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那么,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加速发展,努力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鉴于这样的目的,笔者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调查,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很受启发,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也为民族地区如何加快对外开放,加速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独具特色的民族经济发展之路
临夏、古称抱罕,后改导州、河州、是古丝绸之路通道,曾经是著名的茶马互市,以商贸繁荣而著称。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平均降雨量537mm。全州总面积816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23.4万亩。全州辖七县一市,其中有两个民族自治县,有132个乡镇,6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144个行政村,33.87万户,总人口172.4万人,其中回、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人口95.66万人,占55.48%。长期以来,由于受战争、灾害和各种政治、地域、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解放后,全州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图强,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把历史以来以商见长的习惯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把千百年来形成的市场关闭了,结果,不仅经济建设没有搞上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反而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困厄和社会的不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临夏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较早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恢复和发展了商贸流通的优势,带动和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自1994年国家民委和国家体改委将临夏列为全国的7个民族自治州改革开放试验区以后,他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全方位开放开发,走出了一条“以商促工,以工促农,开放开发,全面发展”的民族经济发展路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到1995年底,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16.25亿元,比1978年增长9倍,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9.75亿元和6.49亿元,分别增长24.6倍和4.2倍;粮食总产量在经受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虽然有所减少,但仍达到了29689.36吨,产量最高的1993年达405981吨,比1978年增长24.4%。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6979.8万元,比1978年增长45倍;财政收入达到9058万元,增长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7.12元,比1978年增长10倍,全州贫困面由80%下降到了34.7%。
总结临夏州经济发展的路子,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商贸流通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早在1983年,州委、州政府就制定了开放搞活的政策措施,对发展商品经济实行“六个支持”、“八个允许”,除违禁物品外,其余物资一律采取进来的不堵,出去的不挡,全面放开了市场,同时,发动群众广筹资金,加强市场建设,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商品市场的发育。止1995年,全州共筹集资金12784万元,建成了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全州集贸市场由原来的25个增加到了120多个,形成了以临夏河滩关、广河三甲集为中心和各县县城相结合的批发市场;以公路沿线、重点集镇为主的批零兼营的中转市场;以小集市为主的零售市场等三个层次相互配套的市场体系。目前,全州有综合市场81处,工业品专业市场18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16处,其他专业市场5处,全州有8万多人进入流通领域搞商品经营,有的还走出外开展远程贸易,充当西部市场物资交流的“二传手”。他们奔波在青藏高原的每个放牧点,为广大牧民送去日用品,收来畜产品,集中贩运到临夏,然后销往东部工业区;再在东南沿海和内地的各大城市采购西部所需要的工业品,经临夏又销往广大牧区。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大跨度的商贸流通,既弥补了临夏地域小、产品少的缺陷,又有效地促进了州内市场的迅速发育,使临夏这个边远落后的内陆地区成为吞吐量很大的皮毛、木材、茶叶等物资的集散地。近几年,市场每年交易的牛羊皮在700万张以上,相当于自产量的25倍;羊毛1万多吨,相当于自产量的10倍多;木材10万多立方米,相当于过去计划供应量的30多倍;衣料500多万米;茶叶260多万公斤。呈现出购销兴旺,市场繁荣,商贾云集的景象,被外界誉为中国西部的“旱码头”。
2.市场体系的发育引导和培育了主导产业。随着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培植和开发了资源,使原来不具备优势的皮毛、木材等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临夏的大小市场,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壮大,部分商业资本,开始转向了工业资本,一些从事商品经营的个体商贩,逐步发展成了坐地商和批发商,又从批发商变成了工业企业家,开始从事加工业生产,因此,经过市场的引导和培育,在工业上初步形成了以皮毛加工、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民族特需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群体,在农业上形成了以畜牧业、林果业为主的商品支柱产业。目前,全州皮毛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9家,其中,洗毛企业达14家,17条生产线,年洗净毛能力21000吨,最小的企业固定资产达200万元以上,最大的已达到1000万元;皮革加工企业55家,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26家,年生产兰湿皮500万张。如广河县皮毛加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最初,广河县城关镇的几家赵姓皮匠开始加工皮衣,在他们的带动下,皮毛贩运和加工迅速兴起,皮毛加工户最多时达4686户,10500人,年加工皮衣五六十万件。但随着社会化大市场的形成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那些小规模的作坊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批兰皮加工企业和洗毛企业逐步取代了个体加工户,到目前全县羊毛加工企业达135家,洗净毛能力2.1万吨,皮革加工企业50家,加工能力240万张,占全州皮革加工量的一半以上,并且还形成了一批企业集团和外向型企业,其中有4家企业年创汇达320多万美元,企业布局也由过去的零散型逐步向集中连片的小区开发建设转变,全县形成了陈家、沙有弯和临园三个工业开发区。全州畜牧业总产值由1982年的3517万元增加到了2538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提高到了39%;肉类总产量由5600吨增加到了3.56万吨,综合商品率达72%。根据市场需要,还形成了一批牛羊育肥专业户,如广河县牛羊育肥专业户达2400多户,年育肉牛2500多头,肉羊2.5万只以上,获纯利250万元,户均纯收入1100元。随着市场的发育,林果业也迅速地发展了起来,近几年,每年发展经济林都在10万亩左右,全州经济林面积已累积达47万亩,并形成了一批规模连片果园,品质优良的早酥梨等经济林果大部分销往广东、深圳等地。
3.非国有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主体。伴随着商贸流通的不断兴起,临夏的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到1995年底,全州个体、私营企业已达9000多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工业产值达到7.2亿元,均比1985年翻了一番多;产值已占到全州工业总产值的74%。全州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2年,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初始和酝酿阶段,那些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农民纷纷外出从事劳务和小商品交换,一方面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掌握和了解了信息,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为今后大规模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第二阶段是1983年至1986年,是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的阶段。州委、州政府从当地的州情和生产力水平出发,把开发劳动力资源,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振兴全州经济的关键措施,先后制定了“六个支持”、“八个允许”和“二十八条”政策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从事以商贸流通为主的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一大批能人或纷纷走向市场摆摊设点;或走出州外进行长途贩运;或合作联合兴办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000户,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工业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第三阶段是1987年至1995年,是个体私营经济完善提高、从以商贸流通为主向加工业发展的阶段。从1991年到1992年,州委、州政府又先后制定了《临夏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八五”规划》、《关于进一步放宽搞活商贸流通的决定》及《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工业的决定》,进一步完善、补充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制等非国有制经济,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州经济的繁荣。一是加快了市场建设,几年来,仅群众集资用于市场建设的资金达1亿多元,商业网点已延伸到了每个村落,平均每110人一个网点。二是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由于个体工商业的兴起,首先为工业和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其次是积累了大量资本,第三是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第四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会管理、善经营的乡镇企业家。到1995年底,全州乡镇企业已由1984年的6851个发展到25089个,总产值由1.2亿元增加到了17.1亿元,增长11.4倍,已成为吸纳1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拥有4亿多固定资产,支付职工工资2.3亿元的重大经济支柱,全州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纯收入145元。三是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仅1994年,全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上缴税金140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1.1%。四是转移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群众收入。全州共转移和输出劳力达26万人,其中从事个体经营的占65%,城乡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员占全州经济领域社会就业总数的85%,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和劳务的收入共计约2亿多元,全州农民人均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