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28660100000019

第19章

《三国志》记载李严的事迹很清晰。李严素来深受刘备器重,自归降刘备,便拜为“裨将军”;“成都既定”后,又“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建安十八年(章武二年),李严“率将郡士五千人”击退夷人,于是“加辅汉将军,拜尚书令”;刘备临终时,“(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为中都护”———“从‘兴业’、‘辅汉’这两个将军号可以看出,李严在刘备心目中是占有相当地位的。”

刘备如此安排是有他长远目的。前时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留守成都;此时让李严“留镇永安”。三人权力均衡。易主之时能够平稳过渡。同时看出刘备对谁都是不放心的。从这种安排上看,是想由诸葛亮管理内政,而李严统率军队,且二人分处两地,互相无法干预,可见其用心十分良苦。

诸葛亮本人也很清楚刘备安排李严和他共同辅佐刘禅的目的,是利用李严来制衡他。因此为了保证他对蜀汉政权的操控性,他是绝不会允许李严这样一个能在政治上对自己形成威胁的人,进入权利中心和掌握军事实权的。所以,他除了一直制止李严进入成都这个政治权利中心外,已经在开始北伐前又进一步地发动了削弱李严的实质性行动。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尚书令,又是两名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却只被他弃于远离权利中心成都、名不见经传的偏僻之地———江州。这样实际产生的后果,就是导致象北伐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完全没有李严这个被刘备遗命“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说话和发表意见的份。蜀汉前后三次北伐这样重大的行动,诸葛亮都没有一丝让与他并列为托孤大臣李严参与的做法。诸葛亮一直以来都在排挤着李严。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来耐人寻味的举动,对刘禅说:“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些话的目的和指向,也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诸葛亮返回成都后,辅佐刘禅即位。刘禅当了皇帝后,打破了刘备预计,他把一切事务全部交给诸葛亮管理。此后诸葛亮的权力逐渐膨胀,达到权倾朝野。诸葛亮为人独揽大权。为了进一步掌权,他设计了一个夺权计划———发动战争,连年北伐。

诸葛亮利用北伐先夺取了李严的兵权。后又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后勤供应是很棘手的差事。诸葛亮连续发动战争,蜀国经济已处于疲敝状态,物资贫乏。诸葛亮让李严负责后勤,实质是给李严出难题。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这也可能是李严想要扳倒诸葛亮,故意设计,不料想计谋破绽太多,反而让诸葛亮抓住把柄。

另一种解释是诸葛亮故意为之,矛头直指李严。李严获罪一事本身也很有疑问,以李严托孤大臣的资历,虽然不比诸葛亮,怎么会犯下这种错误?就算真的因为大雨误了日期,也不会想出这种明显会授人以柄的低级圈套吧?

诸葛亮废李平为民,徙居梓潼郡。其子李丰的江州都督也夺了,改任丞相府中郎参军。后官至朱提太守。

李严被废,使蜀汉失去了一位忠诚干练的栋梁之才,诸葛亮为了稳固个人的权力地位而使国家遭受了重大的人才损失。蜀国还有其他人也受到诸葛亮压制。

向朗,由于“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因此受到诸葛亮的怀恨,被免去职务。马谡因街亭之败而逃亡,知情不举的大概不止向朗一人,因为马谡的朋友毕竟不惟向朗,诸葛拿此事对向朗开刀,致使其无事闲居达20年之久,恐怕还是私心在作祟。

诸葛亮在南征归来途中,李鸿谈起孟达的情况,当说到孟达仍很敬重自己时,诸葛亮非常高兴,对蒋琬和费诗说:“还都当有书与子度(孟达)相闻。”费诗谏道:“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亮默然不答。费诗这番直言,使诸葛脸上难堪心中不悦。费诗此言无异于说诸葛是与小人在“追平生之好”,对于这种“影射”,诸葛当然不能容忍,因而费诗从此遭受冷落。

经过诸葛亮的这一系列摧残,蜀中的英才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诸葛信任的几个“完人”:蒋琬、费祎、姜维等辈。蒋、费二人只有看家之能,而无创业之志,主政其间所做无非“咸承诸葛之成规,”(陈寿评语),连蒋琬自己也承认“吾实不如前人”。且二人都有打小报告的毛病。蒋琬曾向诸葛状告廖立,使廖立被废为平民;费祎向后主密表杨仪之言,使杨仪下狱丧生。而诸葛从魏国捉来的军事继承人姜维不过是一介匹夫,九伐中原,未见寸功,空耗了国力,终使蜀汉灭亡。

李严于建兴九年八月被废,而据《汉晋春秋》记载,其年“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坠水死者以千数。”似乎在以此灾异暗示李平有冤情或者怨情。但也可解释为李平在江州多年,有惠爱于民,他被废后,江州一带百姓是抱同情态度的。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死,李严闻讯后,发病而死。李严的死值得人们怀疑,为什么听到诸葛亮死后,他才咽气。有如为什么光绪皇帝前一天刚死,而第二天慈禧老佛爷才死。是碰巧还是什么,历史没有记载,后人只能去猜测了。

争权夺势

诸葛亮六出岐山,无一成功,每当战场上有突破进展的时候,蜀军后方供给就会出问题,为何做事十分谨慎的诸葛亮,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连续发动了六次北伐?他有什么目的?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应该有个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妨看看他北伐前后所做之事,就能明白他发动战争的真正“动机”。

刘备生前,诸葛亮没有一次独当一面统兵打仗的纪录。主要业绩都是镇守后方,“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收江南后,自屯油江口,而派诸葛亮,“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刘备生前的重大军事行动,都未带诸葛亮随行。建安20年,孙权攻荆州,刘备回援公安,未带诸葛亮。接着攻汉中,欲迎张鲁,也未派诸葛亮,而是派黄权。此时诸葛亮应该镇守成都。建安23年再攻取汉中,也未带诸葛亮,而是带法正,因为法正能“著见成败,有奇划策算”(《法正传》)。诸葛亮继续镇守成都(《杨洪传》)。武元年秋7月攻孙权,夷陵之战,也未带诸葛亮。由此可见刘备是一直把诸葛亮当萧何用的。

刘备死后,大权旁落。诸葛亮埋藏心里多年的掌权愿望终于有机会施展了。

刘备永安托孤之时,派了诸葛亮跟李严两人,一个主管丞相事,一个主管内外军事。二人权利相当,可诸葛亮不想权利外放,一心想排挤李严,想得到刘备没有给他的全部军权。刘备死后要运回成都处理后事,诸葛亮略施计谋,把李严留在了永安,远离成都。从此李严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过。

他在北伐前也做了比较精心的准备,早在第一次发动北伐前,诸葛亮就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要他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假设李严真的去了汉中,很明显他的军队就会被收编,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江州是蜀汉东部与东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和汉中地位相当,当时的诸葛亮根本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理由,因此最后只能暂时作罢。

后来,经过几次北伐的集权后,李严最后还是在威逼和儿子升官的利诱下,于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被夺兵权,成为诸葛亮属下的“中都护署府事”(诸葛亮之府),不久就因谎报军情罪被废为庶人。

试问,李严被调诸葛手下,真的对北伐的这个原始目的很重要吗?还是纯粹的借了北伐的名义,除掉一起被托孤的政治对手呢?不管李严最后是犯了什么罪,可毕竟是诸葛亮违背了先主遗愿,用威逼和利诱调动原“俱受寄托”“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做自己手下,并夺其兵权,然后才是李严犯错被贬,不是因为李严先犯了错被夺兵权,然后再被贬。经过北伐他达到了第一个目的,排除自己最大的政敌———李严。集军、政权力于一身。

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还曾给刘禅上书———《出师表》,不过在这个表中,表面上言辞恳切,感情真挚,可暗中却包藏奸心。

曾有人说:“让荆楚人贵重完全正确,皇帝刘备还是靠荆楚发的家呢。作为外来政权,防止本地人染指高层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这话不是很妥当,诸葛亮本身是绝对的靠荆楚发的家,而刘备的蜀汉政权,东州和益州人士也有很大的功劳,从国家利益和举贤让能考虑,刘备也曾对这些人士很倚重。而诸葛亮所谓“亲贤臣”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荆楚集团人士,虽然后来证明的确都是贤臣,然换而言之,何宗、费观、王谋等人难道就不是贤臣了吗?而且他们都是位列九卿的官员,单就官阶论也要远高于这几位侍中、侍郎,不提他们,如果没有私心,全为国家利益的话,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第一次北伐失败了,按照诸葛亮计策,这次北伐是因为马谡丢失街亭导致全盘皆输。但是他此前的“违众拔谡”,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在树植亲信。早在刘备托孤时候跟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如果诸葛亮真的像《出师表》里说的那样好听,要贯彻先主的遗志,先主明明有言,诸葛亮却因为马氏兄弟是自己荆楚集团的亲信。让他担任了首次北伐的先锋人选。最后导致失败。

为堵众人之口,诸葛亮“自贬三级”,但却“统管如前”。惩罚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只有再发动下一次战争,哪怕捞一点小功,就能恢复自己的官职和威信。于是又一次仓促的所谓北伐就这样开始了,只有在这种北伐的组织状态下,诸葛亮才能集军权,政权,人权,物权与一身,所以才会不管北伐的结果胜负,以及是否劳民伤财,一次次发动北伐,对统治者集权来讲,北伐的结果倒在其次了。

诸葛亮发动北伐还有一个最大的疑点:违背了他《隆中对》的策略。早在诸葛亮出山时就已经制定好了,刘备夺取蜀地后,要等到“天下有变”时候再采取行动。而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达到他们之前预定的情况,这次军事行动完全是他策划出来的。在首次北伐时,蜀国大将魏延曾经建议由他带领五千人的部队,通过“子午谷”翻越秦岭,突袭防守松懈的潼关。潼关是关中与中原之间最险要的关隘,拿下潼关就等于关上了魏军从中原增援关中的大门,至少也可以将前来增援的魏军当在关外很长一段时间。而此时,诸葛亮则可趁机率大军越过秦岭一举夺取整个关中。可是,魏延的建议被诸葛亮以“过于冒险”而否决了。对此,古往今来的学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是否还有另一种解释:诸葛亮害怕假如按照魏延计策,一举成功了,以后就不会有更多次北伐,那他也就没有机会集权了。

诸葛亮希望在战争中保持享受集权、树立威信,并以此获得和地位相对等的功名。当一种过度的集权,失去制约,就会出现个人利益和意志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基础上。把北伐不是作为真正的目的,而只是作为个人权利上的砝码,很多人认为是他为了不负刘备重托,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则不然,诸葛亮北伐是个表面文章,实质是为了自己集权。

历史跟诸葛亮开了玩笑,当他满心希望,一往无前,为自己生前身后赢取功名利禄时,却命丧五丈原。真如《红楼梦》甄士隐所唱的《好了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自作聪明

郑板桥曾经说过一个经典话语:“难得糊涂”,并且解释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这是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心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能运用到每个人身上。那么早在千年之前的诸葛亮又是如何演义这句话含义的呢?

世人知道诸葛亮聪明是出类拔萃的,然而,司马懿却这样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诸葛亮应不应该放过曹操,历史中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诸葛亮夜观天象说:“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叫云长做了,亦是美事。”一句话,曹操小命可算是保住了。诸葛亮通过天象就能决定曹操的生死,岂非笑话!果真如此,诸葛亮如此能掐会算,他咋就没算出来刘备会创业半路兵败而死;为什么没有算出来曹氏集团会被司马氏集团一举消灭,统一三国也是天注定的呢?

赤壁之战,本是曹操与孙权对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灭袁术,吞吕布,并袁绍,下荆州,上江南前线的兵士便达八十三万;孙权也兵多将广,三军用命,最重要的是占据地利,水战娴熟。相对来说,刘备则弱了许多,即使加上刘琦的人马,也不过是两三万人马,而且手里仅仅剩下江夏和夏口两个弹丸之地。还夹杂在曹操和孙权的两军之中,势力很小,根本不算在内。曹操亲率大军攻打东吴,最后被周瑜一把火烧的几乎全军覆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假设诸葛亮此时杀死曹操,则有大大好处。首先,曹操的亲友和手下必将全力攻打孙权,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是被周瑜灭的,这样势必将使孙权和刘备更加紧密的靠近,引起天下诸侯共攻曹操集团的格局;再者,曹操继承权的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由于曹操新败,其手下拥兵一方者或许会自立门户,或许处于争权夺势之中,这样北方大乱,有“枭雄”之称的刘备进军北方,不怕得不到好处吧!如果诸葛亮活捉曹操又如何呢?那么局势也会对刘备跟诸葛亮有利多了。诸葛亮捉到曹操后,可以和曹操达成协议。比如说要些地盘,签订几年的和平条约,尽管这样的条约有时候不好用,但是可以赢得更多人心,有人拥护就不愁天下不得。

这样的结局也不违背诸葛亮的天象之论,由此可见,诸葛亮实实放了一个天大的机会;考虑到放走曹操后,连周瑜都时刻想算计刘备,形势危险之极,便知道诸葛亮犯了多大的错误了。他的聪明也没发挥到恰到好处。

诸葛亮自恃聪明,可他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聪明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他一生谨慎,畏首畏尾。每一件事看似是精心策划,其实质只是外强中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