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29245400000048

第48章 苏州老城区社区建设(12)

苏州近年来较为稳定的就业率,再就业培训重心已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向各类劳动者群体城乡统筹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再就业培训的人数在快速增加,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对象和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就业培训对象的年龄逐年降低。由于年龄偏大的下岗失业人员逐步退出就业竞争,参加再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群体呈现年龄下降的趋势。从创业培训学员年龄结构看,2005年41—50岁、5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45%和32%,而2009年已没有超过50岁学员,41—50岁所占比例也下降了2个百分点。大部分为30—40岁,学员年轻化趋势明显。[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第二,深入细致工作落实低保政策

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进家入户,过细调查,摸清对象,苏州市享受社会保障对象生活补助的104889名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同时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全面保障。2010年苏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40元。全市各级发放低保资金1.5亿元。自实行低保政策以来,不仅每年按时为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还提供各方面的扶持政策,让低保户告别贫困。2009年,全市共有14778名困难群众通过就业、再就业或者达到退休年龄等原因退出低保,是1996年建立低保制度以来退保人数最多的一年。通过再就业来脱贫的困难群众不仅可以享受社保和岗位补贴,还可以享受“救助渐退”政策。所谓“救助渐退”,就是低保家庭人员就业后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内的,按原救助标准照顾其家庭6个月,第7个月退出低保;就业后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上的,按原救助标准照顾其家庭3个月,第4个月退出低保。据统计,2009年享受“救助渐退”的低保家庭有496户1278人。

近年来,苏州的社会保障工作不管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制度上能够已经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接下来就是在待遇上进一步提升,能高即高,还有就是消灭死角,逐步解决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让制度上没有覆盖到的人群也能享受到社会保障。

第三,积极牵线搭桥落实结对帮困

广大社区工作者积极走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特困家庭落实结对帮困的扶持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内已有2400多个困难家庭在有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相对稳定的资助下,获得了基本生活、子女读书、疾病治疗方面的保障。

第四,发展基层慈善事业,筹措帮困钱物。各区、街道和社区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发展社会慈善事业。2008年,金阊、平江、沧浪三个区募集的钱物就折合250多万元,受惠困难家庭多达5500多个。不断开发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特色服务,形成以公共服务、公益性服务为基础,便民利民服务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一站式”、“问责制”的特色服务模式,全市各类困难群众100%及时得到社会救助,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覆盖率达100%。

扎实有力的扶贫帮困措施,使广大居民真正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苏州市民政局资料显示,市本级在搭建“12345”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各地相继开通“968895”、“968891”等服务热线,近3000家服务单位为市民提供全天候服务,形成了“15分钟服务圈”,“邻里情”、“金乡邻”、“金阿姨”、“老娘舅”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广受居民欢迎。“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的社区服务品牌,逐步走向组织网络化、服务系列化、项目特色化、经营产业化,540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7000支志愿者队伍、4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活跃在城乡各地,给社区居民送去了精神食粮。[陈燕颜等:《苏州市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和思考》]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富裕,一个是平安。改革开放给苏州这座“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后院”,带来了滚滚的资金流、人才流,带来了庞大的货物流、创意流,使它变成了“世界资本的喧闹前庭”。平安建设与经济工作实为一体,平安也是发展环境。苏州的社区管理的不断强化,形成了防止矛盾激化的预警和处置机制,使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各区普遍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调解处理三级民事调解网络,并把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各社区居委会以加强民事调解制度建设和外来人员管理为重点,坚持抓苗头、抓萌芽、促和解、促稳定,同时,协助公安和司法机关实现警务、法律进社区,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进行社区普法教育,努力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使大量的邻里矛盾和民事纠纷化解在基层,防范于未然,有效地遏制了民事、刑事案件的发案率。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了紧贴群众、见事早、行动快、工作细、措施实的优势,在报告控制警情、普及防范知识、落实治安措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依托社区,依靠群众,加大投入,健全网络,初步建立起社会公共安全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机制。2009年初,苏州警方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意警务”理念。苏州警察的数量仅占实有人口的万分之九,但苏州公安还是每天派出2600余名派出所专业巡逻民警和7000余名辅警进行巡防,结合社区治保力量和电子防控设备,使苏州真正成百姓的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2009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历史性“拐点”后,全年继续比上年下降44.7%,“两抢”警情下降49.8%。与此同时,苏州刑侦工作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破案打击质态稳步提升。年内,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破案率为47.5%,其中八类案件破案率为91.1%,命案破案率更是历史性突破达100%。在新一轮的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专项斗争中,苏州共查处打击团伙282个1264人,查破案件438起。良好的治安环境,使居民的安全感大为增强。2009年人民群众对苏州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为99.56%,由2008年的全省第九位跃升至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为98.99%,由2008年的全省第六位升至全省第三。有了苏州警方“平安建设”的基石,2009年苏州市再捧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这也是自1992年以来,苏州市连续五次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

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苏州投资30多亿元,先后建成了苏州市博物馆新馆、图书馆新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城区设立了“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引导资金”,投入引导资金700万元,吸引配套资金5253万元,建成公益类基层文化设施项目44个。各市(县)、区也相继建成一批图书馆、文化馆(中心)、博物馆和体育馆,截止2009年底,全市公益性文化设施总面积已达89.24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达0.14平方米。今年,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群众得实惠”实施项目之一,市、县级市(区)、镇(街道)“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三级全覆盖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已初步构建了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基层社区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积极挖掘吴地文化和优秀民族传统资源,利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把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苏州所辖各县级市全部跨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目前全市已有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区,7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有4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活跃在全市城乡。先后组织开展了以“舞台艺术”和“数字电影”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文化服务“四进工程”,把群众需要和喜爱的文化服务送到基层。各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书报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健身器材及室外健身场所已经普及,一批社区图书室的藏书量已超过3000册,一些社区还办起了电子阅览室和健康网吧。根据形势变化和居民需要,社区学校坚持开班上课或举办专题讲座,以离退休干部为骨干的社区讲师团常年活跃在基层第一线,上党课、讲传统、宣传时事政策。戏剧票友、舞蹈演唱、体操健美、书法绘画、文物收藏等社区民间组织不断涌现,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造就了观前街道“阳光俱乐部”、胥虹社区“民间收藏馆”、景观社区“女子龙灯队”等一批文化知名品牌。

社区思想教育工作和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以及科普、法制教育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调节了人们的心态,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全市联动举办第四届苏州阅读节,苏州市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苏州端午习俗、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市现有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4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平江历史街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山塘历史街区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10处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区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公园,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文化工作取得的成效,有力得推动了城市社区建设。

苏州市在推进城市社区的过程中坚持以发展社区服务为目标,经过努力,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和框架。苏州全市城镇按照2000—3000户标准设立社区,社区按“一居一站”、“多居一站”原则,加快建立社区工作站,并设立社区联席会、例会制、交叉任职等机制,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互联、互动、互补的工作新格局。从社区组织、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经费保障“五大体系”入手,把实践创新之举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创建睦邻亲情平台,培育“社区领袖”,开展“社区邻里节”、“小巷总理论坛”等活动,吸引社区各年龄段、各层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同时,立足“大社区”理念,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原则,通过有效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商业网点、志愿服务队伍等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推动便民服务圈的建立。

多年来,苏州市的市、区两级政府逐年增加财政拨款,不断加大社区服务硬件建设。社区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居民群众的参与率和满意率明显提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市区的“社区服务一指通”网络中心,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为居家老人及社区居民提供治安报警、医疗救助、商品采购及多项家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