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语支未定,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兰坪、宁蒗、丽江、维西等县,使用人口约2.4万。普米语分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两者之间的差别较大。
在语音方面,普米语的特点表现为:鼻音m、n有清浊对立。除单辅音外,还有双唇音后加复辅音声母。南部方言还有各类塞音、塞擦音前加s构成的复辅音声母。韵母没有辅音韵尾。有单元音i、y、e、、ε、a、e、o、u、ω和鼻化元音韵母以及带—i、—u韵尾,有带i—、u—、y—韵头的复合元音韵母。南部方言只有55和31两个声调,北部方言有4个声调:55、53、13、31。
普米族
在词汇方面,普米语的特点表现为:单音节词占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构词法主要是合成法和附加法。词根加前加成分的,主要是一部分亲属称谓的名词。词根加后加成分的,主要有:词根加mi55构成名词;词根加pa55构成动词;词根加pu55构成形容词。
在语法方面,普米语的特点表现为:(1)名词的双数和复数用附加成分表示,可加在表人和表动物的名词之后。代词分单数、双数、复数和集体4类,在代词后加不同的附加成分表示。(2)动词有人称、数、时间、趋向、态和式,以不同的附加成分或词根屈折变化表示。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数分为单数和复数。时间分为将来时、现在时和过去时。动词的将来时和现在时词根不发生变化,后加成分既表示时间,也表示人称。(3)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4)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名词和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和数词或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后;状语在中心语前。
语音差别较大,词汇次之,语法差别最小。南部方言有小舌音q、qh、G和带前置辅音s的复辅音;北部方言无小舌音,前置辅音s消失,变为单辅音。两个方言间非同源词约占比较词数的40%,同源词中声、韵、调全同的词较少,多是语音上对应的词。许多普米族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写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
什么叫做人称?人称是某些语言中动词和名词或代词相应的语法范畴。代词所指的是说话的人叫“第一人称”,如“我、我们”;所指的听话的人叫做“第二人称”,例如“你、你们”;所指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叫“第三人称”,如“他、她、它、它们”。什么是藏文?
藏文指的是藏族使用的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了我国境内的藏族外,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境内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写外来语)。
大开眼界
普米族与我国古代氐羌族系有一定的渊源。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
千百年过去了,普米人世世代代始终怀念着北方。时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遗风,能够体味到他们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恋。
按照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妇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家路线,并牵来一只羊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如羊摇头,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全家吉祥平安。随后死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时,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快收拾行装吧,由这只白羊为你领路,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那里有厚厚的白雪,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扎瓦山。这只白羊是祖先猎获的野羊的后代,它一定对你忠诚,听你的话,把你带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安乐的故土。快快活活地去吧,跳跳蹦蹦地去吧,唱唱笑笑地去吧”。最后,还要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言语中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