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28660100000021

第21章

第二个观点倒是有些理论性,诸葛亮实行地是“以攻为守”的策略,也就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孙子兵法》确实有“以战养战”一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再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者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段话的解释是:善于用兵的人,不会再次征兵,不会来回运两次粮食,除了随身的军需用品从国内带去,粮草就在敌人的国内征集,只有这样军队的粮草才能充足。国家会因为用兵运输物资而贫穷,长途运输,百姓会因此陷入贫困,军队附近的东西,也会因为打仗物资缺乏而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则国家的财政容易枯竭,国家的财政一紧张,国家就会加税,抽调劳力。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就空虚枯竭了,富人大户,十家有七家陷入破产;诸侯王公,车马弓箭、甲胄矛戟以及用来运输的牛车,十分就会损失六分。所以有智慧的将领会在敌人的国家征集粮食,吃敌国一钟粮食,相当于节约自己国家二十钟粮食;用去敌人国家一石草料,相当于节约自己国家二十石草料。

诸葛亮好像运用了这个方略。但是从大环境来看,诸葛亮运用这个战略是否有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嫌疑。北宋苏洵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他认为“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蜀国已经处于朝不保夕地步,为什么不退守一方,凭借蜀地险要地形,足可以抵挡曹魏攻击。连年北伐几乎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半途而废。他只看到了以战养战的前面,为什么不读读后面的内容,《孙子兵法》“以战养战”篇后面还叙述道:“……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诸葛亮不看实际情况,盲目生搬硬套《孙子兵法》,即使是好心,也得不到好结果。况且他在《隆中对》说过要等天下大变时再寻找机会,现在没有他说的事情发生,当然是不到时机了。说的和做的前后严重不一致,可见他并不是真心“恢复汉室”,根源在于他的权利欲在作祟。

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刘备托孤白帝城,任命了两个辅政大臣,诸葛亮和李严。并把军权给了李严。刘备如此分配目的就是让两人权利均衡,互相牵制。这对于有极度权利欲的诸葛亮是不能忍受的。他处处打击排挤李严,另外积极培植自己党羽。排挤李严,培植党羽这些内容还要名正言顺的进行,不能因为刘备刚死,诸葛亮就有背叛朝廷的举动,他也怕背上跟曹操一样“奸相”的骂名。最好的方法是战争。战争可以蒙蔽人们的视线,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作为前线战争总指挥拥有无上权力,于是他一次次固执地北伐、北伐。但是最终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北伐集权的目的落空。

诸葛亮太想得到权力了,类似于那只太想得到花生的猴子。他固执地紧紧攥住手中权力,以至于权力欲冲昏了头脑,导致他发动战争目的偏离他的主旨。如慈禧太后掌握权力不是为了治理国家而是满足她强烈地权力欲。诸葛亮北伐也不是为了“恢复汉室”,是为了自己集权,满足自己权力欲。

古人云“心为形所累”,掺杂太多的功名利禄,不仅不会让你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反而会牵制你前进的步伐,腐蚀你的心灵,让你堕落失败。

罪孽深重

英国科学家牛顿有句格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揭开新的一页。牛顿的成功是基于前人不懈努力研究成果之上,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诸葛亮也曾赢得过贤臣能将之称,那么他是如何成功的呢?基于他成功的奠基石是什么呢?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曾写过一首诗《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古人尚武,集体认为只有建立军功,才能为自己赢得功名富贵。弃笔从戎,“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鞒”,攻城拔寨,杀伐攻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战争已成为他们跻身高层的快速途径。越是天下大乱时,越是以杀伐起家最快时。一场战争成就几个人的富贵前程,彪炳史册,流芳青史。但是在闪耀的光环下,他们手中却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他们脚下却堆积着无数具白骨。

战国名将白起。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在他一生中确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凡是与他对敌的军队,无论是同在阵前还是对待降兵,一概不留。据司马迁记载,在与韩、魏的伊劂之战时,“斩首二十四万”;昭王二十四年攻魏又“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与韩的胫城之战,“斩首五万”;这些还是小数目,与赵长平之战中,在赵卒全都投降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留情,“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白起似乎以杀人为乐,而且是多多益善。就上面说的几场大的战役中,白起屠杀敌军近九十万,根据梁启超的粗略统计,战国时阵亡两百万人,这么说来,白起这位阎王就勾走了一半冤魂。而白起所能留下什么了呢?在战国里,这位出色的秦国将领,在史记上只用了“善用兵”的一句评语来概括和被封为武安君一个官职。

正如唐代张蠙《吊万人冢》就有言简意赅的概括:“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战争给大众并没有带来什么,得到利益最大的还是发动战争的人。那些对战争狂热分子们,时刻梦想在战争中寻觅功劳。杀的人越多得到的功劳就越大。至于士兵跟他们的家人会如何,他们是想像不到的。

对于战争成就英雄的代价描述的名句还有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英雄的荣耀背后往往是踏着堆积如山的尸骨。每一次的战争只有用另外一次战争结束,和平成了两次战争的过渡期。不能不说这是人类的悲剧。

战争是平息下去了,可牺牲的人却无法重新活过来。有多少人因为他们的变态心理而亡;有多少人的死亡为他们赢来无上光荣。希特勒是个战争狂,他想用刺刀征服世界,最终他又得到什么了呢?最终得到的是全世界人们的唾骂,得到的是自杀身亡。希特勒自杀死了,他死了毕竟是一个人地消失,那由他发起的战争中死亡的人可不仅仅是一个两个这么简单了。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仅仅七个字将战争的本质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强大政权的建立,一次次强大版图的扩充,都是以无数的生命作为代价。历史记住了征服者,记住了杀人的人。却忘却了这些惨死的生命,忘却了他们的冤魂。

中华五千年,自古至今,战事不断。战事又大大激励了士人们的豪情,但也有许多人在感叹:左手提着功名印,右手拿着带血刀。词典上对“英雄”的解释为:“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而一般大众见到“英雄”一词往往会联想到战争年代中的英雄。诚然,一些有攻伐心的“英雄”能够创造出许许多多刺激神经的“大事”。这种被人们歪曲的见解,也助长了“英雄”们“雄心壮志”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对真正英雄的理解逐渐被淡忘。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的序言中提到:“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可见,罗曼·罗兰所推崇的英雄并非指战争年代中的枭雄,毕竟,成就一个战争英雄的代价太大,因为战争本身对于人民和社会的伤害太大。

历史学家对农民起义推崇备至,起义的目的都是正义的。可每个起义到了最后,又都是无情的杀戮,一种结局是又引入乱世,让更多无辜的百姓命丧黄泉。另一种结局是一个统治者替代另一个统治者。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他为现代人所知道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

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几番大战,打出了他铁骑的威风,可是最终还是兵败被俘。只不过留下断壁残垣和尚在滴血的刀。未功成而枯万骨,应该不会有人愿意把这个残暴的屠夫称为英雄吧!三国时期是战火烽飞时期,三国鼎立连年战乱。曹操《蒿里行》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璨《七哀诗》也描述当时情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是战争给人们带来悲惨景象。战争成就的是那些为自己私利,为得虚名的人,真正受害的人们大众除了痛苦与悲伤外却是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

汉贾捐之《议罢珠崖疏》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悲剧对于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家庭而言常常是难免的。战士赶赴前线作战,往往更为痛苦的是留在后方担忧的家人。

唐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以及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寝寐见之。”便是对此心态的极佳刻画。

为报父仇,曹操屠徐州;孙权屠江陵,多么名正言顺的由头。平等的想一想,曹操、孙权为报仇而乱杀人,别人也是有父亲的,别人为什么就不能杀他两个人的父亲?为私仇乱杀无辜,能简简单单说一个“孝”就可以了吗?

诸葛亮身为蜀国统领内外事务的大臣,他也效仿别人。诸葛亮统兵火烧藤甲兵三万多人,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最后剩下几千人。加上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打荆州,取西川,哪一场战争不是以杀人多为功绩。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连年发动战争,前后六次北伐,致使蜀国国库空虚,人口减少,自己也不幸累死。到死也没有实现愿望,留下的只是堆堆白骨。无怪乎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历史长河中普通人的生命显得那么轻如鸿毛不值一提。他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每个人的家庭幸福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战争会无情地把他们摧毁碾碎。鲍勃·迪伦的这首反战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呼号/多少人死后他才知道/无数的人性命已抛?”真希望好战分子们放弃所谓的功名,放弃急功近利的贪心,唱唱这首歌曲,净化净化自己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