人进寨的“规矩”,要“入乡随俗”。

不过这个编排可真不好说。因为当地红瑶在迎接客人的时候是唱山歌的,他们是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助兴,既有男的和男的唱,女的和女的唱,也有男女对唱,但有一定辈分之分。因此节目形式本身是真实的,但这个内容上重在参与、单纯以男性游客为主的调情性旅游编排,就有些不伦不类。但没关系,这是第一个高潮。那些经过几年锻炼的细门寨红瑶妇女们,很快就会把一些男性游客连拉带拽地“请”到房子中央,“对”起了“情歌”。“唱歌要唱两朵梅,阿妹唱歌要有阿哥陪,有唱有陪才有味,有唱无陪冷霏霏。”瑶妹们用龙胜话唱,南来北往的男性游客们则使尽浑身解数的用各种“情歌”来“对”,当然有些低级庸俗的东西也充斥其中。这个对歌过程大约是十多分钟时间。

对完歌后是一个红瑶妇女进行如何穿着民族服装的展示,因为红瑶妇女的服装毕竟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和她们的长发一样,是旅游中的看点和卖点。但这显然是不真实的,这是现代“时装展示”的活生生嫁接,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在穿衣的同时,她们一般是边唱山歌边做一些简单舞蹈动作,整个过程大概四五分钟左右。很快,妇女们就会欢叫着跑向游客,拉起一个看上去比较显眼的男子来留“红唇印”,而且是把他关进另一间房子里,以增强现场娱乐效果;当然了,只是用纸在他脸上按一个“红唇印”而已,意为他已经成为红瑶的“新郎”。这显然是杜撰的,“以前是背新娘,在里面客人一般会给一点小费,后来寨里有几个老人看不惯,就改了。”细门的群众说。“小节目没有,大型节目才有,白面寨小节目有时也有。”县旅游公司的人对我说。不过根据笔者的观察,背还是不背“新娘”,这其实随意性很大,如果当时游客少,就可以“背”一下,游客多的话就没有时间了。这是第二个高潮,大约五六分钟左右。

紧接下来就是最高潮,那就是红瑶妇女的长发展示以及她们是怎样盘发。这时候现场都会轰动起来,游客们纷纷会上去拍照或合影留念,场面十分热烈,当然有时有游客会给这个红瑶妇女小费,多少不限。梳理长发是真实的,因为笔者在其他红瑶寨时,就亲眼看见不少红瑶妇女在青翠河边洗头的情景,大红衣服配着青山绿水,加上一头乌黑的长发,那真是一种很美的情境。这个过程大约是要十分钟左右。

最后的收场就是跳“团圆舞”,这完全是借用其他民族的,类似的舞蹈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旅游中十分常见,如藏族的“锅庄”、彝族的“火把舞”等。这个舞蹈完全是用游客的参与来体现出民族旅游的“参与”性,细门妇女们把它叫做是“民族大团结舞”。在手拉手围成一圈地边唱边跳过程当中,红瑶妇女们会有意把客人们拉得东歪西倒,以增强娱乐气氛。

从节目的自始至终全部都是由红瑶女性参与的情况来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舞台”主要是为谁而设立,谁最高兴,虽然里面只有少部分比较合女性游客口味。

当游客们尽兴的时候,也就是达到事先设计的效果时,细门红瑶的妇女们就会拿出自己绣的织布和从桂林旅游市场批发来的银制手镯、耳环、项链、瑶包、瑶袋等出售,这个过程一般会伴随到游客上车为止,当然,以前发生在其他寨里的强买强卖现象是没有了。在游客出寨时候还有一杯送客甜酒,在红瑶妇女祝酒山歌声中,客人们是每人一小杯,这个时候已经尽兴的客人出手就大方多了,少的三四元、多的七八元甚至十元的都会有人给。一个表述过程就结束了。

(第四部)分表述背后的文化真实性问题

一、细门红瑶寨群众的说法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通过民族特有的艺术、饮食、服装、建筑等体现的,物质生活和艺术创造是文化表现的主要空间之一。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当我们在记录细门红瑶的真实文化时,我们是无法回避他们真实的生存环境的。在地貌上,龙胜处于越城岭山脉西南麓,越城岭自东北迤逦而来,向西南绵延而去,山势层层叠叠,崇山峻岭,谷深水急。全县山地面积占了87.2%,其余的是田垌、河流和狭长谷地,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海拔最高是大南山的俗称“福平包”的山峰,为1916米;全县有一半以上的山地海拔在500~800米之间,这些山地坡度大,几乎每一项开垦和建设都在坡度很大的山坡上进行。

细门群众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看见屋,走得哭。细门寨本身就坐落在一座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下,他们一切文化的创造都是围绕着和依赖着这座大山来进行。“出家只见山,回家也见山;一年爬到头,累断脚骨头。”这恐怕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地方生活时间长了以后,你是很难把这些与旅游中她们所表述出的那种诗情画意、浪漫动人、兴高采烈所联系起来。事实上,细门寨群众的生活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红瑶历史博物的生动展示:红瑶的日常饮食、耕作、丧葬婚俗、宗族家谱、迁徙和风水、疾病和战乱、音乐和民间工艺美术等,所有的大部分来源于红瑶自古的创造,但有些也是龙胜各族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由于本文的主题,我们只能从旅游的角度去走进它。

众所周知,广西是山歌的故乡,是情歌的海洋;广西无处不飞歌,龙胜当然也不例外。我在细门寨时就经常听见当地红瑶唱到:“这山看见那山人,见面都要三天程。”或者“这屋看见那边屋,走上一天还要哭。”这或许说明,在这种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下,山歌就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有效工具。在细门寨中,中年以上的男女都会唱山歌,有三个老人除了会唱一般的山歌外,还会唱真正的红瑶歌。但参加表演的青年女性们则鲜有会唱者,这与“舞台”上的表述是大相径庭。后来我才明白,对于当地红瑶来说,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山歌其实就是他们惟一的课本,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他们的先人看不懂汉字,当然也不会写,他们只有通过山歌这种形式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凝聚自己的族群,而在这样的薪火相传中,山歌就成了文化的标志和载体。更重要的,人类学强调文化习得性,文化是要学习的,一个红瑶唱山歌好不好,与长期学习,环境熏陶,自己的努力、反复的练习是分不开的,可现在为什么青年人都不会唱呢?难道是现在不少专家学者所说那样,山歌吸引不了年轻人吗?可能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因为红瑶年轻一代从小就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你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会有兴趣?当然,当地群众传唱的山歌中确实是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但瑕不掩瑜,而且这部分不是主流。可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却是某些低俗的山歌却被无限放大,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显然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

龙胜的苗、瑶、侗、壮、汉各族人民普遍都打油茶。至于打油茶这个饮食习惯的起源、意义,至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苗族所创,有的说是侗族所创;有的说是来自于用隔天的冷饭泡茶当早饭吃,图个方便;有的说是以前饭不够吃,又没有菜,只能用这个办法下饭等。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打油茶现在已成为龙胜各族群众共同拥有的一种十分普遍的饮食习惯。可是当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来到龙胜后,打油茶无一例外都会被当地导游们说成是红瑶特有的接待客人的传统风俗习惯。事实上,这时的油茶并不是刚做好的,而是头天晚上就做成了。笔者经常看到,特别在旅游旺季阶段,由于旅游团多,寨里妇女晚上常常要打几个小时油茶,然后用大锅装好,第二天用小锅热一下就端出去。

“背新娘”恐怕是最能刺激游客特别是男性游客神经的节目,可这个节目也是比较有争议的节目。根据笔者在旅游业工作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个节目在全国不少民族旅游中却最常见到,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在前面“舞台”的展示中,“背新娘”这个节目,是由红瑶妇女们随便从在座的游客中找出一位男性游客,说是红瑶“新娘”看上他,要“成亲”,男性游客则必须按照红瑶的“婚俗”,背起“新娘”在屋里绕上三圈,还要入“洞房”,最后的标志就是留“红印”。后来寨里有几个老人看不惯,讲多了,才改为有时背有时不背,但都要进房按“红印”。限于篇幅和主题,这里只简述笔者亲眼所见的一次婚嫁场面:当时是寨中一位韦姓姑娘的婚礼。红瑶姑娘出嫁要选好两个青年妇女为伴娘,一个少女为护送姑娘;伴娘着装要与新娘一样打扮,形影不离的陪着新娘。吃过中午饭,不管下雨不下雨的都要打着一把伞出门,在阵阵鞭炮声中,先由新娘的亲兄弟把新娘背出门外,意思是嫁出门,然后由舅爷背出寨子,这才下来走路,随后在护送姑娘和伴娘以及大队人马的陪同下自己走去新郎家,如果新娘家里没有兄弟,则全程由舅爷背出门上路,新郎就在自己家里等候。整个过程既隆重又热烈,既严肃又温馨,是很感人的。旅游表述中的“背新娘”节目与真实生活中的背新娘并无任何相同之处,甚至是天壤之别。前者把这样一个严肃重大的仪式变成纯粹的感官刺激,变成一种游戏娱乐游客的工具,其根本目的在于博取游客的欢心;而后者则是红瑶真实的文化,是他们千百年沿袭下来的古老传统,这个习俗凝聚红瑶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这样的扭曲无论有什么理由,都是十分不应该和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