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适宜的目标对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思想障碍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畏难情绪变为必胜的信心。在为孩子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每天学习的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让孩子逐渐适应。这就像跳高,一个人最高能跳160厘米,一下子升到这个高度,他可能跳不过去;如果分为120厘米、140厘米,最后再到160厘米,有了这三个台阶,跳过160厘米就容易了。例如,有的孩子一提到写作文就害怕。如何才能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使他不怕写作呢?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设计这样的“阶梯式”训练:首先要求他每个月写一篇作文,这时,他可能会觉得压力很大,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慢慢就适应了;到第二个学期则要求他每半个月写一篇作文;到第三个学期则要求他每个星期写一篇作文。如果“阶梯式”训练的目标设置合理,经过逐步加大强度的“阶梯式”强化训练,孩子就会把写作文当成家常便饭,自然就不会有畏难情绪了。
对待陪读要谨慎
父母箴言
陪读家长越来越多,说明现在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这无疑是好事。但另一方面,陪读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说,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小的方面说,陪读也很难真正起到促进孩子学习的作用。
上学读书做作业本来是孩子的事,然而在不少家庭,这却变成了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事。孩子读书,家长要陪读,陪读爸爸和陪读妈妈现在越来越多。孩子读书辛苦,家长陪读自然也不轻松,就像有的家长跟孩子说的“我为什么跟你一块儿受罪”,尽管这样,不少家长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又必须受这个罪。
家长们陪读主要是“陪”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陪孩子上下学
家长一般是先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下午下班时再到学校接孩子回家,来回都有家长的保驾护航。在过去,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时,家长才接送,现在孩子上了中学,家长仍然每天接送的现象十分常见,有的高中生放学后,家里不来人接就不敢回家。
2.陪孩子做家庭作业
孩子做家庭作业,家长则在旁边答疑解惑,有的家长还亲自为孩子解题、手把手地教孩子写作业。再就是家长陪孩子读课外读物,这是名副其实的“陪读”,孩子读童话故事,家长也读童话故事,家长孩子共读同一本书,孩子读诗歌散文,家长也在一旁读诗歌散文。
3.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
在一些大中城市的不少特长培训班、辅导班门前,经常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家长们在旁边陪练。教室里也经常坐满了陪练的家长,不仅教室里,教室外的草地、台阶上也坐满了家长。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动作不标准,还会临时客串一回教练,对自己孩子指指点点。最后,还有陪军训、陪考等。有的中学对高一新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天气闷热,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军训生活,准备了饮料食品和毛巾,站在烈日下的操场边等候。
4.陪考
陪考当然更常见,高考就不用说了,像期中、期末考试、竞赛考试等稍具规模一些的考试,考试当日,考场外经常是家长云集,考生在考场里紧张地应试答卷,家长们则拎着各种饮料和食品在考场外徘徊、等待。
看了以上的各种“陪”,我们不禁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关于陪读一事,一个有趣的比例也许值得我们深思:在家长这面,说要将陪读进行到底的,和呼吁“陪读无益”者,大约是8:2的比例;而在孩子那面,恰好是赞成陪读的占两成,不赞成者占八成。陪读能不能如我们父母所设想的那样“出效益”,关键不在父母是否“舍得下功夫套得住孩子”,而在于孩子是否甘心“被陪”,是否对这样近距离的监督有抵触情绪。一位在大学教书的父亲说:“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明了自己的责任,这比什么都重要,比今儿是否背了100个单词做了100道计算重要多了。”
有位名叫周俊彦的小朋友(11岁,上小学六年级)是这样看待父母的陪读的:
我上了6年学,我妈陪了我6年,我稍微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都逃不过我妈的火眼金睛,她立刻会冲过来数落我一顿,什么“你这孩子到现在还没有一点紧迫感啊!”,什么“你知道不知道考实验初中,少一分得交上万块钱呀!”,什么“瞧我为你做出多少牺牲,人家的妈妈有饭局有酒宴,我呢,多少应酬我都推了,为了回来陪你这小祖宗!你怎么还不明白妈的苦心呢!”
这些话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有次我忍不住顶嘴:“我又没让您呆在家,我自己的功课我自己有数。您也可以出去吃饭呀跳舞呀,只求您别天天在我耳边念‘实验学校’,别给我念紧箍咒就谢天谢天了!”为了这一句话,我妈打了我,还气得直哆嗦。我爸怒吼着要我跟妈道歉,他们都说我“没良心”!可我只不过说了一句大实话,我们这儿最好的初中每年从6000人当中录取300人,录取率比重点大学还小呢,我不敢保证我就一定能考得上。爸爸妈妈给我这么大压力,我也很委屈,我现在每天已经花十几个小时学习了,还要怎么样?您不愿意陪,可以不陪我,别给我这么大压力,也许我考上的希望还大一点。
适时适度的陪读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利的,但家长在陪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陪读的分寸,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如下弊病:
1.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这主要是由于家长陪读过于细腻而造成的。每次完成作业或预习功课,都由家长组织,家长说开始便开始,叫停便停,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安排内容与次序,孩子完全没有自主性,只是一味地服从。久而久之,学习对于孩子便成了一种被动的机械活动,没有家长的呼唤,孩子便想不起主动地学习。这种依赖性一旦形成,便很快蔓延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使孩子成为一个懒散、无责任性的人。这种作业中的领带性若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孩子就会变得懒于动脑动手,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
2.妨碍智力的发展
孩子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锻炼了大脑,发展了智力。由于陪读过细而形成依赖性的孩子,会把这种依赖性充斥他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势必会影响他对知识的获取。另外,由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对生活中的麻烦、小事情,他们也不肯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而是逃避或依赖,这不仅不利于他们培养自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智力的正常发展。
3.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读书,家长坐在一旁,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监视之下,稍有“越轨”行为便会招来一阵唠叨或训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约束感越强,心情的压抑和无可名状的烦恼就越多,这种消极的情绪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动机。
如果孩子年龄尚小,比如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或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陪读对于促进孩子的学习,其作用十分明显。比如家长陪孩子看书、识字、写作业,解答孩子的问题,这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融洽亲子关系,增加生活情趣。在这—阶段,陪读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陪读的时间和频率应逐步减少,直至减少到零。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他的自主意识、独立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习就完全成了他“个人的事”。
在很多时候,孩子都希望能自己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作息时间,希望能自己做主、自行其是,不希望受到家长的控制和干预,而且随着学校学习压力的增大,他也希望回到家之后能缓释一下学习压力,如果家长陪读,家长的眼睛时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使他容易产生被监控、被强迫的感觉,这不仅不能缓释压力,反而更进一步增加了他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另外,很多家长名义上是陪读,但实际上自己在辅导孩子的学习方面,能力相当有限,初中或高中水平的作业题、考试题,很多家长根本就不会做,孩子学习上有疑难问题请家长解答,家长自己也摸不着头脑。这更让孩子感觉家长只是在监督、控制自己,不信任自己。所以不少孩子对家长的这种陪读十分反感。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家长再陪读就会“吃力不讨好”,对孩子弊大于利。家长所要做的不是陪读,而是要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包括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充分信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还孩子学习的自由,而不是用陪读来限制这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