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居无忧.买房真经
28898000000032

第32章 什么是房产公证

公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预防性的法律制度,不但能够预防纠纷的发生,而且还能减少诉讼的复杂过程。

购房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项大宗的货币支出,但是,许多人往往在购房前高高兴兴,可真到了入住的时候,才发现房屋与合同的部分条款不符,但是,由于合同条款中的责任确定比较模糊,购房者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缺乏一定的房产买卖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了解太少,以至于因贪图便宜而购买了不具备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商的房子,或是遇到了黑心的房地产商。为了避免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真正做到安居乐业,购房者就应当在买房时主动办理商品房合同公证。

商品房合同公证需要首先由购房者提出公证的申请,此后,公证机关将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房屋买卖双方的主体资格、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查,最后以公证的形式确认合同的合法、真实、有效。一旦当事人发生纠纷,如果涉及与公证有关的事项,公证书将发挥它特有的法律效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不妨再次举一个例子:李先生看中了一套商品房,于是支付订金,签订了商品房认购书。当他支付第一笔房款并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向开发商提出对合同进行公证的要求。当公证人员对房产商提供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文本进行审查时,发现双方违约责任的界定措辞含糊,有些条款对购销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约定有失平等。于是公证人员当即提出修改意见,并且对修改后的合同进行了公证。

数月之后,当李先生按合同约定准备收房时,发现房屋还没有完工,而且,由于房产公司的原因,工程延期半年才竣工交付。李先生就延期交房与房产商进行交涉,但房产商非常蛮横,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李先生向法院起诉。由于购房合同中对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有明确的限定,并且经过公证,李先生顺利获得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而该楼的其他业主由于忽视了合同中的部分条款,而且没有公证,最终只能获得很少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