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8737900000024

第24章 中国饮食民俗(2)

元宵节又是灯节。从正月十三日到十八日(其中十五是正日),“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竹歌处处同”,热闹异常。江南风俗,十三日晚上吃汤圆,十八日晚上吃面条,叫做“上灯圆子落灯面”。灯节期间,家家必备一盏荷花灶灯,挂在灶台前,晚上用红烛点燃,表示对食事的敬重。这天晚上,家家红烛高照,还要欢宴一次。元宵一过,农民要投入春播,其他人“元宵三日罢,依旧作生涯”,便照常各干各行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西汉文帝时,大将周勃戡平“诸吕之乱”,正逢正月十五,汉文帝每逢此夜,都要令京城张灯结彩,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又有一说,是祭祀太一神。另外,由于道教有三元之道,上元天官是正月十五诞生的,因此隆重举行祭祀活动,故亦称“上元节”。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宋代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趣横生。

元宵节的主要食品是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萍蓬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桂花酒酿元宵和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

3.1.3清明食俗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在四月五日前后。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旧俗在清明前一天为古代的寒食节。古人为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子推,实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的中午才能重新举炊。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渺无人烟之处,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使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独子推无所得”。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身背老母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青团祭祀祖先。

《吴竹枝词》诗:“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里所说“百五”,是指冬至到寒食为105天。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还创造了一些食品。如蜀人逢到寒食,用麦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柏汁染乌饭作糕,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用面粉制成“子推燕”插于门楣,举行野宴,品尝桃花粥、醴酪等节令食品。

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节日。时日,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人们还带上食品到介子推墓前祭奠、扫墓,以表怀念,此风俗延续至今。这一天民间有食青团子,又名翡翠团子的习俗。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珍馐清酒祭奠祖先。祭毕,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做“吃清明”。

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另用熟菜油均匀地用毛刷刷在团子的表面,就大功告成了。

吃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齐民要术》载“环饼一名寒具,……以蜜水调水溲面”。北宋着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现已消失,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仍为人们喜食。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时还有食鸡蛋、清明螺、欢喜团、枣糕、夹心饼、清明粽、清明稞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的食品。

3.1.4端午食俗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粽包节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传统节日。

五月初五叫端午,“端”者,初也。有关端午节的起源很多,如源于远古华夏族的祭龙活动;纪念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替父雪耻的伍子胥、爱国诗人屈原等。由于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死于这一天,后来端午节的纪念活动多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其意义变得比较重要。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成熟的阶段。

节日习俗是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插菖蒲等。

端午节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相传粽子始于汉代,是端午节投向水中祭奠屈原的供品。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端午节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民俗内容,就是卫生和“压邪”。农历五月,古称“恶月”,“阴阳争,血气散”。因时序已交夏令,蚊蝇孳生,百虫出动,人的健康容易受到毒虫危害,古人曾想出许多办法消灾防病强身。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浸酒洒在墙壁上,在室内点燃艾枝烟熏,以驱杀蛇虫蚊蝇。吃大蒜头以去食积、除败毒、防病疫,是符合卫生之道的。“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喝雄黄酒亦有驱除邪恶之意。赛龙舟可以强身健体,而端午食粽则有补充营养、抵御酷暑的功效。因此也可以说端午节是一个防御疾病和卫生保健的节日。

3.1.5中秋食俗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拜月节,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按照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十五又居一月之中,故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称“仲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夜晚,皓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这一天当做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也称中秋节为团圆节。

“十二度月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其渊源是先秦时的秋祀和拜月习俗。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晋代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唐宋时期日益盛行,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始于唐代,但当时尚无“月饼”这一名称,月饼之名,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清代月饼制作方法已极精细,制作的月饼外皮酥薄,内馅充实而油润,味道多样。其形为圆,富有家家团圆、欢乐之意。这天全国各地都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瓜果的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明月,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梦中游月宫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据说是纪念元末汉人杀鞑子的历史故事。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统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汉人在杀鞑子起义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当然不能在每年中秋节用人头祭月,便用芋头来代替,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剥芋皮叫做“剥鬼皮”。但中秋节的起源,还有另一个较为现实的说法就是秋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最令人难忘的是赏月和团圆。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云,“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在赏月的同时,摆上酒席、月饼、瓜果等,进行“焚香拜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在月光下饮酒,寄托了对离别亲人的思念之情。清代的北京,“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皓月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燕京岁时记》)在杭州,中秋前后半个月,西湖的画舫多歌舞宴饮,殆无虚夕。在苏州,中秋晚上妇女盛装出游,谓之“走月亮”,虎丘山麓,笙歌声中,人们吃月饼赏月,通宵热闹异常。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辛勤劳动结出丰硕果实的季节,届时家家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怀着丰收的喜悦,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吃田螺:中秋食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