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29231900000028

第28章 长寿秘诀(3)

烟,大概是明朝(1368~1644年)初年传人我国的。初时,人们以为烟草可以治病。当时药物学家兰茂(1397~1446年)在《滇南本草》中却指出烟草辛热,有地毒。清代(1644~1911)的医学家们发现吸烟可致急性中毒,“吐黄水而死”,并对嗜烟的危害有深刻认识。如清乾隆年间(1736~1795)吴仪洛指出:“吸烟最灼肺阴,令人患喉风咽癌,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未必不由嗜烟所致。耗血损年,卫生者宜远之。”医药学家赵学敏对吸烟的危害作了对比观察:他的朋友张寿壮因吸烟而患咳嗽咯痰,“药治罔效,年余未愈”;但戒烟一月,不仅咳嗽咯痰自愈,且“精神顿健,饮食倍常”。所以,他据此得出结论:吸烟耗肺损血、伤神折寿,应当力戒。清代就有《烟戒》专书问世,提出用生豆腐四两,戳细孔,用黑砂糖二两,放豆腐上蒸化,相心吸烟时,便吃此糖豆腐汁,据称这样戒法,三天后就不再想吸烟了。

酒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远古时代人们就曾用酒来治病。后来,一些人养成酗酒的恶习,酒也便成了引起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吕氏春秋》说:“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但是少量饮酒对人体是有利的。元朝御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书中对酒的利弊作了分析:“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折寿,易人本性。”后世医家一致认为,酒少饮有益,可通利血脉、活动肋骨;多饮则有害。所以一般老中医都喜欢饮一点酒,但酗酒者极少。

用具有延年益寿作用的药物和上等山泉,酿成药酒,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如伏斗一:山一人家常饮五眼泉水与药物酿造的美酒,老翁104岁,长子122岁。

此外,在饮食禁忌方面,特别强调忌食过成的食物。孙思邈在《保生铭》中指出:盐多促人衰,不得偏耽思”说明多吃盐,可伤身折寿。明代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记载了三位老人,“俱年80余,极强健”,问其原因,皆云:“此地难得鉴,吾辈尽淡食。”另一位名叫马见田的,65岁了仍须发尽黑,身强体健,也是“不食咸”所致。所以道家《丹书》说:“食淡精神爽”。中国民间谚语也说:“菜饭宜清淡,少盐少病患”。

药食延年;古代有些百岁老人,以常服滋补强壮药而得长寿。唐代著《食疗本一早》的孟说曾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所以他主张以药当食,以食疗病。元代忽思慧也主张将药物和食物同煮,称为饮膳,在他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书中,记载了以药当食而得长寿的事例:汉武帚(前156一前87)东巡泰山时,见道旁一老翁正在锄地。武帝问老翁多大年岁?老翁回答说,今年180岁,并说他85岁时头白齿落,衰老不堪,已濒于死亡。遇一道士教他吃大枣,只饮水不吃其他饭食,并教他睡药枕,以后身体逐渐强壮,白发转黑,重新长齿。汉武帝又问他的邻居,证实老翁所言无误。《养生肤语》也记载,终南山的道士有活到一二百岁者,他们长寿的上主要原因就是“日

常掘食黄精、苍术、白术诸药一早以充食”。

当今百岁老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人饮食养生的经验和理论。

1.少吃增寿的实践与科学依据

广州百岁老人廖富辉每餐只吃半两至一两米饭,一天四两左右(120克上下)。北京103岁的陈冰清老太太曾说:“饭不能吃多,吃六成饱就行了。”这正符合古人“少吃长寿”的理论。有人作过试验:用两组年龄和体质情况相同的小白鼠对照观察,一组限制食量,一组不加限制。结果不加限制组全部死亡,限制组多数存活。另有学者用大鼠进行营养对寿命、疾病影响的实验,结果也是限食组比不限食组的寿命要长,而且限食组大鼠患肾病、肿瘤者比不限食组少,发生疾病的时间也晚些。实验还发现,少年期限食,最能延年益寿;老年期限食,可以改善过去因过量饮食所带来的损害。有科学家断言,把食物发热量减少到维持人体正常体重所要求的三分之一,但保留全部必需的营养物,就可大大延长人的寿命。他们据动物实验推断,靠少消耗饮食量(即少吃),人能够延长生命40年。

最近美国科学家提出,在迄今所做的防止衰老的全部试验中,饮食限制对防止老化最有效。实验证实,幼龄大鼠断奶以后,把膳食分量减少40%,大白鼠的寿命就可提高一倍。其他动物经过限制饮食,不论是生理指标还是精神状态,都要比每顿饱食的动物要好,而且寿命也大大延长。专家们一致认为,少吃有利于清除机体里的各种废物和毒素。这些废物和毒素堆积在体内就影响寿命,所以少吃可以增寿。

专家们特为中年人制定了一种食谱:每天吃80—200百克瘦肉,400克水果,300克疏菜,饮用二三杯矿泉水。如果严格遵守,就可延长寿命10~15年。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被世界自然医学会确认为“世界第五长寿乡”。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了69名百岁老人和172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他们长期养成了吃七、八成饱的习惯,无一位肥胖寿星。

近年联合国科学考察队在乍得北部撒哈拉大沙漠发现图布族一日三餐异常菲薄:早餐仅喝一种青草的浸液:午餐吃一把蘸有棕油的黍子(玉蜀黍子)和几粒枣子;晚上则以捣碎的甘薯(番薯)充饥。他们吃喝得少,排出的粪便和汗液也少。科学队员曾驱车对图布族人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是以车代步的队员已感到筋疲力尽时,布族人仍健步如飞。他们在高速公路行走40公里后,脉搏和呼吸与平时一样。他们吃得少,身体壮,还不乏寿星。真是“少吃增寿”的典型。

少吃多餐。唐代著名百岁中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一天吃的次数要多,但每次吃的量要少;不要一天只吃两三顿,而每一顿又吃得很多。所以古寿星多奉行“少吃多餐”的原则。当今不少百岁老人还有少吃多餐的习惯,在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少吃多餐。如广州约有60%以上的老人,二人要吃五六餐,每餐只吃半两至一两(三十克)。这正是对中国古代百岁老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的长寿经验的继承。现在实验研究已证实其科学性。有人曾对一千四百名处于正常热量供应状况下的60~64岁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六六八八,每天吃1~2顿饭,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另外一五六人把同样的饮食量分为5次吃,即一天吃5顿,总量不变,患心血管病的人数仅有六分之一。比一天吃1~2顿的,患病率减少50%,比一天吃三顿的,患病率下降13%。这说明,少吃多餐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有益的。

农村百岁老人一般一日三餐,有些一日两餐,但他们大多有晚上少吃的好习惯。有人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两组人每天仅吃一餐,食品相同。一组是在早上七点进食,另一组则在晚上五点半进食。结果,早晨进食者的体重逐渐下降,而晚上进食者的体重则不断上升。可见早晨多食既满足了工作时需要的能量,又不会使人发胖。晚上吃得太饱不好,由于血中胰岛素傍晚上升到高峰,血糖便转化成脂肪贮存于腹壁之下,久之就成了大腹便便的胖子。同时,由于晚上血脂量猛然增高,加上睡眠时人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因此大量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甚至有的心脏病患者因晚餐过食油腻肥甘之物,而在睡眠中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亦有诱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而死亡者。所以谚语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人难老。”

广西109岁的冉大姑说;“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白天要劳动,多吃有力气,晚上要休息,多吃胀肚皮。”四川地区川东、川北农村一天吃两餐,即使是一日三餐的家,老人、小孩也不吃晚饭。晚饭也极简单,夏天是泡菜稀粥,冬天是面条,除了干重活的人,一般只吃一碗。所以在川东、川北农村很难见到小孩、老人中的胖子。心血管病当然与他们无缘了。

在一日三餐的分配上,多数老人是;早餐牛奶、鸡蛋,午餐肉菜面饭,晚上少而清淡。从饮食的成分看,蛋白质较多,动物脂肪较步,糖、维生素比较适量。这种量的分配和食物的营养,对老年人来说是合理的。老年人的代谢过程以分解为主,需要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来补偿,因此老年人膳食中蛋白质应适量增加。牛奶、鸡蛋、鱼、豆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素食为丰的实践与科学研究

素食为丰。当今大陆农村的百岁老人就一生而言,是以素食为丰的,多数一个月吃不上一次肉。广西巴马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一生都很少吃到动物脂肪,就是植物油也是自己粗加工制成的大麻油。所以当地那60多名百岁老人就是素食为主的实践者和典型代表。

在美国就有因吃素不足而死者。美国痛症协会经过对该国家庭饮食情况长期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死于吃素不足。他们食用过多的内类,而水果蔬菜谷物类食物不足。每天如此饮食致癌而死的人,估计约占全部癌症死者的35%。研究人员对11万美国人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的人没吃高纤维谷物。人体每天需纤维素20~30克,美国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纤维素却在11克左右。因而由于纤维素缺乏导致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的人和死于这些癌症的人增多。何况,还有因吃素不足,肉食过多,患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而死于这类疾病人数并不亚于癌症呢!

当然,提倡素食为主不等于不吃肉。

老年人适当吃些肉是需要的。瘦肉主要含蛋白质,肥肉脂肪多。脂肪也是老人需要的,脂溶性维生素A、D、K、E,没有脂肪是不能溶解吸收的。维生素A、E有抗癌延寿等多种作用。维生素D可防止老人脱钙,以免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维生素K防止血管破损出血等。还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它能防治恶性贫血,维护神经功能正常。不吃动物脂肪或吃的过少,就易导致上述维生素的缺乏。何况动物脂肪里还含高密度脂蛋白,它可以防止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从而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况且胆固醇也并非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的惟一原因。人体的细胞膜、神经细胞髓鞘都需要胆固醇作原料才能合成。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说足由胆崮醇堆砌而成。因此,适量食肉,摄取动物脂肪,对老年人是有益无害的。

成都120岁的郑洪新老人、北京103岁的周玲老人等都爱吃肉,肥瘦都吃,他们都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关键在于“适当”,以及同一疏菜配合恰当,就可以取利去害。

近年日本金洋医科大学老年科教授关本提出,胆固醇高的老人有长寿的趋势。他对800里名老人做了调查,发现高脂血症74人,其余726人血脂正常。但高血脂症组平均年龄为八十五八岁,而正常血脂组老人平均年龄为七十七二岁。高脂血脂组中胆固醇为二六0mg/dl以上者平均年龄为八十七/二岁;胆固醇为260mg/dl以下者平均年龄为八十三/四岁。说明胆固醇高者寿命更长。这些老人的胆固酵,可能是未被氧化的占主要,因为只有被氧化的胆固醇才能形成动脉硬化。

最近(1995)研究证明,人体血清中胆固醇水平与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携带A~IV~2(位于十一号染色体上)基因的人群,对胆固醇的吸收,只有常人的50%。排泄却是常人的千倍。有180多岁的老人每天吃12个鸡蛋,连续十五年如此,而他的胆固醇仍在正常水平。

日本科学家分析冲绳县80岁以上老人天天吃肉,却又长寿的原因,认为是他们喜欢吃炖猪肉(加入萝卜或海带)的缘故。因为肥猪肉久炖(四小时以上)后,不但肥肉中的胆固醇分解了,脂肪减少了一半,还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产生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农村百岁老人到了晚年有不少爱吃肉的,真正吃素的很少。四川三百多名百岁老人中,一生都吃素的仅有12人,不到4%。一般人都喜欢吃肉,甚至有一顿能吃完一斤猪肉者。

农村百岁老人爱吃肉,为什么很少人患心脏病、动脉硬化呢?因为爱吃肉,不等于天天有肉吃。平时多数日子还是粗茶淡饭,一周吃上一次内的也并不多见。当然也有少数有条件能每天吃一二两肉的,身体仍然很好。据调查和研究发现,六十岁以后的老年人,适当吃肉,是不会形成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湖北调查了88位百岁老人,发现34%的人于幼年及成年期有饥饿史。这个时期饥饿,帮助他们躲过了冠状动脉硬化的高发期。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对7159例冠状动脉硬化的病理研究证明,35岁左右的人中三分之一的人冠状动脉有粥样斑块。Ⅲ级以上狭窄在35~55岁发展最快。说明中年时期是冠状动脉硬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年节食,少吃肉类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中国农村当今健在的百岁老人,他们在六七十岁以前,正是生活困苦时期,常常吃不饱饭,吃肉就更少了。农村老人活动多,消耗大,多吃点肉是无害的,不必像城市老人那样“畏肥如虎”。况且中国人习惯将肉蔬菜一起烹调,蔬菜中的维生素c、纤维素既有利于肉食的消化,又可防止过多的胆固醇沉积体内;肉中的脂肪又有利于蔬菜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主食以杂粮为主可防病延年

杂粮,是指大米、麦面以外的粮食,如玉米、小米、土豆、红薯、豆类等。

中国农村百岁老人一般不挑食,有啥吃啥,主食多是粗粮杂粮。北方以玉米、小米、豆类为主,南方除玉米、豆类外,还有红薯(即番薯)。新鲜蔬菜农村比城市吃得多,而南方比北方吃得多。

玉米、小米的营养价值超过大米和白面。含有老年人所需要的纤维素是米、面的二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也较米、面为高。豆类,尤其大豆是粮食中所含蛋白质量最高的,更适宜老人的需要。

红薯在农村非常普遍。四川农村除川西山区外,红薯几乎成了主食,一般都要连续吃半年以上。红薯的蛋白质含量超过大米白面,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也比米面丰富得多。

红薯含黏液蛋白,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它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避免出现过度肥胖;有人研究认为它还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结缔组织疾病;

保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和浆膜腔的滑润。红薯中的纤维素还有通便作用,因此红薯是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便秘、肥胖患者的较有益食品。最近科学家从红薯提取一种叫DHEA的化学物质(脱氢表雄笛酮),将此物质注入为培养癌细胞而喂养的小白鼠体内,这些白鼠就不再患结肠癌和乳腺癌,而且可以括36个月;而未注入DHEA的白鼠通常只能活24个月。可见上种化学物质。使白鼠的寿命延长了三分之一。同样,食用红薯,人们的寿命也可相应地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