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克林顿的眼光与胆识
28586500000009

第9章 付诸行动:雄心勃勃投身政界(4)

这个法案在阿肯色州教育界与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出现一片争吵声,使学校当局处于不知如何安排新课程的窘境,并给全阿肯色州带来一场宗教大论战。

后来,怀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又说漏了嘴,他说他在批准这个法案时并没有看过它,意即他与这个法律没有关系。新闻界当即抓住他猛轰,说他在没有看一个法案之前就草率地签署它,证明他是一个“粗心无能的州长”。

阿肯色州的“创造科学”之争还引起全国新闻媒体的注意。美国民权自由联盟很快提出起诉书,向联邦最高法院控告这一法律违宪。联邦最高法院审理此案后,很快裁决这一法律违宪并使之无效。怀特为此颜面扫地。

怀特还做了其他一些蠢事:他上任后撤销了克林顿所建立的一些州政府机构;取消了一些改革计划或把它们合并到其他一些机构的计划中去;他还没有理由地解雇了克林顿以前信任的一些州政府官员:他还提高了阿肯色州的公共事业费用,但对公共事业的投资却很少。教育界对怀特不提供足够的教育经费感到十分不满。学校教师中有人开始亮出广告:“不要责备我,我选克林顿”,一时在校园风靡开来。

在怀特倒霉的时候,克林顿的政治生涯开始出现转机。克林顿在挨过一段时间的冷落后,开始从消沉中振作起来,并伺机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1981年春,克林顿面临一个极佳的东山再起的机会。那一年4月,小石城的新闻界正在准备他们一年一度的讽刺剧表演,这个表演通常要请一个名人作为“神秘的特邀演员”来表演滑稽可笑的独幕讽刺剧,最后在表演结束时才露出他的真面目。当年,讽刺剧表演的题目叫作“古巴人与汽车牌照”。剧情意在讽刺克林顿担任州长时的错误。主持这一活动的人竟别出心裁地邀请克林顿为“神秘特邀演员”,客串演出这个讽刺他本人的讽刺独幕剧。克林顿认为这一活动对他不友好,愤怒地予以拒绝。

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她丈夫东山再起的一个机会。她竭力劝促克林顿接受邀请去参加表演。在妻子的一再说服下,克林顿改变初衷,决定接受邀请参加演出。

在登台表演那天,克林顿扮演一个被古巴难民劫持的飞行员,头戴一个老式的皮制飞行员头盔,将整个面部都遮掩起来,使观众认不出他是谁。他一个人独自在台上不出声地表演,做出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在表演将结束时,他突然取下头盔,发表一段独白,调侃自己与现任州长怀特。克林顿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逗得坐在观众席前排的怀特州长与全体观众捧腹大笑。人们非常欣赏他的表演,对他报以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克林顿的魅力又复活了。

自此以后,克林顿的信心增强了,脸上又展现出人们所熟悉的笑容,他从政的热情与活力也再度发挥出来。他开始自信潇洒地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并频频前往阿肯色州各地发表演说,向选民表示道歉,请人们原谅他过去的失误。

1981年,在新一届州长竞选开始后,克林顿在妻子希拉里的支持下,决定再度出马竞选州长,重返阿肯色州政治舞台。他上电视发表了30秒钟的竞选广告演说,向阿肯色州人民宣布,他愿意再一次竞选州长。他告诉人民,他已从过去的错误中得到了教训,他希望选民们再给他为他们服务的机会。

克林顿投入州长选举后,首先战胜了民主党内的竞争对手,获得了与现任州长再度较量对决的机会。他告诉人民,他这次竞选的主题是“工作机会、教育改革和改善公共事业管理”。他指责怀特在州长任内提高了公共事业费用,却未给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他引用新闻界对怀特的批评,对其施政方针与措施进行抨击。他还提出“不倾听人民的意见就不能领导”的口号。克林顿的这次竞选,以在野之身采取主动进攻的姿态,逼得企图竞选连任的怀特州长难以招架。

在竞选的关键时刻,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罗德姆根据竞选形势的需要与广大选民的心理要求,公开宣布接受丈夫的姓,改名为希拉里·克林顿,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全力以赴地支持协助克林顿竞选。

希拉里的改名与助选,在阿肯色州选民与舆论界产生巨大反响。《阿肯色纪事报》发表文章评论说:“克林顿夫人在政治家的妻子中肯定是一位最优秀的演讲人,她也许是唯一能让听众充分接受她个人优点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作为某个人的妻子。她是伊利诺斯州人,也许她比传统的南方州长的夫人更活跃更直率些。她现在改随她丈夫的姓意味着正在软化她的形象,这显然获得了成功。她已成为一个在传统的南方风格中善于握手交际的竞选人。”希拉里的改名与助选,为克林顿的竞选带来极大的帮助与好处,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政治决定。

在这次竞选中,克林顿还得到贝西·莱特女士的帮助。莱特在1972年曾与克林顿及希拉里一起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开展助选活动,这次她应邀来小石城主持克林顿的竞选运动。莱特头脑敏锐,经验丰富,办事果断,她要求手下人员迅速处理竞选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她负责领导的克林顿的竞选班子给阿肯色州新闻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媒体称她是一个“顽强献身、工作努力、十分有效率的竞选团队”。莱特及其手下工作人员为克林顿赢得这次竞选立下汗马功劳。

在最后的大选战中,克林顿获得54.7%的选票,大大超过怀特的得票率,终于把怀特逐下州长宝座,一雪上次竞选失败之耻。

经过两年的沉寂反思,克林顿终于以新的面貌东山再起,重新回到阿肯色州政治舞台。他成为阿肯色州历史上第一位在竞选连任失败后重返州长官邸的州长。这次东山再起,为他的政治前途展现了更广阔的未来。

费尽心机,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

克林顿从36岁起,重返阿肯色州长办公室,在州长的职位上一干就是10年。10年来,他先后战胜了弗兰克·怀特、伍迪·弗里曼、谢菲尔德·纳尔森等共和党候选人和民主党内部候选人对他州长职位的多次挑战,连续4次连任成功,这在阿肯色的历史上,乃至美国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有人说,克林顿是童年坎坷,仕途平坦。但在这平坦仕途的背后,也还是凝聚他身心劳作和苦斗的辛酸。客观地说,克林顿对从政渴望的执著追求,支撑着他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他的先天素质和良好的教育经历,也使他能够较快地适应美国政坛那种你死我活的政治角逐,逐渐成长为政治钢丝上的出色演员。

克林顿在他10年州长的任职中,善于抓住阿肯色民众急于改变本州落后面貌的心理,努力塑造自己改革者的形象。他的每次州长竞选,都能慷慨激昂地向选民抛出许多诱人的许诺。每次就职演说,他都能勾画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改革蓝图。每个任期,他都能提出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议案。

有人讥讽克林顿,非常热衷于在政治广告中渲染他改变现状的决心,而阿肯色的现状能否真正改变,对他来说似乎并不是最主要的。

1985年,克林顿开始了他州长的第三个任期。就职演说那天,晴空万里、寒风凛冽,近千名热心的支持者在寒风中颤抖着听着他的演讲。

克林顿在演讲中告诉人们,他将实行一项被他称为“人民事务”的宏伟计划。几天后,州立法联席会议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听取了这位年轻州长的计划报告。讲台下,州议会和参议院成员的手中都拿着一份长达312页的计划材料,这还仅仅是克林顿提出的各种议案的一个简略摘要。这个计划报告涵盖了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打击犯罪和公共事业管理四个主要领域。

阿肯色人的确从克林顿未来建设的构想中又一次受到鼓舞,对他的改革计划充满了信心。

两年过去,克林顿声称将努力发展的阿肯色经济,并无明显起色,他曾发誓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许诺也难以兑现。然而人们发现,克林顿在这届任期中还是做成了两件事,这两件事都与他与弗兰克·怀特竞选州长的第二次较量有关:一件是通过了教师考核法案,另一件是他当选为全国州长会议主席。前者给他造成了很好的新闻轰动,后者则为他连任州长铺平了道路。

1986年,克林顿连任州长的主要威胁是来自共和党候选人怀特,怀特曾在1980年的州长竞选中,把克林顿赶出了州长住宅。但两年后,卧薪尝胆的克林顿又击败怀特,重返“故居”。这次与怀特的再次决斗非同小可,旧恨新仇使得克林顿全力以赴投入到州长竞选;兑现他讲演中的许诺则不那么重要了。后来,克林顿在回忆起他以64%的选票第二次击败弗兰克·怀特时认为,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胜利之一。

克林顿连任州长的10年间,的确也有过不少新的想法。他在仕途上的恢宏蓝图要求他必须这样去想,这也符合他踌躇满志的年龄特征。但他在实施这些新想法时却缺乏那种坚定不移的个性。

少年时期的克林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看人脸色、讨好他人的生活习性。他必须安抚酗酒成性而又脾气暴躁的继父,在母亲与继父的冲突中进行调和。这成为他妥协性格的心理来源。克林顿从不承认自己软弱,自然也就不喜欢有人说他有妥协的个性,1979年他第一次当上州长,青年得志的狂喜,曾使他试图摆脱自己多年来迫不得已的妥协性格。作为一个32岁的自由派改革者的形象,他驰骋于阿肯色州府,魄力十足,盛气凌人。由于他在实行自己新的想法的改革中热情太高,过于自信,结果是四处碰壁、焦头烂额,以至于丢掉了州长宝座。这段痛苦的经历。使他又复归了妥协的性格,后来他东山再起,重新回到州长办公室。

此后,尽管他仍然以改革者的姿态不断抛出新的想法,但在实行中更加注重权衡大的趋势对他仕途可能带来的影响。稍有挫折,他便马上随入大流之中。有人说克林顿在既得利益集团面前从不说“不”字,把他描绘成一个没有骨气的人。美国全国新闻广播公司(NBC)“夜间新闻节目”对克林顿的评价是:“喜欢妥协胜于喜欢对抗。”还有人说他“简直太喜欢妥协了”。克林顿本人尽管从不认为自己过于软弱,但他承认调和与征服对手相比,对他来说前者要重要得多。

克林顿凭借着娴熟的和解与妥协的技巧,费尽心机在变幻莫测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

克林顿在重新当选州长的那一年,曾经提出了一个提高公路卡车载重量的议案。阿肯色的许多工业都是依靠自己的卡车队运输自己的产品,增加卡车载重量有利于提高阿肯色工业和运输业的竞争能力。这个议案的实施将有可能使阿肯色州每年增收上亿美元。议案理所当然地得到阿肯色工业界的支持,但也遭到州公路委员会的反对,他们认为,提高卡车的载重量将造成对公路的更大的损害,指出这项议案把目标指向了公路委员会收集的数百万美元的公路基金,并且提出了一项克林顿意料之外的议案。代表阿肯色工业界的前进委员会和公路委员会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种势力的争论分别代表着阿肯色工业巨头和民主党元老的经济利益,因而最终导致了阿肯色州的两个最大“院外集团”涌入州议会大厦的前厅。这种院外活动集团也称“第三院”,是美国垄断组织为收买或胁迫议员使立法为其服务所派出的专人或专门机构,因他们一般活动在议会走廊、门厅、休息室等而得名。

面对两个强大势力的利益集团,克林顿采取了两不得罪的中庸方案。一方面,他签署了提高卡车载重量的议案,给工业界做出一副重视经济建设的姿态;另一方面,他明知公路委员会提出的针对外州卡车的税收方案会导致其他州的报复,但仍称赞公路委员会议案的通过是“最主要的成就”而批准之。事实上,克林顿把这次挫折描绘成1983年最令人失望的插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