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28660100000015

第15章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

———《春秋毂梁传》后主刘禅都声称自己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注引《魏略》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台湾军事史家李震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赵藩

投机取巧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也把这个人的战略思想带出来。在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名造一时的还有他跟刘备讲的“隆中对”。草堂之中的这番话语,可非同寻常,“隆中对”中包含着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往后看,整个三国演义中,蜀国从始至终都是按照它里面所讲述的步骤去做,尽管有时没有全部按照自己的意识去走,但是大体上没有脱离主线。那么“隆中对”是否真真像人们所想像那样,高深莫测呢?诸葛亮为什么向刘备抛出“隆中对”?“隆中对”是否真是一个完整的战略指导纲领呢?如果是为什么蜀国没有统一华夏,反而是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如果不对,那刘备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怎么就欣然应允了呢?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二十七岁。在自己隐居的隆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式作出了细致的分析,摘自“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对话如下: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隆中对》在千百年中看来确实是极伟大的战略构想,不仅将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彻,也把刘备应该采取的步骤设计得有条不紊。但《隆中对》的确也存在缺陷。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一条是从汉中出兵关中,指向陈仓(今宝鸡)与长安。另一条是从荆州北部出兵中原,指向南阳与洛阳。毛泽东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毛泽东作战的战略讲究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拳头打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这种办法是上上策。中国兵法上也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二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诸葛亮这二分兵力作战思想理论上就是不可取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偏差,一是曹操来得太快,不等刘备吞下荆州就来了;二是孙刘联合抗曹,荆州成了孙刘联盟的软肋,最终导致关羽被杀,刘备托孤白帝的悲惨结局。

诸葛亮在给刘备的战略图上轻描淡写加了一笔,看似不经意,却对刘备起了非同寻常的影响,这一笔写的是:按照我的思想做,等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时然后寻找机会,就可一统中原。这段话可说是一颗惊雷,刘备要的就是得天下,不为这还不求贤呢。可是就是最后这句话,最能打动刘备的心。刘备想做刘秀第二,诸葛亮恰恰正好看懂刘备心思,当然不能说诸葛亮包藏祸心,毕竟《隆中对》是他精心研究出来的,只不过是把他卖给了最应该得到的买主。

诸葛亮制定这个“隆中对”为的就是等一买家高价卖出。他跟刘表有亲戚为什么不把它献给他。他哥哥在东吴谋职,为什么不送给吴主。偏偏等刘备来了,才拿出来。因为诸葛亮一直在观察时局,观察刘备,他必须找一个适合他的主子。

《隆中对》的策略也不是多么高深莫测,其中所走路线也是挪移前代人所走的路子。

我们细心翻看历史就不难发现,诸葛亮制定的路线与当年刘邦和刘秀夺取天下的战略有相似之处。首先,他伐魏路线和当年刘邦出川的路线如出一辙,几乎就是拷贝刘邦的,但三国时期的中原和楚汉争霸的中原已经完全不同。

楚汉争霸之前,咸阳(也就是三国时期的长安)长期作为秦国的都城,一直是秦国的政治中心,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即使项羽刚刚灭掉秦国时,这种政治中心的转变不可能马上就能行通。加上当时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粮草丰富,所以说刘邦出川首当其冲要打下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不但如此,刘邦还收降了关中地区守将章邯的二十万秦军,这也是日后刘邦争天下的根本。

反观三国时期的情形,东汉时一直以洛阳作为都城,而曹操挟天子就以许昌为都城,直到诸葛亮出祁连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了。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时,许昌作为曹操的都城已经一段时间了,加上刘备还要夺荆州、益州、汉中三地,到北伐时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转移到许昌。这样即使蜀汉出汉中攻下长安,对曹魏不会有致命的影响,等出了汉中的山地后,曹魏的骑兵对蜀汉的步兵有天然的优势,曹魏强大的国力又是蜀汉不能比拟的,这样占领长安的后果只是进不能攻,退不能守,蜀军被钉死在长安,慢慢的消耗殆尽。而放弃长安也不是容易做出决定的,毕竟长安对于蜀汉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在国土上。

如若集中优势兵力,全军压进步步为营,也许三国历史就要重写。关羽以荆州的地方军就可以围困襄樊、水淹七军,使曹操欲迁都邺城以避其锋芒。若以蜀汉全国的兵力攻襄樊,曹操能选择的只能是亲率大军在襄樊对峙刘备,至于战况如何,那还真就不好下定论了。尽管这样的方针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总比诸葛亮出兵路线要好一些。当然,诸葛亮北伐时,荆州地盘已经不归蜀国统治了,被迫只能从汉中出发。但是这也不能抵消诸葛亮的战略漏洞。

接着再看,走光武帝刘秀的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各地诸侯和农民纷纷起义,刘秀作为刘汉天下后裔(汉高祖九世玄孙),夹杂其中,但他没有立刻打出他是刘氏贵胄旗帜,而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正当大家筋疲力尽时他再各个击破,一统天下,恢复大汉。

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并不是必有非凡能力的人,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周围环境使自己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力量。做事张狂,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当别人跟你做同样事情时,他就会处处留意你,处处提防你,处处阻碍你。刘秀做得好,他成功了。刘备学的太像,失败了。梅兰芳大师曾经对学他唱戏的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跟我学戏,学我的唱功,学我的身,眼,手,法,步。要从精髓上下工夫,要有创新,如果你学习的跟我一模一样了,那你就是失败了,用梅大师的话说你在艺术上就等于是死了。刘备学刘秀在基础上是没有什么错的,可他学的不够技巧,他学死了。当天下群雄并起之时,刘、关、张三兄弟的大名早入诸侯心中,不管现在他怎么掩藏,也挡不住其锋芒。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已经看出,天下能称上英雄的就只有曹操和刘备。

其实,从军事地理学和外交学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也不能成功,可能我们现在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不过,诸葛亮制定吞并荆州之举欠妥,荆州是一个功伐之地,无险可守,况且离吴魏两国都很近,荆州又未经过大战争破坏,相对富庶。那样的话,荆州必定成为另外两个国家的抢夺目标。毕竟一块肥肉放在那,谁见了都想尝两口。

“隆中对”成为蜀国建国的纲领,给正在处于迷茫中的刘备以光亮,可它的指导思想,把本已处于弱势的蜀国无意中分散了势力。因此说,在一开始蜀国就走了一个错误路线。“隆中对”只不过是诸葛亮投机取巧,针对刘备想寻找立足地的急切心理,打了一个心理战,用几句大话蒙蔽了刘备。

欺上媚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篇《出师表》感动了千万人,据闻唐宋两代,为官者读《出师表》而不落泪,便是不忠!可见《出师表》在人们眼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也是这个《出师表》暴露了诸葛亮“醉翁之意”。《出师表》中诸葛亮到底隐藏了哪些秘密?

中国汉字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极赋魅力。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则能引出不同的意义。不然也不会引出文字狱这样的冤假错案了,当然它也能带来难言启齿的好处。

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他手下有个幕僚正好看见,于是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屡战屡败”强调的是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有指挥不利,失职之罪;而“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

曾国藩运用文字游戏为自己赢得利益。早在他千年之前的诸葛亮也制造了一次文字骗局。

诸葛亮写过两个《出师表》,习惯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初中课本里曾收录过《前出师表》,是一篇语言比较优美的文言文。也是两篇《出师表》中比较有名的一篇。

建兴五年,诸葛亮欲出岐山,北伐中原,临行前给后主刘禅递上《前出师表》,这是一篇表决书,也可说是一个军令状。文章之中陈述自己此去之决心,大谈自己走后刘禅需要做的事情。言辞恳切,感情真挚,让人读了眼圈发红。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立下豪言壮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是臣下给君主的奏章,要对里面所说的事情负责。但是此次出兵并没有达到他所说的结果,他班师回朝后,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后主从之,乃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前后一看,诸葛亮写的这篇文章典型的忽悠刘禅,是诸葛亮给刘禅灌的迷魂汤。

文章开篇就盖个大帽子,讲述先帝英年早逝,留下这个家业,不过也面临着危险了,朝中臣子仍然坚持不懈地辅佐你,是因为他们在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现在你要做的是恢复信心,广开言路,内外平等,重用臣子。首先就把危险系数调高,陈述事情的恐怖性。为他下一步工作做铺垫。

诸葛亮写这个《出师表》的真实情况,可不是他在文章说的那么好听。不妨细看,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他对政权的分配想法。诸葛亮出师走后,要刘禅处理内政是听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处理军政时多听从向宠。这些人都是先帝在世的时候特意培养留给你的,先帝也曾经说过这些人有能力,陛下可以放心用人。

诸葛亮大权独揽、权倾朝野,明显地时常对后主刘禅指手画脚,甚至还表露出咄咄一副逼人的威胁态度来逼迫刘禅,同时在他心里还有着许多忧虑。

他在《出师表》中,先说了当前是危急存亡之秋,形势严峻,而后话锋一转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其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说,就把刘禅的“宫中”和他开府的“府中”归成了“俱为一体”,将皇帝的宫中等同于他的丞相府。然后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就进一步地明确要求刘禅把宫中的事体也要交给他“开府”后的幕府来管,不用宫中的管理机构来处理了。而如若刘禅不答应的话,那就是“内外异法”了,那么“陛下”你就有不“开张圣德”,不“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而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并且有“偏私”和不“平明”的嫌疑。

诸葛亮罗列了许多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将会产生的罪状之后,刘禅是不敢不应。诸葛亮吓唬了刘禅一通之后,接着又叙述自己出征的目的:“讨贼兴复”。诸葛亮一直打着这个旗帜,要挟刘禅,说这是先帝遗命,《出师表》中出现先帝一词就不下八处,在新主面前说老主,目的是为了使刘禅不要忘了,刘备死时说要视丞相如父。诸葛亮也真心实,偏偏真就以相父自居。

诸葛亮觉得这样还不够,诸葛亮又举荐了将军向宠“为督”,掌管京师的近卫军,此前近卫军头领是刘备的心腹赵云,刘备以赵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在进成都后升为翊军将军,翊,卫也,依然是刘备的头号保镖统领。而此刻诸葛亮将其带走出征,换成了自己保荐的向宠。

现在给刘禅身边全部安排上自己的人,让外人无可乘之机。最后还不忘了,重重加了一笔:“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实际上并不是那么档子事,诸葛亮给刘禅这些名单中,上面所说的人都是诸葛亮介绍的。换句话说都是诸葛亮的人。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是在打预防针。诸葛亮害怕他出征期间里发生变故,第一次北伐时,他最大的政敌李严还没有被贬,如果他在前方作战,后方被李严乘机夺了权,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明显的还有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明摆着告诉刘禅,我说的这些人都是贤臣,你要多亲近他们。朝中还有些小人,你要疏远他们。这些小人是谁啊!显然是我没提到的那些人了。你刘禅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要是不按照我说的去做,那你可要走后汉倾颓老路了。这跟诸葛亮在“隆中对”最后一句话作用一样,“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已经忽悠过刘备了,按照我的步骤走则天下可图。这次又来忽悠刘禅,按照我的步骤走可以兴隆。同样计谋都用在了刘备父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