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或者“覆水难收”这样的俗语和成语,其实它们所体现的就是沉没成本的思想。
之所以不应当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因为打翻的牛奶是沉没成本,已经是过去时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再怎么哭牛奶也不会重新回到杯子里了。同样覆水难收也体现了这个道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就是经常被忽视的沉没成本。不仅在生活中沉没成本很重要,而且个人或企业在商业经营中进行决策分析时,忽略沉没成本也是必须要遵循的一项原则。
小周租了一间门面房开餐馆,租期为一年。可能是小周所选择的地段太偏僻,顾客很少;或者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顾客减少外出就餐等原因,开张半年来生意仍旧死气沉沉,收入远远不能弥补经营成本。那下半年这家餐馆是否应该继续经营下去呢?在做出是否继续经营的决策(在一年租期内)之前,小周必须区别开餐馆的沉没成本和可变成本。餐馆的租金以及购买厨房设备、餐具等花费,不管小周是继续经营还是关闭停业,这些都已经支付了,是沉没成本,决策时应该忽略不计,而目前只需要考虑购买米、肉、菜等食物原材料的花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这些可变成本。只要可变成本少于经营收入,餐馆就应该继续经营下去。
有时候我们可以买到比火车票还要便宜的飞机票,航空公司为什么要提供低廉的打折机票呢?其实航空公司在决策的时候就运用了“沉没成本”原则。但是航空公司提供的打折机票,也不是在什么时候都有的,而且也不是每一次都比火车票便宜,一般是在客流量相对比较少的淡季或者非常时间段里采取的措施。但航空公司固定运营的费用并不会降低,因为在进行决策时,航空公司不会考虑固定运营费用这样的沉没成本,而只需计算打折机票价格是否高于运载每个乘客的平均成本。如果这个平均成本很低,甚至低于打折机票的价格,那么,航空公司就能稳赚不亏了。
但遗憾的是,生活中不少人都不懂得用沉没成本的原则来看待、分析现实问题,而频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为曾经的损失悲叹,甚至为了不可能挽回的沉没成本在拼命地挽回,从而做出了更加错误的决定,导致了更大的损失。“沉没成本谬误”就在经济学中诞生了。
综上所述,我们与其在日常生活中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还不如记住运用沉没成本原则来转换思路、调整行为。毕竟,未来充满了希望。如果你总是回头看,总是为自己之前付出的成本耿耿于怀,那么你如何才能用手中现有的资本做出正确的决定呢?你如何才能用手中有限的钱赚取更多的钱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忘掉过去的沉没成本,重新去寻找新的奶酪,才能将手中现有的本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用较少的钱来赚取更多的钱。
世界第八大奇迹就在你身边
一位名人曾说了一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话,那就是:“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比原子弹更大!”自从他说了这句话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复利,并领略到了复利的魅力,那么什么才是复利呢?
要对复利进行解释,我们就得首先弄清楚复利的计算,知道了复利的计算方式我们也就理解了复利的含义。复利的计算就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利滚利。
复利的作用和蝴蝶效应一样,只要有一个初始的本金,很少的一部分钱都可以通过复利在时间的作用下变成很多很多的钱。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投资1元,按每年复利10%来计算,10年后1元钱就将变成2.59元;如果把这一元钱存入银行,单利按照10%来计算,那么10年后1元钱就变成2元,而这两种投资的收益则相差0.6倍。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命好,他们总能在别人看不出他们做了什么努力的情况下就变成了有钱人,而有的人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却依然少得可怜。这并不是上帝的不公,而是因为有些人更加擅长赚钱并懂得管理金钱。同样数额的资金经过他们的打理很快就能变得更多。这是因为他们更懂得如何来玩好“生钱”游戏。
而复利无疑就是钱生钱的好方法,但是要用复利玩好“生钱”游戏,我们首先要坚持三大原则: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第二,永远相信复利大于单利;第三,多多借助金融机构与理财专家的帮助。只有目标清晰,规划明确,并长年坚持,那么在这个游戏结束后我们一定能够赚得满盆满钵。
首先,通过复利的作用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利用复利赚钱的方式需要我们首先在时间上做好准备,复利作用的时间越长,那么它给人们带来的增值也就越多,而这种原始资本价值的增长根本不需要本金的持有人做任何努力,只需要本金的持有人能够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只要有资本有时间就能得到相当可观的利润,这看起来似乎不太公平,但是它却是事实。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事例:两个年轻人。一个从22岁开始在银行按复利存款,每年存入一万元,一直到40岁,他的投入资本每年按复利15%的速度增长;另一位年轻时为了享受不愿存钱,直到32岁才开始存钱,假如他每年存入银行2万,直到他40岁,同样按照15%复利来计算,最后的结果肯定是22岁开始存钱的那位获利更多。因此想要利用复利,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来帮助自己生财,那么我们就要及早开始让复利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
其次,看到了复利的魅力,或许很多人同时也看到了初始资本的潜力。可以说在复利的作用下,每一分、每一元初始资本,我们都可以把它视为金钱的种子,而每一个金钱的种子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节约并存入银行一元钱的话,那么很多年后我们每天所存的一元钱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回报。如果我们能够每天省下10元钱存入银行的话,按复利20%每年来计算,那么20年后我们就将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呀。
正所谓“滴水成河,聚沙成塔”,所以我们不得不同意这样一句话:“节俭并不是折磨你自己。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都坐经济舱,为什么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开支呢?”是呀,我们为什么不能节约自己的开支,并把多余的钱按复利的计算方式存起来呢?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他有两个很重要的生财规则,那就是:一、决不浪费金钱;二、牢记第一点。因此,不管你是白手起家,还是衔着金勺子出生,我们都不能忽视对金钱的把握和控制,因为只有把较少的财富控制并放在了最明智的地方,我们才能轻松地获得更多的财富。
而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最好地控制自己的财富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从源头上思考问题,思考一下我们的钱都去哪了,也就是我们把钱都花哪了。
世界上有名的富翁都懂得控制他们的财富。他们对每一笔资金都相当谨慎,他们做每笔交易都要花很长时间来考虑:这笔交易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他们可以从中获取多少利润?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谨慎和对金钱控制的态度使他们越来越富。因此,我们要想利用复利生财,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学会掌控我们手中所持有的财富。
学会“比较”才能获得“优势”
通过商品交易获得利润已经是众人皆知的赚钱的好方法,但是为什么同样是做买卖有的人能够赚得满盆满钵,而有的人不仅不赚还会赔钱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了。
同样是卖商品,但是不同的商品受欢迎的程度不等,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比较,通过比较甄选出有销售优势的商品,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那么什么样的商品会好卖,什么样的会不好卖呢?不仅我们,经济学家们也经常会被这个问题难住,不过还好我们首先对好卖和不好卖的商品有那么一个还算明确的定义。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如果商品在购买者眼里是多多益善的,那它就能卖个好价钱,而且这种商品很好卖。
说得简单一些,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这种定义精确化,那就是区分产品是否好卖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看这种商品是“泛滥品”还是“稀缺品”。一般来讲泛滥的商品是不用人们付出太多代价就能获得的东西;而稀缺品则需要人们付出很多倍的代价才能得到的商品。
比如,你想吃苹果,可你手中却没有苹果,那么苹果对你而言是稀缺品,因此你可以花4元或是5元钱换取苹果的所有权。你的一个邻居家有一个苹果园,苹果对他而言是很泛滥的,所以他不会愿意掏出哪怕1元钱去买两个苹果。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拿出自己的本金去做买卖,而你所选择的商品是很多人都拥有的,那么你的产品必定不好卖。相反如果你选择去卖一些大家都没有,大家又都需要的商品,那么你的商品必定会很畅销。
而如何找到这种大家都需要的稀缺产品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很好的比较和选择,只有选择对了商品,我们才有可能迅速把自己手里的产品出售出去换成利润。然而谈到商品,我们还得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选择自己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来卖,才能保证获得更多的利润。
张烨和李志是两个啤酒生产商,两人同样都生产两种啤酒——淡啤酒和黑啤酒。张烨每个季度可以生产12加仑优质淡啤酒或6加仑优质黑啤酒;李志每个季度只能生产6加仑优质淡啤酒或8加仑优质黑啤酒。
这也就是说张烨每生产12加仑优质淡啤酒就要以牺牲生产6加仑优质黑啤酒的机会为代价,很显然这就是他生产12加仑淡啤酒所需的成本。如果李志每月只生产优质黑啤酒,那么他就要以牺牲生产6加仑优质淡啤酒的机会为代价。这也就是说,两人相比,张烨的优势在于生产优质淡啤酒,而李志的优势在于生产优质黑啤酒。在两人既定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两人只有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通过生产啤酒获得最大的利润。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零售商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最低价格是一个最低成本的重要信息来源。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市场竞争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渠道向潜在客户传达低价信息,从而扩大销售渠道,赢取更多利润。事实上商品零售商的库存是最能反映优势商品的信息了。因此,零售商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人就成了商品生产者所要重视的因素了。
不能否定每个人参与商品交易都是为了互惠互利而得到实惠,那么作为商品交易中必须要面对的中间人,我们该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事例。
假设你手上有一台二手空调要卖掉。那你就可以问问周围的朋友,看看他们有没有需要的,然后向他们推销,如果有人要,那么你就可以不花任何广告费就可以轻松把空调卖掉。但如果你使用中间人,那么无论空调能卖多少钱,你都必须支付对方一定量的佣金,这样一来你就等于把自己的空调低价卖出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方便更习惯于把自己的某些商品交给某些中间人来代卖。例如一些电器综合市场,事实上这就是在一个广大的空间里,把许多潜在的买方和卖方集合在一起,让他们进行交易,组织者一方向买卖双方收取一定的代理费,事实上还是买卖双方在做交易。这样一来,买卖双方无疑都得让出一部分利益给所谓的中间人。这也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卖方的利益缩水了。
但是不能否定,中间人是一类非常必要的人群。事实上很多备受人们诋毁的中间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某些特定领域里的生产信息的专家,他们拥有大量的交易信息,这就降低了产品生产商所要花费的部分交易成本。就像某些股票经纪人一样,中间人总是能够更好、更快、更多地在潜在买主和卖主之间牵线搭桥。
因此中间人的优势主要在于中间人所掌握的信息本身是稀缺品,这种稀缺品正是很多生产商最想获得的。而生产商对交易信息的掌握量少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所以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向中间人购买交易信息也是值得的。生产商所选择的中间人所持有的交易信息越多,那么他们自己所降低的交易成本也就越多。
通过上述解释,或许我们已经明白了生活中很多原本让人有些懵懂的经济现象,同时我们也能认识到,想要通过做买卖做交易发财致富也不是特别简单的事,它也需要我们多研究经济现象,多比较优缺,多甄别优劣,才能在社会经济中获得财富优势。