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爱伊河畔
30342500000002

第2章 神秘岩画(1)

月光。

美丽如碎玉般的月光。

白日的炎热已悄然退去,一丝丝的风儿掠过伟岸的贺兰山。山崖上,一幅幅浮雕般的岩画在月光下显得谲怪、神秘、沧桑。

山下,似有笛音隐隐传来。

皎皎夜空,碧蓝如洗,闪动着千万只星的眼睛,山峦苍劲、雄浑、如诗、如梦、如画。

此时,一个白色的精灵却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哦!——

那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爱伊莎,她在哪里?

那个多情、英俊的回族小伙尤素夫又在哪里?此时此刻,或许,他们的魂魄就飘荡在夜的上空,深情而留恋地注视着这里。

否则,这儿怎会有袅袅如仙音般的笛声在响?

否则,这里怎会有目如秋波,腰如细柳的女子在舞?

柳依依陷入了一片迷醉中,手中的长剑似已与她融为一体。这是她在忘情舞蹈时常常会出现的状态。

风儿很柔很轻,像一片旋转着的白云。风中,柳依依的衣裙舞了起来,似一只巨大的彩蝶,在风中灵动地盘旋着……

一双星光四射的雌雄宝剑在上下左右翻飞滚动着,一对白色的剑穗在她身前身后翻飞着,两道剑光洒落四面八方,似满天繁星闪闪烁烁。

青龙出海,白蛇吐信。怀中抱月,金鸡独立。凤凰点头,风扫梅花……

白色的衣裙款款缠绕在柳依依的肢体上,像是附在她身上的一个精灵,生动活泼,幻化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一会儿,它们是迷彩般的舞蝶;一会儿,它们是绽放中的花朵;一会儿,它们是在风中颤抖着的星星,一会儿,它们又柔情似水……

舞着,舞着,柳依依全然忘了自己。已是第五天了,作为歌舞团的一名编舞,当她从市著名回族剧作家麦尔哈克先生手里拿到大型回族民间传说舞剧《爱伊莎和尤素夫》的文学脚本时,立即来到这幽静的蓝山庄园,进行舞蹈动作的构思创作,忘情地工作着。

白天,她常常手持一卷回族民间传说故事,边读,边细细地品味着。看累了就倚在窗口,默默地注视着山口来来往往的游人,揣摩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要么就看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浮想联翩地构思着……

而当一轮明月悬上夜空时,她便会把一天的灵感都化为梦一样翻飞着的舞蹈。五天来,她的工作进展很快,说来,这得归功于这个远离都市的庄园。

庄园坐落在连绵起伏的贺兰山脚下,毗邻举世闻名的贺兰山岩画区。由于尽被苍松翠柏所环绕,所以远看,山庄似镶嵌在山中的一块巨大的翡翠,白云缭绕,秀色可人。庄园中鸟声啁啾,泉水潺潺,花团锦簇,真是一处人间难觅的世外桃源。

当依依舞了一段凤凰双剑后,却意外地听到了一阵鼓掌声。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她顺声望去,只见一个颀长的身影清晰地伫立在雪亮的月光下。

“请问,你是从这古岩画中走出的仙女还是世间的凡人?”男人看着依依,幽默地问道。声音很是浑厚。

闻听此言,依依把双剑一收,双手一拱,也打趣道:“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是。不是。是怎样?不是又怎样?你看呢?”

男子大笑:“是,就是预示着我今天要走运,不是,那更好,我的生活里又会多了一个朋友。”

“你就那么肯定么?”依依歪着头,天真地问道。

“你有所不知,我可是一个有预感的人。”男子又以幽默的口吻说道。

“那好吧!就让我们来测一测,你的预感到底准不准。我叫柳依依,是星光歌舞团的编舞。”柳依依大大方方地伸出手,自我介绍。

“我叫古博文,是岩画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男人也大大方方地介绍着。

听到古博文这个名字,柳依依的心猛地跳了一下,看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个月前她就和自治区文物局联系,要找对岩画颇有研究的考古学者古博文,了解一些有关岩画艺术方面的情况,可他出差了,这一趟差出了整整一个月。

“古老师!”再次开口,柳依依已改了称呼,“您的大作《浅说贺兰山岩画》我已经看了,还有许多问题要向您请教呢!”

“不敢当,不敢当,有问题只管问好了,我们可以一块学习一块研究嘛!”古博文不无谦虚地说。

就这样,一对刚刚认识的男女顷刻间成了好朋友。

晨曦微露。

一片透明的紫色洒落贺兰山麓。

山上,古木参天,松柏葱郁,时而有山风拂来,松涛如云海般翻腾,雷鸣般涌动。

贺兰山是宁夏的一座宝山,也是中国主要的南北向山地之一。它北起巴音敖包,南迄马夫峡子,绵延200余公里,面积达1937.9平方公里,山地海拔2000~3000米,共有大小山峰46个,山体连绵起伏,山峰重峦叠嶂,林壑幽静壮美。据考古学家考证,大约在20亿年前,贺兰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海底沉积物盖层隆起,形成山体雏形,到了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受地应力的作用,并经历了生生死死,轮回不已的过程,贺兰山山体缓缓上升,最终刺破青天,屹立苍穹。

多少年来,贺兰山名扬四海。中国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曾写下了激情满怀的《满江红》一词,词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贺兰山东部,是一片面积为61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断,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着众多的植物种类。其中有150多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探讨意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有沙冬青、蒙古扁桃、羽叶丁香等。贺兰山中还盛产十多种蘑菇,如紫蘑、白蘑、大银盘蘑等。生活在山中的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达182种,野生森林昆虫2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马鹿、林麝、盘羊、岩羊、蓝马鸡、黑鹳、金雕、松雀鹰、白尾鹞、纵纹腹小鹗等15种。

贺兰山还是一座巨大的世界古代岩画博物馆。在这座宝山的许多山口里,在峰峦叠嶂的石崖上,到处都遗留着人类祖先的遗迹,一幅幅鬼斧神工般的艺术杰作——岩画。

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岩画被称为刻在岩石上的石画、天书,它内容浩瀚,制作奇特,无不显示出人类祖先的独特匠心和淳朴的审美情趣,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今天,走近这些岩画,人们犹如步入一条远古时代的艺术画廊,又如走进一条神秘的历史隧道。它就像魔鬼手中的一面宝镜,把人类童年时代的画面一一展现在世人眼前。

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古博文几乎竭尽自己全部精力来研究这些岩画,他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依附在这些珍贵的岩画里。

他一路思索着,一路行到蓝山庄园。昨晚他曾答应,要带柳依依去参观一下贺兰山岩画。

柳依依仍然是一身纯白色,不过不是昨晚的长裙,而是一身宽松的休闲装。她,皮肤白皙,一头乌黑的长发,没有经过任何烫染,仅一根蓝色的丝带随意地扎在脑后,显得十分年轻而有活力。古博文注意到在柳依依的双眉正中,长着一颗不大的红痣,却格外引人注目,脖子上,还戴着一块用上好的和田玉——羊脂白玉雕制的挂佛。这块玉佛很明显是一件年代久远的饰物,玉质很好,洁白透明。佛的工艺也很精湛,能在方寸之间,把佛的笑靥、佛的眼神雕刻得栩栩如生,翩翩传神。挂佛的顶端穿着一根细细的红丝线,颜色还很鲜艳,像是后来换上去的。佛端端正正地坐着,双手安放在左右两个膝盖上。在佛的座下,饰着几朵莲花,莲花的周围饰着一圈细细的莲叶花纹,莲叶花纹的外面又饰着一些如同祥云般的荷叶花边。

古博文心中暗暗称奇,这真是一件人间难得的宝物,可是,这样的一件宝物却如何会出现在这样一个看来还十分年轻的女子身上。

柳依依的相貌十分可爱,她长着一对长长的凤目,一笑起来就会变成一对弯弯的明月,十分秀丽。她长着一副天生舞蹈家的骨架,胳膊腿都要比一般人长出一截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尤其是当她动起来,或是舞起来,更是风姿绮丽,摇曳多情。

而此时,古博文一身运动装,纯蓝色调,像是刚刚跑完了长跑回来,浑身散发着朝阳的气息,更显得旷达不羁,玉树临风。他目光深沉,双眉飘逸,皮肤白净,身材细长,风度儒雅。

他们顺着山路,沿着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向前走去。

此时,清晨的阳光仿佛刚刚睡醒,充满活力地穿透一片红霞,像一张金色的大网洒向大地,顿时,山谷里的花草、树木皆被渲染得金碧辉煌,连山涧的一泓泉水也被染成了一片金色。

空气格外清新,就像刚出窖的白葡萄酒一样,甜美无比,芳香四溢。

“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啊!”古博文深深地吸入了一口山涧的空气,赞道。

柳依依对他莞尔一笑,接口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尔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使古博文大为诧异,他说:“想不到柳编导竟这样熟悉古诗。”

柳依依却不以为然,她说:“是家母从小逼着背的,当时一点也不懂,只当好玩,长大了才知受益匪浅。”

此时,他们已来到了贺兰山口,但见此处两山夹一谷,奇峰耸立,花木盛开,松柏葱郁,轻芬拂面。谷底,是一条流水潺潺的清泉,一条弯曲的入山之路缠绵着,由山口一直伸向白云缭绕的远方。

在一幅岩画前,古博文停下了脚步。

“柳编导,您一定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大约出现在三千年以前。可是岩画,却比甲骨文更早,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因为在世界上,如何断定岩画的创作年代是岩画研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目前和将来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完全攻破的一项科学尖端。现在,全世界共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古代岩画,仅中国就有20个省市发现了古代岩画。而宁夏,可以准确地说,是发现古岩画地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如今,我们已经发现,在贺兰山长达200多公里的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总数近万幅。这些岩画集中地代表了北方地区岩画的特色。

你看!在这幅围猎图中,人物众多,形象生动,猎人有的拿着弓箭,有的拿着利剑,你看!这位猎人的左手紧紧抓住了一只正在逃窜的羊的角,右手则高高举过头顶,正将铁拳狠狠地向羊头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