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珠江流韵
28316200000043

第43章 无数风流(6)

既相熟了,话也渐投机,锵老弟听占峰师介绍说,得知我是作家。便邀我举杯,我滴酒不沾,他深感困惑,“文人不饮?”但我只算半个文人而已。席前,服务员曾问过要什么饮料,他应声高叫:“是男人倒啤酒,女人就斟‘可乐’!”为此我只得硬着头皮倒了一杯啤酒。喝啤酒我还可勉强应付,只是这“五粮液”我望而生畏。锵兄以酒定义男人,我不能苟同。伊斯兰的大胡子怎么算?况且我也男儿当自强,打拳舞剑。于是晓以大义:“饮酒会坏了那家生,有碍做男人的正经事。”他话头醒尾,哈哈大笑,大活风流,大癫大吠又吼起了谁也听不清楚的“帕瓦蒂罗”来。这使我想起南朝刘伶恃才傲世,纵酒放达,醉裸卧于屋中,人皆大讶,而伶嗔日:“我以天地为栋宇,以屋室为衣裤,诸位何以人我裆中?”锵老弟倒没有嗔人,而是醉眼惺忪地大发宏论:三足鼎立,画家之立身,也须“三足”。他高谈阔论,谓画家之“三足”,一为学术界;二为市场;三为社会,此三足缺一不可。在行内,学者馈以赞词,并为之鼓掌、喝采,但无人掏腰包买画。在市场,有人买画,但说不出头头是道,很感受用的赞词。在社会中,你能找着知心朋友,或许没有赞美,也没有钱。但当行内“当你无到”,市场“当你透明”之时,只有朋友真情不变。学术界承认你的艺术成就、市场提高你的艺术价值、朋友欣赏你的人格。三者皆备乃大画家也。此言不谬,鲩鱼锵之为鲩鱼锵,亦籍此“三足”而鼎立于画坛。

散席后,众学友共赴占峰师新居,鲩鱼锵却烂醉在车中,鼾息如雷,推之不醒。众人四看新居后,于画室中挥毫。黄昏,鲩鱼锵方醒,匆匆醉笔,一挥茫然,有孤鸟呜于水湄,却以“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意而题。我看毕一哂,此尽显陈永锵率性之真。鲩鱼锵在画界闯荡已久,画既驰名,乌纱亦加,如意之事当十常八九。此番酒后真言,话虽说得通透超脱,怕是块磊在臆,借酒一吐为快。我庆幸自己没有坠人“红尘”。趁啤酒微醺,援笔七绝以寄,诗日:

春风杯酒鲩鱼锵,天作屋居屋怍裳;

成画成诗醒或醉,且歌且笑杏花墙。

龙腾虎跃画风劲

——读画家梁锦申的画

梁锦申与我同学少年,也一起立雪于岭南画派名家梁占峰门下。他的画很有一股雄劲之风,尤拉画虎画龙。虎出于赵少昂,龙出于陈所翁。他遵循师训多写生,师造化。为写虎,他常常去动物公园对虎写生,每日辄以数张,至凌晨练功毕乃寝。画艺日进,凡数十年,吾侪不可及矣。

为表现大好河山,锦申钻研地质学,刻苦学习有关火成岩,水成岩各种地貌岩石写生本,以求对不同种类的岩石采用不同的皴法。中国山水画创造了诸如大小斧劈皴、云头皴、披麻皴、乱柴皴、摺迭皴……不同皴法各有所指,以表现各种地貌的岩石。是火山爆发而成抑或是水流冲刷、深海为陵的积淀……这在当年,经济条件所限,初中学生还不可能周游名山大川。此亦不失为“师造化”之一法,使自己的画作的艺术表现更具真实性。

锦申的画很能体现典型的岭南画派的画风,色感浓烈,质感强烈。其可贵之处,在于虽然笔笔皆出岭南画派,但又不落旧传统臼窠。由于他注重基本功,融化前人的技法,创造出有自己的豪放、热烈、激越,而不失细腻,笔墨疏狂而不乏变化的画风。他喜用斑马笔,勾划刻铁,折屈柔钢,作铿锵之声,劲弹有力。以此笔写龙写虎,无不虎虎生气,矫然有势,点睛即可破墙而出。笔下充满豪侠之气,笔走龙蛇,力可扛鼎。而所敷色,皆现虎之皮毛,龙之鳞爪的质感和力度,隆然有气息之声。然锦申用笔力度,与他强健体魄不无关系,他少时便从其兄锦炫习武,晨起抓瓦埕,插砂包,伸指如戟,笔力岂能不健乎!于是悬腕提笔,直如尺度,圆合规矩。锦申擅泳,是职业游泳教练。他的画作曾在马来西亚、温哥华皆举办过个人画展,以精淇湛的画艺倾倒东西之洋。使中华文化弘扬于海外,大丈夫之壮举也。

锦椠习画四十年矣,深居简出,苦心钻研,我曾得其画虎画龙各一幅,我各有填以赋,题画龙的一首是《水调歌头》:

泼墨生云水,鳞爪出其间。似觉一吟雷动,四座顿生寒。忽见欲张玉甲,只怕神晴一点,飞去不复还。头角峥嵘露,莫使叶公看。

飞六合,征八表,怒于颜。吸尽九天云雨,浩气吐狂澜。岂是池中之物,尺鲤舍身一跳,吹浪立如山。笔底惊风雨,欲掀白鹅潭。

题画虎的一首是《满江红》,词日:

一啸生风,乍瞥间,憟魂慑魄。眈眈视,破墙扑出,怎生收拾?莫笑使君惊箸盏,也教壮士张毛发。恃高皇帝救封王号,书于额。

恨狐鼠,啖其骨;不平气,吐之黑。更磨牙怍剑,去如燕侠。光电响雷天地小,吸虹吐月山河窄。正胸怀磊落写罡风,淋漓笔。

一举毫端动四方

杜甫的七言古诗《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题序云:“……往者诗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卢有光书法,反观之,依稀长歌《男儿当自强》,刀光剑影,豪迈雄壮而又不失羽扇纶巾,倜傥洒脱。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我想以老杜诗喻卢体书法未尚不可。卢有光的书体的确具有一股阳刚阴柔相参的艺术魅力。

卢有光书法之艺术美,是以其书写文字的点划和字形结构,体现了形体美和动态美。亦即一是用笔的美,二是字的结构之美。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谓之“落笔结字”,晋卫夫人在《笔阵图》谓之“其实有形”,都提出了“用笔结构”,这书法艺术造型的两大要素。

卢有光书法如果能以某种艺术形象比喻的话,也是最具东方艺术特色的中国戏曲人物的造型。卢有光的书法就如戏曲中的文武生,儒将的形象如同周瑜、岳飞、展昭、杨延昭、扮相俊俏英武,雄姿英发,斯文中透出刚强,儒雅而又雄健,倜傥中又透出一般凛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我曾经开玩笑对卢兄说:“你的字好像一个个带刀护卫。”不知卢兄认同否。

本来,作为书法艺术的对象——汉字,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具有三美,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其云“感目”之“形美”,乃是他审美情感的流露,表现于毫端,产生一种形体与动态的美感。

当然,卢兄这种创造美的功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他几乎半个世纪的勤奋努力,不懈攀登的结果。他认为他的艺术还在曲折的道路中艰辛地前进,还未及顶峰。即使是这辈子也不可能攀登到顶峰,他还是继续苦苦地攀登。

中国文字按电脑五笔字型输入法总结,计有横、直、撇、捺、折五种笔划。如同音乐中的八个音阶,美中的三原色,五种笔划在书法家的笔下,一样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画出壮丽的图画。卢兄在书法创作时,运笔自如,好比是公孙大娘的舞剑,张旭得悟为革,乃为“草圣”。而作为卢体书法表现程式,也如同舞剑,这剑光的轨迹若羿射九日、若群帝翔龙、若雷霆震怒、若江经凝光,自一种荡气回肠的震撼力。

他的《临池杂咏》诗有《人帖》、《出帖》、《章法》、《神韵》、《创新》、五首诗,总结他学习书法的体会,最基本的基本功,无疑就是临摹古人的字帖。卢兄临摹最多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其中《兰亭序》据说临了不下千次,这足以说明他的功夫不浅。除此,对汉《礼器碑》、《史晨碑》、魏《张猛龙碑》等碑帖也多次临摹。前人的书法如唐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怀素的草书,还有董其昌、赵孟頫、文征明、米芾、王铎、郑板桥等名家的皆精熟研习,揣摩神韵。卢兄十分强调学习传统,吸收传统精华,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把自己的个性、气质、文化底蕴、审美情趣,融汇贯通于书法之中,创造出一种近乎扮相俊俏英武,有儒将风度的文武生刚柔相济的艺术形象来。

首先是因为卢兄的“功夫到处砚亦穿”的“人帖”。才会有“此时始觉笔生花”的“出帖”效应。以实践他书法艺术“囊括万殊,裁减一相”,完成从形似到神似过程。体现了“读书万卷如通神”。这是一个书法艺术的“基本工程”,在此阶段中,卢兄可谓深刻地掌握各家各派书法艺术的精髓,用笔、结构、章法、神采,均以融汇贯通,以创立卢体的新面貌。

读卢兄的书法作品可“感受到自然的形体美及动态美。卢兄也写隶书、楷书,其通篇章法如互对崇楼峻宇,高下连结,画栋雕梁。整齐、匀称、协调的排列布局,如同古建筑结构所产生的美感。面这种美是从现实中来,你可以从建筑,从人体或其他事物的结构美,去领悟卢兄楷书或隶书的“静态美”,也就是形体美。

然而,世界上的万物,并不是静止的。一切事物占空间的运动轨迹的,无论是曲线或闪电状的折线,都会自己产生一种运动感。而这种动态美,张旭感受之,而使其草书大进。现实生活中诸如风雨之疾、闪电奔雷、野马之腾、鹰隼之击、游鱼之倏,都可以使书法家感受动态之美。在卢兄的的行草中,同样令人感受到一种“扬眉剑出鞘”的男儿热血中肠的阳刚之美。李白对怀素的草书,有“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的感受,因此有诗句惊叹“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同样,读卢兄的行草作品,何尝不令人有“进退钩拒,若秋鹰之迅击”的惊叹?正如卢兄的《章法》诗云:“通盘布局皆随意,错落参差似舞姿。”不同的书体,自有不同的章法,隶、楷强调匀称,整齐的静态美,而行草则突出“活”,也即灵活多变,出奇制胜。

王羲之的《兰亭序》予人的感受“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表现了一种平和、自然、含蓄的美。王羲之书法之美风格是多样的,但此《兰亭序》之美正是东晋时代士大夫对人生感悟的审美情趣,蕴含道家审美理想。我们来读卢有光书法艺术,可以感受到他对现实生活充满一种理想之美,这种美不是缥缈的,是蕴含一种具有深厚的岭南画派浓烈温润的画面;也可能是广东音乐明快欢跃的旋律,或许是南国红豆粤剧表演的鲜明、悠扬的节奏……如果说老一辈的书法家商承祚、侯过、容庚开了岭南一代书风,那么继往开来奇峰兀起的大概可以数卢有光了。

卢有光的《临池杂咏》的《神韵》有句云:“唯观气韵朴归真”。而这种思想感情融汇于传统审美,岭南特色的文化底蕴,无疑使卢兄的书法具有生动的气韵,天真自然,格调清新。由于他的基本功扎实,点划遒劲,无不体现书法艺术的线条美和字体结构的形体美,通篇的章法美。令人展卷捧读,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由于卢有光所处的现代是信息传递高速的时代,书法作为直接传递信息功能已经为电脑所代替,人们更看重书法艺术观赏价值。这就要求书法艺术必须于传统中脱颖而出,要突破传统,那就要求书法家有所“创新”。卢有光咏道:“创新基础倘牢固,挥洒自如在意中。”书法艺术具有抽象美,但又是反映现实的具象美。它的美在乎文字的笔划、文字的形体、文字的篇章,无不显示抽象的美。尽管如此,观赏书法总给人以美的形象的欣赏。读卢有光的书法,所感受的美,就粤剧而言,是罗品超演饰的“罗成”;就画而言,是岭南画派一代宗师关山月的“梅花”;就广东音乐而言,是名师刘天一演奏的高胡《步步高》、《鸟投林》、《平湖秋月》。这样,卢有光的书法艺术美又并不抽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所谓“晋韵唐法,宋意明态”面现代人崇尚的书法则更多是“妙不可言”,非“王、欧、颜、柳”而可蔽之。只有像卢兄那样,在书法艺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能开别具时代特色的一代书风。

羊城花魁谁曾占

程家焕是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文史馆画家,最擅画牡丹。作家杜埃和诗人韦丘都对他推崇至,在诗文中称他为“程牡丹”呢!家焕生于广州西关,西关是广州老城区,岭南文化积淀深厚。父亲是有名的宫灯艺人,虽说不上是书香门第,但也艺术传家,受乃父的艺术熏陶。家焕自幼就看着父亲扎宫灯,扎花篮,总描些花花草草的。这引起年幼家焕浓厚的兴趣。他在这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喜爱丹青。就于是他就喜欢往古董店、旧书摊、画店里钻。如获至宝地买了《芥子国画谱》及名家之作的印刷品,每天细细揣摩,辄必研读临摹,持之以恒。后来他拜岭南名家陈子毅为师,研习花鸟,画艺日进。

牡丹花可谓是中国古今画家创作不衰的永恒题材。一千年前的唐宋,尤其北宋的宋徽宗是个大画家,他创立了皇家“翰林图画院”。宋代的“院体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宫廷画家描摹牡丹只注重描摹牡丹“富丽华贵”的形态,充其量也只是“具象美”。一直到了明代,唐伯虎、沈周等一批文人雅士将牡丹题材引入文人画中,他们作画不再注重描摹对象的具象,根本地舍弃了牡丹艳绝奇丽,而只注重笔墨功夫,这也就是所谓的“抽象美”。一改院体画“勾线填色”的画法,将雍容国色的牡丹加以变形,追求其“性与梅竹宜,至荣华富贵风若马牛,宜弗相似也。”于是以泼墨为主,强调其“抽象美”。

近代百年间,岭南画派崛起,汲取了西洋画及日本画之长,引人中国画,改革了的传统笔墨。传统的中国画在尺幅素纸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其创作的特殊工具,毛笔、墨、颜料及宣纸,被中国画家运用得如天作之合。但由于受传统“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影响,跳不出点线结构的局限,在摹拟物象时,未能表现物象的明暗光影,焦点透视也表现不足。家焕的花鸟画是岭南画派的表现程式,腾踔蟠屈、道劲温润,笔线墨块极具情趣、意趣、谐趣,这些东方审美必具备三要素。同样的作画工具和材料,在家焕手中,能摹拟出种种栩栩如生的花朵和鸟儿。他画牡丹,一笔之间分层次或饱醮、或点蘸色彩,由淡及浓,点染深浅,一笔下去即分阴阳,着色浮突。这样使牡丹花瓣层次丰富,具有光感、质感和体积感。家焕不但在画牡丹,即使他所喜爱画的桃花、梅花、菊花、葫芦、寿桃……也显得其笔墨俊逸,色彩丰富。以画牡丹为例,家焕笔下所画美丽的精灵氤氲郁馥,充满生气。这就是家焕画的牡丹鲜明的艺术形象的“骨架”。这具“个性化”的绘画技巧支撑起家焕画的牡丹丰腴妩媚的形态,蕴涵了雍容华贵的灵魂。俊逸的笔调,浓烈的色彩,准确地再现牡丹富丽堂皇,国色天香的华美仪态。既抽象又餐象地表现了牡丹的风姿绰约。这也许是东方审美的宽容,“抽象美”与“具象美”的矛盾才得以统一。“中府之道”——东方审美强调的和谐,岭南画派传统的“半抽象”的独特美学性格,在家焕的画中得以淋漓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