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33

第33章 关麓

魂牵梦绕终无悔

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去的地方,人生中有太多如此这般吸引人的种种,连梦中都是,所以古人就说:魂牵梦绕。关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身心因对周遭事物熟悉和无奈而渐觉疲惫时想去的地方。白壁墨瓦马头墙,青草乌檐石板路就成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卷,当回忆的思绪慢慢打开时,它们就一幅幅地在眼前翻过。

村边清澈的小河,沿河人家院墙根儿下一朵接一朵开得正艳的牵牛花儿,蓝蓝的天空,碧绿的稻田,足以把沉浸的思绪唤醒,让人们又变得开朗和活泼起来。

来到路口,问起村中的人,才知道原来这里也叫“官路”。这里古称“堑下”,因地势非常隐蔽,在此地建村可免战乱侵扰,俗称“官路下”。从村中的路口开始一直往岭上去,全由石板铺成,原先是驿路,是通往外面的主要道路,只不过现在已经基本上失去原来的作用了,路也只是原来的一部分。

由于村里八大家结构别致,异常精巧,所以在这里是非要导游不可的。接待处掌管每户人家的钥匙,而没有导游的带领,你是无法进入这些古民居的。外人入宅宛如进入迷宫,独自一人是无法领略个中情节的。

“八大家”为关麓村的核心建筑,是同宗兄弟八人所建的八座豪华住宅。从外面看上去八座宅院自成单元,各有天井、厅堂、庭院和花园,走进去才知道这八幢古宅是互相通联的,甚至屋楼上下都有门户相通,组成一个联幢民居群,意喻兄弟连心。整幢大宅由于布局紧凑而显得高大冷峻,走进里面会有一种很深的苍凉感,内部由于多年没有修理,显得有些破旧。那种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深宅大院里阴郁、扭曲的家族悲剧。但是宅内大厅的描金彩绘,却雍容华贵,虽历经沧桑,依然犹如新作,鲜艳耀目。

在这里,你能再次感觉到徽商亦商亦儒的特点,就拿这八间古宅的宅名来说,大部分都与书相关,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居”为首,自北向西依次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只看这些名字,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就扑面而来。想想如今的房地产商动辄就“至尊”、“豪宅”,不能不让人感叹。从这些文化氛围浓厚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徽商的心理:经商毕竟不是正道,读书考取功名才是光宗耀祖。

从八大家出来就到了迎祥居,这两座房子是比邻的。四合大屋,墙院深广,厅堂轩敞,无木不雕花是徽派建筑典型的特点,但是这栋楼的构思奇特、做工精巧实在是不多见,满眼满屋都是形态各异的雕花。从堂屋的左侧,穿过偏厅,眼前的长木梯便可通向秀楼,握着细细的木把手,小心翼翼地迈上又窄又陡的楼梯,心里还真有几分担心,实在是想象不出,旧时的三寸金莲,怎么迈上这又窄又陡的楼梯?这窄小的闺房,定是深锁了许多忧愁。站在小姐的绣楼向下看去,小小的院落枝繁叶茂,尽管算不得庭院深深,倒也精致典雅。推开雕花大门,阳光和绿色扑面而来,顿觉清爽了许多。倚靠在绣楼的美人靠上,慢慢地去想象绣楼小姐的昔日情思。

走出迎祥居,青黑的石板在脚下发出幽光,两边是斑驳的高墙,天空被高墙剪成狭狭的一线。穿过一条条狭小幽长的小巷,一座座古朴陈旧的宅院里,空气中盘旋着种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气息。小河边浣洗的村妇表情宁静、眼神清澈,一如这古老的村落,与世无争。夕阳西下,路在天涯,且细听流水轻吟,徐风浅唱,唱那白墙黛瓦的故事,吟那雕花秀楼里的互诉衷肠,忘却了,又记住了,无怨无悔,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