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道人心
3006500000013

第13章 史鉴(3)

古时,人们称为他人写的生平简介为"行状",而将附之画像的言词叫做"像赞"。行状比之传记要简短,或可称之为小传,而像赞则是比行状更简短的文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图片说明。写传记难,写行状更难,写像赞则难上加难,缘因字数太少,难以展开,故而说不清楚。友人收藏的一份民国年间的像赞实在是一篇奇文,值得好好欣赏,全文曰:文字,语言之形也;丹青,形象之形也。绘之以丹青,复加以文字,此赞之所由生。然近世之赞非褒之于不当,则扬之于过实,且好以古奥之词见长,甚有略去言行专颂其状其貌者。或曰:赞者,扬其言行耳。既绘之与丹青,又奚用状其形其貌哉!此言实是。吾兄馨题公束性率直,心地宽厚而好义。少年豪迈风流,侪辈无出其右,且挥金如土,略不顾惜。尝曰:"得之不必喜,去之不必惜,人生百年能得如此乐趣而行乐,则贵及时耳!"故不以世俗诽谤为嫌而独行其素者。二十年中岁得嫂氏规谏,姑稍问家务,而闲时缀,喜酹酒对月,醉后每作豪趣之语惊人,使满座倾倒。且性喜狩猎,戴大毡帽,执猎枪出没于山林危壑之间,对松风长啸,其意非在狩猎也,慕英雄侠士之遗风耳。后以病止而疴,遂不瘳。公逝时,年仅四十又二年,生未成一业,未作一事。呜呼!使公生于稼穑之家,则必为乐天之民;出乎诗书之门,则必为高人逸士;育于将弁之第,必为英杰良材,而缀冼闲淡以终,人欤?天欤?吾嫂郑氏瑞珍,孺人心慈人厚,读诗书,知大义,略富词令,侍亲长以敬,对人则让礼以和。虽生长贵家闺闼,然无娇贵繁华气,自奉甚俭,治家井井有条,具坚毅之意志。尝曰:"男儿无毅力则不足任大事,妇女无毅力则不足治衰败之家,故少年能处逆境而不倾,中年苦谏脱大夫于纨绔之习,晚岁更力挽中落之家道,使免趋败毁。"尚苦抚孤离,朝训夕诲,促其成立,呜呼!若孺人者,使无愧于妇德矣。而今双鬓已斑,操作愈勤,中馈之余,与下辈论处世为人之道,不倦不休。今春,予游学归,孺子谓之曰:"若兄之容轴已成,吾亦先自列于其旁,盍在吾未死前为作一赞。"予颔之。赞成,念嫂为吾家理衰挽败之劳,予终当书。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孟秋月吉日。胞弟明达谨撰并书。

作者明达对其胞兄的情感化为极简洁的文字跃然纸上,使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其兄馨题公那侠客一般的性情:"喜酹酒对月,醉后每作豪趣之语惊人,使满座倾倒。且性喜狩猎,戴大毡帽,执猎枪出没于山林危壑之间,对松风长啸,其意非在狩猎也,慕英雄侠士之遗风耳。"其兄42岁早殇,一生并未成就任何事业。然明达对其兄的赞扬是在其兄的品性和人格,惜其生不逢门第。所有这些优长又在很大程度上归于嫂嫂的规谏和帮助。一篇像赞,极少文字,能将其兄嫂之长皆予凸显,给人深刻印象,实在是很不简单。可惜今天看到的图片说明已很少有如此生动的文字了。润笔

古人以书画售于索求者,所收酬金谓之"润笔",意以金钱滋润笔墨也。清代苏浙一带润笔之风甚盛。作书画者以此为生,常常自己定出润格,张贴于书堂。所谓润格也就是酬金标准,类似今日之价目表,以使来者明晰,不欲多费口舌。也有人借老师之笔定出润格,谓之师定,更是弟子尊从师命,难能更易。笔者曾见过的一张润格便属后一类,其略云:吾弟昆生以绘事从游十余年矣。天性敏绝,出笔即能独得天趣。故其花鸟尤属擅长,一时识者已有出蓝之目。近阅所作,更觉归于简淡,直逼荆关,盖其天趣然也。李青莲云:"俱怀逸与壮思飞,欲上青天揽白日。窃愿与君共勉之。"堂幅丈二,廿四元;丈匹,十六元;八尺,十元;六尺,六元;五尺,四元;四尺,三元。横幅同,条幅照上减半。帐额、立轴每件两元。纨扇、折扇、册页每张五角。

琴条、女扇、油扇,每张一元。手卷、寿屏、泥金、磁青另议。点品立索加倍。先润后绘无误。庚辰三月友生任阜长定凤生姚孟起书。

润笔无论横幅、中堂,还是条幅、团扇,皆有明晰的价格,所索不菲。且要先付酬金,再绘画,以免节外生枝。颇有些"先小人,后君子"之意。更有意思的是,在列出润格之前,姚孟起还为自己的学生写了一段赏识和吹捧的文字。也许我们将其目之为早期的广告,亦未尝不可。

书此润格者姚孟起,乃晚清苏州书法家,字凤生,号闷溪,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贡生。其书法宗欧阳询,隶书仿陈鸿寿。亦兼治印,得蒋仁秀劲之气。偶尔作画,古拙似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海上墨林》《吴门画史》《广印人传》等皆有著录。作为姚孟起弟子名昆生者系何人,今已无从查考。借老师之笔为自家开润笔,可谓是巧妙的办法,反映出绘画者对钱财欲求还羞、"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态。可见世风如此,流为时尚,学艺者想不坠其中,难矣。

邓之诚《骨董琐记》谈润笔云:"器物相贻,古道不废,即云货财,亦异掠取。未若今人稍知执笔,略事涂抹,即声气交通,身价自重,累百盈千,取之不厌,全出市道。其人既没,遂无过问者,品格日卑,艺事斯下。正如竹懒所云书绘二事,吴中极衰,缘业此者以代力穑,居此者视如藏贾。苏、黄、米、蔡、董、巨、荆、关,皮毛徒遗,命脉久断矣。"艺术本是高雅之物,经市道一浸,艺术之生命便枯竭了,取而代之的是匠气。加之"业此者以代力穑",书画更成了谋生之手段。艺术的追求被谋生所取代,这是自清以降,书画艺术生命力日渐枯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证书

证书是指专门用来证明身份或其他用途的专用证件。套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这玩意儿在中国早已有之。由于证书有着专门指证的作用,对于拥有者来说,它是一个标志或符号,通常都会很好地保护。但是,证书不可能有永久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的流徙,证书所指证的内容也会渐渐失去意义。失去作用的证书无疑是一张废纸,一般来说谁都不会刻意去保留这样毫无意义的废纸。所以,证书是历史上使用较多,而又是保留至今最少的物品之一。

我却有幸在一个朋友处看到了一些较早时期的证书,颇感兴趣。其中有一张极其简短的纸片,是一百多年前清政府颁发的老民荣身证,其上记有:经工部会同具奏,核实相应,准以恩诏,钦赐老民程烈,年七十二,品顶戴荣身,咨部注册。光绪十九年正月吉日发。系安徽婺源县人。

证书在清代,尊老、优老是一种风尚。中国有句俗语,说"人过七十古来稀",由于稀少的缘故,老人也就成了宝。《清朝通典》卷五十七就专门列有"优老"一节,记载:"顺治元年十月恩诏,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差徭;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疋,绵一,米一石,肉十;九十以上者倍之。有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给冠带荣身。""乾隆元年二月恩诏,凡民人年七十以上者免一丁侍养年;八十以上者顶带荣身。又特谕直省凡属生监年七十以上者优免一丁,年八十以上者给与八品顶带。"清朝皇帝还会经常举行"千叟宴",在宫中宴请各地的70岁以上的老人。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3000人。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3056人。虽不无作秀之嫌,但至少有这份心意。后人称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这张光绪年间发给老民程烈的证书就是这种尊老、优老盛举的余绪和见证。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为适应扫荡的需要,在日占区内推行了一种良民证制度,以剥离民众与抗日力量的联系。所有民众必须持有日伪政权颁发的良民证,才能出行,以证明身份。否则就被视为共产党或其他抗日力量而遭到逮捕,甚至丧命。由于这种良民证是以抗日不抗日来划分良民非良民的界线,所以它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极大地伤害民族自尊心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带有国耻性质的证书,在抗战结束后,便被国民自发销毁了。以至今天的人们要想再看到当时的良民证,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朋友收藏的这张良民证,可以使我们看到当时良民证的具体样式,同时也警示我们勿忘国耻。良民证上所书内容为:良民证:安化县濂溪乡第三保第一甲第户,王龙化,性别:男;年龄27;职业:农;出生年月:民国元年八月十二日;身材:四(尺)九;面貌:长;左箕:三;右斗:二;民国二十八年月份用。

由于那时摄影还是一种时髦的玩意,日伪不可能给每一个中国国民都照一张照片以验证身份,那么怎样使证上所书与本人相对呢?日本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用了中国传统的方法,以指纹来验证身份。人的指纹排列各不相同,有千千万万,但可大致分为二类:其团团转者谓之斗;转而出者谓之箕。用箕斗来区分人,使证书上的内容与本人能够相印证。这是良民证上所使用的方法。左手记箕,右手记斗。再加上其本人的身材和面貌特征,综合起来分析,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

抗战结束后,接着就是国共内战。在战争中,国共两党占据的区域经常呈犬牙交错状态,为了证实身份,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通行证。我看到的那张通行证应该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使用的,通行证上的内容为:歙县薛阳镇里仁保公所通行证:兹有本保第十五甲第九户居民方悦法,现年三十三岁,因经商事前往上海,肩挑货物一担,自十一月二十六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止为有效期间,过期作废。

保长方乃炽。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这张通行证是当地保长签发的,有着确定的有效期,在内容的写法上,已是较为现代化了。其实严格说来,这张所谓的"通行证"更像是我们今天使用的"介绍信"。

另有一份"在职证明书",则是名副其实的证明材料。这份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职证明书上记载:华证乙(38)字第022号本公司华中水泥厂专员兼代会计课长李振亚君,兹因该厂停工遣散,计在职一年八个月,特予证明。总经理:王涛。中华民国38年4月4日。

我们看在这张证明书上已经使用了现代极为普遍的文件编号的方法,但这份证书在当时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已经无法追寻了。

这些历史的真实见证本身,其实是很微不足道的,一张普普通通的小纸片,印着歪歪扭扭不甚整齐的字,看上去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它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却是如此的大,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比那些拥有证书的人更为重要。在那个时代,没有了这些证书,人是无法证明自己的。

执照

执照,按《辞海》解释:"由有关行政机关发给的准许作某种行业的凭证,如施工执照、驾驶执照等。"其实执照在中国历史上亦早已有之,但今天所能见到的历史执照已十分有限了。笔者在友人处见到了一些晚清、民国时期的各种执照,很值得仔细观察品味。现抄录如下:查验盐票执照:财政部为发给盐票凭证事照得,查验淮南、湘鄂西皖四岸盐票征收验费一案。前经本部提呈行政院议决,转呈国民政府指令照准在案:兹查四岸共缴验实银肆百万元。内皖南岸派缴验费银肆拾壹万陆千叁百贰拾捌元,计每引惠缴银陆元玖角七分。现据该岸盐商呈验花名,永怀堂盐票计票面载明引额壹百贰拾引,共应缴验费银捌百叁拾陆元,已如数收讫。除饬两淮盐运使盖印登记外,合行颁发凭证,准其照例循环转运。此照。右验皖南岸票商的名卢少峰收执。中华民国拾捌年拾贰月。

这是民国18年(1929)的盐商交税凭照,从中我们知道,尽管其时清朝已经灭亡十八年了,但管理盐业事务的官员仍沿用前清时的官衔--两淮盐运使。可见政治体制的改革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快,似乎民国一建,前清旧事一律扫光。

当帖执照:奉天财政厅为发给当照事案,据梨树县呈据,商人费庚霖(改李曰群)呈请在县城榆树台镇大街开设当铺一座,按年照章纳税,准其领此执照开设,按月取息叁分,以拾贰个月为满,不得隐瞒私收,以及藉端顶冒生事,倘有前项情弊,定即从重究办,决不姑宽。须至执照者,计开坐落梨树县榆树台镇大街当铺执事人李曰群,年四十四岁,系梨树县籍。当税每年大银元壹百元,办公金大银元壹拾元,当照费大银元贰拾元。此照有效期间以五年为限,期满缴换新照,另纳照费。中华民国洪宪元年二月八日。右照发给商人李曰群收执。

"洪宪"是袁世凯复辟做皇帝的年号,洪宪元年是1916年。好在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就命归西天了,所以"洪宪"年号就成了只有元年的小年号,记不记得无关紧要。从这张执照上,我们可以想见袁世凯上台做皇帝的仓促之状。连要颁发的执照都来不及重印,只好在旧的执照上加添"洪宪"字样,于是就变成了"中华民国洪宪元年",无意间把洪宪纳入了民国。也许在百姓的观念中,进入民国就是进入民国了,什么洪宪不洪宪,那还是民国。这是做皇帝梦的袁世凯怎么也想不到的。这张执照也在无意间告诉了我们这一段哭笑不得的历史。

验枪执照:歙县县政府为发给执照事案:奉省政府令,饬检验民间枪支,亟应切实清查,加烙火印,以资证明而杜流弊。兹查有本县卅区一段钱俭贤备有猎枪一枝,枪身号,子弹粒,系为保卫防匪防猎之用。每枪执照一纸,务须安慎保存,倘有转卖借用等情,均须立即呈报,以备查考。为此发给执照。此照。右照给收执。中华民国十七年八月十日给。

对于武器的管理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民国时期以执照证实枪支使用者的身份和使用范围。有意思的是,这张执照在涉及枪支的使用范围时,竟然将猎枪的使用范围纳进了"防匪",而在那时"匪"的概念是随意性很大的,有土匪、有"共匪"等,说明猎枪在那时是可以允许防身和对人使用的。这绝不是执照管理上的不完善,而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环境所致。

在清代,还有一种乡约执照:特授安徽徽州府歙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劳,为给札承充以副宣讲,以广教化事。照得。治民之道,首以教化为先,恭承圣天子颁行《圣语广训》并摘所记律条通行州县,在于乡里民中择其素行醇谨,通晓文义之人,举为乡约,给予顶戴。每逢朔望,齐集士民,阐扬宣讲,使民共晓,咸敦孝悌,革薄从忠,久奉遵行在案。今据二十九都一图族长监生张永堂等举报,耆民张嘉烈为人年高有德,品行端方,通晓文义,堪充乡约前来,除准饬充外,合给执照。为此照给该约:遵照条例,每逢朔望招集士民,恭宣圣谕,周详开导,务事一乡民人入耳会心,兴仁兴让,以臻一道同风之盛,本县深有厚望焉。须至执照者。右照给乡约张嘉烈,准此。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九日礼科。县衙歙字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