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话说中国——历代兵书
29372000000008

第8章 商君书

大家好,在这一节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古代另一部军事名著《商君书》。《商君书》又名《商君》《商子》,是战国时期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编,里面涉及到许多军事方面的内容。

《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合编,在战国时就已经成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商君》二十九篇”,班固注曰:“名鞅,姬姓,卫后也,相秦孝公。”《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或著录《商君书》,或著录《商子》,均为5卷。现存24篇。

《商君书》是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记载了商鞅变法的指导理论和具体措施,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体现在《商君书》里就是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4个思想。

革新变法思想是法家思想的精髓。商鞅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等主张,积极推动变法。他向秦孝公建议,只有革新秦国才能强大起来,劝他不要害怕别人的非议,勇敢地进行改革。事实证明,在商鞅的改革下,秦国迅速富强,为将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商鞅基础。

重农重战思想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商君书》中关于重农重战的论述最多,认为重农重战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商鞅提倡并鼓励人民多种粮食,甚至提出让人民拿剩余的粮食捐取官爵的观点。他还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只有军队强大了,才能在乱世中保护好自己的国家,国家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重刑少赏思想也是法家的重要思想。重刑少赏即加重刑罚,减轻奖赏。商鞅认为加重刑罚,减轻赏赐,是君主爱护人民的一种表现,这样人民就会死心塌地为君主卖命。加重赏赐,减轻刑罚,是君主不爱护人民的一种表现,这样人民就会厌恶君主,不会为他卖命。

排斥儒术思想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家认为“豪杰务学《诗》,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人民学习儒家的《诗》,最后会逃避农战,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商君书》里包含哪些军事思想?

《商君书》的大多数篇章都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内容,因此它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主张战争。它认为战国是一个相互征伐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战争是合理的、必要的,对于国家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个国家为了强大,为了在诸侯中称霸,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战争。

二、农战结合。它认为农业是战争的根本,因为农业生产不光可以为战争提供物质保障,而且人民从事农耕,会安土重居,就肯为保卫国家而战。只有农、战结合,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起来。

三、重刑少赏,以法治军。通过刑罚和奖赏培养人民“乐战”的风气,使“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四、提出一些具体的战略、战术。主张明察敌情,灵活用兵。强调谨慎作战,反对轻易行动。重视士气在作战中的作用,主张激励士气。此外,还提出一些守城防御作战的原则和方法。

商鞅是何许人?

商鞅(公元前390—前338年),本姓公孙,名鞅,也称卫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商鞅出身于卫国贵族,早年为魏相公孙痤的家臣,公元前361年入秦游说秦孝公,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左庶长,在秦国推行变法,不久升任大良造。商鞅的变法成功地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商鞅因战功被封于商邑,因此他又称商君或商鞅。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大开眼界

《商君书》中虽然带有浓厚的军事思想,但是受时代和阶级的影响,它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鼓吹战争,将战争抬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战争能够压倒一切,解决一切问题,这显然是片面的。它提出“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的观点,反映了它与广大人民群众尖锐对立的阶级立场。因此,我们在阅读《商君书》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科学的观点去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