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骑北回归线,刚处于亚热带,不须耽心冷冰、严霜、寒雪的肆虐,也不须羯鼓催春,因为有海洋吹来的南风,这里得天独厚,是万里东风第一个驿站……
南国初春,正是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光。这里依然郁郁葱葱,只是山头略有寒云所拂,染了胭脂一般的红叶。从车子里望去,这万绿丛中也真有一点点水冷云凝的寒意,为岭南说不准是冬抑或春,平添了几分苍凉感。
老实说,我自南迁广州,四十有年也真说不上看到过梅花。只是曾有农人告诉我一种直的干,直的枝所缀的花结了果可以制话梅,那种梅只有经济价值,算不算梅呢?因为它全无梅的艺术价值。这回我定要见识千古雅士为之折腰的梅花。车子在山林中跑了半天,仍然“雪迹”杏然。从化老谢把手一指远处山坡,道那一树树就是梅花了。我不由得想起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我这么沉不住气,真是自愧弗如,汗颜无地了。虽然山山皆有梅,稍嫌稀少。不过,渐人山,梅花便多了。山坳一片白,有红叶掩映其间,很有点红妆素裹的韵味。
过了从化的森林公园,便可到达梅园。其实这是梅农在山地承包种的梅林,连绵一片,真疑是白皑皑的雪。不过雪哪有这般香?梅农种梅花当然是为了经济效益。他们也懂得了梅花的艺术观赏同样会给他们经济效益,便设了门票,人园观梅,每位三元。农民改革起来,可真比城里人还“开放”。于是我们便购了票,大模大样地进园观梅。只见千树万树的梅花开,蔚为壮观,于是口占两首小诗:
都道岭南厚得天,同开桃萄可经年?
忽见广州城外雪,却是春风偷度先。
如阿飞雪不知寒?碧草斜阳野树丹。
玉邑流溪三万点,暗香已渡白云山。
这里的梅林栽于1967年间,差不多有三十年了。故梅树苍劲偃蹇。有一树裂了半爿,那半枯萎的一干仍顽强地盘屈而上,挺拔数枝,如鞭如剑,一簇簇的放出花来,枝横玉,萼点珠,冰肌玉骨一般的花瓣无言地攒出粉蕊,浅靥低颦,散发温馨。
梅林中有人家,竹篱、柴扉,只不是茅舍,红砖平房,院子里种有蔬果,闻鸡犬之声。梅林尽在石径斜上,白云生处,很有野趣。虽然不是陆游的“驿外断桥边”也不寂寞,无须在黄昏中“独自愁”。但“无意苦争春”却是真的,尽管“零落成泥辗作尘”却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牺牲精神,也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梅开百花之先,先天下而春,这就是梅品格的可贵之处。古人云,梅具四德:元为初生之蕊;亨为绽开之花;利为所结之子;贞为成熟之果。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所以骚人墨客称颂梅花,历久不衰,梅之诗,梅之画不胜枚举。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千古绝唱。
不过如此千军万马的梅花于山壑间,如严阵以待春的雄师,真够惊心动魄的。它们将要由此出发,将东风渐向北吹,岂止是吹绿江南岸,还要压住西伯利亚的寒流,直到春满神州。于是填得《一翦梅》词一阕:
剑戟交加挑雪明。花列香营,树列香城。东皇葭月发春兵?正出师名,严出军令!只待春风拂素旌。魂电香凝,影也香清。千红万紫听金呜,草也青青,乌也声声。
我不想因为梅花“质本洁来还洁去”惹无端的哀愁,发无病的呻吟:只是想把梅花贯以阳刚之气,按周易八卦看,岭南的方位为“离”,五行属火,天干丙,地支午当是刚阳之气最盛。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说“梅花惟岭南最早……早则火气足,火气足而为天地阳生之始……”这说明梅花本是很有男儿气概,却无故被怨女痴男们借去怨天尤人,忸怩作妇人之态。唐相张九龄有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也适用于这流溪河畔的梅花。这阳刚之地开的阳刚之花,岂无岁寒心?
所以春神在此发“兵”,横扫寒流,温暖人间,春回大地,亦是势在必行,大丈夫之花当如此也!这浩浩荡荡春的队伍,驾驭着万里东风正吹绿了大江南北,更有无数的更美更好的梅花,诸如照水梅、台阁梅、九英梅、时梅、侯梅、叶缃梅、紫梅、墨梅、绿萼梅、玉蝶梅、江梅、铁骨红梅、朱砂红梅、胭脂红梅、官城梅……正开遍了神州大地。
龙的节日
又是蝉鸣荔熟时节,珠水茫茫,浸漫江堤。远远传来河涌深处声声锣鼓,正是南粤乡村龙船起水的日子。年年龙舟赛,都须将上一年为防腐烂而沉于河底的龙船起出。此间,水乡处处河涌,出水龙船操练正酣,端午节将至。珠江三角洲水网纵横,除顺德斗龙舟最盛,更有东莞蛟龙齐汇东江。四乡之龙舟聚于广州发于白鹅潭,一决高低:前广州市长朱光曾有《广州好》词赋端午赛龙盛况:
广州好!端午赛龙舟;急鼓千槌船竞发,万桡齐举浪低头。屈子不须愁!
农历五月又谓蒲月,家家皆燃粗香于门,并悬以菖蒲,蒲叶形如剑,故称蒲剑,可以驱邪斩鬼。广州白云山旧有八景“蒲涧濂泉”,所产蒲叶最好。相传秦始皇曾遣钦差来皮采集菖蒲,谓仙药也。故端午有蒲节之称,不过,至今已无迷信色彩了。
猛龙过江那是相当壮观的,阵阵的急鼓,队队的快舟遏浪停云。珠江上,南粤儿女为湘水忠臣之义,擂鼓呐喊,飞舟招魂。至于何以舟船刻划龙形,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故也。其实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盛大的图腾之祭。划着龙形之舟,与龙共享包裹着各种食物的粽子,在水中竞渡,体现了人与龙的交流,以强化人与龙脉承的关系。
南方的龙船以坤甸木构造,船体坚韧,滑水易划。一船有青壮桡手五六人。划起船来,齐心协力,一呼百应,气势如虹。锣鼓声急,翻江倒海,声势浩大,令人激越;而舟飞如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催人奋发。海是龙世界,云从龙,风从虎,这是一个使人还激烈,振奋民族精神的节日。骄阳当空,江海横流,是英雄大显本色,大展拳脚,大有用武之地。在北方,男子汉们大叫:“是马是驴,牵出来溜一溜!”那么在南方,则可以大喊:“是龙是泥鳅,出倒大海扒一扒!”
当一曲《赛龙夺锦》在白云珠水间回响时,万顷碧波,千龙竞发,万桡齐举。广州市民倾城而出,万人空巷。两岸观者如堵,其壮观场面,令人荡气回肠。这是珠江飞腾着的“长城”矫若游龙。广州人值此佳节,香蒲切玉,角黍包金,岂止是为千古忠魂,屈子激于义愤,更是庆贺中国龙从此腾飞。也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为正义的呼吁。五千年中国人的思辩,终于寻求得了真理。珠江上的龙不再哭泣,而是高奏凯歌,人云腾飞。
岁朝清供
南国春早,东风按撩不住吹人岭南,早早便人了五羊城。年廿五广州城就扎起了花街,挑着花担串进了大街小巷……
桃之天天
今年的天气暖,年前桃花便开得灿烂,正如诗经所云“桃之天天”。粤人买以供年,取巨瓶蓄水养之。而瓶则越古越佳,居然以古瓶养可结出桃子云云。我亦买过一树桃花,憾无古瓶,只得以景德镇所烧制青花瓶蓄盆水养之。
桃花插入瓶中,花枝敞开,疏影横斜,覆盖盈逾半厅,倚笑春风,满堂生辉。关于桃花自有不少古人的吟咏。最令人恻隐莫过于唐护那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林潇湘有感于花开花落,以其纤纤弱质,荷锄掘芳冢以葬之。有感于失情之苦,度得《葬花词》吟得悲悲切切,至今仍然催人泪下。桃花,真发人慨叹今是昨非的初恋之情,诗言之:
桃花人面又逢春,千古相思忆柴门。
插入玉瓶扰可慰,相看不厌是诗魂。
瓶中的桃花如一段绛云,轻笑浅靥,粉蕊间却似低颦不尽难言之隐。难道这段千古不朽相思,依然牵动至今……看来爱情真是永恒的主题,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即使唱到地老天荒,也永远唱之不尽。
不过,新春吉庆有余,谁也不会再作此无病呻吟,一掬同情之泪了。都愿意以大展鸿图(红桃)取其意以志新春春之禧。青花瓶中,桃树节节向上,千枝竞发,好一牌红桃枝头春意闹那勃勃的生机岂不是好一幅“鸿图大展”的图画?
吉庆有余
买花迎春,少不了要买一盆桔。粤人取桔为吉,以祈新年吉祥。广州花市的盆桔主要有金桔、四季桔、朱砂桔、大桔……中国年画花式甚多,多取谐音以图吉利。譬如以蝠为福,以鹿为禄,还有取四大金刚手中武器,剑锋(风)、调琴、雨伞、蜃(顺)蛇的谐音,以祈求风调雨顺。那画中“吉庆有余”便是以、髻小孩手捧着大桔子和一条大鲤鱼(利余),画面是相当够民俗风情,古朴、淡雅、稚趣。
金桔犹如金卵,累累而挂满枝头。在充满节日气氛的客厅中,那姹紫嫣红的百卉中,金果点点,可象征主人家金玉满堂云云。四季桔自然是表示四季吉祥了;朱砂更兼有辟邪之功效,那就更可避凶趋吉了。新年溜溜的更可图个利利是是。乃志以诗:
点点黄金缀绿枝,一盆捧入满堂辉。
玉门关上春风过,红透洞庭一样肥。
屈原赋中有《橘颂》,赞扬橘之枝叶、花果“姱而不丑兮”并有“独立不迁”无“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水土异也”之嫌了。桔固非枳,实为橘也。或许柄字笔划多,而粤人读之音与“吉”谐,故图吉而取桔。新春读《橘颂》,借桔颂人,也可取个好意头,相得益彰,所谓吉人天相,今年更是人寿年在了。
凌波仙子
百卉中唯水仙最清高,一带翠薄之裳,不施粉黛,寒影绰约,天然的冰肌玉骨。一盏清水,几颗卵石,独处淡雅,自有天地。称之为凌波仙子,颇有清静无为的仙风道骨,真可谓出世脱俗了。故百卉之中,我犹独钟水仙。
水仙花开得清淡,点点晕黄,洁白的花瓣,开在桃前梅后,不染俗尘,无言地低吟着春天的诗篇。她似低颦幽怨,却是浅靥淡笑,不亢不卑,矜持做骨。水清浅,地顾影自怜;石圆润,她抱玉自洁。没有轻薄媚俗的妖艳,也没有恃宠欺世的轻狂。流传着子建会洛神的美丽神话,便与水仙联系起来,认为水仙即洛神也。无独有偶,古罗马的神话,一个爱上自己影子的王子,在水边苦苦相思,日久竟化成了水仙花。两个故事都是那么缠绵凄婉……
新年伊始,人们只想在繁花似锦中寻取清雅,素雅淡丽理应也是春的一态。有诗云:
烟波渺渺洛神来,洁玉冰壶巧剪裁。
一顾堪怜犹自爱,何须梦荐楚王台。
黄花瘦影
菊花,人人皆认为是傲霜欺冷,气节铮铮,花中之强项者。不过读了李易安那阕千古绝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黄花成了忠贞于爱情的怨妇。若然读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为他那“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决意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大夫的节操所佩服。
春桃秋菊,本来是两个不同季节隔睽的花卉,却在广州的花市上一齐开放。唐代黄巢自号“冲天将军”举兵起义,挥师长安途中,曾经把酒对着如同千军万马黄巾将士的遍地黄花誓言“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倘若他今日有知,该不知当如何感想?于是有诗谑之:
羊城花市笑冲天,青帝厚来是五仙。
居士高人空有怨,春光抱得到人间。
其实黄花不一定黄,盖为菊花发于秋天,秋为金,色黄,或言之。菊花可谓千姿百态,或锦团绣簇,雍容富态;或素妆淡抹,清秀雅丽;或色彩斑斓,轻狂豪放;或低颦噙羞,端庄淑雅;或剑拔弩张,英气迫人;或凝睇玄思,细哦低吟……这种种菊花尽呈于花市之上。单菊花台上,便如夜天焰火,烟花灿烂。在这盛大的节日里,菊花再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也不须“到黄昏,点点滴滴”。
陈老总游广州花市,曾有诗唱道:“华灯照不夜,歌声喜若狂。人人争买花,忙煞卖花郎。花市过午夜,春浓风更吹,攘攘人百万,个个买花归……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至今读来,倍觉亲切,花市盛况,历历在目。黄花已不再自我孤独,更不孤芳自赏,既已报与桃花一处开,那自然是迎春的一支劲旅。
冷艳芙蓉
数枝红粉倚石而出,清浅的池水微寒,临池顾影,自怜靓妆。绿的叶,柔的枝,花瓣簇锦,白如脂玉,匀敷了红粉。简直是佳人呷了酒,微有醉意,斜倚栏杆,无力地支着酡颜醺颐,向着一泓秋水凝睇玄思……
斜阳从绿叶间泄漏出来,染得一地黄亮。飕的一下,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秋水。我这才觉得这风竟是凉得有点砭骨,真是秋天了!我不由得张望一下,四处仍是青翠,没有一点肃杀的意思。难道这美得如此令人艳羡的花竟非得开在秋天里不可?
我只道秋色应当是黄花、黄叶,最艳电不过是枫叶。秋的概念,应当是西风、寒鸦、枯藤……想不倒竟有如此一枝冷艳——荚蓉。
芙蓉,我竟然隔睽了二十年有多了。那时,我正年少,还在上中学。家在城郊,每上学必经野径、溪流、农舍……那天,晨光熹微,晓色染得村野通亮,溪边的老柳梢头,还钓着一勾残月。农家的竹篱下伸出数朵菊花,偏有一枝宫粉淡红的芙蓉也横出村径,拂着行人的头。“吱哑”一声,农舍的柴扉开了,走出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少女,她背着书包,回身扣了柴扉,一瞥间发现篱外的我。她的嫣然一笑,粲若这横出竹篱的芙蓉,令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如今,这村径,这农舍,已经荡然无存,盖起了高楼,连小溪也被填作马路,竟通了汽车,一丝村野的遗迹也没有。令我魂牵梦役的芙蓉,也竟不留一点蛛丝马迹让我寻觅。崔护尚可对着空空如也的柴门,叹一番“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对着这现代化的高楼,“荚蓉人面”无可辨认,唯对秋风萦思。
如今,我又看到了久违了的芙蓉。只是不在旧时的茅舍边。而是在一家现代化的高楼之侧。人工砌的水池,人工堆的假石山,她就羞羞答答倚在石边。没有小溪,没有村径,没有竹篱,难得再看到自然的荚蓉的笑靥了。我心里空有崔护之慨,平添一番无端的惆怅。现在这几枝荚蓉从怪石间伸出,伴着几支瘦竹,自有一番雅趣。看这几枝芙蓉临池照影,顾盼间羞颦赧靥,更显百媚千娇。尽管我已临天命之年,对着这妩媚的花朵,无须再为怀想当年柴扉所遇的少女感到不好意思,只是这怜香惜玉之心未褪,爱美亦是人之常情。
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美有其妩媚,而秋天的美有其冷艳。我一下子从菊花的傲霜浥露的形象想到芙蓉的靓妆醉态,她不但有拒霜的傲骨,更兼有笑日的柔情。初秋的风飏飏而振枝,荡荡而下叶。这是个金黄的季节,“秋收冬藏”予人的概念是收获、收场,了却,谢幕、事过景迁。大凡春夏的娇红软绿,到头来也只有红衰绿减也该收场了。这很令人大发幽思,但一看到如霞似锦的芙蓉,那种伤感也会尽人心头,眉头褪去。尽管满眼肃杀的景况,也尽想象着有春天一样明媚,总是惦念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好处。
芙蓉,美神的使者,偏在秋风萧瑟的时候,以她清姿雅质为人们洗涤悲秋的伤感,带来赏心悦目的佳景。看她寂寞开在秋水边,傲气拒霜面不怨东风,给人间带来无限美好的色彩。四川成都城上遍开芙蓉,每年秋来,40里高下如锦如绣故有锦城、蓉城之称。可惜羊城少此佳丽。在廿年前一见,当时只觉其美而未悟其性。随着市区的扩大,那些“小桥流水”的乡间已经鲜见,纵有奇花异卉亦多伐芟殆尽。此刻,在闹市一隅的庭园中得见此花独殿群芳,直堪与菊花为双,更使人悄然生回归自然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