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是一种修行
29623800000089

第89章 甘丹之行

花开即有花落,无论它是你曾经多么欣赏的一朵花。

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被称为是拉萨的三大着名寺院。不同的是,色拉寺、哲蚌寺都在市内,而甘丹寺距离拉萨足足有几十公里远。

几天前,我和猫就计划好要去甘丹寺,可惜,去甘丹寺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辆,还是在早晨7点半就发车。

我和猫接连两天都不幸错过了。第三天,委托旅馆的人叫醒,等我们自己醒来的时候,发现老板居然还在沉沉入睡!真是的!其实也难怪,在这里,人们习惯的是晚睡晚起,因为和内地差两个时区,9点对他们来说,都是起了大早,何况还是7点半。

不过还好,连滚带爬的,终于在第三天赶上了去甘丹寺的班车,这种班车有两辆,一辆在大昭寺门口,早晨6点发车,还有一辆在青年路上(不知道现在改没改),票价每人来回25元。

汽车缓缓地行驶了足足1个半小时,让我感慨这25元的车费花得还真是值。最后,车开到了旺波尔山的脚下,抬眼望去,是几乎都拐成了飘带型的公路。

一直到现在,甘丹寺的影子我还没看到。

猫解释说,不用急,看到这些七扭八拐的公路了吧?开到尽头的时候,也就是山尖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寺院了。

汽车在飘带上飘,我看着一点点“升起”的路程,惊叹于这些“飘带工程”的不易,甘丹寺位于整座山的山顶,而这座山海拔3800米。这层层环绕的山路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功夫才建成的呀,而且,据说这些路全都是寺院的僧人自己修的。只为了方便人们朝佛。

关于甘丹寺的建立有一个故事,它的创建者宗喀巴大师带着弟子在山上选址,一只乌鸦忽然飞过来叼走了他的帽子。然后,把帽子扔在了一个半山腰上飞走了,宗喀巴大师和弟子赶紧追到这里,并认定这就是佛祖的旨意。于是,就在丢帽子的地方,一座气势恢宏的甘丹寺拔地而起了。

甘丹寺是格鲁派创始宗喀巴大师建立以及修行的地方。宗喀巴大师对于如今的藏传佛教有着历史性的意义。据传,在他生活的年代,恰恰是佛法几乎被毁坏的年代。戒律松弛,僧人可以随意结婚,甚至破坏戒律。而宗喀巴大师倡导的理念是,重新恢复戒律之清严。格鲁的意思,即为“戒律严明”。从那之后,才算一点点恢复了藏传佛教的威信。

建立甘丹寺,还有一个小插曲,据说,每一座寺院建成的时候,主殿除了释迦牟尼佛像之外,还应该有建立者的塑像。而甘丹寺却偏偏忘记了这一点。直到后来才忙不迭地补上。有人猜测,这或许也是日后甘丹寺命运多舛的原因之一吧?

如今寺院里最珍贵的,有一套清朝乾隆皇帝赠送的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副缂丝唐卡。然而,对于拜佛者来说,最珍贵的还是宗喀巴大师的肉身灵塔、穿过的法衣、戴过的法帽。还有一把无比尊贵的座椅,据说只有寺院的最高住持,甘丹次巴才有资格坐。而坐上这把宝座的人,都是在佛学上有大成就的人(而且是今世的成就,并非转世仁波切)。据说,在拉萨的三大寺院,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中,甘丹寺的住持甘丹次巴位置是最高的,也是仅次于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之下的大师。

虽然有着无比尊贵的位置,然而,直至今日,在这三座寺院里,最破败的也是甘丹寺。文革时期的破坏几乎让整座寺院消失殆尽,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后来国家拨款重新修缮的寺院。然而,在角落处,依然看到看到荒芜的围墙,让人不胜唏嘘。这也应了佛经中的一句话,万事无常,没有永远的完胜。1000年前,玄奘法师曾历经千辛万苦去求学的印度那烂陀寺,不也在之后的一场战乱中被破坏殆尽么?

花开即有花落,无论它是你曾经多么欣赏的一朵花。

还有一个让人唏嘘的事实就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破败的甘丹寺甚至遭到了周围居民的哄抢。这一“强盗”行径几乎让所有的藏民都愤恨不已。他们纷纷说,因为曾经对甘丹寺不敬,所以,这座寺院周围的人们永远富不起来。

朝拜甘丹寺另外一处决不可错过的地方,就是宗喀巴大师闭关修行的地方。在距离寺院不远的山上,有一个山洞,或者,这也是当初遭到破坏最少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布置最有简单。一个大约几平方米的地方,周围画着三十五佛的画像。宗喀巴大师生前最多念诵的即是三十五佛忏悔文。虔心程度让后人汗颜。据说,他用手肘处做曼扎供奉,日久天长,两肘磨到露出了森森白骨!

就是这番的虔心修行与矢志不渝,才使得大师获得了最终的成就。然而,大师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据说,当他听到山上杜鹃鸣叫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起了亲爱的阿妈,就用手指在山上刻下了一个“阿”字,以借此怀念母亲。从那之后,为了不再影响大师的修行,甘丹寺周围竟然再也看不到杜鹃鸟了,直到现在。

这一次,为了找到这个“阿”字,猫在山上转来转去,终于如愿以偿,在一片丛林之中,一块刻有藏文字母“阿”字的石头映入眼帘,这个字代表了大师的思念之情,更有着脱离轮回、潜心修行的决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