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28660100000020

第20章

生活中一生聪明的人,坏事就坏在聪明上。聪明的人认为高人一等,而往往把脑子用歪了,很多绝顶聪明的人,最后都栽在聪明过头上。倒是看似愚呆而不敢轻易使用表现的人,倒也落得一个好的结局。面对一个聪明的对手时,人们最惯常用的往往是用更聪明的方法,这是最愚蠢的做法。针尖对麦芒地正面迎战,往往两败俱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逸待劳。

聪明是靠不住的。能帮助别人出谋划策的人,自有聪明过人之处,但聪明人成不了智者。因为聪明的人往往自我膨胀,自以为别人都是傻子。才智的高明,为人的优越,往往会使聪明人渐渐地堕落成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聪明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聪明,聪明到了极点,便是看谁都不如自己聪明。

荷兰智者伊拉斯谟说:“好运总是垂青那些迟钝的人,总是打击那些出头鸟,总是激勉和安慰那些愚人,给他们所有的事业带上胜利的花环。”生活并不是青睐聪明的人物,而是成就那些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

人以智犯禁,群以谋抗法。一个人点子多,就会自负聪明,无所顾忌,一群人点子多了就会无视法纪,招惹是非。伊拉斯谟说过:“那些最不幸的人就是那些智慧最高的人。”

诸葛亮一生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留下了不少动人好故事。但诸葛亮是人不是神,用兵打仗也非战无不胜的神话,一生颇多失误。

隆中对策时,诸葛亮对刘备说:“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军率荆州军队进攻河南,将军率益州的军队出秦川,百姓敢不‘箪食壶浆’,欢迎将军。如果真能如此的话,则霸业可成矣。”如此决策,实在有点理想化了。事实上也是与预料相反。关羽率荆州之兵北进,导致东吴偷袭荆州。诸葛亮率益州之兵,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设想的局面并未发生。战争虽然使蜀国国威大增,这是北方将士不习山地战的缘故,正如所向披靡的曹操大军望见长江之水个个头痛一样,善于山地战的蜀军即便侥幸占领辽阔的中原也可能是得而复失,食而不化。

诸葛亮自认聪明,认为天下有变时,刘备再出兵,百姓必然向以前那样怀念汉朝,纷纷拥护刘备,但是到时候真正的场面却是他想像不到的。魏强蜀弱,民心归魏,吴蜀联合尚且不能图魏,更何况是在蜀国东征失利的情况下,南方叛乱刚刚平定,兵疲民穷,神鬼皆怨的情况下,连心腹马谡认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谯周说:“北方强大,旺气正盛,民心所向,丞相何故强为?”面对国内强烈的反战情绪,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诸葛亮以“然不伐魏,王业亦亡”为由,并称“先驻军汉中,观其动静而后行”,强行把蜀国推到战争大跃进的泥潭。

诸葛亮刚愎自用,无视己方的国力现状,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局,不懂得将养生息,积蓄实力,更不懂得为民造福,妄想逞一己之能搞复辟、“恢复汉室”,以至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诸葛亮的眼里,若大的蜀国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成就伟业了,以至于诸葛亮迫不及待地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一切。而这本身就是严重违反自然规律的。诸葛亮不能与时俱进,穷兵黩武,蜀国焉能不亡!可以说,最后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并非由于战败,而是在人、财、物均已耗尽的情况下无奈而终的。而这些皆诸葛所为,非他人之过也!六出祁山,每次均沿老路出击,每次面对的均是敌国准备已久的最坚固的工事、布防,不能寻求变化,缺乏奇谋。缺乏战略眼光,战术僵化。从未想过开辟第二战场,一再受挫,仍不思悔改,在战略上彻底丧失了取胜的先机。试想,战略决策既已失败,即便是个别战术完成得再漂亮,那也只能算是耍一些小聪明而已,又岂能解决根本问题?

达尔文说过“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歌德也说过“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一切都失掉了”。诸葛亮性格上的过于谨慎是他的一个弱点。他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与此不无关系。

诸葛亮只想让部属老老实实地按照自己说的做,从未想过去发挥部属的主观能动性。魏延曾自告奋勇带领数千人从僻径突袭长安,但被自负而又自以为是的诸葛亮断然否决。姜维当年锐气十足,活力四射,本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才。但自被诸葛亮收服后,经过一番洗脑,姜维被训得循规循矩,没了一点创造性和改革意识,成了一个被诸葛亮安装了一些程序的机器人。好好的一个姜维就这样硬生生地被诸葛亮葬送了!除了一堆奴才、应声虫之外,诸葛帐下几乎没有一个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幕僚。

第三次反围剿,朱德、毛泽东历尽艰辛,终于使江西苏区初具规模;不料,李德、博古、初到苏区,便窃居高位,获得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权。这三人从未参加过苏区的创建,根本不了解红军据何生存和发展,却自以为学贯中西,生搬国外经验和书本教条,强令红军和国民党军队打正规战、阵地战、消耗战。结果,红军失去兵员和弹药的来源,无法抵挡补给充足的国民党军队,只能放弃他们拼命保护的根据地,不得不开始万里大流窜。兵员和弹药如何获得补充,从来都不需要军队去操心,自有政府去办;但是,红军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而主要办法就是从敌人那里俘获。这些人为什么会摒弃毛泽东原本正确的策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红军创建和发展的阅历,所以也就无法理解毛泽东的策略。他们的正规战、阵地战、消耗战,恰恰断绝了红军靠俘获补充的途径。

诸葛亮给后人留下一个忙忙碌碌的影子,其“鞠躬尽瘁”的勤勉为后世流传。事无巨细,大权独揽不说,就工作中亲理细事,罚二十以上皆要亲自到场,连木牛流马这样复杂的科学发明也要自己画图纸、算尺寸,大事小事,事事躬亲。史书记载,诸葛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等,国计民生、柴米油盐无所不问。自己善于日理万机不说,还要国家军队和人民也要盲从于其过分的细节中。

南征中,对孟获七次捉了放,放了捉,战争搞得人鬼皆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六次北伐,连年征战,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国三年不对外扩张,魏人就认为是个奇迹。诸葛亮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北伐战争,除了给自己捞到了一顶足智多谋的桂冠外,国家却寸土未得,得不偿失。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思想的光辉足以光芒万丈。弃圣去智,民利百倍。面对太多自以为是的聪明者,人们应该共同讨伐他,孤立他。对待这样人就应该跟蒙哥马利学习。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过,世界上有四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勤快的和懒惰的。人问:“将如何使用这些人?”蒙回答说:“聪明而勤劳的,我就让他们做参谋;愚蠢而懒惰的,就让人来去支配他们;聪明而懒惰的,他们可以居高官;因为他们肯动脑子而想出好办法来。至于,愚蠢而勤快的人,则让他滚蛋,这些人越勤快,闯的祸就越大,惹得麻烦就越多。”诸葛亮属于哪种人呢?

贪图权力

每一个人做事都要有一个目标;每个人做事都要信守一份执着的精神。周一良在《论诸葛亮》中阐述出一种观点:“诸葛亮治蜀是建筑在严刑峻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筑在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基础之上的。”诸葛亮不断发动战争,可以说他自从跟随刘备以来,几乎每天都在算计如何用兵,大有恐怕天下不乱之心。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战争?他战略固执的根源是什么呢?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这句话并不是唯心论。对于低级的思维活动,视觉起着决定性作用,基本是所见即所思,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没有多大区别。在高级思维活动中,视觉的感官作用被大大降低,复杂的思维活动主要是由大脑独立完成,需要什么信息,从哪个角度观察现象,以何种模式处理都是由大脑决定的,视觉器官只起执行作用。

认清这个世界是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构成的,有助于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抽象的、深层的、间接的、长远的、精神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我们的思维视野。许多人常常感觉自己思路狭隘,不够开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角度都局限在于有形的世界,而不知道在有形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无限广阔的无形世界。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得到一颗罕见的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材,做了一个装饰盒子,盒子不仅用香料熏制处理,还雕刻得非常精致美观,镶嵌有各种宝石。然后他把珍珠装在盒子里面,带到集市上叫卖。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下了,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还有一颗珍珠,就把它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这就是“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辞海》对这条成语的解释为:舍本逐末,取舍失当。这也是思维模式在起作用。买木匣子的人思维始终处在一条线上,通俗说是固执。

很久以前,某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能学到真才实学,可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高僧,便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并请求高僧想一个办法让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高僧听完了他所诉说的苦恼后,静静地想了一会,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那位学子听后大为惊诧,不解地问道:“求知识和求智慧有什么不同吗?”那位高僧听了笑道:“这两者当然有所不同了,求知识是求诸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的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到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诸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得越多和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股来自于内在的智性,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诸葛亮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百年来,人们已经形成定式思维。推翻这种思维定式,认真翻读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是为了什么?连年战争又是为了什么?诸葛亮为何执意要北伐呢?

针对诸葛亮北伐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北伐曹魏、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和刘备毕生为之努力的政治理想,尽管时机并未成熟,但是为了这个理想,为了把刘备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诸葛亮在自己人生的最后岁月毅然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充满了悲剧的色彩。另一种观点认为:蜀国国力弱小,与其毫无作为、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北伐,把进攻当成一种积极的防守,以换取战略上的主动,从而延缓蜀国的灭亡。所以,在时机未成熟的情况下北伐,只是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

这是根据以往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判断的。按照第一种观点讲,完全是被诸葛亮表面文章所迷惑,诸葛亮不是为了完成什么大业,他是想树立威望,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用现在的话说是为了出名,每一次北伐就跟当红明星们每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一样的效果,打宣传,做广告,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