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28660100000018

第18章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中原竟不到,置阵犹无所。

———苏辙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

诸葛亮治蜀是建筑在严刑峻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筑在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基础之上的。

———中国历史学家周一良《论诸葛亮》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

赔本买卖

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种荣誉吸引众多追捧者,一种利益牵动无数人的心,当人们在名和利,权和钱之前往往会失去理智。有些人为了名誉才去做能够获得名誉的事,有些人为了权力去做能够获得权力的事。人往往怀有隐秘的个人目的。“钓名之人,无贤士焉。”“以荣誉为钓饵,既可以引导人的向善,也可以驱使人们作恶。”苏辙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中原竟不到,置阵犹无所。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心塌地辅佐刘氏父子,他为的是什么?

追逐名誉的人,因为得不到名誉而耿耿于怀,直至对善行产生抵触。“不想流芳千古,也要做遗臭万年”。而当他们一旦获得名誉,又会到处去张扬。并以此为资本,谋取个人的私利。正如荀子所说:“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

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投机倒把”是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行为的蔑称,都会以为那只属于上个世纪。但是,你错了。古时候人们就会用这种方法赚取利益了,只不过他们太多的是仕途方面而不是经济方面。诸葛亮就是一个深懂此术运用之人。

他第一次投机是投靠刘备,当时诸侯权势只有刘备力量最弱,为找一个“尽用”自己的主人,他押宝一样投靠了他。之后时期内,他又兜售了《隆中对》;骗取荆州;赤壁之战;七擒孟获。还有他最大的投机———北伐中原。

蜀国后期国力羸弱,诸葛亮意识到现在咬住《隆中对》等天下大变,根据自己年龄,蜀国目前实力统一三国是不可能的。既然统一化为乌有,自己辛勤打造的梦想也随之泡汤。诸葛亮不甘心,他要另找途径,不能成为管仲治国,也要学学乐毅统兵,于是连年发动北伐。总之,不管如何也要为自己努力辅佐后主留下好名声。让人们看到他始终是“忠臣贤相”。

蜀汉建兴五年,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年轻的明帝曹睿继位。孔明认为北伐魏国,兴复汉室的机会来到了,遂向后主上书千古传颂的出师表,决心出师北伐。

当时蜀汉北部边境面临的形势是:北伐以汉中为根据地,可以从汉中翻越秦岭,北进关中,也可以西出陇右,蚕食雍凉。前路共有四条通道,从东向西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是从汉中向东到洋县,沿汉水向东再折向北,过宁陕县,经子午镇到长安,古人以北为子,以南为午,故称子午道,此亦刘邦当年入蜀之通道。傥骆道也是从汉中向东,经成固到洋县,沿傥水经骆谷关,再沿骆河到陕西周至,因其沿傥水、骆河而行,故得名傥骆道,其开辟时间较晚,路途艰险,历史上使用极少。褒斜道是沿褒水和斜水(今石头河)开辟的翻越秦岭的著名通道,南起汉中城北的褒谷口,北到郿县的斜谷口,褒斜道南连入蜀的金牛道,是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陈仓道是汉中向西再向北,迂回经勉县、略阳、青泥岭、凤县、古散关,至陈仓(今陕西宝鸡),此道北沿塔河,南连嘉陵江,道路平缓,然迂回费时。诸葛亮选择的恰恰是最后这条路。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错派马谡致使街亭失守,被迫撤军。放弃了已经占领的南安、安定、天水三城。临走时还把三座城池的百姓挟带归蜀。从这一步中就能看出来,诸葛亮明显地有意识地收罗战争功绩。可惜这种做法却恰恰给他带来不好影响。如果强迫一些手无寸铁百姓也算一个军事家胜利的话,恐怕说出去会叫人笑掉大牙。

第二次北伐,主要对手是陈仓守将郝昭。诸葛亮劝降不成后,用了各种手段强攻陈仓。但郝昭守城确实厉害。诸葛亮不分昼夜连攻二十余日,不能破城。诸葛亮派姜维诈降,结果大破曹军,就在众将士以为他会一鼓作气继续乘胜追击时,他却发现自己所带的随军粮草不够用了,只好撤退。

北伐粮草供应始终是个大问题,不仅仅是第二次北伐无功而返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以后的北伐半途而废也大都跟粮草有关系。

《三国志·吕传》曰: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巴西太守吕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说明诸葛亮在前线征战时,并未得到后方的有力支援。诸葛亮有言:“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可见蜀国已非常穷困,只有靠出售蜀锦以供军资,以同敌战。

老对手司马懿也说诸葛亮出兵中地粮草问题,曰:“亮二出祁山,一攻陈仓,受挫而返。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年不能动矣。”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用计谋把司马懿杀得大败,但忽听有人报张苞身亡,于是放声大哭,口吐鲜血,昏厥于地,他从此得病卧床不起,蜀军不得不退回汉中。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摆出八卦阵重创司马懿,未曾料司马懿买通蜀军的粮草官苟安,苟安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早晚必将篡位。刘禅大惊,急命诸葛亮回师。诸葛亮不得不传令退军。

这一次北伐可以说是诸葛亮北伐最有希望成功一次,但是他却半途而废了。原因是他不想被刘禅猜疑。好像受传统儒学影响下的文臣武将们都会选择诸葛亮做法。但是现实之中,诸葛亮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连曹操手下将领于禁早年都知道“分辨事小、退敌事大”的道理。岳飞也是大家熟知一代军事家。连他都要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才从前线返回朝廷,但有谁敢说岳飞不是忠臣?诸葛亮却为了分辨自己不是叛变、表现对后主的忠诚,而置国家命运于不顾,立即撤军,怎能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完全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行为。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用计把司马懿杀得落花流水,忽报永安李严有书告急,说东吴与魏谋和,欲联合进攻蜀国。诸葛亮只好撤军,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李严是怕军粮置办不及,编造假消息来哄骗诸葛亮。此次北伐通过李严事件看出,蜀中内部并不是上下同心,诸葛亮是在内部不稳,外部不利情况下,率先发动的战争,也许跟他要从北伐中充分集权不无关系。

第六次北伐,诸葛亮屡败司马懿,司马懿不敢应战,据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送去女人衣服来戏弄司马懿,谁知司马懿并没有被激怒,反而从诸葛亮派去的人那里得到了诸葛亮病重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诸葛亮不久于人世的推断。

诸葛亮北伐中原,纯粹是一次投机行为,战争并没有给蜀汉带来好的影响,相反加快了蜀国灭亡的步伐。周一良在《论诸葛亮》总结诸葛亮治理蜀国时说:“诸葛亮治蜀是建筑在严刑峻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筑在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基础之上的。”

诸葛亮这六次北伐时间不一样,结果都是一样的,什么都没捞到。每次打仗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场,万般无奈地撤退。尽管有时能得到小小收获,可等到战争结束时,得到的东西又是那么微不足道。表面看有的战役是胜利了,实际上是赔本赚吆喝。也许这才是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所在。什么良苦用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演义》第九回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述:董卓被诛后,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使者回报李傕。傕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兵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天子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也未迟。”傕等然其说。

诸葛亮出兵北伐心中的真实想法应当和贾诩一致,事成则中原可图,事不成则不是诸葛亮无能,他已尽心尽力作了努力,只是上天不给机会,汉室灭亡天数已定。无论什么结果,对内他都可以给皇上臣民一个交代,对外也表明他誓死效忠汉室匡扶正统的决心和大志。这就是诸葛亮作为权臣的“聪明和智慧”,在实施这项政绩工程中,他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作为政治家和战略家,他知道以他和蜀国的力量无法跟魏国抗衡,论什么统一中原。

当年刘邦能以蜀国之力出汉中而定关中最后平天下,是因为项羽治国无方民怨沸腾诸侯不满给刘邦以可乘之机。而现在魏国在曹氏父子的治理下可以说是政清人和,国富民强,没有机会让诸葛亮下手,所以每回他率兵攻袭魏国,次次都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没有捞到一点好处。更何况自从曹操兵败汉中后,魏国人清楚攻打蜀国非常困难,蜀国有天然大山作屏障,据险而守易守难攻,除了实力已经达到足可以消灭蜀国的时候才对蜀国进兵,在诸葛亮时代,他们在西线采取守势,以逸待劳。

聪明的诸葛亮看出了魏军的弱点,布下诱饵想找魏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但是魏军统帅似乎对诸葛亮的意图了如指掌,坚守不出,让诸葛亮无从下手。虽然在个别战例中让诸葛亮捞到了一些好处,但魏军总的来说损失不大,最终失败的仍是蜀军,因为蜀军的进兵意图没有实现,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诸葛亮走北伐这条路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好名声。诸葛亮跟随刘备就是为了恢复汉室,不管是不是真心,话可说出去了。再者,诸葛亮寻求的是政绩工程,至于最终结果他不感兴趣。好名声带来的才是实惠。大有沽名钓誉之嫌。

诸葛亮这人正如陈寿评价那样:“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六次领兵伐魏,几乎次次的战法都如出一辙,没有创新和突破,这就有点像现在的人作秀,面子我们还是要装一装的。诸葛亮用兵谨慎,害怕输或者说输不起,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他的北伐只是在摆花架子。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大胆设想:由他率五千精兵出秦岭子午谷投北直逼长安,诸葛亮再率大队人马自斜谷东进,首尾夹击,咸阳以西一举可定。可是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够稳妥,遂不采纳。诸葛亮一直相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才是消灭魏军的主要方法。后来当他想起出兵陈仓时,魏军已经加固了那里的防守工事,使他的计划不能得逞。他这是害怕输反而输得更惨。

诸葛亮标榜自有管仲、乐毅之才,实质上却相距甚远。《孙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摒弃战争、确保周全、双赢共惠是最高的战略准则,兴兵作战、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尉缭子》还指出,“战再胜,当一败。”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仗。因此强调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

诸葛亮是爱慕虚荣,走了投机之路,连年发动战争也一无所获,从他开始掌管蜀国军政大权时就一直走赔本赚吆喝之路。

唯我独尊

诸葛亮跟随刘备,以军师身份帮助刘备打理军务,出谋划策。他也是一个门客,只是他这个门客待遇好些。同在一个屋檐下混饭吃的人很多,为了能给自己多分一杯羹,相对别人则会少得一杯。利益呈现如此明朗,自己这杯如何安全到达自己手中,一个直接有效的办法———排除异己,打破掣肘。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和李严同为刘备托孤重臣。为什么后来李严被贬,诸葛亮却留下“鞠躬尽瘁”的美名?

“政客”一词用于描述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达到个人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政客往往是政治活动中的阴谋分子、两面派,甚至是政治野心家。现代社会对于政治上以利己为目的和手段的肮脏的政治掮客称之为政客,他们往往目光短浅、私而忘公、冷酷狡诈,因而此称呼有鄙薄、蔑视之意。

在一定意义上,政客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的活动和作用尤为突出,其表现形式也最为完备,政治成为政客手中的玩物,他们能对政府的决策活动施加相当大的影响。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在春秋战国已成批出现,不过当时不称政客,而是称之为门客。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他们做过惟妙惟肖的描写:“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帮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刘备入主蜀地后,其统治集团主要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荆州集团,由刘备自创业以来的原班人马组成,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其二,是益州集团,由刘璋手下投降人士组成,如:李严、彭羕等。两大集团人员组成分别明显。

可以说诸葛亮和李严政治生涯的转折点都是白帝托孤。他俩能成为托孤大臣,是因为其他可以托孤的人都不在了。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然先后亡故。东征失败,荆州出身的将军张南、冯习战死、荆州名士马良遇害、刘璋时期益州主簿黄权被迫投降魏国。在章武二年,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小舅子、安汉将军糜竺也都死了。蜀国可以说再也没有比诸葛更有名望和资格承担托孤重任的人选了。

庞统的战略思路与刘备苟安蜀中的意图不谋而合,因此在刘备心中,庞统的地位远高于诸葛亮;法正为刘璋叛将,为刘备取蜀立下汗马功劳,其重点也在益州,故刘备对法正的信任也远非诸葛亮可比。但庞统战死,法正早逝,与法正同为刘璋叛将,曾在刘璋手下任成都令且“复有能名”的李严显露出来。他在白帝托孤之前只是辅汉将军,章武二年刘备战败后,先把他叫到永安,拜尚书令(当时刘巴已死)。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托孤,“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