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克林顿的眼光与胆识
28586500000005

第5章 志存高远:有志才能成就伟业(4)

克林顿以后还了解到,有趣的是,事后不论在何时何地,别人问起西奥多·索伦森是否写过这样一句话“不要问你们的祖国能为你做些什么”时,他那小眼睛闪烁几下,总是小心翼翼地回答说:“请不要问。”

肯尼迪的就职演说让人想起过去的著名总统: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民主党众议院院长萨姆·雷伯恩也禁不住称这篇演说是1864年林肯发表演说以来最佳的演说。难怪肯尼迪总让助手们反复研究林肯演说词的“秘密”!

这一天中最为激动的当然数肯尼迪的家人们。他们一个不漏地参加就职仪式。老父亲又一次心甘情愿地拿出钱来,兴高采烈地招待亲属和好友用午餐。饭后,这列大队人马分乘三辆带有“肯尼迪家属”标志的大轿车赶到检阅台,围着总统齐刷刷地站着,观看着长长的游行队伍。

这天夜里,克林顿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也当选为美国总统,在白宫发表气贯长虹的就职演说,决定在美国真正实现种族的平等、和睦和一体化,冲破“困难的年代”,把从顶峰跌落下来的美国经济振兴起来,迎接“美国世纪”的降临。

也许是“总统之梦”的激励,克林顿很快加入了民主党。不久,肯尼迪提出人类将在60年代登上月球的伟大设想,震撼了美国社会。肯尼迪说:“我们要在这10年内登上月球,还要达到其他一些宏伟目标,不是因为这些目标容易达到,而是因为它们异常艰巨,是因为它们最能有效地调动并挖掘出我们的一切潜能和力量,还因为那是一个我们只愿接受而不愿延宕的挑战,一个我们决心要赢得的挑战!”

克林顿热血沸腾,他决心跟着肯尼迪,和民主党广大成员并肩战斗,为实现总统提出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2年,时年16岁的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代表,参加“全国童子军”活动,一应邀前往首都华盛顿,出席“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

第一次来到华盛顿市,克林顿就有一种亲切的宾至如归之感。他知道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美国的历史紧密相联。当时,华盛顿总统选择了位于波多可河东北岸、坐落于马里兰州与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这一片地区作为新首都的所在地。但这位领袖没有等到自己理想实现就与世长辞了。1800年,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把首都从费城迁到尚未全部建成的新首都。为了纪念华盛顿总统的伟大功绩,新首都命名为华盛顿,南北战争期间,联邦政府在这里屯有重兵,所以被解放的黑奴大部分涌向新首都,居住下来,世代繁衍,人口迅速增长,一直达到今天黑人比例占压倒优势的局面,而且历届市长几乎都是黑人。克林顿很佩服历届的黑人市长,他们富有远见卓识,把首都建设成了花园般的城市。

在大会期间,这批代表美国未来的童子军们,学政治、学军事、学管理,增长了许多新的知识。他们还以特邀身份步入国会山西厅,出席了各州参议员举办的午餐会。大家都以能与参议员们一道进餐而感到荣幸。

克林顿格外高兴的是,在那次午餐会上,他被安排与富布赖特同一餐桌。这位民主党参议员,现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同时又是阿肯色州老乡。克林顿早在家乡就听过不少有关这位传奇人物的传言,知道他毕业于乔治敦大学,是极富外交经验的老前辈,长期供职于参众两院的外委会,从罗斯福总统(1933~1945年)到肯尼迪总统政府,他都任过重要职务,参与制定了40年代以来的重大美国外交政策。克林顿对这位头面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特地举杯向富布赖特敬酒,说:“你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是我最崇敬的老前辈。”

这位元老呵呵地笑起来,说:“最崇敬的应该是我们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你说是吗?”

“是的。”克林顿纠正了自己的用词,加上了“之一”:“你是我最崇敬的老前辈之一。”

“请把‘最’字去掉。”富布赖特恳切地说,“最崇敬的词句,我认为只能用在华盛顿身上。”

克林顿没有想到,在国会山西厅非同寻常的午餐会上。还能接受富布赖特的语文指导。他点点头,说:“对,华盛顿是我们最崇敬的领袖;连拿破仑也说:‘华盛顿尽善尽美,子孙后代将怀着最高的敬意把他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缔造者来谈论,到那时,我的名字将在革命漩涡中消逝……’”

“好!”富布赖特这才接受这位小老乡的敬酒,把杯里的红葡萄酒一饮而尽。接着,他亲切而热情地同克林顿一边用餐,一边交谈起来,从阿肯色州的大西瓜,一直谈到美国的创立。他说:“你对华盛顿做过研究吗?”

“读过他的传记。”

“了解他的出身吧?”

克林顿说:“华盛顿出身于富豪之家。1743年他父亲病逝时,留下大宗遗产。但华盛顿不愿躺在父亲留给自己的遗产上享清福,决心靠自己的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自力更生,这就是华盛顿成功的基石。”富布赖特说,“华盛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那炽热的爱国心。在抗法斗争中,他战绩辉煌,建立奇功。”

克林顿说:“但是,胜利的光环却未能使华盛顿的部队摆脱险境。1754年7月1日,华盛顿部队被迫退至大草原的古堡。尽管他们已经饥肠辘辘,精疲力竭,仍拼命修筑工事,加固古堡,以抵御法军的进攻。7月3日,800名法军向困守古堡的华盛顿部队(其中具有战斗力者不足300人)发起进攻。关键时刻,风云突变,狂风暴雨使战壕迅速变成水沟,许多滑膛枪因子弹被淋湿无法使用。华盛顿指挥弗吉尼亚民团奋勇抗敌,伤亡惨重。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华盛顿率领余部撤出古堡和大草原,安全到达威尔斯溪营地。当时,英、法两国报纸均详细报道了整个战役的激烈情况及华盛顿日记,使他很快成为大西洋两岸的新闻人物和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得到弗吉尼亚省首脑和市民院的表彰……”

午餐会上洋溢着轻松气氛,大家相互倾吐各自都很有兴趣的话题。富布赖特很欣赏克林顿知识渊博,乐于跟这小老乡谈天说地。他说了不少有关华盛顿鲜为人知的轶事,令克林顿十分高兴。

在午餐会上,克林顿和其他代表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富布赖特的谈话。当时,《华盛顿邮报》记者曾经做了精彩描述:“富布赖特当时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介绍华盛顿总统的功绩,显然是希望未来的美国总统,将在他那土里土气的希望之乡涌现……”

席间,富布赖特几次拍拍克林顿的肩膀,热情地说:“好小伙子,努力干吧!我们都是阿肯色州人!”

这位老前辈一时成了克林顿心目中仿效的“角色楷模”。他说:“有你这长者代表我们家乡,我感到十分自豪。”

富布赖特在散席后,紧握克林顿的手,殷切地说:“更自豪的事还在后面,我相信你们这一辈老乡中,会有人入主白宫的……”

克林顿被说得心鹿儿怦怦直跳,他的总统之梦又升级了。

“总统梦”这时在克林顿生命的土壤中已成芽状物。无时无刻不在悄悄而茁壮成长……

别出心裁模拟竞选,假戏真唱如愿以偿

一位先哲说过:历史有时如同感情丰富的情人,富有戏剧性地捉弄人们。

如今,克林顿幸运地遇上了这位历史“情人”。他真想不到,一年后他又来到华盛顿,步入白宫参观,受到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亲切接见。

那是1963年的夏天,是阿肯色州美丽的季节。克林顿被学校推荐参加州举办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来到小石城的森林峡谷。林中十分幽暗,树叶上亿万颗水珠被夕阳一照,每颗水珠都变成了巨大的钻石,迸射出夺目的光彩。微风拂树,水珠在枝头转动,由橙黄变桔绿,由亮蓝变靛青,由姹紫变嫣红,还有些天知道该用什么字眼来形容的光彩,真叫人眼花缭乱啊!一阵强风撼树,无数带着阳光的水珠从树梢上层层滴下,宛如万点彩色的流星陨落。有时,从千万点珠光中,还会闪出一道彩虹来。此情此景,真仿佛是华盛顿的节日焰火。

小石城,是阿肯色州首府。克林顿来过好几次。但每一次都是匆匆过客。这次参加夏令营活动,在首府呆的时间较长,对这座城市才有深一点的印象。这里位于阿肯色州中部,地处阿肯色河畔、瓦奇塔山麓之间。克林顿素有调查研究的习惯,这次对市名也弄个“水落石出”。原来,市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1722年伯纳德·哈普在勘察阿肯色河时,在河畔发现两块嶙峋怪石,他分别称之为“大石”和“小石”,后小石被用作一铁路桥的桥墩,并在该地建城;另一说是,阿肯色河自山地蜿蜒流至此地,南岸恰有一向前突出的石块,过往行人常将其作为过河的垫脚石,后在该地建起城镇,取名“小石城”。

早在1821年,小石城就是一个重要渡口,1836年阿肯色加入联邦时被定为州府。南北战争初期,该市反对联邦。1863年小石城战役在此进行。19世纪80年代,随着州内铁路的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中心。20世纪40年代,由于这里有丰富的煤、铝矾土、石油、木材、天然气等资源,各种工业均得到发展。最近,阿肯色河的船闸、电站等水利工程建成,小石城成为河港。于是,经济才开始出现起飞。

社会调查是夏令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克林顿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很好的发挥。他写的关于小石城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的调查文章,被评为这次州夏令营活动的一等奖,并被推荐到州府报刊发表。

夏令营的组织者们为了使青少年更多地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别出心裁地在这个森林峡谷中组织了一次“总统”模拟竞选。竞选的原则是公开平等,其方法是先按学生的意愿分成两个“党派”,并且各自委任“内阁成员”,然后依照美国法律规定的大选程序进行公开竞选。

克林顿以极大的热情参加“竞选”。对于这位心怀“总统之梦”的未来总统,这真是一次难得的绝妙的演习场所,经过一系列的角逐,有的当选为“参议员”,有的当选为“州长”。敢于出人头地的克林顿,有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决心竞选“孩子共和国”的“总统”。

在两个“党派”总统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时,对方大谈对外扩张、发展经济和安排就业,竞选纲领杂乱无章,“选民”们抓不住要领,弄得无所适从,很快处于不利地位。而克林顿却以创造崭新的美国文化为重点,从提高国民素质人手,提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国际型开放规模型的集团化经济,确保美国永远立于超级大国的战略方位。由于克林顿抓住“竞选”之纲,纲举目张,赢得“选民”的高度评价。

前不久,克林顿精读了丹尼尔·布尔斯廷著述的《美国人:开拓历程》这部涉猎广泛的巨著,思想上收获很大。布尔斯廷博士是国家历史与技术博物馆馆长,美国著名资深历史学家。克林顿从他的著作中得到丰富营养,为这次“总统”竞选演说奠定了基础。

克林顿说,如果说,中世纪教育的理想没有什么特点,至少它的内容是十分明确的。早在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前。人们已把传统的“通才教育”规范为攻读七门(不是六门、也不是八门)文理科课程,认为对一个自由人来说,这是恰如其分的学习内容,所以才称之为“通才”教育。“高等”大学的各个院系也同样明确地在教学内容中纳入了神学、法学和医学。而在美国的具体条件下,无论是通才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全都失去了它们古老的明确性。一个人在新世界里地位和身份都是如此之不确定,流动性又是如此之大,他根本无法预先知道哪一种学习内容对他特别适合。在欧洲文化中,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区别反映在学习题材的区别上:“文理”科课程适合“自由”人,属于劳心阶层;“劳作”科课程则是干具体体力活的人所必学的。这种区别长期以来把科学同技术分割开来,而打破这种区别是取得进步的关键。同样,以“哲学家”为一方和以实际的“发明者”(这些人被故意贬称为“机械师”、“设计者”或经济“冒险分子”)为另一方,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严格而具有分化作用的。这些在欧洲由于习惯、法律和语言的缘故已经被神圣化了的区别,一旦到了美国,就变得模糊不清和不自然了。

克林顿从美国的实际出发,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本质。他说,殖民时期的美国既有其局限性又有着种种机会,从中产生了美国的理想。它源自这样的信念,即知识也像新世界本身一样,刚被发现了一半。英国的一些小册子,诸如理查德·布拉思韦特著的《英国绅士》,曾警告那些将要成为绅士的人不要在任何一种专长面前(无论是跳舞、击剑,还是阅读或写作)显示出自己精通此道,以免使人误认为,他因为没有万贯家财,才被迫以此道为生。如果说,早年弗吉尼亚某些未来绅士由于担心对某些专长显得太精通而有意留一手,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那种带着绅士味道的愚昧无知是不合美国人本性的。在美国,无论精通哪一行(可能除了腐儒或垄断者的所谓专长)都是受欢迎的。

克林顿最后强调指出:“创造崭新的美国文化的历史重任,落在我们战后出生的新一代人身上。我想,我们一定能够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我们一定能够把强大的美国继续向前推进,为人类的进步和全球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在夏令营进行的“总统”模拟竞选,克林顿如愿以偿,当选为“孩子共和国”的“总统”。于是,在“总统”克林顿率领下,当选的“参议员”、“州长”等领导人获准到华盛顿旅游,游览名胜,参观白宫,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在白宫的玫瑰园,肯尼迪总统微笑着与同学们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肯尼迪总统对克林顿说:“我从报上读到你的竞选演说,很有特色。”

克林顿谦虚地说:“我对美国的文化、社会研究不深,有的提法可能不当吧?”

“你敢于提出来,就应该受到鼓励。”肯尼迪总统亲切地笑了,说,“你们是美国未来的希望,世界美好的明天是属于你们的。”

此时此刻,克林顿的心潮如同密西西比河的浪涛在翻滚。他似乎看到那令人万分激动的一刻就在不远的未来向他招手微笑……他回首望去,美丽的白宫在湛蓝的天空下发出神话般的光芒,他在心中默默念道:“美丽的白宫,我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