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教之发源
《易》《诗》《书》《礼》《乐》《春秋》,在古代既称为六经,又称为六艺,它们既是儒家著作的代表,又是人们进行学习的范本。从春秋战国以来,虽然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儒家以它积极入世的态度、安邦定国、救济民生的志向抱负,以及"仁""惠""忠""恕"等性情的培植,使其逐渐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从而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内容。儒家一系列思想理论对中国妇女有深刻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对女性言行举止的熏陶上,而且还深入到女性的骨髓灵魂精神之中。
《周易》在儒家著作中是一本很特别的著作,它本来是一本占卦吉凶的书,但在流传过程中,汲取了大量反映人事成败、概括社会或自然规律的内容。孔子整理它时,侧重在利用《周易》推行教化、指导言行,大力挖掘了《周易》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本书有关女性的篇章不少,如《易·序卦》云: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序卦》的文字反映了社会的进程和发展。自然界先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男女不等于夫妇,人类在原始群婚时代就没有夫妇。有夫妇,才能有父子。没有夫妇,生了子女,知母不知父。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的前提是先有了父权制。"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显而易见,礼义是在有了君臣上下的区分之后才产生的,礼义表现的是某种阶级关系。《周易》用简明直接的表述反映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女性的作用以及从男女关系的不同所反映出的社会形态的不同。
《周易》强调男女之别与生俱来: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系词上》)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周易·系词下》)
《周易》强调男女分工不同: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
男权社会中,妇女已被剥夺了在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已被划定在家庭这个圈子之内,角色为"内助"。在甲骨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殷商时期的妇女无论在政治、军事、生产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受到社会普遍的尊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受限制,地位也一落千丈,江河日下,男子获得了对女子绝对的专权,《周易·恒》六五云: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解释说:"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这是说妇道人家守正则有吉。所谓守正就是妇人在婚姻方面从一而终,即一辈子只能嫁一个人,夫死不能再嫁,只有这样,才能有吉祥;而作为男子有绝对的权利,只宜妇人从他,若他从妇人就不好,则有凶。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奴隶制即将走向灭亡,新兴的封建势力蓬勃兴起。面对着极端无序的社会现象,各种治国治民的学说应运而生,在学术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恢复"周礼",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创建了一整套理论。
在儒家思想当中,"礼"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早期的儒学著作当中,有关礼的论述涉及面很广,其中,与妇女相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礼记·郊特牲》载:
"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又"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仪礼·丧服》载: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妇女理论也就成了统治妇女的基本理论。由于"男尊女卑",就像臣民与君主的关系一样,男人对女人有绝对的统治权和支配权,女性的一切都以男性的意志为转移。女性的一生,没有独立的生存条件,也没有独立的生存资格,她们不得不从一个男人的庇护转到另一个男人的庇护之下,出嫁前听父亲的,出嫁后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听儿子的。
"三从"体现了儒家在道德上对妇女的基本要求,代表了宗法社会中男性的绝对利益,是千百年来妇女遭受压迫和痛苦的根源。
《周礼·天官·九嫔》也说:"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郑玄注解谓"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作为宫廷女性,在品德、言辞、容貌、手工方面都有一定要求。而《礼记·昏义》也载,在女子出嫁前,要"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德言容功"包含了对妇女个人素质的要求,"德"指品行,"言"指说话,"容"指外貌,"功"指生活技能。具体来讲,就是要妇女性格温柔,品行端庄,说话要轻言细语,衣着要朴素整洁,还要有会做家务的本领。女子出嫁之前,这几方面都要先作训练,以免出嫁之后,女子的行为作派不符规矩,不合礼节,遭人耻笑,丢娘家的面子。
孔子早就感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其难养,就很有必要对她们反复训导,《礼记·内则》说,女子鸡叫头遍就要起床服侍公婆,大小事情一律不得自己做主,受了委屈不得申辩,不能有私房积攒;女子对父母公婆说话要"下气怡声",对父母公婆的命令要"勿逆勿怠",如果不听婆母的话,婆母理所当然可以把媳妇赶出家门等等。
《诗经·小雅·斯干》写道: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男孩子生下来,睡在床上,穿漂亮的衣裳,玩的是玉器;女孩子生下来,裹块布片,只能睡在地上,玩的是土烧的玩具。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无论政权和家业都是父子相继,男子不但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家庭的统治者,男尊女卑,天经地义。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男性占有社会的一切资源,包括话语权,女性只能听命于君权、父权、夫权,而丧失自己的一切。
2女教开山之作--《女诫》
女孩长大成人,将嫁作人妇,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讲,对女儿的祝福是希望她能幸福一生,但在古代,父母要将女儿送到别人家去了,最大的期望是女儿能够行不逾矩,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不然的话,连父母也会觉得没脸见人。
汉代著名的女学问家班昭,出身名门,父班彪、兄班固,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继承父亲遗志撰《汉书》,班昭又继之补撰了《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一度为皇后和贵人的宫廷教师,深受上流社会的推重。班昭垂暮之际,因担心自己即将出嫁的女儿"不闻妇礼",出嫁之后"取耻宗族",所以抱病写下了《女诫》,让女儿们立身处事有个原则。《后汉书·列女传》载录了这篇最早的系统的女子教育的经典文献。
《女诫》本是母亲留给女儿的教诲,但由于它全面阐述了儒家的礼教思想,对女子教育极具纲领性和指导性,一经问世,便影响极大。《女诫》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个方面,下面逐一介绍。
《卑弱第一》云: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敎矣。
本节写女子从一出生落地就要摆明她的卑弱身份和地位以及将来成人后的职责。放在床下是表明女子生下来便卑贱柔弱,天生比男子低一等,男孩出生下来是放在床上的。给女孩玩泥烧的纺锤是表明从小就要学习纺纱织布,要勤苦持家。要斋告祖宗先人,表明以后嫁为人妇之后要主持祭祀之类的事情。
《夫妇第二》云: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正如《周易·系词》所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天为乾,地为坤,乾为阳,坤为阴,天尊地卑,男强女弱,在古人的眼里,这是社会的必然规律。在宗法制社会下,只有男性才有继承权,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故而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支配权,妻子必须一味顺从,正如《易·坤》所云:"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妻子在家中,只能臣服于丈夫,这是天经地义的。
《敬慎第三》继续强调男女差别,讲"敬顺"是"妇人之大礼",因为"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等等。
《妇行第四》云: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所谓女子"四行"之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并不是班昭首创,班昭只是进一步把德、言、容、功四方面具体化了。而从此以后,德、言、容、功也就成了成了评价考察女子的主要指标。而这里对"德"的重视和对"才"的忽略,催生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认识和偏见。
《专心第五》讲:"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男子可以再娶,而女性当从一而终,作为一个女性,班昭这里完全表现出的是一种男性卫道士的立场。《周易·恒》云:"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贞指专贞,专一,妇女能用心专贞,夫唱妇随,从一而终,这是妇人之吉,这对女性来讲才好,否则就不好。这充分反映了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专权,反映了男女在婚姻生活中的不平等。
《曲从第六》讲对公婆,不论是非,都得听命不能违抗:
姑云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
婆婆说你对是对,说你不对也是对,你都得听,不能有丝毫违背,这就是"曲从"的意思。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公婆是长者,他们的意见永远是正确的。
不但对公婆要无条件地服从和听命,对丈夫的弟弟妹妹,也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所以《女诫》最后一条是《和叔妹》,对待丈夫的弟妹,也要保持一种"谦顺"的姿态,"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以此来和叔妹搞好关系,达到家庭和睦的结果。
班昭的《女诫》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开启了专门针对妇女教育的专门著述,班昭此后被奉为"女教"的圣人。
3唐代女教著作
唐代有关女教的著作较多,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孙皇后"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太宗读后表示:"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旧唐书·后妃上》)
唐侯莫陈邈妻郑氏有《女孝经》。郑氏因侄女策为永王妃,以其"少长闺闱,未闲诗礼;至于经诰,触事面墙",遂作此以献,"戒以为妇之道,申以执巾之礼"。全书十八章,依次为开宗明义章、后妃章、夫人章、邦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记德行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仪章、举恶章。行文以曹大家与诸女问答的形式展开,大意亦以《女诫》精神为本,而所涉内容较《女诫》更宽。
唐德宗时,宋氏姐妹有《女论语》,这是唐代最有影响的女教著作。据《旧唐书·后妃下》"女学士尚宫宋氏"条,宋氏五姐妹长曰若莘,次曰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因善为文章,唐德宗时召入宫中,受到礼遇。"若昭尤通晓人事,自宪(元和806-820)、穆(长庆821-824)、敬(宝历825-827)三帝皆呼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进封梁国夫人。"
《女论语》为若莘所著,若昭又为之作传:"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全书分十二章:一、立身,二、学作,三、学礼,四、早起,五、事父母、六、事舅姑、七、事夫,八、训男女,九、营家,十、待客,十一、和柔,十二、守节。全书主要以四字句为主,生动传神,通俗易懂,且将道理都融入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人接受。如《早起章第四》:
凡为女子,习以为常,五更鸡唱,起着衣裳,
盥潄已了,随意梳籹,拾柴烧火,早下厨房。
磨锅洗镬,煮水煑汤,随家丰俭,蒸煮食尝。
安排蔬菜,炮豉舂姜,随时下料,甜淡馨香。
整齐碗碟,铺设分张,三飡饭食,朝暮相当。
侵晨早起,百事无妨,莫学懒妇,不解思量。
黄昏一觉,直到天光,日髙三尺,犹未离床。
起来已宴,却是惭惶,早起梳洗,突入厨堂。
容颜龌龊,手脚慌忙,煎茶煮饭,不及时常。
又有一等,餟餔争尝,未曽炮馔,先已偷藏。
丑呈乡里,辱及爹娘,被人传说,岂不羞惶。
把一个小女子早起的辛勤和晚起的仓皇都描绘得非常传神,这是将勤劳品质的培养通过两相对比的场景表现出来,既令人忍俊不禁,又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女论语》把班昭《女诫》的精神化为训诲女子"举止悉合于当然之则"的条规,且较长孙皇后的《内则》更为切近易晓。其中"行莫回头,语莫露唇,坐莫动膝,立莫揺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窥必掩面,出必藏形。"(《立身章》)"凡为女子,须学女工……针线粗率,为人所攻,嫁为人妇,耻辱门风。衣裳破损,牵西遮东,遭人指点,耻笑乡中。"(《学作章》)"莫学他人,跳梁可恶,咆哮尊长,说辛道苦,呼唤不来,饥寒不顾。"(《事舅姑章》)"莫纵娇痴,恐她啼怒,莫纵跳梁,恐她轻侮,莫纵歌词,恐她淫污,莫纵游行,恐她恶事。"(《训男女章》)"营家之女,惟俭惟勤,勤则家起,懒则家倾。俭则家富,奢则家贫,凡为女子,不可因循。一生之计,惟在于勤,一年之计,惟在于春,一日之计,惟在于晨。"(《营家章》)等等,虽有制约女性的成分,但其中的行为准则,也有不少属于健康积极的内容,而"猪鸡鹅鸭,成队成群""呼归放去,检点搜寻"(《营家章》)等内容,则显然是针对广大乡村农妇世俗生活而发。
本书观点鲜明,提倡的或不提倡的,肯定的或否定的,褒扬的或贬斥的,一目了然,指导性强;内容凝练、集中,主题突出,在不长的篇幅之中,将普通劳动妇女的日常生活一网打尽,堪为日常行为准则大全;且各类形象鲜明突出,富有典型意义,便于参照,便于教诲。语言亲切、自然、生动,一反以往女教著作一本正经的生硬面孔,且所言皆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乐于为人所接受;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容易记诵,虽针对成人,但还是处于启蒙教育的基准,十分有利于流播和推广。《女论语》也因此对推广普及正统女教发挥了深远影响,在古代中世纪女子教育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另外,《女论语》与传统女训的表述及要求上与儒家传统观念存在明显不同,如专门论述如何融洽夫妻感情,夫妻地位的规范界定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妇之道的核心由儒家传统的"敬慎"转变为"恩爱",其男女情感成分显著增强。等等。
宋氏姐妹写了《女论语》来倡扬女教,要求女子恪守"男主外、女主内"的信条。但就她们自身来说,并没有成为自己理论的实践者和执行者,相反,她们都已走出了家门,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她们甚至已踏出"女主内"的框框而涉足男性独占的政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